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山水主题.docx_第1页
谈谈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山水主题.docx_第2页
谈谈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山水主题.docx_第3页
谈谈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山水主题.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中唐贬谪荆楚诗人诗歌山水主题摘要 贬谪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本文以中唐(代宗大历至穆宗长庆年间)为研究时限,以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西南部的南阳地域即传统上的荆楚核心区域为地理研究范围,以中唐时期贬谪荆楚的诗人诗歌为谈论对象,谈谈他们诗歌山水主题思想。关键词 中唐 贬谪 山水主题“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著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20 世纪初,学者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通过不同的地理条件、民风习俗来比较南北文学的差异,是近代较早阐明了地域自然环境与人和文学风貌紧密关系的论断。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地域文学及贬谪文学已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唐代地域文学及贬谪文学研究成果亦日趋丰赡,就荆楚地区的地域文学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别或贬谪文人个案研究上,为数不多的涉及荆楚贬谪文学主题的论著,其着力点也大多集中在荆楚地区因其特殊的“屈贾”传统而固化的“骚怨”精神上,在山水主题方面则稍显不足,尚存在着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即拟以中唐时期曾贬谪荆楚地区,就影响较大的中唐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四位诗人为考察对象,在其贬谪诗山水主题方面作一尝试性探讨,来管窥中唐时期荆楚贬谪文学这一主题风貌。荆楚大地风物独具,江汉汇流,洞庭扬波,千湖之地,百溪之域,风景宜人,物产独特。湘妃传说、岳阳楼、洞庭湖、桃花源、古隆中、赤壁等名景,岘山、衡山、君山、荆山、万山、鹿门山、巫山及湘水、汉水、沅水等奇山秀水,诗人感物咏诗,自在情理之中。中唐荆楚山水贬谪诗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清醒的楚地意识。中唐贬谪诗人到荆楚地区后,登临楚山楚水,长歌楚天楚塞,观楚树楚云,感楚风楚俗,荆楚地区独具特色的山水形胜及人文环境,对他们诗歌及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今宵正风雨,空宅楚江边。元稹寄灵之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柳宗元春怀故园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刘禹锡登司马错故城第二,在传统的楚地山水描写中,较之游历者及贬谪路经荆楚大地的诗人,中唐贬谪荆楚的诗人们一般地境比较偏远,游历的范围较广,特别是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多有涉足,以之为对象的诗歌极大地扩充了荆楚山水诗的内容。因此,中唐贬谪荆楚的诗人们以其更充实的内容及蔚为壮观的诗歌数量,雅化形成了许多意蕴独特的意象群,丰富了荆楚山水诗的文学宝库。江南水乡的花红柳绿,洞庭湖畔的枫叶翻飞,风轻云淡下的月下荡舟,巫峡江畔的猿猱悲啼,一方面固然会引起贬谪诗人们的轻愁离恨,另一方面,荆楚大地的自然美景也使他们受创的心灵得以平复,怨愤的心灵得以消解和超脱。相同的自然景色,相似的心理机制,通过猿、洞庭等对象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固定的诗歌意象,而这些意象所渗透的精神气质,与诗人们的现实处境、情感倾向之间,形成了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这些意象因而成了被贬诗人内心情感对象化的直接载体,以楚地极具特色的洞庭湖及猿这两个文学意象为例。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地跨湘、鄂两省,纳湘、资、沅、澧四水,有着“湖山楼”一体化的自然景观。湖中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君山坐落在洞庭湖中,形成“湖中有山”的奇特景象。这里还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登上岳阳楼,西面洞庭,左顾君山,风景优美。传说黄帝、舜、娥皇、女英、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驻足此地。唐代国力强盛,水路交通发达,洞庭湖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南来北往、东迁西出的诗人络绎不绝于洞庭湖上,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带来了唐代洞庭诗歌创作的繁荣,洞庭湖也以其昂扬壮大的气势在消解贬谪文人的怨愤心理及抒写山水性灵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作为中唐时贬谪荆湘的著名诗人,洞庭湖在他们的笔下更是频频出现。例如: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韩愈寒食日出游洞庭秋月生湖心,曾波万顷如镕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夜闲心寂默,洞庭无垢氛。元稹解秋十首其五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为一个总是与伤悲愁怨相联系的意象,猿在中唐贬谪荆楚诗人的诗文中俯拾皆是。愁深楚猿夜, 梦断越鸡晨。柳宗元梅雨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韩愈答张十一功曹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刘禹锡泰娘歌11阴山鸣雁晓行断,巫峡衣猿夜呼伴。元稹何满子歌12诗人们被贬到异地他乡之后,看到的洞庭烟波,听到的深山猿啼,通过他们诗文的提炼、雅化,最后形成一组携带丰富文化信息的词汇,构成了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意象,当这些意象在著名作家诗作中一再反复出现时,一方面强化了人们的心理认知和情感取向,另一方面这些意象在贬谪文化的视角下演变成了意义更深广、内涵更厚重的新的文化信息,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审美取向。第三,中唐贬谪荆楚山水诗,其诗歌在内容及描写范围上均有极大的拓展,写出了荆楚山水的清幽险怪之百态。同时,中唐写实倾向的增强,也使得他们的笔下景物描写具体细微而别有韵致。荆楚山水诗之于韩愈,当以“险怪“二字系之。洞庭九熏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自古澄不清,长混无归向。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声音一何宏,轰輵车万辆。犹疑帝轩辕,张乐就空旷。蛟螭露笋簴,缟练吹组帐。鬼神非人世,节奏颇跌踼。岳阳楼别窦司直13这首诗描写洞庭湖色,状波涛之腾涌,有充塞天地间的气势,以万辆车声的砰磅轰輵拟波涛,其震荡怒张已经不似人间所有,又拟以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之乐声,震荡怒张之外,又有一种弥盖宇宙的旋律和节奏;想象湖中蛟螭,谅是当年奏乐时之笋簴犹存,白波万道,仿佛当时组帐如在,则又加了一层神异色彩。荆楚地区山水清奇险怪、又往往贯串着许多凄美动人的神话故事或历史传说,这与诗人们无处言说的谪宦、飘泊心理有一种天然神会之感,因而使荆楚山水诗比起中原、吴越、巴蜀等地域的山水诗更富有地域气息和文化内涵。王维鹿柴、竹里馆等近乎“入佛”的山水诗绝没有荆楚山水诗中所富有的灵气,而李白蜀中山水诗蜀道难,亦多为虚拟幻想之词,也没有像荆楚山水诗那样,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达到“无我之境”般的融合,因此,我们可以说,贬谪诗人的流贬经历与荆楚地区独特的山水景物,共同成就了荆楚山水诗,使它成为唐代山水诗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参考文献:1 郭绍虞,罗根泽.中国近代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 元稹集编年笺注,第601 页3 柳宗元诗笺注,第260 页4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第 161 页5 柳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