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技巧 兴义一中 王必盛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有效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具有 四 两拨千斤 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问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首先必须 善于提出目标明确 新颖有趣 难易适度的问题来调动学生 教给学生思考的 方向和线索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 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课堂提问 要做到 设问要准 提问要活 发问要巧 问中有导 听答要诚 善于提问的教师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 难 层层递进 课堂提问若能引起学生思维共鸣 使全体同学都跃跃欲试 争 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 正所谓一问激起千层浪 那么 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问 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呢 应 注意以下几点 一 让学生主动尝试 在课前预习中设置问题 今年高考以后 学校组织我们到福建福安中学学习 主要学习的是福安中学的 小组学习模式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是该校取得优秀教学质量保证 在学习过 程中 我们观察到 老师们在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强调预习中的问 题提出 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老师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1 读 让学生读两遍教材内容 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 印象 并且尽可能地挖掘教材意义 2 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把自己不懂 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彻的地方用重点 难点符号有区分地画出来 形成问题 的雏形 3 思 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工具书 辅导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尝试自 己解决问题 4 列 让学生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 可以在书上记标 记 形成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 要关注所有学生 不要只顾局部 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的过程中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 教师应根据学情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自现象而本 质 从具体到抽象 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设计问题时 要充分 体现新课标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的教学理念 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 题的积极性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 机会 以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注意 因材 施教 课堂提问以中等难度的问题为主 也要有难度较大的问题 同时也要舍 得在后进生身上花时间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为其回答问题营造宽松的氛围 使其敢于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他们答对了 及时给以表扬 答错了 要及时引 导 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代替其回答 三 要增加思维含量 不要流于肤浅 教育心理学表明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 正所谓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有疑才不会浅尝辄止 仅满足于一知半解 这就要求教师的提 问必须具有思考价值 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探究 从而形成 良性的师生互动 不是仅简单回答 是或不是 对或不对 课堂提问的肤浅 单一 平庸 死板 公式化或模式化 缺乏发散性无任何悬念 当然无法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而高明的提问 犹如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往往 2 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 激起思维的浪花 使之泛起阵阵涟漪 甚至波澜起 伏 高潮迭起 这就要求老师在设置问题要注意操作好 三点 所谓 三点 就是疑点 重点 学点 确切地说 课堂教学就是对疑点的解决过程 对重点 的消化过程 对学点的掌握过程 在问题设置中 我们始终要抓住 三点 从 整体上操作课堂 学生要围绕 三点 来提高学习效率 1 疑点 就是学生在 预习中列出来的自己无法彻底解决的内容 问题以及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的 疑难问题 2 重点 根据本节课教学需要重点理解 记忆 把握的知识点 或 者本单元 本阶段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来设置问题 3 学点 根据学生在本单 元 本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或者本篇内容规定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 技能来设 置问题 这样一来 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设置的问题接近学生已有知识 经验 智能水平 做到胸中有教材 心中有学生 设计的问题 既不能让学生 唾手可得 也不能让他们觉得高不可攀 而是要其 跳一跳 才能解决 恰当 的课堂提问 富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自然能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储备顺利解决问题 教 育家孔子就特别强调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觉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 善于使用 学生熟悉的浅显的事例或道理辅助教学 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事物的认识 经验有所发挥 四 要加强趣味教学 不要枯燥乏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老师课堂提问题的兴趣直接影响了课堂效果 教 师恰当设疑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解答欲望 而且可以促使他们自觉地钻 研教材 深入地探究寓于其中的深刻问题 例如 1 速度与激情 7 为何取 得高票房 2 紧密联系生活的例子展开讨论 周末不准看电视 生日不准和 同学一起过 校园不准使用手机等等 3 中国人为什么盛行洋节 我们应该如 何对待洋节 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而抽象 语调不抑扬顿挫 疏密相间 自然有序 提问缺 乏幽默与诙谐 死板公式化 无发散性且缺乏悬念 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 求知动机 当然不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 要明确教学目标 不要随波逐流 课堂教学跌宕起伏 瞬息万变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老 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时 不能不加任何限制 任凭课堂脱离既定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好课堂的主导作用 在引导学生探究拓展 纵横驰骋的同时 不忘把课堂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 如有位老师在讲 归去来兮辞 时 老师第 一句就问 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学生纷纷抢答 有的说是为 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 有的说是为了回报社会 有的说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的说是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更多的学生说是为了升官发财等明显带有功利色彩 的回答 于是这堂课就只是讨论了读书的目的与意义的问题 与教学目标没有 关系 这类没有创设典型情境的提问 使得学生要么无法回答 要么乱答 当 然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 六 要注意课堂反馈 不要消极应对 对教师来说 组织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实施动态控制的过程 要想有效地进行 控制就必须重视课堂反馈 然而 有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为赶进度或防止脱离 教学目标 常常对意料之外的答案或过早评价 打断学生思路 或过晚评价 以 致丧失启发学生的良机 有些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要么含糊不清 闪烁其辞 要么干脆避而不评 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没有任何明确的解释与说明 像这些 3 不注意课堂反馈的做法 往往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从而 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 没给学生留下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 传授 知识不再是老师的唯一目的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有了问 题 才会对知识充满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