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务由来及评价目的 . 1 制依据 . 2 价工作原则 . 4 价因子及评价重点 . 5 价级别 . 5 价范围 . 6 价标准 . 7 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 . 10 价技术路线 . 11 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 12 然环境概况 . 12 然生态环境 . 14 会经济环境 . 15 域环境功能规划 . 17 第三章 工程分析 . 20 建工程概况 . 20 程分析 . 22 染源分析 . 29 染物排放量 . 35 第四章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分析 . 38 业政策相符性 . 38 洁生产评价分析 . 38 环经济分析 . 44 第五章 污染防治措施 . 45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污染防治措施 . 45 水污染防治措施 . 46 声污染防治措施 . 47 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48 污口规范化设置 . 49 化方案 . 49 目 “三同时 ”环保措施 . 50 第六章 区域污染源调查 . 51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51 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51 第七章 环境质 量现状评价 . 52 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5 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6 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7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分析评价 . 58 气环境影响评价 . 58 表水环境影响评述 . 60 环境影响评价 . 60 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63 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63 态环境影响分析 . 66 第九章 总量控制分析 . 69 量控制目的和原则 . 69 量控制区域和总量控制因子 . 69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 70 量控制方案 . 70 量申报指标 . 71 第十章 事故风险评价 . 72 故发生原因、类型 . 72 气事故风险排放源强 . 72 故排放的影响预测评价 . 73 水外溢影响分析 . 77 故预防、应急对策措施 . 77 第十一章 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可行性分析 . 79 址可行性分析 . 79 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81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82 境管理 . 82 境监测计划 . 83 第十三章 公众参与 . 85 众参与的目的 . 85 众参与方式 . 85 众参与调查结果 . 88 众参与结论与建议 . 92 第十四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94 会效益分析 . 94 程带来的 环境损失 . 94 境损益分析 . 95 论 . 96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 97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概况 . 97 业政策相符容性 . 97 址可行性 . 97 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原则的贯彻情况 . 98 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达性 . 98 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98 量控制 . 99 众参与 . 99 结论 . 100 议 . 100 附件: 附件 一 : 项目备案通知书 附件二: *市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单 附件三: 项目环评 委托书 附件四:项目土地利用协议 附件五: 项目工矿产品购销合同 附件六: *市市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质保单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第一章 总论 务由来及评价目的 务由来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 13 年居世界第一。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 2008 年,粗钢产量达到 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 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 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 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 15%。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 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但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为此, *市 石加工厂 拟 投资 500 万元 新建矿石加工项目,为利用外购铁矿石磁选精矿粉, 年生产能力为铁精粉 2 万吨 。 为区域钢铁工业的发展提高更好的配件和原料。 该选矿厂的建设,不仅经济效益较为可观,而且可以安排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地方税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 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 *市 石加工厂 于 2009 年 4 月正式委托 *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附后),由 *协作完成。 价目的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对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污染源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分析该项目建设和投产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围和程度,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工艺及环境可行性进行评价,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运 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 制依据 律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 198922 号令);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国家主席 200277 号令)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 200032 号令);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主席 200431 号令)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国家主席 199677 号令) ;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 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9 号公布;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 6 月 29 日) ; (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1998第 253 号) ;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主席 200887 号令 ) ; ( 10)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国发 199631 号 ) ; ( 11)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 1989 年 1 月; ( 1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国发 200038 号 ) ; ( 13) 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 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 200254 号; (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第十四号令 , 2003 年1 月; ( 15)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省人大会议 1993 年 12 月 29 日 ) ;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 16)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 1993 年省政府 38 号令); ( 17)江苏省地表水 (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 200329 号) ; ( 1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 ( 苏环委 981 号 ) ; ( 18) 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 意见)的通知 (国经贸资源 20021015号) ; ( 20)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苏环控 97122 号 ) ; ( 21)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江苏省环境保护局, 1998 年 9 月; ( 22)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 国环控 19970232) ; ( 23)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 200628 号); ( 24)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政发 200763号 ); (25)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 管 200698 号), (26) 关于印发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镇政办发 2007125 号),镇江市人民政府,二 00 七年五月十八日; ( 27)镇江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镇政发 1997161 号 ) ; ( 28)镇江市水功能区划报告(镇江市人民政府镇政发 2002136 号); ( 29)关于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函( 苏环委 2003189 号 ) 。 术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2)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声环境(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1998 年 2 月; ( 5)工矿和工程建设区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4 目有关文件及资料 ( 1) *市 石加工厂 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 环境保护预审(登记)表; ( 2) 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二 00 八年九月二日; ( 3) *市 石加工厂 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年产 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 ( 4) 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 5) *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规划 2003。 价工作原则 ( 1) 以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环评导则及技术方法为依据,对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环保建议,同时为本项目的环保管理和监管服务。 (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坚持贯彻 “达标排放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等原则; ( 3)切实做好 工程分析,对拟采取的污染物防治措施进行可达性、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 ( 4)充分利用近几年来周边地区已有的资料及环境例行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 5)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原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 价 因子及评价 重点 价因子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列于表 1。 表 评价因子 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 尘 ( 粉尘 ( 地表水 氮、总磷 声 等效 A 声级 固废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特征,确定工程分析、 生态影响、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总量控制、选址可行性分析和环保治理措施评价作为本项目评价工作的重点。在项目分析方面,重点评价建设项目的工艺特征和完善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 价级别 (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经工程分析,该拟建项目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工艺粉尘, 根据 最大地面浓度占 标率 定义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该项目废气 粉尘 污染物的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0i)100% 式中: 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mg/ 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 注: 指出 般选用 1 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 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本项目污染物( 有小时浓度,取其日平 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 为 0.9 mg/ 表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 表 污染物 尘 项目 下风向预测最大浓度 ( mg/ , m %) 计算值 0i,mg/据导则规定, 计算得 P 粉尘 = 锌 铁 镉 铅 3)环境噪声: 根据该区域地处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区域环境噪声参照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中 1 类标准,见表 表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 别 昼间 夜间 1 55 45 ( 4)土壤环境:土壤环 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表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值 单位: mg/目 标准 镉 铅 镍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级 6.5300 50 铬(旱地) 砷( 旱地 ) 铜(农田) 锌 200 30 100 250 染物排放标准 ( 1) 生产工艺 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级标准,见表 表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源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高度 二级 监控点 浓度 颗粒物 1205m h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2)废水: 该项目 生产中 产生的 精矿沉淀水及尾矿沉淀水 经沉淀后 回用于生产工艺, 该 行业 对生产用水要求不高 ( 主要为 能呈酸性及含过多的悬浮物 ),项目生活污水经 化池处理后用作厂区的洒水抑尘,最 终无 废( 污 ) 水外排。 该项目废 (污) 水处理后的 水质参考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 中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表 该项目废水处理后水质参照标准 序号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l) 参照 标准 1 9 4 一级标准 2 00 3 0 6 石油类 3)噪声: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运营期项目厂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1 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表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表 施工噪声限值 单位: )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限值 (昼间 ) 限值 (夜间 )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表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昼间 ) 夜间 ) 1 55 50 ( 4) 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无明显影响,污染物排放总量原则上应在区域内平衡,控制在 *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内,排污口设置符合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 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见表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图 表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 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地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 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 * / / 地表水 管山水库 00 小型水库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质标准 项目厂界 西侧小型 水库 E 100 小型水库 声环境 厂界四周 / / 声环境质量标准( 的 1 类标准 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 * / / 注: # 为厂界至保护目标的最近距离; * 该拟建项目处于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 二级保护区与三级保护区交界地带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价技术路线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如图 示。 图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 接受委托 收集资料、现场踏勘 开展现状调查 总量控制分析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自然环境调 查 周围污染源调查 项目工程分析 区域污染源调查 大气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 厂址可行性分析 环境监控、管理计划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公众参与 事故风险评价 综合分析 环保措施评述 环境法规、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噪声监测 报告书编制 评审、修改 *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然环境概况 理位置 *市地处太湖流域上游地区,座落在江苏省南部、镇江与常州之间,地处东经11924 11954、北纬 3145 3210;全市土地面积 1047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水域面积 方公里,占 全市南北长 44 公里,东西宽 里;东邻武进县,南毗金坛市,西与丹徒县交界,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和 312 国道横穿境内,京杭大运河横穿境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市 石加工厂 厂址 位于 *市后巷镇 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所属后巷镇 管山村 。 根据 *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规划 2003 相关内容,项目所在地处于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与三级保护区交界地带( *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北部埤城镇、后巷镇、云阳镇境内,规划控制范围为市北 界、高速公路以东、九曲河以北和埤城 建山公路以西的区域,面积约 90 。 该项目 厂址地理位置见图 齐 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位置图及分级图见图 质、地貌 *地处宁镇低山丘陵和太湖平原交替地带,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分区,为第四系沉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吴淞高程) 7m 左右。境内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次之。东部、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属太湖平原湖西部分;西部与北部为宁镇丘陵东段,是低山丘陵区。境内土地肥沃,沟渠河塘较多,土壤为砂粘土。 本区地震基 本烈度为 7 度。 候气象特征 *市处在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性气候带中,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 15C,年日照量为 2021 小时,无霜期 230 天,平均降水量为 米 /年。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的天气;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雨天气为主, 6 月中下旬该地区进入梅雨期,天气闷热潮湿,雨量集中,多雷雨、大雨或暴雨;冬季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主要气特气象征见表 表 项目所在地主要气象气候特征 项 目 单 位 数 值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5 极端最高温度 端最低温度 热月平均温度( 7 月) 冷月平均温度( 1 月) 速 年平均风速 m/s 大风速 m/s 压 年平均大气压 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 78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7 月) % 86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1 月) % 74 降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 最大降水量 最大降水量 628 主导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 偏东风 夏季主导风向 E 季主导风向 W 文水系 *境内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太湖水系、长江水系以宁镇山脉为分水岭,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北部的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该区域河流短小,发源于宁镇丘陵,大多由西流向东,注入长江。夏季流量多而急,冬季流量少而慢。南部的太湖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该区域河流由北向南,汇集了宁镇丘陵低山南麓和茅山北麓的地表水,注入金 坛市的长荡湖和常州市的滆河,具有流量大、流速慢、水位变化小等特点。太湖水系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多天然湖塘。京杭运河和九曲河将两大水系连在一体。其中京杭运河 *境内长 域面积 543曲河全长 域面积 326是 *境内骨干河道。太湖*市矿石加工厂年产 2 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水系的主要河流有丹金漕河(境内长 域面积 120香草河(域面积 112简渎河(境内长 鹤溪河、新鹤溪河、越渎河、新河)、和中心河等。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夹江(长 太 平河和超瓢港等。项目所在地 河流短小,发源于宁镇丘陵,大多由西流向东,注入长江, 属于长江水系。 水系概况图及水质监测断面见图 然生态环境 ( 1)陆生生态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地带,光、热、水资源较丰富,宜于多种作物的生长繁育。低山丘陵地带以黄棕壤为主,平原地带以水稻土为主。 *地区植被有自然和人工植被两类。 *境内自然森林植被遭人类长期破坏,后经自然恢复成为次生林,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窗帘供货协议书
- 猫咪照顾协议书
- 经费划转协议书
- 退还耕地协议书
- 自原赔偿协议书
- 机动地承包合同协议书
- 股权合并协议书
- 环保处理协议书
- 比亚迪退车保密协议书
- 退货退税协议书
- GB/T 28583-2025供电服务规范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5月名校高考预测卷高三语文试卷 含解析
- 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考试真题2024
- 贵州游船倾覆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时事热点
- 公务员法律考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大庆市石油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解析
- 呼吸性酸中毒试题及答案
-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术机器人在后交叉韧带断裂中的导航优化-洞察阐释
- 检察院相关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 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