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 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 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 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 广泛 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 既方便学生生活 又 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 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 直觉感受为 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 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 位的心里需求 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 升 的教学 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并通过实验认识 1 升容量的大小 从感性上认识 1 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 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 认识容量单位 升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 1 容器越大 能盛的水就越多 2 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 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 容量 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 并为深层次理解 容量 的含义打下基础 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 感性材料 数学含义 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 体会 1 升到底有多少 也是很重要的 虽然通过一 个标有 1L 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 1 升到底有多少 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 升 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 学生的认知也是 无本之木 是表面化的 很难进行深 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 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联系实际 初步形成 1 升的容量观念 通过实验操作体会 1 升有多少 2 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 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积极参与操作 实验等活动 能主动与他 人合作交流 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 1 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 学具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 电子课件 量杯 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 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 体 积是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 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 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 行的 喝酒决赛 老虎一连喝了 5 杯 还没有醉 狮子刚喝了 2 杯就摇摇晃晃了 老虎得 意地说 我是森林中的酒仙 森林中的冠军 狮子不服气地嚷道 你的杯子小 我的 杯子大 所以我是冠军 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 争得面红耳赤 师 同学们 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 1 老虎一连喝了 5 杯 还没有醉 狮子刚喝了 2 杯就撑不住了 所以老虎的肚量大 老 虎是冠军 生 2 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 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 探索领悟 认识容量二 探索领悟 认识容量 1 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 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又不全面 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 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 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 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 就说 你想得很周到 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 还要看杯子的大 小 提问 同样是一杯酒 你们认为哪一杯多 生 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 对 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 在数学上 我们就说 盛液体多一些的 杯子的容量比较大 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 容量 2 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 1 号和杯子 2 号 谈话 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 看看这两个杯子 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 生 1 杯子 1 号大 生 2 杯子 2 号大一些 谈话 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 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 的大小 3 提问 想个什么办法呢 生 1 我们可以先把杯子 1 号装满水 倒入杯子 2 号中 如果杯子 2 号中水满时 杯子 1 号 中还有水的话 说明杯子 1 号的容量大 杯子 2 号的容量小 如果杯子 2 号里的水没装满 说明杯子 2 号的容量大 生 2 用同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 倒得杯数多的那个杯子容器量大 生 3 在这两个杯子里都装满水 把水倒到有刻度的杯子里 数字大的那个杯子的容量大 谈话 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 根据某某同学说的 我们就用这种倒水来验证一下吧 根据 同学刚才的说法操作验证 通过这种倒水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壶一号的容量比较大 3 做 想想做做 第 1 题 做 想想做做 第 2 题 谈话 比较完了那两个杯子的容量大小 我们现在来比一比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吧 先猜 一猜 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关系怎样呢 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 用你喜欢的方法小 组一起合作验证一下 学生操作 交流 4 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谈话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这个杯子中盛了多少水 你能说出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 吗 可能一下子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一点困难 在回答之前我们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或者借助 你手边的一些容器 把这一大杯水倒入我们的一次性杯子中 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组活动 将一大杯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一次性水杯中 提问 谁来说一说 这一大杯水可以倒几杯 生 1 我们组倒了 2 杯不到点 生 2 我们小组只倒了 3 杯半 生 3 我们的小组倒了 3 杯还多一点 谈话 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 说这个容器能盛 2 杯不到 或者说能盛 3 杯半水 或者说能盛 3 杯多一点 你能知道这容器的准确容量吗 谈话 因此 我们需要给容量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容量单位 三 联系生活 认识容量单位升三 联系生活 认识容量单位升 1 认识升 4 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 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 谈话 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 亳升这个容量单位 我们下节课 再来学习 提问 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 油 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 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 示 学生回答 明确 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 油 饮料等液体 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符号 L 来表示 板书 升 L 谈话 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主要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板书课题 认识容量和升 谈话 老师手中有一个容器 上面标着 净含量 2L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为什 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 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 有谁知道吗 讲述 净含量 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 如 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 1 升 是 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 1 升 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 1 升略大 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 2 做 想想做做 第 3 题 提问 除了我们课堂上这些容器标有容量大小 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 你见过题目 中的 3 个容器吗 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容量吗 3 认识 1 升 谈话 我们已经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 那么 1 升究竟有多少呢 谈话 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 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 出示量杯 请组长从袋子中 拿出我们的量杯 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 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 标着 1 的地方就 表示容量是 1 升 谈话 1 升水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 出示正方体 这是一个空心的正方体 它 的长 宽 高都是 1 分米 现在我们在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水 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 看一 看有什么发现呢 生 正方体内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 1 升 谈话 如果一个容器是正方体 容器内部的长 宽 高都是 1 分米 这个容器盛的液体正好 是 1 升 5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长 宽 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 1 升 4 深化对 1 升的认识的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一 谈话 看一看我们小组里面有没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 1 升的呢 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谈话 虽然这些容器的形状不一样 但是它们的容量都是 1 升 学生活动二 想想做做第一题 谈话 下面这些容器你见过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 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 1 升大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学习估算容量的方法 四 总结评价 课外延伸四 总结评价 课外延伸 1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得愉快吗 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你还想了解什 么 2 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 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 板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 容量 升 L 长 宽 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 1 升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 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 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 培养学生的估 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 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 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4 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 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感知 1 升有多少 难点 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了解了容量的含义 认识了升 还知道 长 宽 高都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 1 升 升可以用什么字母符号来表示 L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升 板书课题 认识升 二 自主探究 实践求知 1 谈话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 1 升的量器 学生会兴趣高涨 急于表现自己 2 出示题目要求 做一个 1 升的容器 并分别标出 1 4 升 1 2 升和 3 4 升 1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 以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做 2 每组选一人汇报讨论方案 3 选出可行的方案 往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里倒入 1 升水 在瓶上贴上纸条 在 1 升 处记上记号 把纸条 1 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 4 份 并分别做上记号 4 动手制作 教师加强巡视 注意个别指导 3 提问 7 1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制作的 2 有没有不同的标法 1 2L 和 2 4L 它们的大小相同吗 一样大 4 用自己做的 1 升的量器来量一量 1 量出 1 升水 试一试 1 升水能倒满几纸杯 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 待学生做完后 提问 1 升水能倒满几纸杯 新 课 标第 一网 你一天能喝这样的几纸杯水 你喝的水够 1 升吗 谈话 同学们要注意每天多喝水 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先估计桌子上放着的一碗水比 1 升多还是比一升少 再量一量它大约有多少升 先让学生以前获得的感受与经验把一碗水与 1 升水进行比较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估计意 见 再实际量一量 来验证估计 三 运用新知 展示能力 1 做 想想做做 第 1 题 1 让学生拿出带来的容器 例如碗 锅 盆等 2 用自制量器盛 1 升水 3 把水倒入自带容器里 观察水面高度 4 观察本组其他同学容器里水的高度 5 全组同学一起讨论 估计这些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升 再量一量 看哪组估计的水平 高 2 解决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 1 谈话 再找几个容器 先估一估能盛多少升水 再用自制量器量一量 2 学生估计并动手量 3 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四 解决问题 升华提高 1 做 想想做做 第 2 题 8 谈话 下面检验同学们的眼力怎样 让学生读书上的题目 指名说说容器的名称 各自作出判断 做在书上 指名说答案 全班共同校对 2 做 想想做做 第 3 题 谈话 知道了 1 升水有多少 那么想不想知道 1 升水有多重 想一想 怎样称出 1 升水的重 量 学生分组活动 各组汇报称法和结果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 升水正好是 1 千克 五 总结评价 拓展延伸 谈话 这节课同学们能积极动脑筋 与同伴合作一定收获不小吧 谁能谈谈有什么收获 关于容量的知识还有很多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9 第三课时 认识毫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 操作中感受毫升 联系实际初步形成 1 毫升的容量观念 2 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 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 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 能积极参与操作 实验等学习活动 能 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难点 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滴管 水 量杯 饮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 升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 2 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 揭示课题 毫升 板书 二 感知 操作 体验 一 请看图片 细心观察 500 毫升橙汁 750ML 洗发水 250 毫升豆奶 100 ML 酸奶 从这些图片里 你了解到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吗 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 常用 毫升 作单位 它还可以用符号 ml 表示 二 看一看 玩一玩 体验 1 毫升 1 1 毫升究竟有多少呢 生答 你们看 这是一个 10 毫升的量筒 里面盛的水就是 1 毫升 10 看了这 1 毫升水 有什么想法 很少 体会 1 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2 小组活动 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 1 毫升水 看看 多少滴水大约是 1 毫升 把这 1 毫升水倒在桌上 或你的手心里 重吗 多吗 很少 很轻 三 说一说 倒一倒 感受几到几十毫升 1 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 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多媒体出示图片 针筒 盐水袋 口服液 眼药水 介绍一下勺子的容量 2 每个小组都带来家里的小容器了吧 请你们拿出来吧 它们是 碗 杯子 保鲜盒 请每个小组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试一试 把 50 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 观察 水面各在哪里 3 估一估 你能估计一下 这只碗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吗 杯子呢 你知道吗 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 1600 毫升 一杯 200 毫升左右的话 一个人 每天要 喝 8 杯水 保鲜盒的容量呢 猜一猜 我们来看一看 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 4 谈话 通过刚才的活动 相信你们对家里 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 都能进行正确的估 计了吧 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 会常常用到这个本领的 四 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 1 好 刚才你是用什么又快又准量出 50ML 的水的呢 烧杯 看刻度 我这里也有 你能看着刻度说出里面有多少毫升水吗 100 毫升 请你来掂一掂 250 毫升 500 毫升 瞧 这是一个我们自己制作的量器 里面有 1 升水 现在我要把他倒入这样的量杯里 每杯 500 毫升 能倒几杯呢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1 升 1000 毫升 2 4 升 毫升 怎么想的 2000 毫升 升 怎么想 9 升 毫升 5000 毫升 升 3 今天都带了饮料来了吧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这瓶里有多少饮料吗 100 毫升 200 毫升 250 毫升 拿出一瓶橙汁 500 毫升 想想 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 1 升 250 毫升呢 100 毫升呢 4 讲到现在 我可真渴啊 特别是看到你们带了这么多的饮料 能让我喝一口吗 我想喝 100ML 左右就够了 谁能帮我倒出来呢 真好喝 笑 新 课标 第 一 网 我刚才喝了几口 把大约 100ML 饮料喝完了呢 那我一口能喝多少毫升呢 11 谁再来试一试 大约几口能把 100ML 饮料喝完 大家算算 他这样一口 大约有多少毫升 5 回家请你们家人都来试一试 看看各自一口 大约能喝多少毫升 6 介绍 你知道吗 三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跟大伙交流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 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 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2 一 复习 补充习题 1 作为当堂练习 二 完成书上的练习 1 练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1 下面各容器的容量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 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容器具体的容量 如热水瓶约 2 升 2 在括号里填上 升 或 毫升 2 练习升和毫升的进率 1 在 里填上 3 提问 420 30 得多少 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三 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1 估算出结果 1 学生独立思考 420 除以 30 大约是多少 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2 组织全班交流 使学生明确 这题的结果在 10 到 20 之间 是一十多 2 笔算出结果 1 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2 组织交流笔算过程 教师板书 提问 你是怎么想到要商 1 的 这个 1 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 30 怎么来的 接下去怎么算 先用 42 个十除以 30 商 1 是表示 1 个十 应该写在个位上 3 同学们验算 看看算的对不对 3 教学 试 试 1 学生独立完成 试一试 的两题 教师巡视 2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 比一比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7 相同的地方是 它们都是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 不同的地方是 420 40 的商是两 位数 420 50 的商是一位数 提问 为什么商的位数不同 420 40 的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 而 420 50 的前两 位不够除 4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1 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2 组织全部交流 3 教师补充 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笔算时都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 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 再 看被除数的前三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每次除后如果有余数 要和被除数的 下一位合起来再除 四 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 第 1 题 1 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 2 选择其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3 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 为什么被除数一样 但商的不同 进一步明确 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以及除到某一后不够商 1 要商 0 2 想想做做 第 2 题 1 学生独立找出错误 2 全班交流 分析错误原因 并订正 3 想想做做 第 4 题 1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 2 引导学生观察左表 你们有什么发现 长方形面积不变 长变化时 宽也随着变化 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即长变大 宽就变小 长变小 宽就变大 五 课堂作业 1 完成 想想做做 第 5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18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练习二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 页练习二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 技能 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通过练习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锻炼数学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 口算练习一的第 1 题 1 练习第 l 组 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竖着做 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比一比几组题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 练习第 2 组 学生独立完成 19 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比一比几组题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可以先用几十除以几 再 用几或十几除以几 算出得数 2 口算下面各题 480 4 84 2 46 3 900 3 180 20 270 90 280 40 69 3 75 5 210 30 420 70 720 80 3 笔算练习一的第 2 题 1 出示第 2 题 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 2 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 指名回答 3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指导 4 集体订正时 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提问 这几题都是几百几十几除以一个整十数 为什么商都是一位数 5 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二 提高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 6 题 1 学生独立计算 完成表格填写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 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一下 3 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可适时点拨 使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算式中的 商不变的规律 即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除数也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 三 完成思考题 1 指名读题 说说已知什么 要求什么 2 每四人一组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 再同组内交换意见 3 组织全班交流 如果第一次转换发生在 5 时以后 则转换的次数是 600 30 20 如 果第 1 次转换恰好发生在 5 时 则转换的次数是 600 30 二 20 20 1 21 四 课堂作业 20 1 完成练习一的第 3 5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4 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不要调商不要调商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 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 试商的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口答 1 96 里最多有几个 30 190 里最多有几个 30 2 74 里最多有几个 2 0 274 里最多有几个 20 2 口答 42 31 7l 69 75 87 1 指名回答 2 说明 当个位上的数是 4 或比 4 小时 可以舍去直接看出接近的整十数 当十 位上的数是 5 或比 5 大时 可以向十位进 1 后再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这叫做 四舍五人法 二 教学新课 21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出示例题图 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 请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 192 32 3 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 指名回答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 笔算 192 32 1 提问 是不是 6 天正好看完呢 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2 学生尝试练习 3 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 你是怎样想到商 6 的 有什么好方法 说明 我们可以将 32 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 30 来进行试商 这样简单些 请同学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4 组织学生验算 看看算得对不对 3 完成 试 试 1 出示题目 质疑 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2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 你是把 39 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3 讨论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 试商 三 巩固练习 完成 想想做做 第 1 题 1 出示题目要求 指名读题 2 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 3 学生们独立计算 并指名板演 选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2 4 发现错误 及时纠正 四 课堂作业 1 独立完成 想想做做 第 2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13 页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 使学生熟练的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2 学习两步计算的除法实际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学习例题 4 1 看情景图 弄清题意 2 个书架一共放了 224 本书 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呢 求什么问题 2 学生分析题意 弄清数量关系 3 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 并与同学交流 4 师生共同交流 5 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23 224 6 想一想这题可以怎么验算 用 把得数代入原题 的方法检验一下 看看解答是否正确 7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二 巩固练习 1 完成 练一练 交流订正 2 完成练习三 6 7 9 10 题 3 交流答案并验算 三 作业 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练习练习 三三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5 页练习二第 1 5 题 11 12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通过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4 和速度 2 通过提高题练习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1 练习二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 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答案 比一比 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提问 计算下面一行时要注意些什么 个位相乘满几十就要 I 一位进几 2 口算下列各题 44 4 90X60 16X6 270 60 15 4 46 2 95 5 180 30 720 30 二 笔算练习 1 练习二第 1 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小黑板出示题目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3 说说每题是怎样估算的 指出 估计需要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相乘 2 练习二第 5 题 第 6 题 1 请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 然后指名回答 2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3 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尤其要说清试商的方法 4 统计正确率 帮助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 并订正 5 提问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25 3 练习二第 题 1 出示题目 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 学生独立完成 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3 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 4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 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 要生产 水泥的吨数越多 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 4 练习二第 8 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再组织全班交流 本题解法如下 160 28 22 6 盆 三 课堂作业 1 完成练习二中的第 2 4 6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练习三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练习三 13 20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巩固不用调商的除法计算方法 巩固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掌握连除与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相等关系 26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说说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完成 13 题 师生分析解题过程 针对出现的普遍问题予以几种讲解 二 练习 1 独立完成 14 18 19 题 2 同桌交流答案 3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 订正 5 16 17 题讲解 先通过练习第一组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已有三年级的连减 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经验 很容易加以总结 再练习剩下的题目 化难为易 指名板演 三 作业 完成思考题和补充习题中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27 6 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四舍调商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四舍调商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 初步掌握 四舍 的试商方法 能够用 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 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3 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提高估算能力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指名板演 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 9 69 20 520 60 集体订正后 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2 口答 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X 83 30X 158 40X 250 20X 或 32X4O120 43X6O260 51X6O310 24X7O155 二 教学新课 1 引入新课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整十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非整十数的两位数除三位数 不要 调商 的笔算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 本节课 我们先来学习除数的个位是 1 2 3 4 的两位数除法 28 2 教学例题 出示教科书第 18 页教学情境图 1 提出问题 引出算式 提问 看了这幅图 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 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 样列式 指名口答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 34 2 探索 272 34 的笔算方法 提问 272 34 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 34 看作 30 试商 你估计商应是几 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 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时 教师巡视 及时了解学生在笔算 中出现的问题 交流算法 师 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 指名说一说 a 提问 用 9 乘 34 得 306 272 比 306 小 怎么办 教师指着下面的算式问学生 小组讨论 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师介绍 像这样要改商的叫做 调商 b 提问 为什么要改商 8 指名回答后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请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 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 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3 归纳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当除数的个位是 4 或比 4 小时 可用 四舍 法试商 即去掉除数的尾数 把除数当作整十数 由于这时把除数看小了 商 往往偏大 初商后 必须将商与原来除数相乘 如果乘积大于被除数 就说明初商偏大 应 该把初商调小再试 直至余数小于除数为止 结合例题的计算过程进行归纳 三 巩固练习 29 指导学生完成 想想做做 中的 1 4 题 1 第 1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 然后指名口答 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 并让学生 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2 第 2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道小题的计算过程 找出错在哪里 并加以改正 全班交流时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产生错误的原因 3 第 3 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 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 让学生说说调商过程 4 第 4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集本订正 本题解答过程 184 23 8 棵 答略 集体订正后 教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四 全课小结 师 刚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指名口答 五 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30 6 6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五入调商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五入调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9 页例题 练习四中的第 1 2 3 4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初步掌握 五人 的试商方法 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 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复习 1 在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X 262 80X 454 70X 508 30X 或 47X5O250 69X3O200 35X7O239 64X4O240 指名口答 让学生口述判断的理由 3 列竖式计算 91 20 326 50 280 30 96 32 326 53 200 43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再组织全班交流 订正时 让学生分别说说两组题目的试商过程 4 口答 师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除数个位是 1 2 3 4 的两位数除法 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 31 什么 指名口答 二 教学新课 1 引入新课 师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用四舍的试商方法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这节课 我 们再来学习一种试商方法 就是用两位数除当除数个位是 5 6 7 8 9 时该怎样试商 2 教学例题 出示教科书第 9 页教学情境图 1 提出问题 引出算式 提问 看了这幅图 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 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 样列式 指名口答 弓 I 导学生列出算式 252 36 2 探索 252 36 的笔算方法 提问 252 36 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 36 看作 40 试商 你估计商应是几 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 试着算一算 教师巡视 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交流算法 a 先指名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进行全班核对 b 再出示下面的计算过程和问题 252 36 6 问题是 商 6 对吗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这里把除数 36 看成 40 来试商 商 6 太小了 因为余数是 36 和除数相等 所以商要改成 教师强调 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调商 使余数比除数小 3 归纳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 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当 除数的个位是 5 6 7 8 9 时 可用五入 32 法来试商 把除数的个位 五人 后再试商 由于除数变大了 商容易偏小 出现余数比除 数大或余数与除数相等的情况 如上面的例题 商小了 要把初商改大 4 比较 发现异同点 让学生比较 372 34 和 252 36 的计算过程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先独立观察 比较 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相同点 都要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进行试商 除的时候都要调商 除的时候都要注意 余 数比除数小 这个计算要求 不同点 当除数的个位数是 1 2 3 4 时 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 把它看作整十数 来试商 当除数的个位数是 5 6 7 8 勺时 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 用比除数十位上 的数多 l 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 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4 中的 1 2 3 4 题 1 第 1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 然后指名口答 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 并让学生 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2 第 2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道小题的计算过程 找出错在哪里 并加以改正 3 第 3 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再组织全班核对 订正时 让学生说说调商过程 根据学生在练习 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四 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 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33 练习四练习四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0 至第 21 页练习三的第 5 13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 边计算边思考 计算后再思考 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 高计算水平 2 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 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3 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发展数学思考 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 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口算 1 课件出示 2 学生口算 3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 笔算 1 练习四第 5 题 1 指名读题 2 同桌之间活动 一位同学估计商是几位数 再估计一下商可以是多少 另一位同学 通过笔算来验证 然后两位同学交换 同桌比一比 看哪一位同学估计得最准 3 指名汇报 4 说说估商准确率高的方法是什么 2 练习四第 6 7 题 1 指名读题 2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估计一下这些算式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 商可能是多少 组内同 学讨论 3 分组将刚才估计的题目再笔算一下 来验证自己估计得准不准 学生练习 34 4 全班交流 订正 5 指名请出估计得最准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三 解决问题 1 练习四第 8 题 1 指名读题 2 质疑 要求养鸡只数是鸭九倍 应先求什么 3 指名板演 4 集体订正 2 练习四第 12 13 题 1 出示插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2 根据图中的信息 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出示 2 个问题 3 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5 全班交流并集体订正 四 课堂作业 1 完成练习四第 9 11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2 页练习四第 14 20 题 思考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通过练习 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2 通过练习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发展数学 思考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 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 获得积极的数 35 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口算 1 出示 14 题 2 学生先默算 再指名口算 3 提问 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二 笔算 1 练习四第 15 题 1 先指名说出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2 让学生独立计算 3 集体订正 2 练习四第 16 题 1 出示第一行的三题 612 18 608 32 224 56 2 先在小组里估计二下每题的商大约是多少 3 算一算 并指名板演 4 集体订正 5 提问 你今天比昨天估计的准了些吗 为什么 三 解决问题 1 练习四第 18 题 1 指名读题 2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3 集体订正 2 练习四第 19 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订正 36 3 练习四第 17 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订正 3 让学生比较一下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F9 思考题 1 在计算正确的商之后 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这样的算式 72 27 26 18 2 根据这样的算式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五 课堂作业 1 完成练习四第 11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3 24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 O 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 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 增加学习数学 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 O 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运用这种简便算法当余数为 2 时 为什么原题的余数却是 20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出示题目 根据 450 30 15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37 45 3 900 60 150 10 学生各自写商 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 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 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2 谈话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 使计算更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 教学新课 1 出示例题 7 学生完成表格 并观察 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商不变的规律 为什么不包括 0 2 练一练 3 出示例题 篮球的单价是 50 元 王老师带了 900 元 可以买多少个 学生读题后 教师指名列出算式 提问 观察算式 900 50 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能不能使 900 50 的笔 算变得简单些 又使商不变 学生讨论 交流后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 0 想使计算简便可以把它们同时除以 一个数再计算 出示竖式 50 J900 提问 你觉得 900 和 50 同时除以几能使笔算简便 学生提出可以同时除以 10 提问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 10 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教师板书 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 O 谈话 这样就是把 900 除以 50 转化成了 90 除以 5 好算吗 谁来说计算过程 我把它 写下来 提问 被除数 900 末尾有两个 0 为什么只划去 1 个 07 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 0 都 划去行不行 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谈话 再用这种方法算一遍 并在第 85 页的横线上填一上得数 2 谈话 现在如果篮球的单价降为 40 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 还剩多少元 你 38 会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 并尝试自己用简便疗法计算 指名板演 共同看板演的算式 指着式中余下的 2 提问 想一想 余数应该是几 为什么 学生思考 讨沦 交流想法 讨论后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 0 后 实际上是用 90 个十除以 4 个十 余下的 2 表示 2 个十 是 20 谈话 余数是 20 对不对呢 我们可以验算一下 这道题你会验算吗 如果你认为余数是 2 也可以验算一下 学生试着进行验算 指名板演验算过程 谈话 通过验算 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余数应该是 20 三 综合练习 1 做 想想做做 第 2 题 学生独立几算 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提问 怎样算能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说算法 集体交流反馈 提问 像 480 20 这样的题目过去你们也会口算 谁能说一说 现在的口算与过去的 口算相比 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进步 2 做 想想做做 第 3 题 让学生观察算式 找出题目中的错误之处 在小组里讨论错在哪里 提问 谁能说说这两题计算得对吗 不对 错在哪里 学生交流 分析错题原因 各自在书上改正 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改得对不对 提问 这两道题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要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只能划去相同个数的 O 如果竖式中 有余数 要把被除数中划去的 0 补上才是题目的余数 四 课堂作业 完成 想想做做 第 4 题 39 五 全课总结 提问 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练习五练习五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5 页练习五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进一步掌握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 重点掌握余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口算 1 出示第一题 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想一想被除数和除数是同是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吗 同时 相同 交流订正 2 第二题 指名口答 二 巩固练习 1 独立完成 3 7 题 40 熟练的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简算 交流订正 2 指名板演 8 9 题 3 出示第 10 题 审题弄清题意 如何列式呢 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验算 4 当堂测试第 11 题 三 作业 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8 8 整理与练习整理与练习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7 页复习的第 1 6 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 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 正确地笔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口算 41 1 出示复习的第 1 题 2 指名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 3 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 笔算 1 复习的第 2 题 1 出示第一组 147 20 147 21 147 29 2 谁来估计一下它商大约是多少 3 让学生算一算这三题 指名板演 4 集体订正 提问 仔细观察这三道题 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还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 想一想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 调商 2 复习的第 3 题 1 指名读题 2 刚刚我们回忆了用三位数去除两位数的除法的过程 讨论了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接 下来练习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3 集体订正 三 解决问题 复习的第 5 题 1 指名读题 2 学生独立完成 3 指名汇报 四 课堂作业 1 完成复习第 4 题 2 教师随机布置 42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8 29 页第 7 13 题 思考题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 算方法 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计箅练习 1 复习的第 7 题 1 在 3 4 分钟内 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订正 针对有错的题目说说计算方法 3 统计全班有错的几人 分别错几题 4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2 复习第 8 题 1 出示第 7 题 指名读要求 2 请同学们先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 3 同学们分别笔算 并指名板演 43 4 将算出的商与估计的商对比 说说试商 调商的方法 二 解决问题 1 复习的第 9 题 1 出示题目 说明题意 2 学生独立完成 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 3 全班交流 交流时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2 复习第 10 题 1 指名读题 2 出示第 1 个问 帮助学生理解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 就是三种糖售价的平均数 学生解答第 1 2 个问 3 分小组讨论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 全班组织交流 三 思考题 1 指名读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 2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再组织全班交流 右边一题答案不唯一 四 教学 你知道吗 1 学生自学 2 全班交流 教师结合实例讲解 五 课堂作业 1 完成复习的第 11 13 题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44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30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