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潭三大桥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总结报告长沙交通学院湘潭工学院2001年4月参加施工控制研究主要人员名单姓名职称所起的作用颜东煌教授项目总负责人袁帅华讲师现场负责人李学文讲师计算分析钟新谷教授现场协调田仲初副教授计算分析徐卓荣实验师测试舒小娟助教测试郑玉国助教测试湘潭三大桥施工控制研究依据1 由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湘潭三大桥工作组(甲方)与长沙交通学院(乙方)签订的湘潭三大桥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项目协议书。2 湘潭三大桥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项目实施大纲。3 湘潭三大桥三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变更设计图纸和文件。4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021-89)5 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现行)(JTJ027-96)6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25-89)7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J076-94)目 录一、 报告正文1二、 结构计算离散图和计算工况信息15三、 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工作提纲17四、 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工作提纲补充说明21五、 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指令表23六、 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现场会议备忘录湘潭三大桥施工控制研究总结报告项目概述湘潭市湘江三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半漂浮体系,跨径组合为:133米270米133米,全长536米。由于通航要求,本桥边跨没有设置辅助墩,故边中跨比例达0.5,比较大,对受力较为不利。主梁采用有悬臂的实心双主梁断面,梁高2.3米,双主梁(索)中距18.5米,标准段实心主梁单肢宽1.7米,桥塔处加厚段1.9米。边跨靠近梁端部约50米范围内,主梁内侧加下翼缘,以增加截面下缘抗弯模量,适应边中跨比例较大的结构特点。主梁桥面板宽24米,标准节段长8米,标准横梁间距4米,厚0.3米,主梁端部横梁厚2.3米,桥塔处横梁厚0.6米。斜拉索呈扇形布置,每个塔扇形索面16对索,标准梁底部索锚固点间距为8米,塔上索距为1.62.5米。斜拉索为PES7型规格,7平行镀锌钢丝。桥塔采用双柱花瓶形塔,塔高95.3米,箱形断面,斜拉索直接锚固于塔壁中心处。0#1#块主梁的施工,是同时在由挂篮主体结构组成的支架体系上一次浇筑完成的,自第二号梁段开始使用前支点挂篮悬浇,每次施工长度为8米。其中,斜拉索的安装索力在当前施工梁段分三次张拉到位。 图1 湘潭三大桥总体布置图2理论计算1)理论计算建模及理论仿真计算工况全桥施工控制理论计算建模把湘潭三大桥离散为平面杆系结构,主梁离散为206个梁元,全桥离散为378个单元,295个节点,四套前支点挂篮也离散为结构单元参与整体受力。全桥仿真理论计算工况为139个。详见附件1。2)理论控制数据计算用长沙交通学院颜东煌教授研制开发的斜拉桥设计计算与控制分析软件计算理论控制数据,计算了以下理论控制数据;a) 各施工梁段的安装索力和主梁立模标高;(见施工控制指令表,附件3)b) 各施工梁段的状态变量值(包括分次张拉索力);(见附件3)c) 挂篮前移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最后一次张拉后的悬臂前端5对索的索力、前5个梁段主梁测点标高值及塔顶的偏位值;d) 斜拉索最后一次张拉后主梁和塔上施工中的控制截面应力和应变值;e) 典型状态下的全桥索力、标高、塔顶偏位及控制截面应力和应变值;(典型状态包括每隔5对索选一个状态;合龙前后状态;二期恒载前后状态)以上理论数据曾与设计方作过多次核对,已确认无误。a)和b)的控制数据在发出之前均有设计和监理的签认。(见附件3)4)施工控制中的计算与分析a)采用湘潭三大桥的设计资料和设计参数的规范值,进行正装理论计算。对成桥状态和主要施工阶段的索力、梁和塔的变形、应力等进行计算,并与设计方的成果进行校核对比,分不考虑和考虑收缩、徐变两种情况。通过对比发现最初的正装计算结果与设计方的计算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于是,与设计方一起相互进行反复地检查,统一参数,找出原因,校准原始数据,直至两套计算结果基本接近。b)跟踪各施工阶段详细计算。通过挂篮的试压结果,获得了挂篮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值,进一步调整了挂篮纵梁的刚度;对于能观性状态变量(如标高、塔顶偏位、应力、应变等)的理论值与实际值间存在的差别,通过参数识别法拟合出新的设计参数,使理论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别达到最小,如主梁容重、弹性模量和塔、梁的刚度,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等;最后计算出下一个梁段的合理索力和主梁线形的修正量。c)开放交通前的索力调索。在二期恒载完成后,对全桥的标高、索力和应变进行了统测。本桥由于施工控制从严,建桥各方层层把关,索力、标高及应力均达到了设计的成桥状态,各项参数均未超过相关规范允许的要求,索力一次性张拉控制到位,最终没有调索,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工期。3施工监测1)索力测量斜拉索索力测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主梁内力、线形和塔顶偏位,它的误差有时可以掩盖其它权重相对较小的一系列可观性状态变量误差的表现,如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关系到施工的安全。因此,在施工的监测中,必须把保证索力测试结果正确、可靠放在第一位。湘潭三大桥的索力测量主要采用了频谱分析法(也称脉动法),把高灵敏度传感器绑在待测斜拉索的合适位置上,采集斜拉索在环境振动激励下的振动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和频谱自动计算分析后,在频谱图上得到斜拉索的自振频率,最后根据自振频率和索力的关系确定索力。影响斜拉索索力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斜拉索两端锚固点间的有效长度、综合容重、边界条件、斜拉索弯曲刚度,以及风振引起的桥面振动等。在测试中的典型工况下进行了标定,一方面用INV306动力仪和IFM168动力仪互校测索的频率,再用高精度测力传感器标定索力(分锚在前支点挂篮上和锚在主梁上张拉两种工况)。与此同时,应尽量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量,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第二次张拉力的控制。在每个标准梁段施工过程中,测试挂篮前移、砼浇筑完成以及最后一次斜拉索张拉后的悬臂前端5对索的索力;测试斜拉索前几次张拉前后的悬臂前端2对索的索力。每隔5对索,在某一典型状态(如斜拉索最后一次张拉后、合龙前后、二期恒载前后)下对全桥索力作一次统测。此外,还进行了24小时温度变化时的索力测试和有、无风振时的索力对比工作。2)位移测试a) 测点位置:每一梁段悬臂端截面梁顶设立三个标高观测点,分别布置在两个主肋中心处和断面中心处。断面中心测点也可作为主梁偏位测量的测点。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前,该测点临时布置在挂篮模板相应位置处。该临时测点也是立模的测点。b) 测试方法:用精密水准仪测量测点标高。临时水准点可设在梁塔临时固结处。3)主梁和塔中控制截面应力、应变测试斜拉桥施工中的主梁应力测试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现场监测工作。我们经过长期使用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应变测试元件进行测试分析,认为针对混凝土结构选用振弦式应变计测试结果较好,且长期的稳定性也较好。对于不同截面可选用不同压应变量程的应变计,受拉区采用振弦式钢筋应变计。湘潭三大桥采用了国产和少量进口的应变计,在受外力之前测试初值,与相同部位的无应力应变计同步测试。湘潭三大桥在近12个梁段和三道横梁时共埋设了近50个振弦式应变计,对于有代表性的梁段,在挂篮立模和张拉预应力以及斜拉索第三次张拉的前后进行了测试,对于桥面板“剪力滞”现象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桥面板的“负剪力滞”现象等,把应变的结果与理论值(含收缩、徐变)对比来间接控制主梁中的应力。另一方面,还可作为修正收缩、徐变系数的直接依据之一,所测的应变结果,对湘潭三大桥主梁的施工安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主梁应力、应变测试断面选择在各塔两侧中跨所在梁段的合适位置、施工过程中应力控制截面以及成桥后活载作用的控制截面。截面上的测点布置重点测试上、下缘处的值。主梁应力测点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4)塔顶水平偏位测量a) 测点布置:各塔顶上下游各设一至二个测点,测点位置选在塔顶便于观测的可靠位置处。b) 测试方法:主要用全站仪、经纬仪测量。图2-(a) 1号梁段应力测点布置图图2-(b) 3号梁段应力测点布置图图2-(c) 13号梁段应力测点布置图图2-(d) 中跨合龙梁段应力测点布置图5)温度及其影响观测a) 温度场观测 测试方法混凝土中的温度测试和索的温度测试选用NTC型直径为4米的热敏电阻,使用读数精度达4位半的DT数字型阻值表测出。主梁的两个标准截面以及测温索段内预埋温度元件,以测量其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本桥在挂篮立模和索的最后一次张拉时均测试了索梁温度场,为在施工控制中修正温度影响、确保主梁局部线形平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度测试施工期内,重点实测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索、梁温差和温度场,主梁选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截面,在主肋和顶板沿高度共布设了50个高性能的热敏电阻,在3米长的同实索等直径的试验索中心和钢丝外圈与PE层内部共布6个高性能的热敏电阻,桥面板与梁肋的温度差大于规范5度,索与梁肋的平均温差也大于10度,所测结果对主梁状态标高控制和加快施工进度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测试时间在主梁施工期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天气进行了24小时连续观测。例如:每个季节选择一个晴天、多云天和阴雨天。特别是在主梁施工的养护期间,实测到了梁板中的水化热变化规律,对于施工方法如何养护起到了依据作用。b) 温度对结构变形和受力影响的测量 测试内容:主梁标高、索力、塔顶偏位及相关截面应力应变。 测试时间:与温度场观测同步进行。4施工控制工作小组的监测和监控思路在湘潭三大桥施工控制中,把成桥状态(成桥三年后的状态轨迹为设计线形)做为控制的最终目标,而把施工的中间状态(过程运动状态轨迹)作为中间控制目标和纠偏的依据,把立模标高和当前安装索的张拉索力作为能控性的状态变量,把已建主梁标高、斜拉索的索力和关键截面的应力、应变以及典型工况下的塔顶偏位作为可观性和待调性状态变量,采用了斜拉桥施工的最优控制思想,我们在已有的控制工作基础上,重点对控制目标中的索力、标高、塔顶偏位和结构应力的实测值和计算值间的误差进行权重识别计算与分析,反算出施工控制仿真计算中所选用的设计参数。其次,通过采用高精度索力传感器对斜拉索频率计(如IF168动力仪)测得的索力进行标定,以提高索力实测值的精度。具体控制方法如下:1设计参数识别通过在典型施工状态下对状态变量(索力、位移和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识别出设计参数误差量。2设计参数预测根据已施工梁段的设计参数误差量,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如灰色模型等)预测未来梁段设计参数的可能误差量。3优化调整通过设计参数误差对桥梁变形和受力的影响分析,应用优化方法调整本梁段与未来梁段的安装索力以及未来梁段的立模标高,使成桥状态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设计成桥状态,并且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安全。必要时还可对已施工梁段的索力进行调整。5湘潭三大桥控制特点和结果在湘潭三大桥的控制工作中,对于计算分析方面重点做了设计参数识别、预测和调整;在监测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测试工作:全过程的索力、标高和应力测试,积累了施工中桥面板的应力分布规律的资料;实测了肋板式断面的温度梯度和索、梁温差规律。 索力正常全桥128根斜拉索中,上、下游平均索力的偏差仅9根斜拉索超过5%,但均在10以内。所以索力控制使主桥施工成桥后一次性到位,斜拉索索力偏差均在规范允许偏差10%的范围内,见表1和图3。无需再进行索力调整。 标高正常全桥施工成桥后在比较均匀的温度场下测量了桥面标高,桥面标高测点位于桥面中轴线上。因此,采用桥面标高做出理论与实测的对比,从图4上看到,中跨中部点位实测标高高于理论最终线形,符合徐变对主梁标高的影响规律,标高是正常的。 塔顶偏位符合设计要求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中表6.25.2-1中规定,在成桥状态下,经实测塔的偏位与设计理论值相比,基本符合规范允许值,即32mm,符合设计要求。见表。 湘潭三大桥成桥状态塔顶水平偏位一览表(mm) 表2塔号理论值塔高HH/3000(JTJ071-94)实测值26#09730032-40(偏岸侧)27#09730032-27(偏江侧) 成桥状态26#墩全桥索力表 表1-(a)时间:2001、4、25 3:00天气:阴温度:13 单位:KN索号江侧上游江侧下游岸侧上游岸侧下游13215 3171 3054 3054 22154 2289 2234 2264 32600 2608 2563 2438 42661 2708 2452 2452 52749 2643 2556 2556 62772 3064 2959 2942 72989 2911 2739 2800 83121 3231 3114 3156 93312 3228 3099 3118 103263 3134 3470 3527 113604 3396 3795 3687 123388 3434 3733 3538 133956 3911 4151 4221 143884 3979 3954 3914 154445 4581 4524 4524 165343 5367 5274 5179 成桥状态27#墩全桥索力表 表1-(b)时间:2001、4、25 3:00天气:阴温度:13单位:KN索号江侧上游江侧下游岸侧上游岸侧下游13238 3154 3107 3092 22156 2133 1982 2212 32357 2202 2408 2466 42637 2547 2585 2358 52664 2712 2663 2611 63071 3036 3003 2815 72845 2967 2929 2746 82924 2985 3093 2832 93123 3015 2917 3196 103379 3374 3664 3722 113542 3585 3599 3580 123556 3788 3774 4003 133891 3707 3992 3740 144270 4279 3986 4042 154426 4552 4862 4671 165319 5463 4799 5040 26#墩实测索力与理论索力对照表 表1-(c)索号江侧实测江侧理论值误差岸侧实测岸侧理论值误差平均值(KN)(KN)(%)平均值(KN)(KN)(%)1319330604.4305430380.52222220777.0224920658.93260423759.6250123615.94268526112.824522579-4.9526962716-0.725562697-5.26291829010.6295129330.67295028633.127702898-4.48317630743.3313530672.29327031832.731093119-0.31031993307-3.3349934670.911350034461.6374136422.71234113576-4.636363762-3.413393437983.6418639446.11439324175-5.839343945-0.31545134587-1.645244720-4.216535553400.3522750673.127#墩实测索力与理论索力对照表 表1-(d)索号江侧实测江侧理论值误差岸侧实测岸侧理论值误差平均值(KN)(KN)(%)平均值(KN)(KN)(%)1319630604.4309930382.02214520773.3209720651.6322802375-4.0243723613.2425922611-0.724712579-4.2526882716-1.026372697-2.26305429015.329092933-0.87290628631.528372898-2.1829553074-3.929623067-3.4930693183-3.630563119-2.010337733072.1369334676.511356434463.435893642-1.412367235762.7388837623.413379937980.038663944-2.014427541752.4401439451.71544894587-2.1476647201.016539153400.949195067-2.91113 应变测试结果基本正常实测应变最大值小于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平均值。列出六个典型断面施工成桥状态的应变对比值。如表。湘潭三大桥斜拉桥主梁施工成桥状态的应变比较表 表 3 梁 段下缘应变()上缘应变()理论值实测值理论值实测值26#A1324236421427026#A0325449820013826#J13317488251308合龙段2716609430227#J0326342419416727#A13249322211286以上这些工作,对湘潭三大桥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结果符合精度要求,令人满意。6 结论a) 索力、标高、塔顶偏位等结果均正常,误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达到了设计的成桥状态,可以进行成桥荷载试验等工序。b) 湘潭三大桥的控制实践说明了在混凝土斜拉桥的悬浇施工中,当前施工梁段斜拉索的分次索力和标高的全过程控制也同等重要,它将决定相邻梁段线型的控制精度;对长索用传感器进行标定可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测力的精度。立模和第三次张拉时,同步实测温度场(特别是索、梁温差等)有利于设计参数的准确识别;跟踪监测主梁中关键截面的应变,不仅对主梁应力安全起预警作用,而且还可对理论的收缩、徐变参数进行校核c) 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是控制领导小组的直接、正确领导和一桥各方共同团结协作的结果。7 建议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后期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将对大桥有较大影响,会使中跨主梁向下变形,塔顶水平偏位向中跨增加,这是正常的。建议管理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加强后期的长期观测,密切关注斜拉桥的各项参数变化,定期检测,确保湘潭三大桥主桥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营状态。8 致谢感谢参加和支持湘潭三大桥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工作的单位:湘潭市湘江三大桥建设指挥部、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监理公司、铁道部大桥局第五工程处等,以及所有关心与支持湘潭三大桥的专家和领导!报告技术负责人:湘潭三大桥施工控制组2001年4月15附件1湘潭三桥斜拉桥施工控制结构计算离散图理论计算工况信息湘潭三桥施工控制组湘潭三桥施工控制计算工况信息大工况号小工况号工 况 内 容11下塔柱及下横梁施工2中塔柱及上横梁施工3上塔柱施工40#块施工51#梁段施工,1#索安装,进行第一次张拉61#索第二次张拉7挂篮挂在1#梁段上81#索第三次张拉212#索安装,进行第一次张拉22#梁段浇注主梁的1/2砼32#索第二次张拉42#梁段砼浇完5降挂篮,张拉预应力。62#索第三次张拉3101挂篮前移至当前梁段,立模2当前斜拉索安装并进行第一次张拉3当前梁段浇注主梁的1/2砼4当前索第二次张拉5梁段砼浇完6降挂篮,张拉预应力。7当前索第三次张拉11151挂篮前移至当前梁段2当前斜拉索安装并进行第一次张拉3当前梁段浇注主梁的1/2砼,在主跨前一梁段中间横梁位置加1/2的平衡重。4当前索第二次张拉5梁段砼浇完,平衡重也加完6降挂篮,张拉预应力。7当前索第三次张拉湘潭三桥施工控制计算工况信息大工况号小工况号工 况 内 容161挂篮前移至16号梁段,边挂篮与边墩连接,挂篮立模2A15#梁段中横梁位置加压重400KN,16号索安装,进行第一次张拉;316号梁段浇1/2 砼416号索第二次张拉;5砼浇完6边跨合龙,去压重7降挂篮,张拉16梁端的预应力816斜拉索第三次张拉171拆除边跨挂篮,凿除塔梁临时固结2主跨16梁段中横梁位置加压重500KN3合龙主跨4边跨16斜拉索第四次张拉5加后期预应力6拆除中跨平衡重181浇注部分二期恒载,张拉15、16索2加剩余二期恒载191成桥试验,通车,长期徐变2徐变3徐变4徐变5徐变6徐变7徐变16附件2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工作提纲及补充说明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组湘潭三大桥主桥施工控制工作提纲一、 施工控制目的与意义湘潭三大桥主桥为主跨270米的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为了确保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且成桥后主梁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受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斜拉桥建造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斜拉桥设计与施工高度耦合,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材料性能、浇筑程序、立模标高和斜拉索安装索力等都直接影响成桥的线形与应力,而施工现状与设计的假定总会存在差异,为此必须在施工中采集需要的数据,通过计算,对浇筑主梁立模标高和斜拉索的安装索力给以调整与控制,以满足设计的要求。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和优化控制,在施工中逐步做到把握现在,预估未来,避免施工差错,尽可能减少索力调整工作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二、 施工控制的原则与方法(一)控制原则控制目标为成桥后主梁和主塔控制截面弯矩以及主梁线形。控制调整的手段为安装索力和立模标高。调整分析方法为最优化方法。最终要使成桥后斜拉桥各部分受力以及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二)控制方法(附图1) 1设计参数识别通过在典型施工状态下对状态变量(索力、位移和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以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识别出设计参数误差量。2设计参数预测根据已施工梁段设计参数误差量,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如灰色模型等)预测未来梁段的设计参数可能误差量。3优化调整通过设计参数误差对桥梁变形和受力的影响分析。应用优化方法调整本梁段与未来梁段的安装索力以及未来梁段的立模标高,使成桥状态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设计成桥状态,并且保证施工过程中受力安全。必要时还可对已施工梁段的索力进行调整。三、 施工控制主要工作内容1 施工过程结构变位、应力和索力观测施工一个梁段称为一个阶段,每阶段共分七个工况:挂篮定位立模;第一次张拉前支点斜拉索;主梁混凝土浇筑一半;第二次张拉前支点斜拉索;混凝土浇筑完毕;预应力张拉、降挂篮;主梁斜拉索第三次张拉至安装索力。如果需要进一步改善挂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受力,可将混凝土分三次浇筑,斜拉索分四次张拉,则一个阶段共分九个工况。每阶段观测项目如下:(1) 截面钢筋应力或混凝土应变观测测点布置见附图。观测次数:每阶段的工况以及合龙前后和二期恒载后等典型工况测读。(2) 索力测定观测次数:每阶段的、工况监测前6对斜拉索的索力,、工况监测前2对斜拉索的索力。每隔5对索在工况或下对所有已施工的斜拉索测量一次。观测时间:、一般在工况完成后立即进行,但、工况的观测应在日出前的一段时间内进行。(3) 主梁挠度观测 测点布置:每一梁段悬臂端截面梁顶设立三个标高观测点。测点须用短钢筋预埋设置并用红漆标明编号。当前现浇梁段悬臂端截面设立二个临时标高观测点,作为当前梁段控制截面梁底标高用,并给出相应于梁顶对应的二测点的高程关系。观测次数和数量与索力相对应。观测方法:用精密水准仪测量测点标高。临时水准点可设在梁塔临时固结处。观测时间:与索力要求相同。(4) 塔身、塔顶水平变位测量测点布置:各塔顶沿上下游设一二个测点。观测次数:每阶段工况和各观测一次。注意:a)所有观测记录须注明工况(施工状态)、日期、时间、天气、气温、桥面特殊施工荷载和其他突变因素。b)测试工作是施工控制的基础,必须认真执行,并保证数据的可靠。为此测量工作应作为施工的一个工序来完成,测量数据应经有关人员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2 与施工控制有关的基础资料试验与收集(1) 混凝土收缩试验,测试混凝土不同时间的收缩应变。(2) 混凝土龄期为3、7、14、28、90天的强度与弹性模量试验。如施工现场改变水泥品种批号或砂石集料及配合比时须做一套试验。(3) 气象资料:晴雨、气温、风向、风速。(4) 实际工期与未来进度安排。(5) 挂篮支点反力及其他施工荷载在桥上布置位置与数值。3 设计参数误差分析和识别挂篮刚度分析;梁段自重误差对结构影响分析;斜拉索张拉力误差对结构影响分析;梁、塔和索的刚度误差对结构影响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影响分析;施工荷载变动对结构影响分析;温度的影响分析。4 对未来梁段设计参数误差进行预测5 预告主梁下阶段立模标高和斜拉索各次张拉力6 重大设计修改如果出现较大的施工误差,可能需采取以下重大修改措施:(1) 对设计参数作重大修改。(2) 对已施工斜拉索实施索力调整。(3) 对合拢施工方案作重大调整。四、 组织施工控制是个高难度施工技术问题,但不是孤立的施工技术问题,它涉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为做好本项工作,在组织形式上分两个层次开展施工控制工作,即设立施工控制领导小组与施工控制工作小组。重大技术问题由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具体工作由施工控制工作小组实施(详见附图2)。其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如下:1 施工控制领导小组:组长:卢东南副组长:谭荣鸣成员: 李素平,方联民,金人夔,颜东煌,钟新谷,王虞君,袁海雄,章呈祥,张绪军,贺淑龙,彭彦2 施工控制工作小组 组长:颜东煌副组长:钟新谷,贺淑龙,赵旭,彭彦,成员:李克忠,杨秉武,李鹏,莫建军,袁帅华,李朝奎,舒小娟,徐卓荣,郑玉国五、 分工1 业主加强现场管理,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及时召集主梁施工控制会议。2 设计单位(1) 提供结构计算数据文件、图纸、结构最终内力状态、索力和线形。(2) 会签控制小组发布的关于预告下阶段立模标高和斜拉索张拉力的控制指令表。(3) 讨论决定重大设计修改,负责变更设计后各种验算。3 施工单位(1) 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安排,变更原定施工方案应及早提出。(2) 挂篮挠度计算与试验。(3)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不同材料或配合比均需做一组。(4) 桥面施工荷载调查与控制。(5) 主梁和塔的位移测试。4 监测单位(1) 主梁挠度观测,塔顶变位观测。(2) 斜拉索的索力测试。(3) 主梁的应力或应变测试。(4) 汇总所有的测试数据。(5) 对主塔及主梁进行温度影响测试。5 监理单位(1) 认真执行监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2) 复核监测单位提供的主梁标高和塔顶坐标观测结果。(3) 提供主梁断面尺寸测量结果。6 施工控制工作小组(1) 拟定施工控制方案。(2) 识别设计参数误差,并进行有效预测。(3) 优化调整分析。(4) 预告下阶段挂篮立模标高和斜拉索各次张拉力。(5) 发生重大修改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并会同设计单位提出调整方案。(6) 主桥竣工后三个月内提交施工控制与监测成果报告。六、 每阶段施工控制验收斜拉索张拉完毕,挂篮移动前,是本阶段施工结束的标志,须认真验收后方可进入下阶段施工。为了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少儿美术老师年终总结
- 转岗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建设工程合同模板与管理策略
- 大一班长学期工作总结
- 足迹课件王愿坚
- a3能力点的解读
- 清洁服务月度工作总结
- 嵌顿性疝护理教学查房要点
- 库房每周工作总结
- 教师年末工作总结
- 潮汐能发电站课件
- 国际化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概述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粮食机收减损培训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军事理论(中北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教案
- 温度对无电晕式静电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
- 房地产项目委托开发管理合同的(模板)
- 夕阳箫鼓-钢琴谱(共11页)
- 各类金属常见缺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