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袁小芳.doc_第1页
五年级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袁小芳.doc_第2页
五年级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袁小芳.doc_第3页
五年级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袁小芳.doc_第4页
五年级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袁小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袁小芳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凭借课文语文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1.指导朗读彭德怀忍痛命令枪杀大黑骡子的经过。2.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的描写,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既怀有深厚感情又不得不忍痛割爱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2课齐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你能将课题中的“和”换一个字吗?3.初学课文,你们感受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有什么样的情感?(爱)4. 但是最终彭德怀却怎样对待大黑骡子? (杀)5.你们有什么疑问?(既然爱,为何杀?)小结: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段让人悲痛的历史,再次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到大黑骡子被杀的那一刻,去细细品味彭德怀复杂的内心世界。二、品读课文 (一)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轻声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表现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语句以及喜爱大黑骡子的原因。可以一边读,一边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交流汇报。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 (抚摸、念叨、悄悄地塞进、一直看着) (2)“抚摸”一词使你体会到什么?(对大黑骡子的疼爱) “念叨”是什么意思?(轻轻地、小声地说话,就像和一个亲密的伙伴在说话一样)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 (3)大黑骡子的辛苦表现在什么地方?(这匹从江西出发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可就是这么辛苦,却连一点料都吃不上,作为它主人的彭德怀心不心疼?(心疼)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心疼、关爱的语气。 (4)指名再读,抓住这几个词读出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5)齐读这段话。3.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普通的话语、一个平常的表情,都体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板书:爱)既然彭德怀这么喜欢它,为什么还要杀它呢?4.了解彭德怀下命令杀大黑骡子的原因。5.出示一段资料: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彭德怀所在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出发时有86000多人,可是,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多人,光在过草地时就有近1万人因为饥饿疲劳倒下了。200多公里的草地沿路,随处可见战士们的尸体,后续部队不需要向导,只需沿着一路的尸体就能找到部队前进的方向。小结:大黑骡子是战士,是功臣, 然而彭德怀为了拯救战士的生命,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却不得不下命令杀了大黑骡子。 (二)抓住三条命令,体会彭德怀对战士的爱 过渡: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3-20自然段,看看彭德怀先后一共下了几次枪杀大黑骡子的命令,在文中画出来?交流(依次出示三个句子)A第一次命令1.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牲口以解燃眉之急,当饲养员告诉他连大黑骡子在内一共还有6头牲口时,他下达了第一个命令。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彭德怀什么样的语气?(果断话一出口就是命令。评价:对,他是红三军的军团长,说的话就是命令。)3.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谁?(自己的战士)他想到过自己吗?(没有)从哪看出来的?(全部牲口也包括他的大黑骡子)那可是他心爱的坐骑啊,他都顾不得了,他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私)4.一起读出他的果断,感受他的无私。5.感受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情感,更要感受到战士们对彭德怀的爱戴。(1)战士们第一次恳求:当老饲养员和警卫员听到首长这个决定后,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指名读)“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此时,老饲养员心情怎么样?(着急)战士们此时急不急?(也很急)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他们急什么呢?(首长没有大黑骡子怎么走出草地呀!)一起读,读出着急的语气。除了着急,还有什么样的心情?(惊讶)为什么惊讶?(他根本没有想到彭总会杀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所以,老饲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既惊讶又着急谁来读?(指名读)(评:我听出了你的急切。谁再来读?评:急切之中带有惊讶。一起替老饲养员来着急,齐读。)小结:老饲养员在着急,警卫员也在为首长着急,这着急的话语中也体现出战士们对彭总的关心,他们大声地说(指名两个同学读)“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再读。更急切一点。一起读。)(2)战士们第二次恳求:听了战士们的话,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引读,齐):“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看来彭总并没有听从战士们的劝阻,还是要杀大黑骡子,此时,老饲养和战士们又是如何恳求的呢?(出示,指名读)老饲养员流着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你能体会到此时此刻老饲养员和战士们的心情如何心里很痛苦、难过、舍不得。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流着眼泪、仍在请求)指导朗读:是啊,战士们是多么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啊!让我们再次听听那发自内心的请求。(男生读老饲养员的话。)可惜,老饲养员的请求没有打动彭德怀,于是,大家仍在请求(女生读大家的请求。评:请求的语气再恳切些,再读。一起请求) B第二次命令1.战士们的再三请求搅乱了彭德怀的心。彭德怀不耐烦了,严厉地下达了第二次命令。(出示,齐读)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2.此时此刻,彭总为什么不耐烦了呢?(1)因为他内心很痛苦,不想杀,可又不得不杀。评价:的确,他的内心是矛盾的。(2)晚一分钟,就多一个战士倒下。评:时间就是生命,此刻的彭德怀担心的是命悬一线的战士啊!3.命令下达了,彭德怀背过脸去,从“背”你体会到什么?4.过渡:可是(引读: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5.这是怎样的20分钟呀!自己读你们认为这是怎样的二十分钟呢?(漫长的、紧张的、令人窒息的、难熬的、折磨人的)6.想象:在这漫长的20分钟里,一幕幕往事又涌上心头,彭总思绪万千,一幕幕往事又涌上了心头,彭德怀想到了和大黑骡子在一起共患难的岁月。选择一个地点,想象彭德怀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同桌讨论)(在行军路上评:它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评:它是战场上的英雄。 宿营地评:这些都是) C第三次命令1.过渡:此时此刻,有多少战士正挣扎在死亡线上!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正悄然离去。一边是心爱的大黑骡子,一边是忍饥挨饿的战士,为了战士的生命,为了长征的胜利,彭总还能再等下去吗?(不能)因此,彭德怀发怒了,他怒吼道“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出示、齐读)2.指名读:谁用怒吼的声音读一读。 (生读,让学生评价: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评:是从内心吼出来的!)谁再来试试?评:看来他真的发怒了。一起试试。3.同学们,从彭总怒吼的语气中你听出了什么?(1)他很生气。为什么生气?方副官长一直没有开枪,他在催他。(2)他很着急。急什么?再不开枪,战士会倒得更多。(3)他的态度很坚决。4.让我们和彭德怀一起生气、一起着急,一起怒吼(生齐读)5.如果方副官长不开枪,彭德怀真的会向他开枪吗?那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内心太痛苦了,又很着急,想逼他快点开枪,也好早点救战士们。评:是啊,他急啊,再晚下去,倒下的战士会更多呀!)6.枪声终于响了,大黑骡子缓缓地倒了下去,彭德怀向为革命而献身的大黑骡子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此时此刻,彭德怀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同桌讨论)7.同学们,短短的几十分钟,彭德怀下了三次命令。我们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3到20小节。从这三次命令中,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板书:更爱战士!)8.引读:这天晚上,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1)肚中饥饿交迫,但面对眼前那一碗鲜美的肉汤,他却“发火”了,他为什么发火?(难过到了极致,已经控制不住了,火发的越大,越能看出对战士们深深的爱和对大黑骡子的不舍!)三、升华主题。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1.师范读这一自然段。一支“身无御寒衣,肚内饥”的部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大爱才会“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我们的红军队伍;正是有了这样的首长,这样的战士,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2.大黑骡子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彭德怀,永远地离开了红三军团,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同学们,它真得消失了吗?(课件显红两个“融进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完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余同学继续思考:大黑骡子真得消失了吗? 大黑骡子没有消失。大黑骡子的血与肉,把红军战士从饥饿、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化成了红军战士向北挺进的力量,看!红军战士迈开坚定的步伐继续向北前进。宣传鼓动员们也站在路旁敲着竹板激励着战士们。(让我们的竹板也敲起来。)齐读:(身无御寒衣)3.看!红军战士在彭德怀将军爱兵如子、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下,走出了茫茫草地,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和毛主席胜利会师了。 来!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感受大黑骡子为革命作出的贡献,感受彭德怀将军爱兵如子、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漫漫征途) 小结:此刻,我感觉大家的内心一定久久不能平静.大黑骡子为革命贡献力量、斜倒下去的那一刹那,一定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彭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