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424 小题小题 4848 分 分 1 梭伦说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 也 不给他们太多 文中的 他们 是指 A 贵族B 平民 C 外邦人 D 奴隶 2 按照财产等级制度 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公民大会 四百人会议 陪审员 A B C D 3 右图是古雅典时期著名的民主政治家 对其评价正确的 是 A 他的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B 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C 他的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D 他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4 战国时期 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 东方六国惊呼 夫秦 虎 狼之国 也 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B 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 C 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 D 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 5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 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 实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6 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 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任用汉族地主 推行三长制 胡汉服装融合 接受汉族文化 A B C D 7 王安石变法力图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北宋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B 封建国家与大官僚 大地主的矛盾 C 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矛盾 D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8 下列举措中明显体现王安石变法 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 和 民不加赋 而国用饶 指导思想的农业措施有 青苗法 免役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A B C D 9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 创办近代工厂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建立兵工厂 D 鼓励对外出口 10 19 世纪 60 70 年代 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 大改革时代 该时代涉及的 改革领域是 政治改革 司法改革 教育改革 财政改革 军事改革 A B C D 11 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 多寡 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日本政府决定 A 废藩置县 取消武士特权 B 推行 文明开化 政 C 推行 置产兴业 政策 D 改革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 12 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A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 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C 废藩置县 D 以公债补偿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12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这里的 进一步发展 是指 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维新思想 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 B C D 13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社会经济 C 推动政治改革 D 促进思想启蒙 14 最早提出 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的思想家是谁 A 阿奎那 B 斯宾诺莎 C 洛克 D 卢梭 15 近代欧洲资产阶段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 A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 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 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 16 卢梭 主权在民 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A 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 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属于人民 B 当人民权利被剥夺时 人民就有理由推翻当权者 C 国家建立之前的自然状态下 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 D 契约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 人们建立了国家与法 17 从近代化的角度看 权利法案 的颁布表明 A 国王有名无实 形同虚设 B 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C 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封建王权 D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8 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 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A 是间接民主 B 保留中世纪的某些特征 C 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D 政治基本框架发生根本变化 19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最终标志是 A 人权宣言 的颁布 B 1791 年宪法的颁布 C 巴黎公社运动 D 1875 年宪法的颁布 20 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A 维护封建统治 B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D 维护清王朝统治 21 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 A 理论联系实践 B 提倡君主立宪 C 理论体系完备 D 西学同儒学结合 22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的思想要进步 主要体现在 A 反对民族压迫 B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国家的阶级实质 D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 23 对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结束分裂 走向统一 一些措施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 展 使郡县制度在中国各地普遍推行 一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A B C D 24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 B C D 高二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424 小题小题 4848 分 分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 答案答案 题号题号 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 答案答案 题号题号 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 答案答案 二 材料解析题二 材料解析题 共 4 题 共 52 分 2525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1818 分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商鞅认为 法者 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 诸子集 成 材料二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 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 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 他采取的措施是 公民陪审法庭 陪审员从各个等 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 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 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 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 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 之比较 材料三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新法规定 没有军功的国君 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 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凡在战 争中斩敌首一个 可赏爵一级 田一顷 住宅九亩 要做官的 可做五十石俸 禄的官 斩敌首两个 可做百石的官 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 科书 材料四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 规定 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 500 麦斗者为第一等级 称为 五百麦斗者 可担任高级官职 凡收入 300 麦斗者为第二等级 称为 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 凡收入 200 麦斗者为第三等级 称为 双牛级 可担任低级官职 凡收入 200 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 称为 日佣级 不能担 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 世界通史 请回答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 二 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依据材料一 二 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4 4 分分 2 2 依据材料三 四 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共 依据材料三 四 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共 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6 6 分分 3 3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 的影响 的影响 4 4 分分 4 4 从商鞅和梭伦的人生结局来看 历史上的改革家具有怎样的精神 从商鞅和梭伦的人生结局来看 历史上的改革家具有怎样的精神 4 4 分 分 2626 18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 在权利 上是平等的 这此权利就是自由 财产 安全和反抗压迫 法律是公众意志 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 在法律面前 所有 公民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 他们都从 造物主 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 让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此权利 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 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 谨庄 严宣告 材料三 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 行使立法权 并选举临时大 总统 副总统 依法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 由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和国务 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 行使司法 权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 哪年发表的 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 哪年发表的 有何历史意义 6 6 分分 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 哪年发表的 它有什么局限性 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 哪年发表的 它有什么局限性 6 6 分 分 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 哪年发表的 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 有何目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 哪年发表的 从材料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