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鉴赏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一 1 单选题 王蒙写作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校园小说是 A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 语言的功能和陷阱 C 青春万岁 D 恋爱的季节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因写作京剧 沙家浜 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A 王蒙 B 汪曾祺 C 丁玲 D 艾青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真正带来了长篇小说的繁荣 A 毛笔写作 B 钢笔写作 C 沾笔写作 D 电脑写作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4 判断题 画国画的对墨色的分辨能力要强于画油画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二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王蒙总结了语言的三种功能 其中不包括 A 交流功能 B 区别功能 C 推动思想功能 D 浪漫功能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下面诗句中的月亮不代表思乡之情的是 A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B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C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D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3 文档鉴赏 单选题 提出了 如果说不清楚就说明没有想清楚 如果写不清楚就说明没有说清楚 A 王蒙 B 徐志摩 C 臧克家 D 闻一多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很多时候会受到语言的影响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下面不能体现语言性别歧视的是 A 女人不能骂人 B 默认青年为男性 C 女人没有按照正常人类的形式被命名 D 生男孩是可好 生女孩是也好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侠客行 中 只有不识字的小孩认出了蝌蚪文 这体现了语言的 A 言不尽意 B 言过其实 C 可替代性 D 对思想的束缚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下面 最早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 A 王蒙 B 苏轼 C 老子 D 孔子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任何时候言过其实都会让人反感 要尽量避免言过其实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曾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A 汪曾祺 B 王蒙 C 普罗普 D 林风眠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文档鉴赏 2 单选题 老一辈的人不懂玛丽苏 大叔控等词的意思 体现了语言 A 是交流工具 B 是表达感情的媒介 C 具有时代性 D 具有大众性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艺术的真正魅力来源于 A 觉悟 B 修养 C 艺术技巧 D 语言技术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语言可以催生感情 即使是哈哈大笑也可能传递悲凉的情绪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五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下面词语被语言赋予时间流逝感受的是 A 月亮 B 流水 C 桃花 D 梅花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下面不能体现时间是空间的隐喻的是 A 一顿饭的功夫 B 从前 C 9 点 10 分 D 自古以来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语言的形式可以决定语言的内容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中国人辨别色彩的能力强于欧洲人 是因为汉语中表示色彩的词汇非常丰富 文档鉴赏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六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下面不能体现语言中包含着权力的是 A 青年特指男性 B 俄罗斯的叙事诗很长 C 小老婆 D 叫花子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语言的权力效益体现在 A 让人觉得屈辱 B 让人觉得愤怒 C 让人觉得激动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毛泽东发表文章团结广大群众抗日时使用的语言是 A 严肃正规的语言 B 冷静的语言 C 市井化的语言 D 有逻辑的语言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市场社会的代表语言就是官方语言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七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下面不能作为公共象征的是 A 热血 B 电脑 C 长城 D 五星红旗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演讲技术特点的是 A 感染性 B 单向性 文档鉴赏 C 共谋性 D 冷静性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虚假提问能够增强说话的气势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演讲中主体置换的目的是改变听众的利益需求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圣叹 不亦快哉 一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东坡妇 的典故出自苏东坡 文章 A 前赤壁赋 B 水调歌头 C 赤壁怀古 D 后赤壁赋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金圣叹的 不亦快哉 共有 则 A 31 B 32 C 33 D 34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不亦快哉 一文记录了许多奇人奇事 我的答案 得分 0 0 分 4 判断题 不亦快哉 是金圣叹亲自从文章内容中提取出来的名字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圣叹 不亦快哉 二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金圣叹一生所热衷的事业是 A 小说创作 B 科举考试 C 文学批评 D 皓首穷经 我的答案 得分 0 0 分 2 单选题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是 A 清朝中期 B 宋元之际 C 两宋之际 文档鉴赏 D 明清之际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金圣叹是因为反抗清廷统治者拒绝执行剃发令而被当局处死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金圣叹 不亦快哉 一文有许多历代文人的仿作 即使到了现当代也不例外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圣叹 不亦快哉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先生曾批评金圣叹评点 水浒传 的方式 A 鲁迅 B 蔡元培 C 胡适 D 梁实秋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苏东坡晚年模仿 写作诗歌 A 古诗十九首 B 李白 C 杜甫 D 陶渊明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文章有移情换性之功用 传说曹操正是读了 的檄文治愈了头疼病 A 嵇康 B 陈琳 C 杨修 D 王粲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不亦快哉 中记录的 33 个故事 最后都以 不亦快哉 四字结束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圣叹 不亦快哉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明代中后期 一地出现独特的 才子崇拜 现象 唐伯虎便是其中代表人物 A 杭州 B 北京 C 苏州 D 南京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文档鉴赏 单选题 越名教而任自然 是 时期文人的人生态度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魏晋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金圣叹是中国古代道德君子的杰出代表人物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当代小说中 作家常常会出现不合常规语法表达的语言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作者是 A 王蒙 B 李银河 C 王小波 D 苏童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诗人群体性自杀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在上世纪 A 八十年代末期 B 七十年代末期 C 六十年代末期 D 五十年代末期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不包括 A 黄金时代 B 黑铁时代 C 白银时代 D 青铜时代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是著名的文学家 我的答案 得分 0 0 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 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 是古希腊 城邦对人们生活的 设计 A 特洛伊 B 雅典 文档鉴赏 C 奥利匹亚 D 斯巴达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著名的文学形象祥林嫂是 笔下的人物 A 巴金 B 鲁迅 C 矛盾 D 老舍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文中 真话与假话掺在一起 这是一种文学叙事手法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一个语词的修辞意义和语法意义常常不一致 甚至没有任何关系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1 单选题 金庸小说虽然讲的是荒诞不经的武侠故事 但其开头十分类似 的写法 A 红楼梦 B 史记 C 儿女英雄传 D 金瓶梅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在 水浒传 中 是一个看起来外表粗鲁 但内心精明的人物形象 A 鲁智深 B 李逵 C 武松 D 宋江 我的答案 A 得分 0 0 分 3 判断题 在 水浒传 中 武松是一个被文学语言神化了的英雄形象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王小波故事里所讲述的内容是 现实主义 的 讲述故事的姿态却是 荒诞主义 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四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文档鉴赏 1 单选题 堂吉诃德 颠覆了传统骑士文学 其作者是 A 福楼拜 B 歌德 C 莎士比亚 D 塞万提斯 我的答案 C 得分 0 0 分 2 单选题 口香糖主义 是形容一个文学作品 A 有思想 B 有趣味 C 无个性 D 无主题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在中国中的文化记忆中 猪是懒惰 贪吃 懦弱和没有理想的象征 这部名 著就塑造了这样一个关于猪的经典形象 A 隋唐演义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就其语法意义而言 这是一句假话 就其修辞意义而言 这 是一句真话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天才梦 一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我的天才梦 是张爱玲参加征文的第一篇文章 首见于 A 传奇 B 紫罗兰 C 西风 D 流言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一般认为 张爱玲的成名作是 A 半生缘 B 金锁记 C 小团圆 D 倾城之恋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天才梦 是张爱玲晚年的自传 文档鉴赏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话剧 倾城之恋 于 1944 年在上海兰心剧院首次上演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天才梦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张爱玲的 十八春 后被改名为 A 小团圆 B 倾城之恋 C 半生缘 D 流言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以言情小说家著名的张爱玲只写过一篇严格意义上的纯粹爱情小说 即 A 红楼梦魇 B 第一炉香 C 传奇 D 十八春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十八春 这一部小说是以沈世钧的立场回忆往事 描写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在 乱世暌隔中的阴差阳错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决裂 是一部关于一所农业大学的影片 极好的图解了毛泽东对 年轻人是革 命事业的接班人 的观点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天才梦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张爱玲在 天才梦 中形容自己是一个古怪的人 而这里所谓的 古怪 主要 是指 A 张爱玲本无此意 是自谦的说法 B 张爱玲内心的自卑 C 张爱玲与以实用主义为最高原则的世俗生活的格格不入 缺乏生活的基本逻辑 D 张爱玲性格中的怪癖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从写作手法上看 结束故事的最后一段或结尾 叫做 A 议事收尾 B 煞尾 C 自然结尾 D 回应开篇收尾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文档鉴赏 3 单选题 张爱玲所说的 天才 实际上是指 A 充满智慧的意思 B 形容她自身在文学上的造诣 C 对她自身的讽刺 D 一种与充满算计的 冷冰冰的世俗不同的处世态度和生活姿态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胡兰成曾将张爱玲称作 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 也曾将她比作古希腊那位有 自恋 情结的美少年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天才梦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我的天才梦 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其中不包括 A 这篇文章反映出了十里洋场的辉煌与个人生存的无助 B 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基本苦恼 C 反映了当时人们欲望的分裂和自我的失衡 D 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国人素质的低下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倾城之恋 和 我的天才梦 之间在核心思想上仍然是一致的 它主要反映的 是 A 国人素质的低下 B 当时中国社会道德的沦陷 C 都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被物化了的 世俗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揭露和批判 D 是作者张爱玲对家国的忧思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倾城之恋 中的 倾城 实际上是 A 指两个人之间身后的爱情 B 指两个人错综纠葛的感情 C 张爱玲对被粉饰的虚伪爱情和婚姻的揭穿 是她对维系关系的本质的揭露 D 指白流苏和范柳原感情的肯定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从内在来看 张爱玲的内心是矛盾的 是她个人生命触觉的敏感 与缺乏现实生 活的能力之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岳霖先生 一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后人对汪曾祺的赞誉很多 下列不是对汪曾祺的赞誉的是 A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B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歌德 文档鉴赏 C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D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汪曾祺早年 即 40 年代就开始学习小说创作 师从于 A 巴金 B 老舍 C 郭沫若 D 沈从文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亦精于戏剧 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汪曾祺组织的演出的第一部戏剧是 沙家浜 这也是他在戏剧界的成名作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岳霖先生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根据汪曾祺的描写 我们可以知道 金岳霖先生所想要做的自己 不包括 A 不为人所号令的人 B 做放浪形骸之外的人 C 不愿受到外在约束的自己 D 言行统一 严格自律的人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将林徽因看作是当代的莫菲斯特的人是 A 金岳霖 B 郭沫若 C 梁思成 D 徐志摩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汪曾祺笔下的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们 都有共同的特点 其中不包括 A 为人天真 B 满肚子学问 C 因循守旧 D 热爱生活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是光明磊落的 林徽因曾数次深受感动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金岳霖先生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文档鉴赏 单选题 汪曾祺喜欢用水来比喻写作 他所讲求的是一种 A 平淡中见真情 B 顺其自然 C 柔和雅致 D 变幻不居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文章看似散淡 实则有序而苦心经营 这种写作特色 被 看作是中国文章的 秘密 A 金岳霖 B 汪曾祺 C 启功 D 沈从文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汪曾祺写 金岳霖先生 一文 仅仅是为了表达对金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汪曾祺能用白话文写出文言文的魅力 也特别爱用闲笔的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王元化 李鸿章办外交 上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王元化 李鸿章办外交 一文的体裁是 A 传奇 B 小说 C 正史 D 掌故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在中国古代的正史中 常看到皇帝 北狩 西狩 等类似记载 这里的 狩 往往是指皇帝 A 打猎游玩 B 逃亡被俘 C 微服私访 D 地方视察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李鸿章当外交官时 正值大清帝国衰落之际 因此 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时 不 得不对外国人卑躬屈膝 我的答案 得分 0 0 分 4 判断题 中国的史料中 只有正史的史料才是绝对准确的 文档鉴赏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王元化 李鸿章办外交 中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上世纪 90 年代 汪道涵与辜振甫就海峡两岸问题谈判达成 确立 一个中国 原则 A 北京共识 B 九七共识 C 台北共识 D 九二共识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时 重庆 大公报 的标题是 A 日本投降了 B 日本投降矣 C 日本投降矣 D 日本投降了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3 判断题 相较于白话文 文言文的文体能做到行文兼具深情 庄重 典雅的特性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作为外交官 李鸿章并不擅长写作文言文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王元化 李鸿章办外交 下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晚清中国 对中国利益侵吞最大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德国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1954 年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陈毅 D 刘少奇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晚清时期德国宰相俾斯麦曾作出论断 将来会在亚洲崛起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印度 C 韩国 文档鉴赏 D 日本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中国近代只有与李鸿章和周恩来二人才能称得上 外交 家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蔡元培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上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乡愿 德之贼也 是 的观点 A 杨朱 B 孟子 C 孔子 D 墨子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民报发刊词 的作者是 A 陈独秀 B 蔡元培 C 孙中山 D 毛泽东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3 判断题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 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上世纪民国时期建设的大学由于起点低 基础差 因此发展举步维艰 高等教育 质量一直很差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蔡元培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中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多余的话 是 的遗书 A 瞿秋白 B 鲁迅 C 王国维 D 梁巨川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回答 一诗被认为是 喊出了 80 年代人的心声 其作者是 A 顾城 B 舒婷 C 海子 D 北岛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文档鉴赏 3 单选题 美国的民主 一书的作者是 A 波兹曼 B 托克维尔 C 麦克卢汉 D 杜威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发刊词是期刊媒介独有的体裁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蔡元培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下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著名诗人穆旦的代表诗作是 A 春 B 冬 C 秋 D 夏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是 的名言 A 歌德 B 蔡元培 C 戈培尔 D 希特勒 我的答案 D 得分 0 0 分 3 判断题 从语言的使用上来讲 使用反问句去询问他人 通常是不礼貌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蔡元培认为学术上的主张和分歧是绝对的 不是相对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一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以下 不属于清华大学四大导师 A 梁启超 B 陈寅恪 C 陈独秀 D 赵元任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死是怎样的看法 A 是因为怀念晚清王朝 B 具有政治意义 文档鉴赏 C 为了跟政府对抗 D 追求独立的自由的学术人格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 A 王国维 B 梁漱溟 C 傅雷 D 老舍 我的答案 D 得分 0 0 分 4 判断题 陈寅恪因 北上怯寒 拒绝了郭沫若请其担任历史所所长的邀请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二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最伟大的精神是 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意义 A 民主与科学 B 革命与担当 C 独立与自由 D 忠君与爱国 我的答案 D 得分 0 0 分 2 单选题 与妻书 的作者是 A 陈寅恪 B 林觉民 C 谭嗣同 D 王国维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现代知识分子往往将 心性 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在陈寅恪看来 王国维自杀是令人崇敬的殉国行为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庄子 秋水 节选 一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庄子的生平比较模糊 最早可供参考的史料是 A 战国策 B 左传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文档鉴赏 单选题 百家争鸣时期 庄子在论辩上所针对的思想敌手主要是来自 A 法家和墨家 B 儒家和墨家 C 儒家和法家 D 墨家和名家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庄子文学体现了中国古典式的 A 唯美主义 B 超现实主义 C 现实主义 D 浪漫主义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庄子和老子同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思想十分一致 没有任何不同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庄子 秋水 节选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是孟子的主张 他主要是为了批驳 的观点 A 农家 B 法家 C 阴阳家 D 道家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凤歌笑孔丘 的是楚国狂人 A 庄周 B 微子 C 介子推 D 接舆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战国时期 国国君闻说庄子贤明 希望聘之为相 却被庄子拒绝 A 齐 B 秦 C 楚 D 鲁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庄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建构主义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庄子 秋水 节选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文档鉴赏 单选题 按照余英时的看法 中国 哲学的突破 出现在 时期 A 宋明理学 B 隋唐佛学 C 魏晋玄学 D 百家争鸣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中国关于本体的经典讲法 这句话出自 A 论语 B 庄子 C 易经 D 道德经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庄子所谓的 道 既是一种境界 也是一种功夫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儒家所谓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中的 治国 其所指的 国 和我们 今天所谓的国家观念非常相似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庄子 秋水 节选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楚人遗弓 的典故出自 A 庄子 B 老子 C 吕氏春秋 D 论语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秋水 一文中 庄子借北海若之口 提出了 以 观之 物无贵贱 的绝对 主义观点 A 己 B 道 C 俗 D 物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在道家看来 只有 道 才是绝对的 其他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道家 无为以至于无不为 的人生观是非常消极 保守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文档鉴赏 庄子 秋水 节选 五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期 以博学多识 知识丰富闻名于世的思想家是 A 邹衍 B 屈原 C 孔丘 D 墨翟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 是 的创作理想 A 庄子 B 司马光 C 苏轼 D 司马迁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庄子 秋水 中所谓的 一曲之士 指的是 一类的人 A 地位低贱 B 容貌丑陋 C 道德低下 D 见识狭隘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秋水 是 庄子 内七篇中的一篇 当为庄子本人所做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屈原 楚辞 渔父 上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渔父对屈原 莞尔一笑 其意义不包括 A 对屈原内心苦闷的理解 B 对屈原的不理解 C 对屈原报国无门的同情 D 对屈原寻死的想法的不赞同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对 楚辞 渔父 一文进行赏析 不包括以下 项 A 独幕剧式的 B 收尾留有余地 给人思考的空间 C 内容丰富 情感突出 篇章主旨明确 D 对话的特点具有比喻性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离骚 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 A 人生感慨诗 文档鉴赏 B 政治题材叙事诗 C 政治抒情诗 D 爱民悯国诗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学术界大多数认为屈原相当一部分作品就是最早的剧本 我的答案 得分 0 0 分 屈原 楚辞 渔父 下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屈原的 渔父 与庄子的 渔父 并不相同 下列不能说明二者的差异的是 A 立场不同 B 思想路线之争与人生道路之争的不同 C 开篇和结尾写作手法的不同 D 内心矛盾与对外的批判之不同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 不能说明屈原 渔父 的艺术特色及价值的是 A 成功将内心独白形象化 B 精炼 生动的形象描写和语言描写 C 充满张力的表达 D 全文充满对人性的反思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庄子的 渔父 和屈原的 渔父 都表达了出世和入世的观点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庄子的 渔父 是为了批判不同的思想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一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流行音乐的定义中最根本的东西是 A 广为人知 B 口水化 C 大众化 D 媒介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2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新媒介时代的媒介是 A 数字媒介 B 收音机 C 电视媒介 D 网络媒介 文档鉴赏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不同时代的声音总是与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紧密相关 也是对社会政治的另一种 反映 而半音的出现和交响乐的发展 与 相关 A 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 B 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C 资本主义的理性化逻辑 D 资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流行音乐并非自古就有 它的形成具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以下不能用于形容赵鹏版 花房姑娘 的声音特质的选项是 A 耳边絮语的唱法 B 柔情围困的挣扎 C 低音贝司取代吉他音 D 旋律与人声的协调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崔健的摇滚乐自成特点 以下描述不符合这些特点的是 A 桀骜不驯 B 声音具有破坏性 C 冲破束缚的渴望 D 温情脉脉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于 A 上个世纪 60 年代末 B 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 C 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D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林志炫诠释的 花房姑娘 充满了一种柔软的不舍和幽怨情调 这与崔健所表 达的感情很相似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除了邓丽君以外 也构成了中国新石器情感启蒙的最早流行文化版本 A 罗大佑 B 张爱玲 文档鉴赏 C 三毛 D 琼瑶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按照对流行音乐声音政治的阶段划分 邓丽君属于 A 精英诗语阶段 B 消费主义社会的症候 即日常俗语阶段 C 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阶段 D 全球化时段的狂欢 即杂鱼混搭的阶段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罗大佑被看做是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 即私人絮语阶段的代表人物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台湾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 70 年代在中国大陆传播 是与当时人们寻求感情的解 放密切相关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流行音乐从 罗大佑模式 里分化出来 以下不属于这一分化的是 A 都市的伦理困境和情感偏执 B 对祖国的无比坚定的爱和主体自信 C 现代都市的主体的迷茫和失落 D 逃离的冲动和无路的出路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罗大佑的歌曲中 不是体现古典自然优美的情绪的是 A 童年 B 野百合也有春天 C 光阴的故事 D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邓丽君所代表的时代 更多的是反映都市茫然感 疏离感与浓重的乡愁之间的冲 撞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齐秦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主义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五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在罗大佑模式的分化中 其中有一类是对现代城市主体的迷茫与失落 下列的音 乐 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文档鉴赏 A 笨小孩 B 阴天 C 红日 D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下列音乐 不能反映一种都市伦理困境和情感的偏执的是 A 不留 B 囚鸟 C 红日 D 春天里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春天里 和 私奔 所反映的情感主题都属于一个类型 都是对爱情美好的憧 憬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我家的门前是太平洋 一曲所反映的是对乡土中国的浪漫想象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六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时期 声音的政治达到了顶端 A 80 年代初 B 80 年代中 C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D 90 年代末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齐秦用柔情的唱法 原因不包括 A 对纯粹声音的追求 B 对纯粹爱情的向往 C 用纯粹的声音对抗现实的污浊 D 希冀用柔情拯救人们彼此间的冷漠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摇滚实质上是在批判现实 但不包括 A 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 B 批判个性的解放 C 对她自身的讽刺 文档鉴赏 D 批判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 我的答案 C 得分 0 0 分 4 判断题 齐秦和齐豫对纯粹的声音的追求 与罗大佑开创的摇滚音乐之风 其追求的精神 实质是不一样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七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校园民谣的悲伤 不包括 A 告别理想时代所面临的彷徨和忧郁 B 个体无法独立的焦虑 C 面对冷漠现实的恐惧感 D 告别青春的悲伤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校园民谣回溯了罗大佑的音乐所没有的一些情感 其中不包括 A 少年的狂妄和校园的浪漫 B 成人的悲伤 C 反映的是一种悲伤的宿命感 D 校园组族群的悲伤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老狼的成名曲是 它所反映的是失去话语权的大学生在文化转型期所流露的 一种伤感情绪 A 同桌的你 B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C 青春再见 D 关于现在和未来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校园民谣的出现 实质上是以另一种形式对崔健式摇滚和理想主义的延续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现象七十二变 八 已完成成绩 50 0 分 1 单选题 摇滚 Rock and Roll 是一种音乐类型 它流行于美国的 A 上个世纪 40 年代中 B 上个世纪 40 年代末 C 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 文档鉴赏 D 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2 单选题 周杰伦的歌曲呈现的是 景观 A 对青春的无限怀想 B 对个体解放的无言诉说 C 对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D 先锋时尚与古典主义想象的融合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李宗盛对罗大佑的清算 就相当于商品时代的消费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清算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李宗盛的歌曲风格更多的是一种深沉 而罗大佑的音乐风格则更为日常化 他更 多的表达的是小小的个人的日常情感 我的答案 得分 0 0 分 戴望舒 萧红墓前口占 一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有很多笔名 下列不是戴望舒的笔名的是 A 江恩 B 公木 C 戴梦鸥 D 艾昂甫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按照二分法来看 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是 A 烦忧 B 我的记忆 C 望舒草 D 雨巷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郭沫若属于 派诗人代表 A 新月诗 B 象征诗 C 自由诗 D 现代诗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口占 是现代文学的词语 所谓 口占 就是指口头的 后经过其他人整理成 文的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文档鉴赏 戴望舒 萧红墓前口占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解读 雨巷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诗人在思想上的返乡之路 B 丁香所代表的静谧 含蓄 与都市的动态和张扬 在诗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C 揭露都市情感的虚伪 D 对乡村文明的回望与眷恋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被称为 诗怪 的中国诗人是 A 郭沫若 B 戴望舒 C 李金发 D 闻一多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雨巷 融合了戴望舒前期诗学的主要特点 其中不包括 A 古典化的意象 B 象征主义的手法 C 感伤忧郁的诗风 D 从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情绪上影响着诗歌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传统的悼亡诗 更多着墨于描写逝去的人对诗人有深刻影响的方面 以此来表达 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戴望舒 萧红墓前口占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 茶花 被赋予了很多内涵 其中不包括 A 朴素 B 妖艳 C 清纯 D 高洁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分析戴望舒的 萧红墓前口占 一诗 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内容方面上看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 诗中的超现实性鲜明的将两位诗人的个性和主动性都体现了出来 B 戴望舒将亡者与悼亡者之间的对话变成了主体与主体的对话 C 作者用了隐喻 D 戴望舒在诗中对悼亡者与亡者的关系定位与苏轼的悼亡诗相同 体现的都是主客关系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文档鉴赏 单选题 针对戴望舒用红山茶去拜祭萧红的做法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山茶花映照了悼亡者戴望舒内心的庄严与热烈 B 萧红生前对热烈明快的颜色的喜好 C 这是戴望舒根据个人喜好的选择 D 山茶花的隐喻赞扬了亡者萧红生命的灿烂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在戴望舒 萧红墓前口占 一诗中 长夜漫漫 的出自 史记 的 长夜漫漫 何时旦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戴望舒 萧红墓前口占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在戴望舒 萧红墓前口占 一诗中 海涛闲话 主要暗示了三点 其中不包括 以下 项 A 说明萧红内心的孤高 B 平静的海湾下的长眠者的不平静的睡眠 C 萧红死后也还是摆脱不了寂寞 D 对萧红受伤的寂寞的灵魂的慰藉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东北作家群的四个主要人物都与萧红有关 其中不包括 A 萧军 B 骆宾基 C 施蛰存 D 端木蕻良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骆宾基是我国左翼作家之一 下列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 金文新考 B 边陲线上 C 幼年 D 春灯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所谓诗歌的意象 就是指诗人借助于此来表达一种意义的东西 是借情于物的一 种方式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古诗十九首 一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学习诗词创作首要的任务是 A 自行创作 B 知识储备 C 背诵 文档鉴赏 D 抄写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行行重行行 一诗中开篇有 与君生别离 的描绘 其中 生 字可有三种解 释 不包括以下 项 A 作生疏 疏离解 B 生离死别之意 C 生生拆散之意 D 作动词 表示从无到有的过程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古诗十九首 最早出现在 A 后汉书 B 艺文志 C 史记 D 文选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古诗十九首 被誉为 五言之冠冕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古诗十九首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是 A 阮籍 B 屈原 C 文天祥 D 杜甫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按照情感主题对 古诗十九首 进行划分 不包括以下 项 A 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 B 失意的感情 C 离别之情 D 淡泊人生的豁然之情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王国维先生用三句诗来表述人生的三境界 其中形容第三境界的是 A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西楼 望尽天涯路 B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C 众里寻他千百度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D 劝君歌少息 人生亦如此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文档鉴赏 判断题 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诗人 他是古典派的主要成员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古诗十九首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李白 玉阶怨 一诗 玲珑望秋月 中的 秋月 代表的是一种 的意境 A 人生悲欢离合的愁绪 B 寄托思念故乡 C 代表心灵对美好的追寻与向往 D 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古代诗词中常出现 慷慨 一词 与现代的用法相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壮士不得志于心的一种感慨 B 与现代的用法一致 表示大方之意 C 面临失意时的无奈 D 指有志不获成的内心情怀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李商隐的 燕台四首 主要描述的是一种 情感 A 愤懑不得志 B 怀古 C 思乡 D 女子对爱人的思盼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李商隐的 燕台四首 主要是以春 夏 秋 冬四季为题 借景抒情 描述女子 思君情怀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古诗十九首 四 已完成成绩 75 0 分 1 单选题 西北有高楼 中的 西北有高楼 一句 借 西北 和 高楼 两个点写女主 人公的居处环境 实写 A 环境恶劣 B 内心孤独高远而又坚韧的品格 C 女子内心凄凉悲苦 D 女子与爱人心里距离之遥 我的答案 B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优秀作品可分为三个层次 其中不包括 A 情思上的感动 B 感官上的触动 C 内心的共鸣 D 思想上的感发 文档鉴赏 我的答案 B 得分 0 0 分 3 单选题 古代文人常写诗抒怀 一般有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精神追求路数 作开启 了文人有待于外的肯定这种精神追求的传统 A 楚辞 B 论语 C 诗经 D 孟子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在中国的文学书写传统中 当描写一个女子站在窗前时 往往是写该女子内心向 外的渴求 是寻求外界关注和认可的情怀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在王国维的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词中 针对 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 句中的 小 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王国维用前后的 大道 和 行人小 作对比 不仅在纵向上 也在横向上给予空间环 境描写以合理的扩展 给人想象的空间 B 用 小 字来形容行人渐行渐远 C 小 字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高 D 它与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中的 大 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楼至高大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将王国维的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与温庭筠的 望江南 相比 二者有 很多相似之处 其中不包括 A 数尽 和 过尽 的相似 B 俯瞰行旅 C 节气时令 D 独倚高楼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在诗词的初步阐释不足以理解诗词的意义和主旨时 一般会采用延伸的解读办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诗词的主题是通过意象直接表达出来的 所以考虑主题的接续实际上也是对意象延伸思 考方法的补充 B 可以考虑诗词主题的接续与比较 C 一般可以继续考虑是否是意象的赓延和变迁 D 考察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 是一种文学史的视野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的上阕 王国维用了很多对照 既有高楼与行人的 大小对照 也有描写主人公与行人的忙与闲的对照 文档鉴赏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二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古代诗词中 有不少作品是以 智者俯瞰 的方式构思所做 其分析思路不包括 环节 A 明确俯瞰主体 B 明确俯瞰行为 C 直抒胸臆 D 明确造境明理的方式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以下对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的解读中 错误的是 A 高低大小的对照 使得观察者也变成了被观察的对象 而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B 有俯瞰的意味 C 没有明确的俯瞰主体 D 此文的主人公正是独倚高楼的闲人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3 判断题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词中 一霎车尘 都向尘中老 中的 老 在 此说的仅仅是年龄的老去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所谓的 天眼 指的是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或者说本象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三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 其关键是 A 把握主体视角 B 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 C 要有历史的语境 D 关注 整体语境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词中 一霎车尘 的 一霎 与此相关的解释 不正确的是 A 它也表示词的上下阕观察角度的变化 B 它表示时间尺度的突然变化 C 它表达出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一种坦然和豁达 D 它也表示对世界的认识层次的变化 我的答案 C 得分 25 0 分 3 单选题 倘若说王国维的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词可能隐含着佛理 亦说得通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文档鉴赏 A 这一思路与王国维的现实信仰一致 因而与算作有证可考 B 按照这种思路 那么上下阕的对比就变成是俗谛和圣谛的对比 C 尘 字亦与佛家的有关思想相契 它代表的是人世的劳烦与困顿 D 一霎 与 一刹 基本相同 而后者在佛教思想中又表示世事无常变化 我的答案 A 得分 25 0 分 4 判断题 一霎 与 一刹 在一般使用中基本等义 皆表示时之极少 我的答案 得分 25 0 分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四 已完成成绩 100 0 分 1 单选题 王国维的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之所以难解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下列不 能成为原因的是 A 作者的感情跌宕 但又转化自然 形成强烈的冲突对照 留有足够意义空间 B 写作手法的大胆创新 C 词的情感表达若即若离地援入佛理 D 典故生僻 我的答案 D 得分 25 0 分 2 单选题 对王国维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结尾场景的突然转变 下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销售配件协议书
- 生产用车购买协议书
- 纯化农庄转让协议书
- 电梯广告出租协议书
- 社区场地置换协议书
- 男女共同经营协议书
- 男女分手离婚协议书
- 股份经营期刊协议书
- 父亲负债离婚协议书
- 电力安全个人协议书
- (高清版)AQ 1079-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 用技术条件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贵州老年大学聘任教师登记表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
- 第四单元《学习演讲词》整体设计 说课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遵守银行业监管规定承诺书
- 长沙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教职工笔试真题2021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 2024版《隐患排查标准手册》(附检查依据)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 海南陪诊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