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本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命题 :秦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裨益/稗官野史 缜密/瞋目而视 心扉/蜚短流长B.醇厚/谆谆教诲 编纂/篡党夺权 绛紫/防暑降温C.落枕/丧胆落魄 埋怨/隐姓埋名 数学/数见不鲜D.揣摩/水流湍急 统摄/威慑敌胆 清澈/南辕北辙1.C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我常常邀请朋友到我在湖边的房子里,在房前的那棵杏树下,沏一壶龙井茶,泰然自若地聊天。儿子养的一些灰色的白色的小兔子,我养的三只鸽子,还有朋友的的那只狗儿,自然都会围拢过来,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它们都好像一个个少安毋躁的听众,静静地在我们周围,听我们津津有味地谈话。它们那醉生梦死的样子,可爱极了。A.泰然自若 B.少安毋躁 C.津津有味 D.醉生梦死2.C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据央视报道,朝鲜最高人民议会常委会副委员长杨亨燮今天证实,金正恩将会成为第三代朝鲜的领导人,这也是朝鲜官方首次公开确认这一消息。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全文发布,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C很多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搞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D环视全球,当下不少国际化大都市都在努力打造浓郁的城市体育氛围,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以及由他们引致的资本和技术。3.D 【A 朝鲜的第三代领导人(语序有误) 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措施(搭配不当) C 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用词不当)】4.阅读下面文字,揣摩并写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了很多熟人。”答 4.作品重在个人创作,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2分)5.下面是一段关于“网络水军”的文字,请简要概括“网络水军”的四个特点。(4分)网络水军即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水军”大都是隐藏身份的网民。大都“穿马甲”和雇佣者交易,其活动难以掌控。版主把主帖发出去后,获得广大的“网民”的注意,进而营造出一个话题事件,所有网络公关公司都必须雇佣大批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人员来为客户发帖回帖造势。2011年1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谨防民意制造者利用网络推手误导舆论”的文章,批评“网络水军”制造“民意病毒”,指出“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表达民意的健康肌体。答 5.灵活性、不可控性、零散性、制造“民意病毒”【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主要应明确语段是从哪些角度陈述问题的。这就要求考生将语段划分层次,再结合每层的关键词概括特点。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0题(21分)张仪列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注】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 “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注】醳:通“释”,释放。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门下意张仪 意:怀疑B又使不得去者数日 去:离开C因而数让之 让:责备D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 稍稍:稍微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子始与苏秦善 遂与勾践禽 B 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C 子为我阴奉之旦日饷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8.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张仪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3分)视吾舌尚在不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 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A B C D9.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仪蹭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怀疑张仪因贫穷而偷了玉璧,于是将张仪拘捕起来并拷打,但张仪始终没有承认,他们只好释放了张仪。 B苏秦在赵国当权,张仪在落魄之际想到曾经和苏秦是好朋友,于是主动去见苏秦,不料却被苏秦羞辱,张仪十分生气。 C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他当心张仪满足于小的利益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把他招来羞辱他,用来激发他的志向。 D苏秦暗中帮助张仪,张仪才有机会拜见秦惠王,惠王让张仪做客聊,和他策划攻打诸侯的事,张仪明白自己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苏秦的帮助后,明确表示不攻打苏秦当权的赵国。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3分) 译文: (2)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3分)译文: (3)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3分)译文: 6.D 稍稍:逐渐,渐渐。 7.C 均为介词,替,给。A.介词,和;介词,相当于“被”。B.介词,凭着;连词,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表修饰。D.副词,就;副词,竟然。8.B 为苏秦的观点。表现了张仪以牙还牙的性格。全都表现张仪有远见卓识。9.B (10.“张仪在落魄之际想到曾经和苏秦是好朋友”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他人提醒张仪的。)10.(1)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得分点:宁、富贵、收)(2) 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观察到,我没有苏君高明呀!(得分点:术、及、明)(3) 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得分点:而、善、顾且)【参考译文】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 “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和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候,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三、名句名篇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8)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0)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四、古诗词鉴赏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题目。(10分)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城厢人。以荫补官,后因落梅诗“讪谤”朝廷,罢职废黜十年之久。 (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2)这首词在写天公对花的态度上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具体分析。(3分)答: (3)本词语言含蓄深婉,请分析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3分)答: 12.(l)姿态之“巧”:花瓣儿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l分);颜色之“巧”: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1分);“巧”亦指花的精神:“百种千般”言其精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谐和一致(2分)。(2)欲抑先扬。(1分)上片的“道是”句是扬,下片的“道是”句是抑,(1分)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上天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1分)(3)作者表面上表达惜花之情,(1分)实则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1分)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材的不满。(1分)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6题。红叶归处是秋风查干自古至今,红叶有着无尽的话题。每每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已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有一年在京郊红螺寺,我真真切切地读到了一片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那正是十月末的一天,天空一片高蓝,远山近岭到处是燃烧的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使人不由想起“禅气”这个词。我仰头去读高岩上的一树红叶,猛然,其中一片硕大的叶子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枫叶红透,似一袭袈裟,在秋阳下闪着奇异的光芒。我想到了去西天取经的那位高僧,和他的白马。这样的时刻,恰有一声声晚钟从红螺寺高墙里传了出来,像是迎宾曲。叶落归根,就该是这样的氛围。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文人墨客,为什么对红叶有着说不尽的情愫呢?并且都带有褒义?因为他们由此想到了人生,红叶在上,人生有何可叹?原本人世间美好的赞誉,往往是世人赠予的或是追认的,而不是绞尽脑汁去讨要的,明抢暗夺的。 有时,人不如红叶。它们那种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我每到兵马俑发掘处,就感到浑身不自在,替那些帝王将相脸红。他们活着时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宁。人是万物之灵,却不知顺从自然规律,一见死神就乱了方寸,这是很可悲的。有一年深秋,我们到二郎山深处的喇叭河风景区采风游览,那时那里还没有柏油路,天然小路曲曲弯弯,一直沿着山下的河流,伸向旷野和原始。河水清澈,似一条玉带在静静地流。作家毕淑敏动情地对我说,她从未见到如此美妙的河水,这哪里是什么河水,简直就是流动中的碧玉。 爬上一处高地,远眺近目,夕阳依依,诸峰相衔,山上山下都是斑斓的梦境。金黄和火红,已是这里的主色调,尤其变红的槭树漫山遍野地灿烂在那里,使人目不暇接神魂颠倒。是夜,山月当空,金黄和火红都退到了一山的朦胧里。一阵山风拂过,树木花草夺人魂魄的清香,不但醉倒了山客,也引来了一大群高大的水鹿,它们如约而至,来舔喇叭河宾馆为它们准备的硝,离我们只有百米之距。它们仍有些许警觉,但很安静,以它们发蓝的眸子,看着我们。我一时兴起,给这些不速之客唱起一首又一首的蒙古民歌,其中一只,顾不得舔硝,竖耳聆听。同游者笑着说,你终于在这蛮野之地遇上知音了。没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并且体会了其中的内涵。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怀有一颗慈悲之心。 不料,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间刮起了山风,气势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忧,担心红叶的命运,久久不能入睡。晨五时,梦中有了幻听,听到了钟声由远而近,轰然而优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机便匆匆出门,山风有些冷,但安静了许多,俯仰之间,满眼都是落叶,像一地微微挪动的落霞。它们落得安然飘得诗意,竟无半点忧伤,躺成了一山的哲思,忧郁的我,却成了多余。惊愕之余,我终于有了一些禅悟。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淡淡的山雾中,我站在秋风中的山野,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我有幸列席这样的一次仪式,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一点点高度,并且读到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红叶归处是秋风,拥有秋风的万物有福了。(选自经典美文文苑2010年 第 11期,有删节)13.本文第一段中,我读到的“枫叶内心的独白”是什么?如何理解文末“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4分)答: 13.第一问:枫叶坦然面对凛冽的秋风时,视下落为天律而欣然接受,无留恋,无所求。第二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受自然之理的感染而产生的灵魂的变化,“灰色”是指“我”为红叶的飘落而忧伤,更深层的是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红色”是指“我”受自然的洗礼,看淡了生死,悟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每问2分)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枫叶飘落的情景,请对这一段作简要赏析。(6分)答: 14.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2分),描写了枫叶飘落时安然、不带一丝忧伤的神态,并把它比喻成欣然归来的行僧和一袭袈裟(1分),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飘落的红叶的动态和色泽,营造了美妙庄严的环境,也形象地反映出作者的灵魂受到了洗礼(2分)。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为下面的议论做了铺垫(1分)。15.文章第四段描写一群水鹿有什么作用?(4分)答: 15.一群水鹿的出现,表明喇叭河风景区不仅有迷人的植物,也有美丽的动物,环境优美,令人陶醉。“我”纵情演唱,水鹿竖耳聆听,这一场景为作者说明“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是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为下文主题的升华作了铺垫。(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16.文章作者先称“人是万物之灵”,文末却说人“非万物之灵”,探究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背后的深层意蕴。(6分)答: 16.看似矛盾的表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由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到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这种思想是可贵的。第一处,“万物之灵”是作为红叶的对立物出现的,他是以帝王将相为代表,贪生恶死,无视自然规律,在作者看来,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表现出“万物之灵”的杰出睿智,这是可悲的。第二处,作者直接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他观察红叶飘零等自然景观,悟到自然万物原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人自视为万物之灵,但结果却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红叶落得安然,飘得诗意,无半点忧伤,这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及启示。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罗素的哲学文/张立勤 我明白我没有更多的哲学准备来面对罗素,但我已感觉到自己希望自己朝他走去。我十分在意这一点希望,那或许正是我还可以接触罗素那颗伟大灵魂的契机。哲学的价值,也就在问题本身。这是罗素思想的精髓。不断地、活跃地、尖锐地、耸人听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就是这样,罗素付诸终生的智慧和勇气。这或许正是哲学先于文学的最重要的一点。我在漫长的心灵岁月中,茫然地朝着哲学的圣地张望、靠近,仅此而已。然而我从没放弃过对哲学的深切的爱,从饮鸩自杀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到集悲喜剧感于一身的极具攻击性的罗素,他们都使我惊悸不已。同时,在与他们的思想和人格的接触中,我常徘徊在文学与哲学边缘性的交叉性的感觉中。 哲学是什么?无数哲学家都试图给哲学一个说法。然而,哲学的定义就像哲学本身一样,永远被世界的未来所打破又被补充。文学大概也是如此的吧。哲学与文学殊途同归?罗素说:“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罗素还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思辨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于是我想,科学的发展不断在证实什么,而那被证实的瞬间,便将哲学逼向更前面的荒地。那么文学呢?黑塞说:“奇迹总是带着音响和香味从我身边经过,我爱着、祈求着。”文学也试图在那样的“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域”里,张开羽翼翻飞。在罗素的哲学著作中,经常出现“相似”之类的词语。罗素很注重哲学词语与世界的关系。 他认为,这些字代表经验的中心,词语与世界的关联是依赖这个中心的。词语与实在,我们需要多么少的词语来描述这个繁琐莫测的宇宙?假如我们不用某个特殊的词语就不能描述它,那么在这个宇宙间,就肯定存在着与那个词语相对应的东西。运用这种方法,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个词语”,可以取代那些代表万物的词语。我认为,在这里要解决的仍是认识问题,一个最为确切和经典的词语在哪里?在实际生活中,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像罗素所要求的那“一个词语”的。原因是,认识的锋芒是会迷失会生锈的。所以,我们需要“相似”这个词,它标志着这个世界的某种事实,也给认识的惘然以宽慰。我并不想跟着哲学跑,然而哲学确实常在启发我,或者我与其在某一点上出现的不谋而合,会令我激动万分。我目前的情况是不断地写着,至少,是在记录着自己知道的心事和事情。我在这种心灵的海洋中沉浮,感觉诡异而茫然,不止带着文学的音响与香味,还带着思想、逻辑的音响与香味。我认为“相似”一说很文学,文学也需要表现那些尚未被感觉到的东西,或者已经有所感觉却被迟钝的自己忽略了的东西。一种感觉中的实在与真实,很形而上,但它们终究没有超出已知的事实范围。一棵草与另一棵草彼此酷似,但又绝非是同一棵草,以此类推。“相似”为我打开另一条蹊径,即超出相似的艰难,个性的、非记忆的、自由幻想的、不可想象的均在你的认识之中。不可想象的结果,成为新的存在,再负载起经验,迫使你向着更新的神秘与不可知的地带无畏地走去。自己的世界与非自己的世界,共存又分裂,矛盾重重。罗素说哲学家活在这个世上就是要考虑这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他不一定能够解决。实际上,哪一位哲学家能够彻底将其解决呢?看得出,罗素是想解决一些问题的,又流露出几分谦逊之意。罗素的哲学,是一种建构中的哲学,他76岁高龄时,其哲学仍在建构之中,他总是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每一位哲学家,都是要遭受后来者对其学说的反驳的,甚至是一种诋毁,一种消灭,而罗素却把这样的机会留给了自己。哲学的反驳是成就,也是快乐。哲学如同太阳一样照射着大地,也照射着沼泽、处女地和魔鬼般的角落。 选自青岛日报 17.罗素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罗素的哲学,是一种建构中的哲学?(6分)答: 18.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不那么容易找得到像罗素所要求的那“一个词语”的?罗素的“相似”一词对作者有什么启发?(4分)答: 19.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文中最后一句话“哲学如同太阳一样照射着大地,也照射着沼泽、处女地和魔鬼般的角落。”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 17.罗素思想的精髓是哲学的价值,也就在问题本身(2分)。因为罗素在76岁高龄时,其哲学仍在建构之中,他总是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2分)。每一位哲学家,都是要遭受后来者对其学说的反驳的,甚至是一种诋毁,一种消灭,而罗素却把这样的机会留给了自己,所以说说罗素的哲学,是一种建构中的哲学(2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我们答题时要注意全面阅读文章,从中找出合乎要求的答案来。如本题中的第一问,我们可以从第一段中找出答案,而第二问,我们则可从最后一段归纳出答案。18.因为认识的锋芒是会迷失会生锈的(2分)。“相似”为我打开另一条蹊径,即超出相似的艰难,个性的、非记忆的、自由幻想的、不可想象的均在你的认识之中。不可想象的结果,成为新的存在,再负载起经验,迫使你向着更新的神秘与不可知的地带无畏地走去(2分)。【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全文,须立足全篇来回答。19.含义是哲学不断地、活跃地、尖锐地、耸人听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能引人思考,给人启发,但哲学也是处在一种被反驳,一种被诋毁,一种被消灭之中的,它也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认识,也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4分)【解析】这是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我们答题时一定要联系全文,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句设问,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七、作文(70分)阅读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有一种叫作沙漠地黄的绿色植物,它的叶子不仅硕大,而且更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建高效教育生态圈
- 民法典相伴一生课件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4:6策划(2025A1)(可编辑!)
- 河北省定兴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卷 高效解题技巧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突破模拟试题集
- 玩具公司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盐城小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玉簪花春季养护知识培训
- 2025年高端办公室装饰工程及智能照明系统安装合同
- 曲臂高空作业车施工方案
- 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检查表
- 中金公司行业研究培训(修订版)
- 2023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一课一练)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 口腔预防医学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 盂兰盆供简易仪轨
- 一汽商用车企业级BOM技术方案V1.7
- JJF 1117-2010计量比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