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_第1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_第2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_第3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_第4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草稿,仅供内部学习使用,GLI 140212049,目录,前言病理诊断原则GIST的定义对标本的要求病理诊断依据GIST病理诊断思路原发GIST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外科治疗原则GIST手术适应证GIST的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则GIST术前治疗GIST术后辅助治疗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药物疗效的判断随访原则附件:标准的病理诊断报告模板,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一、前言,近年来,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诊断、治疗和研究进展迅速。为进一步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影像科、外科、肿瘤内科和消化内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既往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1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随后的2年里,CSCO 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该共识,多次组织专家讨论,根据最新的文献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广泛征求意见,由此形成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现予公布。,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二、病理诊断原则,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定义,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可以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 活化突变,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依据瘤细胞的形态通常将GIST分为3大类: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型(20%)混合型(10%)少数病例可含有多形性细胞,常见于上皮样GIST内间质可呈硬化性,尤见于伴有钙化的小肿瘤,偶可呈粘液样,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病理诊断依据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为94%-98%,DOG1阳性率为94%-96%,两者高度一致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GIST)表达CD34在常规工作中,推荐联合采用上述3项标记物,Lancet Oncol 2002; 3: 65564,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病理检测标本的要求,*对于直径2cm的肿瘤组织,必须每隔1cm予以切开,以达到充分固定,手术和活检,病理科,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取得组织标本,足够中性10%福尔马林液完全浸泡固定*,有条件的单位,宜留取新鲜组织妥善冻存,以备日后基因检测,30min内,固定12-48h,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病理诊断思路,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基因突变检测十分重要,有助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检测基因突变的位点,至少应包括c-kit 基因的第9、11、13和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A 基因的第12和18号外显子,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原发GIST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2008年,Joensuu等对NIH危险度分级系统进行了修订,将原发肿瘤部位和肿瘤破裂也作为预后的基本评估指标,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原发GIST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2010年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和2013年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均采用了Miettinen等提出的6类8级标准,并根据预后分组将GIST分为良性、恶性潜能未定和恶性三类,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三、外科治疗原则,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手术适应证(一),局限性GIST,原则上可直接进行手术切除;不能切除的局限性GIST,或接近可切除,但切除风险较大或可能严重影响脏器功能者,宜先行术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位于胃的最大径线2cm的无症状拟诊GIST,如合并不良因素*应考虑切除;如无不良因素,可定期复查超声内镜。对于位于直肠的2cm的GIST,倾向于手术切除,*不良因素为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和异质性,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手术适应证(二),急诊手术适应证:GIST引起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肿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时,须行急诊手术,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容易引起肿瘤破裂和导致腹腔种植,故不推荐常规应用,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四、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则,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术前治疗意义,减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联合脏器切除,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增加根治性切除机会对于特殊部位的肿瘤,可以保护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瘤体巨大、术中破裂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可以减少医源性播散的可能性,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术前治疗的适应证,术前估计难以达到R0切除肿瘤体积巨大(10cm),术中易出血、破裂,可能造成医源性播散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胃食管结合部、十二指肠、低位直肠等),手术易损害重要脏器的功能虽然肿瘤可以切除,但是估计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估计需要实施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术前治疗时间及手术时机,1月,2月,3月,4月,5月,6月,伊马替尼*术前治疗6个月,每2-3个月评估治疗的效果,应用Choi或参考RECIST标准,手术,术前1周停药,术后尽快进行药物治疗,*术前治疗时,推荐先进行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伊马替尼的初始剂量,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靶向治疗疗效Choi评价标准,既往多采用RECIST标准,仅考虑到瘤灶体积变化因素。Choi等结合长径和CT的Hu值提出新的标准,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药物疗效的判断影像学检查的应用,CT:扫描范围应包括整个腹、盆腔区域层厚5mm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大径线增强静脉期,于肿瘤最大层面采用曲线边缘描记法获得肿瘤整体CT值PET-CT:目前诊断GIST和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疗效最为敏感的手段MRI :可能成为PET-CT之外另一项可以提供功能定量指标的影像学手段,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术后辅助治疗,中高危复发风险患者,伊马替尼400mg/d辅助治疗,中危,高危,至少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至少3年,肿瘤破裂,考虑延长辅助治疗时间,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流程,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手术,获得完整切除,未获得完整切除,原剂量格列卫或增加剂量治疗,或换用舒尼替尼治疗,GLI 140212049,随访原则术后随访,GIST手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腹膜和肝脏,故推荐进行腹、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作为常规随访项目,必要时行PETCT扫描,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随访原则转移复发/不可切除或术前治疗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增强CT或MRI,作为基线和疗效评估的依据开始治疗后,至少应每3个月随访,复查增强CT或MRI;如果涉及治疗决策,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