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_第1页
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_第2页
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_第3页
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_第4页
现代中医:直肠滴入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万兵书,直肠滴入的临床应用,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直肠滴入法,祖国医学认为: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药物从直肠吸收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直肠滴入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直接进入丈循环;二是通过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进入血液大循环;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直肠滴入法,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法,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直肠滴入法,直肠滴(注)入是90年代医疗创新所兴起的一门新兴给药方式,也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 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方法,,传统的给药途径,主要是以口服、注射为主,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更新,直肠滴(注)入的给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目前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直肠滴入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腔内通常为空的,所以经直肠滴(注)入的药物,一般吸收较快,进入血液循环主要是经以下三条途径。,直肠血液循环解剖与生理特点,直肠血液循环解剖与生理特点,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 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 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 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滴入法,(1)通过肛门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门静脉- 进入肝脏循环全身,(2)直肠静脉丛骼内、外静脉骼总静脉下腔静脉肝门静脉。 (3)骼内、外静脉 腹壁下静脉、浅静脉 脐周。-静脉网胸外侧静脉绕过肝脏进入左右 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心脏肺循环。 (减少了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直肠滴入法的作用途径,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安全有效、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困难的婴幼儿,为患儿免除了“打针之痛和吃药之苦”,又降低了医疗风险。,直肠滴入法的特点,直肠滴入法给药操作简便易行,快捷、费用低廉, 经对照研究,直肠给药与口服、肌肉注射给药,药物的疗效及显效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其药物的生物利用率是与口服给药的两倍左右。患儿对药物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既减少因了打针住院的时间,又节约了资金和卫生资源;,直肠滴入法的特点,直肠给药可以将中西药同时应用,既增强了治疗效果,又避免多种西药同时应用时所产生的副作用。,直肠滴入法的特点,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 不需增加精密的设备和高超的技术,尤其合适基层门诊和卫生所的医务工作者,中、西医、初学者和老医师都能用。,直肠滴入法的特点,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绿色疗法,它对患者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直肠滴入法的特点,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者药物装入输液瓶,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接入一次性PVC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新的临床给药途径。,直肠滴入法,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直肠滴入法所需的器 具,配制好的 药 液 输液瓶,液体石腊,一次性输液器或一次性注射器 温度计,一次性肛门管 或导尿管,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直肠滴入操作方法,直肠滴入法:术前准备及操作方法;将配置好的药液装入打点滴瓶内或用合适的注射器抽取,拔去针头,接输液滴管或一次性导尿管(PVC管),并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腊油或其他润滑油剂,选择合适体位,用络活碘消毒肛门,嘱患者放松肛门,将导尿管缓缓插入,直肠滴入操作方法,然后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滴入或注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管内的药物全部挤入肛门、直肠内,缓慢拔去导尿管,用卫生纸压住肛门,防止外溢。,直肠滴入操作方法,直肠滴入或注入导尿管插入的深度;成人:一般插入15-20厘米 儿童:一般插入10厘米左右, 直肠滴入注入药液的体位;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儿童一般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直肠滴入操作方法,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将直肠滴入的药液装入输液瓶,适当的加温,温度宜在3540度之间(注意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插入准备直肠滴入的输液瓶中,排气后,接入一次性PVC肛门管,前端涂上润滑剂,比如:液体石蜡或者食物油都可以的。然后,把PVC管插入患者肛门就可以滴入了。 直肠滴入导管插入深度: 成年人:1020CM; 儿 童: 5-10CM。 滴入夜温度为:35-40*C。,A、配方药物灌入的温度以3539度为宜,(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B、在导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进药 液要慢,如使劲过大,挤入过快容易产生便意和避免肠管损伤,直肠滴入法注意事项,C、为防止药液返流,注药后让患者调节体位休息5分钟以上。D、近15天内如做过肛门,直肠,结肠手术,或疑有肠坏死及坏死性小肠炎,妇女经期、产褥期等均应禁用,,直肠滴入法注意事项,开展直肠滴入或注入疗法时,首先要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从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还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直肠滴入法注意事项,1.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3. 控制药液温度在3035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 4. 药液中加入少量6542 (0.5mg为宜),可以减缓肠道蠕动。,直肠滴入法注意事项,5. 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6. 药物片剂一定要研细,防止堵塞导尿管(药物越细其生物利用度越高)。,直肠滴入法注意事项,7.需要做皮肤过敏实验的药物,必须在皮肤过敏实验阴性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该药物。直肠用药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则按药物过敏反应尽快处理。,直肠滴入法注意事项,药物应用:可以参考临床上口服应用的中西药配伍用药。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流涕,体温在37.538.5之间处方如下: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2毫升 利巴韦林 100mg 柴胡注射液 2ML 双黄连注射液1020毫升。,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如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中药配方颗粒处方: 银花1袋,连翘1袋,甘草1袋,桔梗1袋,薄荷1袋,大青叶1袋,菊花1袋,冬桑叶1袋,杏仁1袋,炒牛蒡子1袋,玄参1袋,前胡1袋。适用于13岁的婴幼儿。 以上药物要根据患儿的情况加减药物。将上药开水冲泡成200ML中药配方颗粒溶液,按年龄比例用量直肠滴入。,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用量:6个月1岁取配方颗粒溶液10ML 1岁2岁取配方颗粒溶液15ML 2岁3岁取配方颗粒溶液20ML 3岁4岁取配方颗粒溶液25ML 4岁5岁取配方颗粒溶液30ML 5岁6岁取配方颗粒溶液35ML 6岁-8岁取配方颗粒溶液50ML12岁以上用成人量 100ML成人 每次取配方颗粒溶液100ML, 直肠滴入 每日两次,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疾病、多发病的疗治,如:小儿发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扁桃体炎,胃肠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急性球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盲肠炎、前列腺炎等。,临床常用方剂,1、小儿支气管肺炎银 花 、连 翘 、麻黄、桔 梗 、薄 荷 、大青叶、 杏 仁、炒牛蒡子、 前 胡。 开水冲泡按年龄比例用量灌入, 2、肺 炎麻 黄、 杏 仁、 瓜蒌、 黄 芩、 葶苈子、 金银花、 连 翘 、 鱼腥草、板兰根、 麦 冬 浙贝母、荆 芥各一包开水冲泡,按年龄比例用量灌入, 一日二次,临床常用方剂,3、肺炎散2号 (风热型) 麻黄1袋 杏仁1袋 石膏1袋 甘草1袋 桑白皮1袋 瓜蒌1袋 黄芩1袋 海浮石1袋 葶苈子1袋 金银花1袋 连翘1袋 鱼腥草1袋 板兰根1袋 麦冬1袋 茯苓1袋 川贝母1袋 用法;将上药开水冲泡按年龄比例用量,适宜温度灌入。,临床常用方剂,5、小儿腹泻 葛 根、 黄 芩、车前子、 黄 连、 黄 柏、 半 夏、 茯 苓、木 香、 陈 皮、连召、 各一包,一天二次。适应症:各种病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 6、 止痢散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砂仁、木香、只实、金银花、连翘、甘草、厚朴 各一包、开水冲泡按年龄比例用量灌入,一日二次。 适应症: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用方剂,7、小儿腹泻炒白术 炒枳壳 炒神曲 广藿香 茯 苓 黄 芩 通 草 炒谷芽 炒麦芽 法半夏各一袋 开水冲泡按年龄比例用量灌入8、水泻方;党 参 苍 术 陈 皮 焦山楂厚 朴乌 梅 干 姜 车前子 茯 苓 泽 泻各一袋开水冲泡按年龄比例用量灌入,临床常用方剂,9. 急性兰尾炎;金银花、 蒲公英、 连翘、 丹皮、 赤芍、 桃仁、 川楝子、大黄、 甘草、环丙沙星片0.5g用法;每次各一包,一天二次 。 直肠滴入或注入,每天二次。 注意:对于急腹症患者疑有肠坏死、穿孔者禁用!,临床常用方剂,10. 急、慢性盆腔炎; 丹 参、 败酱草、 薏苡仁、 黄 柏、 大血藤、 甘 草、 肉 桂、益母草、 金银花、 蒲公英、 白花蛇舌草、 丹 皮、 赤 芍、玄胡索 用法:每次各一包,开水冲泡直肠滴入 一天二次,,临床常用方剂,慢性结肠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验方组成 木 香 1袋 黄 连 1袋 柴 胡 1袋 白 芍 1袋 枳 壳 1袋 甘 草 1袋 太子参 2袋 白 术 1袋 茯 苓 1袋 火炭母1袋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主治肝郁气虚型 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加减: 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 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补骨脂。,治甲亢方组成 太子参 2袋 麦 冬 1袋 五味子 1袋 浙贝母 1袋 玄 参 1袋 牡 蛎 2袋 山慈菇 1袋 预知子 1袋。功效 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主治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加减法 肝郁者加柴胡、枳壳、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熟枣仁、柏子仁;烦躁惊惕者加麦芽、大枣;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手颤者加钩藤、首乌、白芍、鸡血藤;突眼加木贼、白蒺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肾虚加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瘀者加丹参、丹皮。,治过敏性鼻炎方组成 黄 芪 2袋 木 贼 1袋 菊 花 1袋 玄 参 1袋 白 芍 1袋 白蒺藜 1袋 桔 梗 1袋 甘 草 1袋 辛夷花1袋 太子参 1袋 大 枣 1袋功效 益气固表,疏风通窍。主治 过敏性鼻炎。,治糖尿病方组成 山 药 3袋 泽 泻 1袋 茯 苓 1袋 山萸肉 1袋 生地黄 1袋 熟 地 1袋 牡丹皮 1袋 玉米须 2袋 仙鹤草 2袋 黄 芪 3袋。功效 益气养阴,降糖止渴。主治 糖尿病。,治血小板减少症方组成 黄 芪 1袋 党 参 1袋 白 术 1袋 柴 胡 1袋 升 麻 1袋 陈 皮 1袋 炙甘草 1袋 黄 精 1袋 仙鹤草 2袋 何首乌 1袋功效 益气养血。主治 血小板减少症。,治重症肌无力方组成 黄 芪 5袋 党 参 1袋 白 术 1袋 甘 草 1袋 当 归 1袋 陈 皮 3克 柴 胡 1袋 升 麻 1袋 何首乌2袋 枸杞子1袋功效 补脾益损。主治 重症肌无力。,加减法 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