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一种新的可重构逻辑的数控车床控制器 中文版.doc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8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668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16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数控车床 X进给系统 结构设计 cad图纸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 外文翻译
资源描述: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38页 17000字数+论文说明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上托板.dwg

刮屑板.dwg

外文翻译--一种新的可重构逻辑的数控车床控制器  中文版.doc

外文翻译--一种新的可重构逻辑的数控车床控制器  英文版.pdf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CAD装配图.dwg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论文.doc

板.dwg

法兰.dwg

滚珠丝杠.dwg

螺母座.dwg

轴承座.dwg

摘要:

本课题设计的研究内容是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的设计。X轴的性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切削生产率,是决定机床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类比法进行研究设计。滚珠丝杠的精度会影响机床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所以选用带有双螺母的滚珠丝杠进行调隙。以交流伺服电机为动力源,通过刚性联轴器使电机和预紧滚珠丝杠连接在一起,使用涨套消除间隙,通过涨套的轴向移动和径向膨胀来传递运动和动力。使用背对背和串联的角接触球轴承来固定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支撑方式两端采用双推的方式,并且使用垫板防止两端轴承的中心高不一致。采用直线滚动导轨。本设计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最后进行了成本分析。

关键词:进给系统   滚珠丝杠  结构设计

Title   CNC lathe X axis feed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CNC lathe X axis feed system.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X-axis machining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cutting the workpiece, the machin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analysis, research design analogy. Since the accuracy of the ball screw will affect the movement of the machine and positioning accuracy, use a ball screw nut be adjusted with double slot. In AC servo motor as the power source, the motor through rigid coupling and preload ball screw connected together to eliminate the gap using a set up to transmit motion and power rose by axial movement and radial expansion of the sleeve. Use back to back and a series of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to fix the ball screw, ball screw support dual-mode push both ends of the way, and using the pad to prevent the bearings at both ends of the center high-inconsistent. Using linear rolling guide. The compact design structur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Finally, a cost analysis.

Keywords    Feeding System; ball screw; Structural Design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绪论 2

1.1数控机床简介 2

1.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3

1.3 数控机床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4

1.3.1国内发展状况 4

1.3.2国外发展状况 5

1.4 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7

2.1 进给系统的传动要求及传动类型的选择 7

2.1.1传动要求 7

2.1.2 传动类型的选择 7

2.2 X向伺服电机类型的选择与确定 9

2.3 电机与丝杠连接方式的确定 10

2.4 X向进给系统的设计方案确定 12

第三章 X向进给系统的结构要求 14

3.1电机型号的选择及要求 14

3.2滚珠丝杠型号的确定 14

3.3滚珠丝杠轴承的确定及支撑方式 15

3.3.1 确定轴承型号 15

3.3.2轴承支撑方式的确定 16

3.4 轴承的安装与预紧 18

3.4.1轴承的安装 18

3.4.2轴承的预紧 18

3.5 导轨的确定 19

第四章 X向系统结构计算 21

4.1 X轴向惯量匹配的计算 21

4.2 X轴向转矩匹配的计算 22

4.3 X向进给力的计算 23

4.4 X向滚珠丝杠预拉伸量的计算 23

第五章 润滑、密封与防护 25

5.1 X轴部件的润滑 25

5.1.1滚动轴承的润滑 25

5.1.2滚珠丝杆的润滑 25

5.1.3导轨的润滑 26

5.2轴承的密封 26

5.2.1 滚珠丝杠的防护 26

5.2.2滚动轴承的密封 26

5.3  X轴传动的防护 27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 28

6.1 技术成本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28

6.2 成本材料构成 28

6.2.1 非标准件 28

6.2.2 标准件外购费用 29

6.3 成本计算依据 30

第七章 总结 32

致    谢 33

参 考 文 献 34

前  言

制造现代工业化的基础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以及数控装备上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和这个基础的牢固程度息息相关,对于一些行业的重要发展也是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甚至这个技术的发展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正是因为如此,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要大力发展,这是加强一个国家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以及提高一个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在都是发展比较迅速的了,同时相关的机床产品都向着“高”的方面发展,通常的说法的就是速度要高、效率要高、并且容易实现自动化,所以对于一台机床的结构性能必须要求很高。

X轴Z轴两轴驱动机构和数控车床部件构成了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是数控车床在加工时带动刀具作两个方向联动的运动执行机构。由两轴驱动的伺服进给系统不仅可以对进给运动的速度快慢实现自动控制,而且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移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X轴部件的性能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切削生产率,X轴的性能是决定机床性能以及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

第一章 绪论

1.1数控机床简介

数字控制就是通过数字化信号来控制机床的运动方向和加工过程的一种技术方法。

数控技术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对机器的运动和工作进行控制的技术[1]。数控技术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一个十分新颖的发展、也是一项发展十分迅速、快捷的高新技术。数控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应用。通过数控技术加工零件,生产率有明显的提高,成本也会下降、加工质量还有保障、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会降低。

正是因为一台机床具控备了数技术,才有了数控机床这个说法,也可以说是一台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普通机床。由于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国际信息联盟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的定义重新定义了一下:一台机床,若是装备了数控技术和程序控制,就可以称它是数控机床。使用号码或者其他的编码指令数控机床都能逻辑的处理这些程序。

一它数控机床能完成一项操作或者监控,都是要在数控单元中完成,并且它还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做比较的话,数控机床的特点有如下几个:

1、无论加工对象的材料如何,数控机床都能很好地适应,在模具加工的生产中,可以适应单件生产,促进了模具行业的发展制造。

2、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可以得到很好地保障;

3、普通机床一般只有XZ两个坐标联动,但是数控车床能进行三轴联动甚至更多联动,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零件,只要程序准确也可以加工出来;

4、数控加工零件,若是零件形状需要改变,一般是在数控加工工件前更改数控程序,就能完成程序要求的形状,大大减少了生产的准备时间;

5、数控机床本身的精度和刚度和普通车床相比的话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就可以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提高了生产的加工效率(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6、由于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加工时只需要做好安全工作就好,方便了劳动工人,而且效率还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7、数控机床的生产管理要利于现代化发展,由于数控机床是通过数字信息和标准代码来出传递信息,程序又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械制造以及管理一体化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8、数控机床对操作工人的劳动素质要求较高,这样才可以正确的操作数控机床,并且要求对数控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要求过硬;

9、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比普通车床的可靠性高。

1.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制造业这一领域当中,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和创新,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制造业也因此一跃而上成了现代工业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数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速,而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现代生活中,一些行业离开数控技术的话生产技术就会后退很多,数控技术在这些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高速度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

高速度化:不仅提升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还要提高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 

高精度化: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等级很高。精度不仅可以达到微米级或者亚微米级,甚至连纳米级都可以达到。

高可靠性:由于数控机床具备了成熟的数控技术,所以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很高,比普通机床的可靠性高出许多许多,大约有一个数量级的比较。由于一台高可靠性的数控机床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一台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只要能满足加工要求就好。

(2)复合化

数控机床方面的复合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可以完成多种操作,比如车削、铣削、钻孔、攻丝、铰孔等。这样能大大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提高生产柔性。

(3)智能化、网络化

数控机床对于智能化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加工要求的智能化、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提高驱动性能方面的智能化、简化编程方面的智能化、操作加工的方面智能化、界面的智能化、监控方面的智能化。

(4)柔性化、集成化

第七章 总结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一开始通过了解、熟悉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了开题报告以及外文翻译。然后通过原始数据,完成惯量匹配的计算、转矩匹配的计算、进给力的计算、滚珠丝杠预拉伸量的计算。最后绘制X轴进给系统装配图及零件图,最后完成了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结论

1、通过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提高了自己的收集能力和整理能力。

2、通过设计计算、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对比能力。

    3、通过绘制装配图、零件图提高了自己的绘图能力和对进给系统的了解。

4、通过编写论文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本次课题的了解。

二、存在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自己的绘图能力和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机床来说,数控机床中X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X轴的性能要稳定,精度高。

三、发展展望

对于自身来说,希望自己在工作和学业上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以及有良好的耐心。

对于数控机床来说,应该向着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发展。

致    谢

毕业设计从开始到现在,差不多3个月多点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完成了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设计计算、零件图、装配图、论文。尽管每一项看上去都很容易,但是其中的艰辛也着实不易,能完成这些,都离不开刘桂芝老师的细心帮助,没有刘老师,就不会有这些。每个部分刘老师都帮我细心的查看,叮嘱我仔细修改。

设计计算的过程中,一开始的我是难以下手的,查阅资料的时候觉得都和自己的对不上,刘老师看我们计算都有些困惑,把我们叫到办公室指导我们为什么要计算,如何计算,叫我们多多查阅资料并举例给我们看。设计装配图和零件图的时候,刘老师都会悉心帮我们解答问题,我们的问题很多,但是刘老师都是以极大的责任心和耐心帮助我们。不仅授之我们“鱼”,更授之我们以“渔”。

老师在我设计过程中如同指明灯一样,帮助我缕清设计思路,而我同学在设计过程中也如同手中的灯光一样,缺一不可。有时候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就在一起讨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大家集思广益,得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答案。在这次设计中,感谢蒋梦雨、耿成超、珂珂等同学的帮助。

对于本次毕业设计,其中的酸甜苦辣我都会记得,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也让我明白了做事要认真、不懂的时候要多多查阅资料、天道酬勤。

最后再次刘老师的悉心教育和耐心帮助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

参 考 文 献

1.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权秀敏,尹显明.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北京:新技术新工艺,2007(6)

3.丁学生.我国数控车床现状和发展.北京.中国机床工具,2006,11

4.陶晓杰.车床进给系统,制造业自动化,2000

5.钱平.伺服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6.吴忠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

7.王爱玲、武文革、辛志杰等.现代数控车床.北京:国工业出版社防.2014.2

8.付承云.数控功能部件选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2

9.戴曙主编.机床滚动轴承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1

10.吴祖育.数控机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25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原 文 题 目: A 文 来 源: of 009 学 生 姓 名: 所在院 (系 )部: 专 业 名 称: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一种新的可重构逻辑的数控车床控制器 作者: , 摘要 : 可重构器件已发展到在计算机上实现数字控制( 统。可重构器件提供 而,少数工作是在可重构逻辑数控车床中实现的。本文开发 了数控车床螺纹中的同步运动和可重构逻辑的一个新的重采样算法。一个实验系统构建和测试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架构。 关键词 : 数控车床,可重构逻辑,重采样, 车丝 一引言 计算机数控( 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作为该机的控制中心, 制器会影响很多方面,如速度,精度和稳定性的机加工性能。在加工速度和精确度的快速增加,传统的基于软件的 重配置硬件的引入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重构硬件有助于在许多方面的数控系统。首先,控制算法可以通过硬件具有高执行效能实施。设计者可以采取硬件的并行结构 的优点,以加速的算法。此外,时间执行能力的硬件能够理想的实现有效控制。其次,可重配置硬件提供了设计者的灵活性。由于可重构硬件的可编程特性,设计者可以定制品种各界集成到一个单芯片容易和快速。第三,可重配置硬件提供修改或更新在先前版本的硬件设计的可能性。即使控制器已被交付给用户,硬件逻辑仍然可以修改,以满足新的要求。 可重构硬件在运动中的研究最近已开发了控制系统。有些工作的重点位置控制器的设计,陈等人。实施使用分布式算法( 案 1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制算法,陶等人。一个三级位置前馈追加 到硬件 制器 2。赵等人。比较了多 制器的结构不同 机械工程系通道控制 3,王等人。设计了一种基于 4。 苏等人。实现的 片上的数字差分析器( 控制算法 5。在数控控制器等功能也进行了研究。 等。实现与数控和机器人应用 6冲击限制了基于多项式的硬件配置文件生成器。尤曾家丽等人。在 7。然而,缺乏对数控车床控制器,这是本文的重点实施可重构器件的工作。 本文开发了数控车床螺纹中的 同步运动和可重构逻辑的一个新的重采样算法。如下本文将结构 ;在第 2节,一个数控控制器和 车丝 过程的体系结构将讨论 ;在第 3节,重采样方法的原理将出台 ;在第 4 节,可重构逻辑的硬件设计进行说明 ;在第 5,使用所提出的方法的数控车床控制器的示例将提交。 二 背景 数控控制器的体系结构示于图 1 所示。该架构包括四个控制层 8:智能控制,运动控制,设备控制和物理设备。人机界面( 经营者进行交互,并调用智能控制层做加工工作。在智能控制层中,输入 器指令是由运动控制层,它由内 插器和一个离散事件控制模块的执行。内插器根据所需的运动指令和速度分布生成位置指令。其他指令,如工具选择和冷却剂控制,通过离散事件控制模块处理。设备控制层操作的物理设备来实现加工过程。它集成一个轴控制模块和离散输入 /输出控制模块。在本文的研究中,在设备控制层是通过使用一个重新配置的设备中实现。 对于数控车床,运动功能分为两类:正常的运动和主轴同步运动。正常运动在轮廓加工使用,而在主轴同步运 动在 车丝 过程中使用。正常运动的原理类似于在一个铣床的运动,已成功地实现了对由其他 研究人员可配置器件。本文着重对主轴同步运动的可重构硬件。 控车床 维持螺纹精度,进给运动必须与主轴旋转同步,如图( 1)中。 ), 米)的引线。 F = 1)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安装于主轴以确定其角度。作为主轴旋转时,编码器产生的该偏移90度的相位彼此如图信号的两个通道( )。 的相对相位和 B 信道,无论是位置和旋转方向可跟踪。编码器还提供了一个索引信号,其中每转脉冲一次,作为角度位置的参考点。 编码器的波形。 图 3示出在 车丝 过程 9刀具路径的一个例子。当主轴旋转时,切割器移动到点 1。然后,控制器等待索引信号来确定的所述主轴的所述绝对位置。一旦主轴旋转到所需的位置, 车丝过程将开始与在进料方向上 的加速度的移动。在加速,线程是不是精度。当加速度终止于点2,进料速度到达期望的速度和进给运动将与主轴同步。 车丝 过程结束之前,切割器将开始在点 3减速的螺纹也是不减速时的精度。最后,该 车丝 过程停止在点 4和刀具从工件移开。 丝 过程的一个例子。 主轴速度可以在 车丝 过程波动。根据( 1),进料速度应该遵循主轴速度。 车丝 过程可能需要多个路程,以限制材料去除率或创建多个线程启动。刀具也可能改变在一个特殊的线程。因此,在 车丝 过程中,沿进给轴的运动必须与主轴的角位置同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传统方法可以被描述为以下 步骤: 1)在每个电机控制周期,采样主轴位置。 2)用插补计算新的刀具线轮廓位置。 3)更新各轴的指令位置。 4)返回到步骤 1,如果 车丝 过程没有完成。 上述步骤必须在一个马达控制被执行每一次,因此所有的步骤必须以实时完成循环。然而,如果实时执行由软件执行时,控制算法的开销高,这是很难实现短的控制周期。此外,实时软件执行需要额外的处理器时间,以切换之间的真实 时间任务和其他任务。中央处理器时间的比比长,任务的切换将非常大,周期相对较短。 三 在我们的工作中,提出了重采样方法 车丝 时,为了避免内插算法的 实时执行。此外,可重新配置的硬件被用于电动机控制等实时功能。 图 4演示了重采样方法的原理: 采样方法原理 1)内插器以恒定的速度假定主轴运行。因此,在每个周期中,主轴旋转是固定的。然后插入刀位 置来确定螺纹齿形。由于不需要实际的插补器主轴位置,插补可以在电机控制周期前确定。 2)在电动机控制循环中,通过重采样的位置曲线所生成的位置指令。该位置的曲线是用直线连接每个插位置重建。虽然主轴的角位置的增量可以改变,该命令位置可以通过重新采样来获得。 主轴的位置由来自旋转编码器的脉冲计数测量。因此,在各电动机控制周期主轴位置的增量脉冲当量的整数倍。我们可以选择 其中 是一个正整数。在两个连续的插值倍假设主轴定位 Q) X,和对于进给轴对应的内插位置是一个和 中,由于位置曲线由重建线性函数,在时间间隔内的位置的函数可以被写为 作为主轴位置由编码器脉冲的计数表示的,在第( p( 3)只能取离散值,让代( 2)和( 4)代入( 3),我们得到 等式( 5)可以进一步写成增量形式 等式( 6)是用于重采样方法的算法。该算法涉及加法和除法。在计算中,如果 除法操作可以通过变速操作来实现。因此,重采样算法非常简单,它是适合于由硬件来实现。 通过假设主轴以一定速度旋转时,相当于插补周期 7可确定为如下 其中 式( 8),我们可以看到,插补周期是独立于电机控制周期。选择较大的 以可以减少计算量。然而,大的此,计算成本和精度之间的平衡应该选择 四可重构逻辑 许多的数控任务可以由硬件或由软件来实现。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复杂的发展可编程逻辑器件( 越来越多的控制功能可以由硬件来实现。硬件的并行性质允许控制算法在实时运行。此外, 可重配置能力,提供了一个可以被开发和修改的快速灵活的硬件平台。 在这项工作中的可重构逻辑设计的结构示于图 于每一个进给轴,有一个轴缓冲器,重新采样器,指令位置多路复用器和马达控制器。为了简化设计,只有位置的增量被用于位置数据的传输。本方法避免了使用绝对位置,从而节省了在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的位线。每个轴包含位置数据的两个数据路径。数据路径是由命令位置复用器根据控制 模式中选择。在正常模式中,重新采样器旁路和用于运动控制器的命令位置由轴缓冲器提供。在穿带模式中,重新采样施加位置曲线的采样。 轴缓冲保持在给定的内插器的下一个位置增量。因此,下 一个内插的位置,可以从轴线缓冲器立即加载。然后,新的内插位置可以存储到缓冲一次。重新采样进行重采样算法。在两个通道的重新采样由采样控制模块控制。重采样控制器根据主轴位置控制重采样过程。运动控制器实现了位置控制算法,并提供接口向马达驱动器。几种控制算法可用,如数字微分分析器( 模糊控制器。在这项研究中, 制器采用两个运动控制器通过从轴同步模块的控制信号同步。 一些互补的模块也纳入 轴编码器适配器是接口主轴编码器。数字滤波器被集成在适配器以防止噪声的影响。离散 I / 断控制模块用于当特定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信号给 时钟控制模块提供时钟信号给其它模块。 运动控制器和其他配套模块的硬件实现了文献中已全面讨论,本文的其余部分将在实现重采样算法的讨论。 图 6示出了重采样控制器的结构。从主轴编码器适配器的信号被用来确定主轴的位置。为了得到高的分辨率,输入脉冲频率翻了两番。加工开始前,相位被装载到相位偏移偏移寄存器及相位输出比较低。因此,与门的输出为低。当启动信号到达时,相位计数器将等待索引信号。索引信号的到来之 后,相位计数器开始计数输入脉冲。当脉冲计数匹配相位偏移,相位输出比较意愿变高。的四倍编码器输入信号将经过与门作为时钟进行加法运算。重新采样将执行加( 6)当 比特计数器。它需要 除了次溢出。当溢出发生时,在负荷信号设置和重采样将加载新的内插位置形成轴缓冲。 重新采样的结构示于图 个加法器和三个寄存器。该移位器用来执行在( 6)的除法运算。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选中 N=5,输入 A 是由一个 8位定点数来表示。重新采样器的输出是一个 8位的定点数。 在负荷信号到来时,新的 存 13位加法器使用做在( 6)的加法运算。每次加入果电 机控制器需要下一个命令的增量位置,着,再采样位置, 位值,被锁定在 位。因此,在 新采样结构 五 数控车床控制器的建立是为了测试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实验数控系统的示意图示于图。 实时的部分和实时一个和非实时部分包括一个 32 位的 20速存储器, 信端口和一个调试单元。非实时部运行 作系统。 控制软件包括用户界面,解释器,内插器,顺序逻辑,通信, 时部 的硬件包括一个 8位 个双端口 个 个 D / 端口 中包括内插位置。 将其发送到 /实时 重新配置的控制逻辑是在 D / 9示出在 在实验系统,主轴编码器的分辨率为 4800脉冲每转(后四人间)。些加工程序都在该控制器上进行测试来检查建议的可重构逻辑。一个分析程序在正常模式下测试直线和圆弧饲料的功能,而其他三个方案验证在线程模式下的重采样算法。螺纹的参数在表 丝 测试列出,主轴转速被设定为 500,实际速度是 据( 8),在测试的等效插补周期为 图 10示出在测试中 车丝过程。 图 11 表示成品零件。所有的测试程序和预期一样。结果表明,该架构是可行的数控车床控制器。 验系统的图 制器的硬件设置 表一 测试线程的参数 参数 测试一 测试二 测试三 大径( 20 22 16径( 度( 30 30 30 铅( 青( 减率 0 0 论 单头直螺纹 双启动直螺纹 单头锥螺纹 程 值得 注意的是,通过利用可重构逻辑,电动机控制任务和重新采样算法,可以由硬件实现。可重配置硬件增强了数控系统的性能。而且,这种结构允许 车丝 之前要计算的内插点,从而消除了需要在实时运行插值。通过以间歇方式运行的内插,在实时上下文切换开销被降低,和一个更高的数据吞吐量是可能的。在这个实验中,控制软件是一个标准的 是一个非实时操作系统上运行。因此,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标准的编程工具来构建数控系统软件。 六 本文介绍了可重构硬件体系结构的数控车床控制器的开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重采样算法数控车床的 车丝 过程 。尽管主轴速度的波动此重新采样算法可以维持螺纹精度。通过利用重新采样算法,内插任务和电机控制任务可以异步运行。从而,内插可以在不久实时的方式来完成。这将简化软件设计和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吞吐量。 从设计者的观点,重新采样算法适用于由硬件执行。再采样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数控车床X轴进给系统结构设计【8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6688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