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随着科技步伐的加快,液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液压系统已成为主机设备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但是,由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了解系统工作原理,懂得一些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是保证液压系统能正常运行并极大发挥液压技术优势的先决条件。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需要与主机的总体设计同时进行。设计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机地结合各种传动形式,充分发挥液压传动的优点,力求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液压传动系统。
关键词:回路,实验装置,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quickening pa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ydraulic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the hydraulic syst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parts of a host device. However, due to factors of design, manufacturing, installation, use and maintenance etc,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some understanding of design, manufacture, use and mainten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i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hydraulic system is a prerequisite of great use of hydraulic technology advantag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hydraulic drive system, the overall design and host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design, must proceed from actual conditions, combining various transmission for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strive to desig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operation,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repair.
Key Words: throttle, loop, experimental apparatus, design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录 IV
第1章 概述 1
1.1 液压传动特点 1
1.2 液压传动优势 1
1.3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 3
第2章 液压综合实验装置液压原理设计 6
2.1液压传动综述 6
2.1.1液压系统的组成 6
2.1.2液压技术的优缺点 6
2.1.3液压传动的发展趋势 7
2.1.4液压系统的应用 9
2.1.5液压系统的分类 9
2.1.6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流程 10
2.2 工作原理 11
2.3课题设计要求 11
第3章 液压系统设计 13
3.1 液压执行元件的配置 13
3.2 液压缸的主要结参数 13
3.3活塞杆强度计算 14
3.4液压缸活塞的推力及拉力计算 15
3.5活塞杆最大容许行程 16
3.6液压缸内径及壁厚的确定 17
3.7 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的选择 17
3.7.1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18
3.7.2计算液压泵的最大流量 18
3.7.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19
3.7.4计算液压泵的驱动功率并选择原动机 20
3.8其他液压元件的选择 21
3.8.1液压阀及过滤器的选择 21
3.8.2油管的选择 22
3.8.3 油箱及其辅件的确定 23
3.9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24
第4章 实验台面板的结构与设计 26
4.1实验台面板的结构 26
4.2实验台面板的设计 26
4.2.1分析液压系统,确定实验台面板结构 26
4.2.2液压元件的布局 26
4.2.3确定油孔的位置与尺寸 26
4.2.4绘制实验台面板零件图 27
第5章 液压站设计与维护保养 28
5.1油箱的设计 28
5.2液压站结构 31
5.3液压站的组装 32
5.4 液压站注意事项 33
第6章 管路的设计 34
6.1管路的选择与布置 34
6.2管路的连接 34
6.2.1焊接式管接头 34
6.2.2卡套式管接头 34
6.2.3扩口式管接头 35
6.2.4选择管路连接方式 35
第7章 液压站的组装调试、使用维护 36
7.1 液压站的组装 36
7.2 液压元件和管道安装 36
7.3 液压站的使用与检查 37
7.3.1 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 37
7.3.2 检查 37
第8章 实验台机架的设计 38
8.1 实验台机架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38
8.2 实验台材料的选择确定 38
8.3 实验台主要梁的强度校核 38
参考文献 41
总 结 42
致 谢 43
第1章 概述
1.1 液压传动特点
液压传动有机械传动和电力拖动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液压元件的布置不受严格的空间位置限制,系统中个部分用管道连接,布局安装有很大的灵活性,能构成用其他方法难以组成的复杂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另外液压传动传递运动均匀平稳,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除此以外,液压传动系统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中远程距离控制、过载保护。与电气控制、电子控制相结合,易于实现自动工作循环和自动过载保护。 而且液压元件属机械工业基础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较高,有利于缩短机器的设计、制造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
本世纪的60年代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使它在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例如,国外今日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因此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现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液压技术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各项要求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完善比例控制、数字控制等技术上也有许多新成就。此外,在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以及微机控制等开发性工作方面,更日益显示出显著的成绩。
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其产品最初只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后来才用到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上。自1964年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同时进行自行设计液压产品以来,我国的液压件生产已从低压到高压形成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80年代起更加速了对西方先进液压产品和技术的有计划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以确保我国的液压技术能在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人才培训、研究开发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赶上世界水平。
1.2 液压传动优势
液压传动突出的优点还有单位质量输出功率大,以空气为工作介质,处理方便,无介质费用、泄露污染环境、介质变质及补充等问题。
由于液压传动是封闭的,多数情况下其元件均可由传动液压自行润滑,因此磨损很小。液压元件体积小、重量轻、标准化程度高,便于集中大批量生产,加上近年发展起来的叠装、插装技术,装配也很容易,因此造价低,比起其他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常为一种最为经济的选择。
驱动的液压系统,它由油箱、滤油器、液压泵、溢流阀、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后,从油箱中吸油。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液压泵,当它从泵中输出进入压力管后,将换向阀手柄、开停手柄方向往内的状态下,通过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推动活塞和工作台向右移动。这时,液压缸右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
如果将换向阀手柄方向转换成往外的状态下,则压力管中的油将经过开停阀、节流阀和换向阀进入液压缸右腔,推动活塞和工作台向左移动,并使液压缸左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管。
工作台的移动速度是由节流阀来调节的。当节流阀开大时,进入液压缸的油液增多,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增大;当节流阀关小时,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减小。
为了克服移动工作台时所受到的各种阻力,液压缸必须产生一个足够大的推力,这个推力是由液压缸中的油液压力产生的。要克服的阻力越大,缸中的油液压力越高;反之压力就越低。输入液压缸的油液是通过节流阀调节的,液压泵输出的多余的油液须经溢流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这只有在压力支管中的油液压力对溢流阀钢球的作用力等于或略大于溢流阀中弹簧的预紧力时,油液才能顶开溢流阀中的钢球流回油箱。所以,在系统中液压泵出口处的油液压力是由溢流阀决定的,它和缸中的油液压力不一样大。
液压传动是由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静压传递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液压传动在工业上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却是本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特别是被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激励,取得了很大进展,整体上经历了开关控制,伺服控制,比例控制3个阶段。比例控制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开发的一种可靠,廉价,控制精度和响应特性,均能满足工业控制系统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当时,点液伺服技术已日益完善,但电液伺服阀成本高,应用和维护条件苛刻,难以被工业界接受。希望有一种廉价,控制精度能满足需要的控制技术去替代,这种需求背景导致了比例技术的诞生和发展。随着液压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压元件应用数量急剧增加,元件小型化、系统集成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液压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被用来控制液流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保证执行元件按照负载的需求进行工作。电液比例阀是比例控制系统中的主要功率放大元件,它可以根据输入的电信号大小连续地成比例地对液压系统的参量实现远距离控制、计算机控制,与伺服控制系统中的伺服阀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性能差距,但它显著的优点是抗污染能力强,大大地减少可由污染而造成的工作故障,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比例阀的成本比伺服阀低,结构也简单,已或得了广泛的运用。
比例阀按主要功能分类,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三大类,每一类又可以分为直接控制和先导控制两种结构形式,直接控制用的小流量小功率系统中,先导控制 用的大流量大功率系统中。
这些年来国内在液压件清洗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发展很快,但使用经验表明,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首先是通用清洗设备的适用性问题。对于一些结构复杂和具有内部油路的零部件,采用通用清洗设备往往效果不理想,内部残留的污染物很难冲洗出来,因而应考虑选用或设计专用的清洗设备。其次是关于清洗液的洁净性问题。零件清洗过程中清洗液应保持一定的清洗度,这对于零件装配前的精密清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清洗设备较普遍地存在过滤装置不够完善的问题,过滤精度低,纳垢容量小,不能有效的滤除从零件冲洗出来的颗粒污染物。有的清洗设备甚至没有过滤设备,而是定期对清洗设备的清洗液进行过滤净化。这样,在清洗的初期清洁度可能符合要求,但清洗到后期,由于污染物积累清洗液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达不到清洗的目的,反而污染了零件。因此,清洗设备必须装社具有足够高的过滤精度和纳垢容量的过滤器。采用可清洗滤芯和增加外过滤系统,可提高过滤净化能力并节约费用。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液压总装图,非标准零件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电机及泵、阀、管件的选择使用等等。为了使设计更趋于合理化、标注化、绝大多数零件都按照国家标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