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高中数学抛物线_高考经典例题_第1页
(教案)高中数学抛物线_高考经典例题_第2页
(教案)高中数学抛物线_高考经典例题_第3页
(教案)高中数学抛物线_高考经典例题_第4页
(教案)高中数学抛物线_高考经典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定点 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 定直 线 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抛物线的图形和性质 顶点是焦点向准线所作垂线段中点 焦准距 FKp 通径 过焦点垂直于轴的弦长为 2p 顶点平分焦点到准线的垂线段 2 p OFOK 焦半径为半径的圆 以 P 为圆心 FP 为半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 所有这样的圆过定点 F 准线是公切线 焦半径为直径的圆 以焦半径 FP 为直径的圆必与过顶点垂直于轴的直线相切 所有这 样的圆过定点 F 过顶点垂直于轴的直线是公切线 焦点弦为直径的圆 以焦点弦 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 所有这样的圆的公切线是 准线 3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pxypxy22 22 pyxpyx22 22 4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抛物线 的图像和性质 pxy2 2 焦点坐标是 0 2 p 准线方程是 2 p x 焦半径公式 若点是抛物线上一点 则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 称为 00 yxPpxy2 2 焦半径 是 0 2 p PFx 焦点弦长公式 过焦点弦长 1212 22 pp PQxxxxp 抛物线上的动点可设为 P或或 Ppxy2 2 2 2 y p y 2 2 2 Pptpt pxyyx2 2 中中 5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一般情况归纳 方程图象焦点准线定义特征 k 0 时开口向右 y2 kx k0 时开口向上 x2 ky k0 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4 求经过P 4 2 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分析 这是为掌握抛物线四类标准方程而设计的基础题 解题时首先分清属哪类标准型 再录求P值 注意p 0 特 别是 3 题 要先化为标准形式 则 4 题满足条件的抛物线有向左和向下开口的两条 因此有两y m x 1 2 m p 1 2 解 答案 1 2 x2 12y 3 4 y2 x或x2 8y 0 2 5 F 2 5 x m F 4 1 0 m y 4 1 例例 4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并求对应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1 过点 3 2 2 焦点在直线 x 2y 4 0 上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分析 从方程形式看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仅需确定一个待定系数 p 从实际分析 一般需确定 p 和确定开口方向两 个条件 否则 应展开相应的讨论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解 1 设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 y2 2px 或 x2 2py p 0 过点 3 2 4 2p 3 或 9 2p 2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p 或 p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3 2 4 9 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 y2 x 或 x2 y 前者的准线方程是 x 后者的准线方程是 y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3 4 2 9 3 1 8 9 2 令 x 0 得 y 2 令 y 0 得 x 4 抛物线的焦点为 4 0 或 0 2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当焦点为 4 0 时 4 2 p p 8 此时抛物线方程 y2 16x 焦点为 0 2 时 2 2 p p 4 此时抛物线方程为 x2 8y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所求的抛物线的方程为 y2 16x 或 x2 8y 对应的准线方程分别是 x 4 y 2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常用结论 过抛物线 y2 2px 的焦点 F 的弦 AB 长的最小值为 2p 设 A x1 y 1B x2 y2 是抛物线 y2 2px 上的两点 则 AB 过 F 的充要条件是 y1y2 p2 设 A B 是抛物线 y2 2px 上的两点 O 为原点 则 OA OB 的充要条件是直线 AB 恒过定点 2p 0 例例 5 5 过抛物线y2 2px p 0 的顶点O作弦OA OB 与抛物线分别交于A x1 y1 B x2 y2 两点 求证 y1y2 4p2 分析 由OA OB 得到OA OB斜率之积等于 1 从而得到x1 x2 y1 y2之间的关系 又A B是抛物线上的点 故 x1 y1 x2 y2 满足抛物线方程 从这几个关系式可以得到y1 y2的值 证 由OA OB 得 即y1y2 x1x2 又 所以 即1 2 2 1 1 x y x y KK OBOA p y x 2 2 1 1 p y x 2 2 2 2 2 2 2 2 1 21 4p yy xx 而y1y2 0 所以y1y2 4p2 2 2 2 2 1 21 4p yy yy 弦的问题弦的问题 例例 1 A B 是抛物线 y2 2px p 0 上的两点 满足 OA OB O 为坐标原点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求证 1 A B 两点的横坐标之积 纵坐标之积为 定值 2 直线 AB 经过一个定点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3 作 OM AB 于 M 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解 1 设 A x1 y1 B x2 y2 则 y12 2px1 y22 2px2 y12y22 4p2x1x2 OA OB x1x2 y1y2 0 由此即可解得 x1x2 4p2 y1y2 4p2 定值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直线 AB 的斜率 k 12 12 xx yy p y p y yy 22 2 1 2 2 12 21 2 yy p 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y1 x 21 2 yy p p y 2 2 1 即 y y1 y2 y1y2 2px 由 1 可得 y x 2p 21 2 yy p 直线 AB 过定点 C 2p 0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3 解法 1 设 M x y 由 2 知 y x 2p i 21 2 yy p 又 AB OM 故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1 即 1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ii 21 2 yy p x y 由 i ii 得 x2 2px y2 0 x 0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解法 2 由 OM AB 知点 M 的轨迹是以原点和点 2p 0 为直径的圆 除去原点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立即可求出 例例 2 定长为 3 的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在抛物线 y2 x 上移动 AB 的中点为 M 求点 M 到 y 轴的最短距离 并求此时点 M 的坐标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解 如图 设 A x1 y1 B x2 y2 M x y 则 x y 2 21 xx 2 21 yy 又设点 A B M 在准线 x 1 4 上的射影分别为 A B M MM 与 y 轴的交点为 N l 则 AF AA x1 BF BB x2 4 1 4 1 x x1 x2 AF BF AB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1 2 1 2 1 2 1 2 1 4 5 等号在直线 AB 过焦点时成立 此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k x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4 1 由得 16k2x2 8 k2 2 x k2 0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xy xky 2 4 1 依题意 AB x1 x2 3 2 1k 2 1k 2 16k 2 2 1 k k k2 1 2 此时 x x1 x2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1 2 2 162 2 8 k k 4 5 y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即 M N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2 4 5 2 2 4 5 2 2 例例 3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设一动直线过定点 A 2 0 且与抛物线 相交于 B C 两点 点 B C 在轴上的射影分别为 P 是线段 BC2 2 xyx 11 C B 上的点 且适合 求的重心 Q 的轨迹方程 并说明该轨迹是什么图形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1 1 CC BB PC BP POA 解析 设 002211 yxPyxCyxB yxQ 2 1 1 1 y y CC BB PC BP 21 21 2 1 2 2 1 1 0 2 1 yy yy y y y y y y y 由得 2 2 2 xky xy 06 4 222 kykky 4 12 4 62 2 2 0 k k kk k y 又代入 式得 k x y 2 0 0 44 00 xy 由得 代入 式得 3 3 2 0 0 y y x x yy xx 3 23 0 0 04312 yx 由得或 又由 式知关于是减函数且0 624 k624 k 0 yk12 0 y 且64126412 0 y 3 64 4 3 64 4 y4 y 所以 Q 点轨迹为一线段 抠去一点 04312 yx 且 3 64 4 3 64 4 y4 y 例例 4 已知抛物线 焦点为 F 一直线 与抛物线交于 A B 两点 且 且 AB 的垂直平分线恒过 2 2 0 ypxp l8 BFAF 定点 S 6 0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求抛物线方程 求面积的最大值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ABS 解 设 AB 中点 2211 yxByxA 00 yxM 由得8 BFAF 2 4 8 021 p xpxx 又 得 2 2 2 1 2 1 2 2 pxy pxy k p yxxpyy 021 2 2 2 1 2 所以 依题意 2 4 k pp M 1 6 2 4 k p k p 4 p 抛物线方程为 xy8 2 由及 2 0 yM 0 4 y kl 2 4 0 0 x y yylAB 令得0 y 2 0 4 1 2yxK 又由和得 xy8 2 2 4 0 0 x y yylAB01622 2 00 2 yyyy 162 44 4 1 4 2 1 2 1 2 0 2 0 2 012 yyyyyKSS ABS 6 9 64 3 64 8 2 232 16 24 1 32 0 2 0 yyS ABS 例例 5 定长为 3 的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在抛物线 y2 x 上移动 AB 的中点为 M 求点 M 到 y 轴的最短距离 并求此时点 M 的坐标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解 如图 设 A x1 y1 B x2 y2 M x y 则 x y 2 21 xx 2 21 yy 又设点 A B M 在准线 x 1 4 上的射影分别为 A B M MM 与 y 轴的交点为 N l 则 AF AA x1 BF BB x2 4 1 4 1 x x1 x2 AF BF AB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1 2 1 2 1 2 1 2 1 4 5 等号在直线 AB 过焦点时成立 此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k x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4 1 由得 16k2x2 8 k2 2 x k2 0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xy xky 2 4 1 依题意 AB x1 x2 3 2 1k 2 1k 2 16k 2 2 1 k k k2 1 2 此时 x x1 x2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1 2 2 162 2 8 k k 4 5 y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即 M N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2 2 4 5 2 2 4 5 2 2 综合类综合类 几何几何 例例 1 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 P Q 通过点 P 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 M 如何证明直线 MQ 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解 解 思路一 求出 M Q 的纵坐标并进行比较 如果相等 则 MQ x 轴 为此 将方程联立 2 2 2 p xkypxy 解出 11 2 11 2 2 22 k kp k kp P 11 2 11 2 2 22 k kp k kp Q 直线 OP 的方程为即 11 11 2 22 2 x k kk y 11 2 2 x k k y 令 得 M 点纵坐标得证 2 p x QM y k kp y 11 2 由此可见 按这一思路去证 运算较为繁琐 思路二 利用命题 如果过抛物线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 两上交点的纵坐标为 那pxy2 2 1 y 2 y 么 来证 2 21 pyy 设 并从及中消去 x 得到 则有结 11 yxP 22 yxQ 33 yxMpxy2 2 2 p xky 02 22 kppyky 论 即 2 21 pyy 1 2 2 y p y 又直线 OP 的方程为 得 x x y y 1 1 2 p x 1 1 3 2x py y 因为在抛物线上 所以 11 yxP p y x 2 1 1 2 从而 2 1 2 2 1 1 1 1 3 2 y y p y p py x py y 这一证法运算较小 思路三 直线 MQ 的方程为的充要条件是 o yy 2 2 0 2 0 0 y p y Qy p M 将直线 MO 的方程和直线 QF 的方程联立 它的解 x y 就是点 P 的坐标 消去 p y y 0 2 2 2 2 2 0 p x py py y o 的充要条件是点 P 在抛物线上 得证 这一证法巧用了充要条件来进行逆向思维 运算量也较小 o y 说明说明 本题中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 x 轴垂直时 即斜率不存在 容易证明成立 例例 2 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且斜率为 1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 点 R 是含抛物线顶点 O 的弧 AB 0 2 2 ppxy 上一点 求 RAB 的最大面积 分析 分析 求 RAB 的最大面积 因过焦点且斜率为 1 的弦长为定值 故可以为三角形的底 只要确定高的最大值即AB 可 解 解 设 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2 p xy 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 消去 x 得pxy2 2 02 22 ppyy pyyyyyyAB44 22 21 2 2121 当过 R 的直线 l 平行于 AB 且与抛物线相切时 RAB 的面积有最大值 设直线 l 方程为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bxy 022 2 pbpyy 由得 这时 它到 AB 的距离为 084 2 pbp 2 p b 2 p p Rph 2 2 RAB 的最大面积为 2 2 2 1 phAB 例例 3 直线过点 与抛物线交于 两点 P 是线段的中点 直线过 P 和抛物线的焦点 1 l 0 1 Mxy4 2 1 P 2 P 1 P 2 P 2 l F 设直线的斜率为 k 1 l 1 将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之比表示为 k 的函数 2 l 1 l kf 2 求出的定义域及单调区间 kf 分析 分析 过点 P 及 F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 可将的斜率用 k 表示出来 从而写出 由函数的特点求得 2 l 2 l kf kf 其定义域及单调区间 解 解 1 设的方程为 将它代入方程 得 1 l 1 xkyxy4 2 0 42 2222 kxkxk 设 则 222111 yxPyxPyxP 2 2 2 2 21 2 24 k k x k k xx 将代入得 即 P 点坐标为 2 2 2 k k x 1 xky k y 2 2 2 2 2 kk k 由 知焦点 直线的斜率xy4 2 0 1 F 2 l 2 2 2 2 1 1 2 2 k k k k k k 函数 2 1 1 k kf 2 与抛物线有两上交点 且 2 l0 k04 42 422 kk 解得或01 k10 k 函数的定义域为 kf 1001 kkk或 当时 为增函数 0 1 k kf 例例 4 如图所示 直线 l 过抛物线的焦点 并且与这抛物线相交于 A B 两点 求证 pxy2 2 对于这抛物线的任何给定的一条弦 CD 直线 l 不是 CD 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 分析 本题所要证的命题结论是否定形式 一方面可根据垂直且平分列方程得矛盾结论 别一方面也可以根据 l 上任 一点到 C D 距离相等来得矛盾结论 证法一证法一 假设直线 l 是抛物线的弦 CD 的垂直平方线 因为直线 l 与抛物线交于 A B 两点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存在 且不为零 直线 CD 的斜率存在 且不为 0 设 C D 的坐标分别为与 则 2 2 1 2 1 ptpt 2 2 2 2 2 ptpt 21 1 tt kCD l 的方程为 2 21 p xtty 直线 l 平分弦 CD CD 的中点在直线 l 上 21 2 2 2 1 ttpttp 即 化简得 2 2 2 2 12121 p ttpttttp 0 2 1 2 2 2 121 ttttp 由知得到矛盾 所以直线 l 不可能是抛物线的弦 CD 的垂直平分线 0 21 ttp0 2 1 2 2 2 1 tt 证法二证法二 假设直线 l 是弦 CD 的垂直平分线 焦点 F 在直线 l 上 DFCF 由抛物线定义 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相等 2211 yxDyxC 2 p x 2121 yyxx CD 的垂直平分线 l 与直线 l 和抛物线有两上交点矛盾 下略 0 y 例例 5 设过抛物线的顶点 O 的两弦 OA OB 互相垂直 求抛物线顶点 O 在 AB 上射影 N 的轨迹方程 0 2 2 ppxy 分析 分析 求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方程 可先把 N 看成定点 待求得的关系后再用动点坐标来表 00 yx 00 yx yx 示 也可结合几何知识 通过巧妙替换 简化运算 解法一 解法一 设 002211 yxNyxByxA 则 2 2 21 2 1 2 2pxypxy 2 2 2 2 1 21 4p yy xx 即OBOA 1 OBOA kk0 2121 yyxx 0 4 21 2 2 2 2 1 yy p yy 0 21 yy 2 21 4pyy 把 N 点看作定点 则 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显然 0 0 0 0 xx y x yy 0 0 x 代入化简整理得 0 2 00 x yxyy x 2 2 pxy 0 22 2 0 2 00 2 0 yxpypyyx 0 0 x 0 2 0 2 0 21 2 x yxp yy 由 得 化简得 0 2 0 2 0 2 2 4 x yxp p 0 02 00 2 0 2 0 xpxyx 用 x y 分别表示得 00 yx 0 02 22 xpxyx 解法二 解法二 点 N 在以 OA OB 为直径的两圆的交点 非原点 的轨迹上 设 则以 OA 为直径的圆方程为 2 2 2 ptptA 242222 ttpptyptx 022 222 ptyptyx 设 OA OB 则 2 2 1 2 1 ptptB t tt t 1 1 11 在求以 OB 为直径的圆方程时以代 可得 t 1 1 t 022 222 ptypxyxt 由 得 0 2 1 222 pxyxt 0 02 22 xpxyx 例例 6 如图所示 直线和相交于点 M 点 以 A B 为端点的曲线段 C 上的任一点到的距离与到点 1 l 2 l 1 l 2 l 1 lN 2 l N 的距离相等 若 AMN 为锐角三角形 且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求曲线段 C 的方程 7 AM3 AN6 BN 分析 分析 因为曲线段 C 上的任一点是以点 N 为焦点 以为准线的抛物线的一段 所以本题关键是建立适当坐标系 确 2 l 定 C 所满足的抛物线方程 解 解 以为 x 轴 MN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O 建立直角坐 1 l 标系 由题意 曲线段 C 是 N 为焦点 以为准线的抛物线的一 2 l 段 其中 A B 分别为曲线 段的两端点 设曲线段 C 满足的抛物线方程为 0 0 2 2 yxxxppxy BA 其中 为 A B 的横坐标 A x B x 令则 pMN 0 2 0 2 p N p M 3 17 ANAM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得方程组 92 2 172 2 2 2 AA AA px p x px p x 解得或 1 4 A x p 2 2 A x p AMN 为锐角三角形 则 A x p 2 4 p1 A x 又 B 在曲线段 C 上 426 2 p BNxB 则曲线段 C 的方程为 0 41 8 2 yxxy 例例 7 7 如图所示 设抛物线与圆在x轴上方的交点为A B 与圆 10 2 2 ppxy9 5 22 yx 在x由上方的交点为C D P为AB中点 Q为CD的中点 1 求 2 求 ABQ面积的最大值 27 6 22 yxPQ 分析 分析 由于P Q均为弦AB CD的中点 故可用韦达定理表示出P Q两点坐标 由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出 PQ 解 解 1 设 2211 yxQyxPyxDyxCyxByxA DDCCBBAA 由得 pxy yx 2 9 5 2 22 016 5 2 2 xpx P xx x BA 5 2 1 2 1 9 8 5 2 2 2 2 2 2 2 2 2 pp p p xxxx p xx pyy y BABA BA BA 由得 pxy yx 2 27 6 2 22 09 6 2 2 xpx p xx x DC 6 2 2 2 2 2 2DC DC xx pyy y 同类似 1 y 2 2 9ppy 则 0 1 2121 yyxx1 PQ 2 BABAAPQABQ xx P yyPQSSS BPQ 2 2 2 1 1 8210 2 2 ppp P 当时 取最大值 10 p 2 1 p ABQ S 2 1 例例 8 已知直线 过原点 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 焦点在轴的正半轴上 且点和点关于直线 的lCx 0 1 A 8 0 Bl 对称点都在上 求直线 和抛物线的方程 ClC 分析 分析 设出直线 和抛物线的方程 由点 关于直线 对称 求出对称点的坐标 分别代入抛物线方程 或设lCABl 利用对称的几何性质和三角函数知识求解 OxB 解法一 解法一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Cpxy2 2 0 plkxy 0 k 则有点 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0 1 A 8 0 Bl 11 yxA 22 yxB 则有解得 1 1 2 1 2 1 1 11 k x y x k y 1 2 1 1 2 1 2 2 1 k k y k k x 解得 1 8 22 8 2 2 22 k x y x k y 1 1 8 1 16 2 2 2 2 2 k k y k k x 如图 在抛物线上 A B 1 16 2 1 1 64 1 1 2 1 4 222 22 2 2 22 2 k k p k k k k p k k 两式相除 消去 整理 得 故 p01 2 kk 2 51 k 由 得 把代入 得 0 p0 k 2 51 k 2 51 k 5 52 p 直线 的方程为 抛物线的方程为 lxy 2 51 Cxy 5 54 2 解法二 解法二 设点 关于 的对称点为 ABl 11 yxA 22 yxB 又设 依题意 有 OxB 1 OAOA8 OBOB 故 cos8 2 x sin8 2 y 由 知 90BOA 90 OA B sin 90cos 1 x cos 90sin 1 y 又 故为第一象限的角 0 1 x0 2 x cos sin A sin8 cos8 B 将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 A B cos16sin64 sin2cos 2 2 p p 即从而 33 cossin8 2 1 tan 5 5 sin 5 52 cos 得抛物线的方程为 5 52 pCxy 5 54 2 又直线 平分 得 的倾斜角为 lOBB l 45 22 90 2 51 sin1 cos 90cos 1 90sin 45 2 tan k 直线 的方程为 lxy 2 51 说明 说明 1 本题属于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 解法一是解对称点问题的基本方法 它的思路明确 但运算量大 若不仔细 沉 着 难于解得正确结果 解法二是利用对称图形的性质来解 它的技巧性较强 一时难于想到 2 本题是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方程和抛物线方程 在已知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时 这种方法是最常规方法 需要 重点掌握 例例 9 如图 正方形的边在直线上 两点在抛物线上 求正方形的面ABCDAB4 xyl CDxy 2 ABCD 积 分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概念及其位置关系 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的能力 解 解 直线 设的方程为 且 4 xyAB CDAB CDbxy 11 yxC 22 yxD 由方程组 消去 得 于是 bxy xy2 x0 2 byy 其中 1 21 yybyy 2121 2 1 1yy k CD 1 k 41 24 2 21 2 21 byyyyCD 由已知 为正方形 ABCDADCD 可视为平行直线与间的距离 则有CDABCD 于是得 2 4b CD 2 4 41 2 b b 两边平方后 整理得 或 0128 2 bb6 b2 b 当时 正方形的面积 6 bABCD50 241 2 2 CDS 当时 正方形的面积 2 bABCD18 81 2 2 CDS 正方形的面积为 18 或 50 ABCD 说明 说明 运用方程 组 的思想和方法求某些几何量的值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 贯穿始终的方法 本题应充分考虑正 方形这一条件 例例 10 设有一颗彗星围绕地球沿一抛物线轨道运行 地球恰好位于抛物线轨道的焦点处 当此彗星离地球为 4 10 d 时 经过地球与彗星的直线与抛物线的轴的夹角为 求这彗星与地球的最短距离 km 30 分析 分析 利用抛物线有关性质求解 解 如图 设彗星轨道方程为 焦点为 pxy2 2 0 p 0 2 p F 彗星位于点处 直线的方程为 00 yxPPF 2 3 3p xy 解方程组得 2 3 3 2 2 p xy pxy 2 347 p x 故 2 347 0 p x p ppp xPF 324 22 347 3 32 2 3 32 0 故 得 dp 324 dp 2 32 由于顶点为抛物线上到焦点距离最近的点 所以顶点是抛物线上到焦点距离最近的点 焦点到抛物线顶点的距离为 所以彗星与地球的最短距离为或 点在点的左边与右边时 d p 4 32 2 4 10 4 32 dkm 4 10 4 32 dkmPF 所求距离取不同的值 说明 说明 1 此题结论有两个 不要漏解 2 本题用到抛物线一个重要结论 顶点为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最近的点 其证明如下 设为抛物线 00 yxP 上一点 焦点为 准线方程为 依抛物线定义 有 当时 pxy2 2 0 2 p F 2 p x 22 0 p x p PF 0 0 x0 0 x 最小 故抛物线上到焦点距离最近的点是抛物线的顶点 PF 例例 11 如图 抛物线顶点在原点 圆的圆心是抛物线的焦点 直线 过抛物线的焦点 且斜率为 2 直xyx4 22 l 线 交抛物线与圆依次为 四点 求的值 lABCDCDAB 分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 圆的概念和性质 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的关键是把转化CDAB 为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得的弦长问题 解 解 由圆的方程 即可知 圆心为 半径为 2 又由抛物线焦点为已知圆的圆xyx4 22 4 2 22 yx 0 2 F 心 得到抛物线焦点为 设抛物线方程为 0 2 Fxy8 2 BCADCDAB 为已知圆的直径 则 BC4 BC4 ADCDAB 设 而 在抛物线上 11 yxA 22 yxDFDAFAD AD 由已知可知 直线 方程为 于是 由方程组l 2 2 xy 消去 得 2 2 8 2 xy y y046 2 xx6 21 xx 因此 1046 AD6410 CDAB 说明 说明 本题如果分别求与则很麻烦 因此把转化成是关键所在 在求ABCDCDAB 4 ADBCAD 时 又巧妙地运用了抛物线的定义 从而避免了一些繁杂的运算 AD 11 已知抛物线 y2 2px p 0 过焦点 F 的弦的倾斜角为 0 且与抛物线相交于 A B 两点 1 求证 AB 2 sin 2p 2 求 AB 的最小值 1 证明 证明 如右图 焦点 F 的坐标为 F 0 2 p 设过焦点 倾斜角为 的直线方程为 y tan x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 消去 y 并整理 得 2 p tan2 x2 2p ptan2 x 0 4 tan 22 p 此方程的两根应为交点 A B 的横坐标 根据韦达定理 有 x1 x2 2 2 tan tan2pp 设 A B 到抛物线的准线 x 的距离分别为 AQ 和 BN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有 AB AF FB AQ BN x1 x2 p 2 p 2 sin 2p 2 解析 解析 因 AB 的定义域是 0 0 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