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年语文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贮藏(zh) 骊歌(l) 扑朔迷离(shu) 循规蹈矩(j)B . 栖息(q) 狩猎(shu) 气冲斗牛(du) 合辙押韵(zh)C . 执拗(ni) 譬喻(p) 即物起兴(xng) 越俎代庖(po)D . 挑衅(xn) 怅然(chng) 伛偻提携(y) 骇人听闻(hi)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锤炼 淅沥 纵横绝荡B . 服辨 狡黠 老谋深算C . 猗郁 婆娑 揠苗助长D . 皲裂 漫骂 惴惴不安3. (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饱口福 鳞次栉比 据礼力争 镜花水月B . 接风洗尘 无精打彩 各得其所 咄咄逼人C . 壁垒森严 千锤百炼 风烛残年 酣然入梦D . 轻描淡写 如数俸还 触目伤怀 踉踉跄跄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坐在观光直升机上,透过舷窗,俯瞰无锡的山山水水,景色显得格外秀美。B . 专家一直强调,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学生的阅读。C . 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经验来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D .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5. (2分)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文章有深造的方法, 作文也如此,修改旧的文章,重写旧的题目,才能不断深造。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就完全出来了。如还是写不好,再过几个月还是写这个题目,一定有更好的语句出现。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过几个月再重写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优美的语句出现。这就像加工玉石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以看到一点玉;明天又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工程队经过整整一个暑假的抗震加固,把我们的学校建成花园一样美丽。B . 选择最有切身感受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 . 我们要开展深入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塑造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D . 通过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进太平洋,使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的愿望成为现实。7. (2分)下面句子的标点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B .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C . 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D .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古诗文默写。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_,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虚为实,表现愁之深重的句子是 “_,_”。在默写古诗词时,常有同学因不能正确区分“燕”与“雁”字,出现误写情况。其实,这两种形象在诗中代表的情感是不一样的,“燕”一般与春天有关,如“_”;“雁”一般与思乡有关,如“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列举三件事)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卖白菜莫言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 , 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1)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故事情节“我”的心情不舍“我”不小心摔白菜老太太挑白菜气愤白菜被老太太退回(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段“终于挨到了集上”一句中“挨”字的含义。(3)文章结尾写到“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依然沉痛”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两处对母亲的眼睛进行了描写,请你任选一处细节描写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文章运用了颇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卖白菜的全过程,然而就在写到老太太将钱付给母亲后,戛然而止,紧接着写了“我放学回家后”发生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11. (1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梅 寒是一个夏日黄昏,西天的云霞像着了火。画家走在村中央那条铺满木屑的水泥路上,被深深地震撼了。村子不大,只有一条街,街的两边,林林总总,是形态各异的根,弯曲遒劲的,内部中空的,与山石紧紧胶着在一起的光滑的横断面,大多已变得模糊不清,看不出根的年轮了。但只看那比圆桌面还要大的断面,就能知道,那些根的上面,曾经支撑着多少棵参天巨木。那些树根是从不远处的原始森林里运出来的,运到村里来,经过那些能工巧匠的安排,一棵棵黑乎乎毫无美感的根便有了艺术的灵魂,成了都市雅人喜欢的根雕。这些,是画家从路边一位正在加工根雕的少年嘴里打听来的。少年黑瘦,十五六岁的样子,却能熟练地操作手中的电锯电钻,将面前树根上多余的部分切除掉。打磨,清洗,抛光,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鹰已渐露雏形。“我们这一带现在都在做这个,没人出去打工。打工才能赚几个钱?我们一座根雕卖出去,就上十几万。”少年耳朵后面夹着一支香烟,眯起一只眼睛打量他手上的作品。“干这一行,眼睛要毒,给你一段树根,你要一眼看出它里面藏着的东西,是人是马,是虫是鱼,顺势给它们做出最好的造型,那样才会卖一个好价钱。不然,就白瞎了好树根”面对一脸惊奇的画家,少年侃侃而谈。画家听得愣住了。他想再问些什么,终究没再问下去。旁边少年的父亲,已经发出不太友好的暗示:“您看好什么没有?!看好了就谈谈”画家仓皇而逃。逃离少年和他的父亲,也逃离噪音与木屑飞溅的村。那些已经成品的根雕,巨型的狮子,脑门油亮笑口常开的如来,在黄昏的余晖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们,已经不再是根,运到都市人的豪宅庭院里,摇身一变,就成了象征财富与身份的艺术品。画家却无法看到那些,或者说,他是无法忍受自己看到那些。刺耳的电锯声里,他听到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哭泣声。是根的。是那些没有了根的树的。是没有树与根的大山的。画家疯了。他背着画夹逃离加工根雕的村,回到自己生活的都市。他把自己那些年所收藏的画自己的,其他人的,一律低价出手。他把自己唯一一所栖身的房子也卖掉了。画家急需要钱,而那些钱,在外人的眼里,就是拿树叶往巨大的黑洞里填画家要拯救森林,拯救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树。那些树,那些根,原本的命运是在深山里终老,自生自灭,而不是变成供人赏玩的根雕,置于有钱人家的屋宇庭院。画家仍然画画,却不再画小桥流水枯藤昏鸦。他只画树桩。只画原始森林里那些参天的古木,被抹根锯倒,黑乎乎的树桩上,站着孤零零的鸟或者游走着几只孤单的蚂蚁那些画,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他在层峦叠嶂的原始森林深处遇上的。那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那里,绵延生息了多少年了啊?画家进去时,忍不住抱着一棵巨大的香樟树哭了。他听说,有人已经打算要承包下那片林。商人的眼里,那片林就是一只巨型的聚宝盆。成片合抱粗的古树下面,藏着价值上千万的根雕。画家辗转反侧,最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去见当事人。他最终以不菲的价格把那片林承包下来。两间小木屋,一个篱笆小院,是画家自己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就在林的深处。画家的生活,从此以那两间小木屋为圆心,以他的那片森林为半径。他徜徉在那片鸟语花香的世界里,画画,与树对话,也充当树们的卫士,如果有哪个胆敢来冒犯他的树,他手中的长枪长叉绝不答应。那样的生活,清苦,却不寂寞。多少次旭日东升,灿烂的晨光里,画家在家门前的小坡上画画。画树,那些沐浴在时光里的树,欣欣向荣,枝繁叶茂。画家想,等那片林保住了,再转向下一片林。然而,画家终究是没等转到下一片林去。他死了。在某天清晨,在他画画的树下,他倚着树根,睡着了无人知道画家的死因,只有人们走过他生活过的那片森林时,偶尔会提起:听说这里曾经来过一位年轻的画家风吹过,满林的松声叶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似问,似答(选自迪马多山的秘密)(1)阅读小说,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的填空。 (2)读了小说后,小东同学和小阳同学对小说的标题“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展开了讨论。请给小阳同学的看法补充理由。 小东:我觉得标题不大恰当,“一棵树的非正常死亡”不能够扣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小说写了无数参天古木的被砍伐,况且画家之死也应该是属于非正常死亡的。小阳:我觉得这标题很好,因为_。(3)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村子不大,只有一条街,街的两边,林林总总,是形态各异的根,弯曲遒劲的,内部中空的,与山石紧紧胶着在一起的光滑的横断面,大多已变得模糊不清,看不出根的年轮了。但只看那比圆桌面还要大的断面,就能知道,那些根的上面,曾经支撑着多少棵参天巨木。(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小村子街两边那些“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根?)无人知道画家的死因,只有人们走过他生活过的那片森林时,偶尔会提起:听说这里曾经来过一位年轻的画家(品味“偶尔” 一词的表达效果。)(4)微型小说由“正常”和“反常”的情节组成。在这篇小说的“反常”情节里,你读出了什么?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饭疏食饮水 水:热水B . 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C . 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D . 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2)下列划线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辍耕之垄上B . 学而不思则罔 则有去国怀乡C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真不知马也D . 于我如浮云 皆朝于齐(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B . 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C . “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D . 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5)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十二章中个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9分)13. (19分)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诗人借这些景象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词中的画线句,发挥你的想象,描绘出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3)我国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描写边塞生活或边塞自然风光的句子,例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_,_”,除了以上两首词,还有_,_。 (4)以上这些诗歌,因其题材和风格都比较统一,所以被统称为“边塞诗”。请以第(1)题中所填的内容为例(任选其一),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4.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某校开展“汉字造型秀”活动,有同学设计出下边图形,请你谈谈其在设计上的创意。(2)【材料二】某机构通过对1100名网友调查,排名前十名的最有价值汉字统计如下表:名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文字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清票数8359789773857267722064397151525643024006探究并归纳出这些汉字能够入选最有价值汉字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