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a_第1页
职业卫生知识a_第2页
职业卫生知识a_第3页
职业卫生知识a_第4页
职业卫生知识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我国职业危害形势及特点:,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定义: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续),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化学因素 包括: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物理因素 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续),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续):生物因素 如引起职业性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等,引起谷痒症、稻田皮炎等的昆虫和尾蚴。职业损伤性因素 如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 如职业性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因素等。,(三)职业病与分类,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三)职业病与分类(续),分类: 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15种。 职业病的10大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生物因素所致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的规定: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关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三) 化学工业职业危害,化学工业一般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化学工业:主要有酸、碱、盐等工业。有机化学工业:主要有有机原料、农药、化肥、高分子合成(纤维、橡胶、树脂及塑料)、染料、涂料、医药、炸药、燃料及试剂等工业。此外,化学工业还包括矿物原料的开采。以下仅选化工生产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职业危害:,(二)选择防护措施的原则,1.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级顺序选择:直接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当具有职业危害防护性能。间接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警示性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示等措施。安全卫生规程、教育、培训和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二)选择防护措施的原则,2.基本要求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个体防护,(2)毒物管理措施,坚持三同时原则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认真操作和维修减少接触时间,(2)毒物管理措施,坚持三同时原则 厂房建筑布局不但要满足生产工艺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有毒物逸散作业,应单独设置厂房,以避免相互影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不但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地方、行业职业卫生方针、政策、法律、规范,还应根据本行业、本车间的特点,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2)毒物管理措施,认真操作与维修 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和避免错误操作可以防止许多中毒事故发生。减少接触时间 毒物进入体内的量随接触时间增加而增多,减少接触时间有利于控制中毒的发生。进入高浓度现场抢修或处理事故时,停留时间越短越好,可采取轮流作业。,(3)毒物卫生保健措施,个体防护个人卫生合理膳食增强体质职业健康体检接触控制,(3)毒物卫生保健措施,个体防护 应根据工作场所存在毒物的种类、浓度(剂量)情况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器材。个人卫生 有毒物质的车间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 严禁在有毒有害岗位进食、吸烟。合理膳食 在保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选择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加以补充。,(3)毒物卫生保健措施,增强体质 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职业健康体检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定期、离岗时和应急健康体检。接触控制 接触控制的主要手段是监测,它分为区域(车间、岗位)定点监测、个体监测和生物监测。,(2)噪声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和选择个人防护用品: 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要合理选择和利用个人防护器材,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1)振动技术控制,改革工艺,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 如用化学除锈剂代替强烈振动的机械除锈工艺,用液压焊接、粘接代替铆接等,都可明显减少振动。改进风动工具 采取减振措施,设计自动、半自动式操纵装置,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采取由隔振措施 压缩机与楼板接触处,用橡胶垫等隔振材料,减少振动。,(2)振动控制的管理措施,减少接触时间:轮流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时间,(3)振动的卫生保健措施,加强个人防护配备减振手套和防寒服休息时用4060热水浸泡手,每次10min左右给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热量饮食就业前和就业后定期体格检查 凡是不适合从事振动作业的人,要妥善安排其他工作。,5.射频电磁场控制措施,(1)屏蔽(2)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作业(3)吸收(4)个体防护,5.射频电磁场控制措施,(1)屏蔽 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里,防止其扩散。电场屏蔽利用金属板或金属网等良性导体,或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组成的屏蔽体,使辐射电磁波引起电磁感应,通过地线流入大地。磁场屏蔽利用磁导率高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铝,封闭磁力线。,8. 不良气候因素控制措施,(1)高温防护措施(2)低温作业、冷水作业防护,(1)高温防护措施,卫生保健措施 在高温季节前做好健康体检工作,对患有肝、肾、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不适合高温作业。 在高温季节,生产现场要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 。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露天作业者必须戴凉帽。,(2)低温作业、冷水作业防护,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避免或减少低温作业和冷水作业;控制低温作业、冷水作业时间;穿戴防寒服(手套、鞋)等个人防护用品;设置采暖操作室、休息室、待工室等;冷库等低温封闭场所应设置通信、报警装置,防止误将人员闭锁。,六 个人防护,概述,呼吸防护,皮肤的防护,(一)概 述,1.定义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过去称为劳动防护用品,或者劳动保护用品。,(一)概 述,2.作用 个体防护用品的作用是在研究了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存在形式、性质、环境及劳动者本身的种种因素后,借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用过滤、吸收、阻隔等手段,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的伤害,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一)概 述,3.分类(1)商业部门习惯于按防护用途和性质将个体防护用品分为16类 :,(一)概 述,3.分类(2)劳动防护用品标准体系表按人体防护部位将用品划分为10大类 :,(二)呼吸防护,1.概述2.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用品3.送风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用品4.防毒呼吸护具5.呼吸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6.个人呼吸防护的误区7.由于错误佩戴呼吸防护用具而导致的事故,1.概述,(1)定义 呼吸防护用品又称呼吸保护装置,是为保护佩带者的呼吸系统,阻止粉尘或烟或气体、蒸气、微生物的吸入,防止职业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PPE)。,1.概述,(3)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 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如下表示:,1.概述,(4)呼吸防护用品的主要类型,1.概述,(5)过滤器细分 过滤器按过滤物分为颗粒物过滤器和气体过滤器两种。 过滤器的细分如下图示:,2.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用品,(2)分类 面罩分类 面罩按结构分为随弃式面罩、可更换半面罩和全面罩三类。 过滤元件分类 过滤元件按性能分为KN和KP两类。 KN类只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3.送风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送风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分为两类:(1)电动送风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2)压缩空气供气式防颗粒物呼吸器,3.送风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1)电动送风过滤式颗粒物呼吸器组成部件 由面罩(全面罩、半面罩或头罩)、导气管、电动风机、过滤器和电池的主要部件组成。含有害颗粒物的空气经电动风机抽吸及经过滤器清除有害微粒,清洁空气通过导气管送入面罩内供佩带者使用。,4. 防毒呼吸护具,分类(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2)隔离供气式防毒面具,4. 防毒呼吸护具,(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依靠佩带者自身的呼吸为动力,将环境中的毒气或有毒蒸气吸入经滤毒罐净化清除有害物质,洁净的气体供人体呼吸。,(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分类: 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导管式防毒面具(又称隔离式防毒面具):由将眼、鼻和口全遮住的全面罩、大型或中型滤毒罐和导气管组成。防护时间较长,一般由专业人员使用。 直接式防毒面具:由全面罩或半面罩直接与小型滤毒罐或滤毒盒相连接。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简便。,(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原理 面具的气密性问题 气密性包括眼窗、通话器、滤毒罐等接口的气密性,即装配气密性,此外还应考虑面具密合框与人面部的密合性,即佩戴气密性。 气密性好的面具,环境种的污染物不能渗透到面具内部伤害人体。 滤毒罐的防毒原理 滤毒罐靠罐内的装填物来净化有害物。 装填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装填层,用于过滤有毒气体或蒸气;二是滤烟层,用于过滤有害气溶胶(如毒烟、毒雾、放射性灰尘和细菌等)。,(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类型标色及防护对象(带L表示滤毒罐带滤烟层 ):,滤毒罐标色及其防护对象续表(带L表示滤毒罐带滤烟层):,(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标色,(1)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盒类型及其防护对象,4. 防毒呼吸护具,(2)隔离供气式防毒面具分类送风式防毒面具压气式呼吸器自给式呼吸器,送风式防毒面具 送风式有电动送风呼吸器、手动送风呼吸器和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三种。,a.电动送风呼吸器的结构(如右图示):,电动送风呼吸器使用时间不受限制,供气量较大,使用时应将风机放在清洁和含氧量大于18%的地点。,(2)隔离供气式防毒面具,送风式防毒面具 c.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结构(如下图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是将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在空气清新无污染的场所,另一端与面罩连接,依靠佩带者自己的肺动力将清洁的空气经导气管、吸气软管吸进面罩内。,这种呼吸器不宜在毒物危害大的场所使用。,(2)隔离供气式防毒面具,(2)呼吸防护装备的使用,使用前应对使用方法提供培训,确保每个使用者有能力正确使用。进入有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对供气式应先通气后戴面罩,防止窒息。对于密合型面罩应先做佩戴气密性检查,确认佩戴正确和密合。在有害环境应始终佩戴呼吸防护用品,否则仍会过量接触有害物。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过滤元件有容量限制,应及时更换。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只能用于从危险环境中离开,不能用于进入。,(2)呼吸防护装备的使用(续),任何时候,当闻到有害物味道或感觉刺激时、或有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任何身体不适时,应立即离开污染区域检查呼吸防护用品,只有在维修并更换所有失效部件后才能继续使用。不得改装。未得到生产者的认可下,不得将不同品牌的部件拼装和组合使用。应对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人员定期体检,评价呼吸防护的效果及其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能力。应对使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确保正确使用。,(3)呼吸防护用品的维护,维护通常包括检查保养、清洗消毒和储存几个环节。注意事项:应在使用呼吸防护用品之前明确维护的责任并对维护方法提供培训。在每次使用后检查防护用品的所有部件发现破损、部件丢失或老化现象,及时更换失效部件;不允许自行重新装填滤毒罐或滤毒盒内的活性炭;不允许采取任何方法自行延长已经失效的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不允许用水清洗过滤元件。每次使用后应清洗面罩,必要时应消毒。应根据使用说明做清洗和消毒,不应用有机溶剂清洗粘有油漆的面罩和镜片,含羊毛脂或酒精的清洗液和擦拭纸巾不能用于清洗消毒。,(3)呼吸防护用品的维护,注意事项(续):应在无污染、干燥、常温、无阳光直射的环境存放呼吸防护用品,不经常使用时应在密封袋内储存,防毒过滤元件不应敞口储存。所有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如抢险用的SCBA和逃生器,应时刻保持待用状态,放在适宜储存、便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得随意变更存放地点。应监督和检查维护作业,确保正确维护。,6. 个人呼吸防护误区,误区1:我感觉不到. 在没有仪器检测提供客观依据时,我们对周围空气环境的主观认知来自于视觉、嗅觉和味觉。如果没有感觉,往往就认为是安全的。但是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感知存在着局限性,过分相信感觉,会使自己身处险境而不知。分析: 氧气无色、无嗅、无味,当这种维持生命的气体浓度降低到18%以下时,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