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生最早出于孙子兵法,大意是,如果不幸误入死地,就要死战求生,全力以赴打开一条生路.在孙子看来,死地绝不应该是将领主动进入的地区.如果进入,就要不惜一切打通退路.准确的说,孙子的意见只是求败得不至于太惨,而绝非求胜.然而,在以后的发展中,竟然出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韩信的井陉之战,当时韩信背水列阵,号称要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九万迎击陈余二十万精锐,而且他打胜了,于是,后世就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实例,以百战百胜的韩信来演绎这一“真理”,更是有说服力。事实真的如此吗?来看一下真实的井陉之战全过程:首先,井陉是个咽喉要道,而且是一个只容两骑通过的要道,出了井陉道,是一条河,这条河据说和井陉道有个夹角,韩信出了井陉道后,扎营在河的右岸,正对着陈余的营垒,背后是河和井陉道,是一个标准的死地。韩信这样做,并非是他愿意自投死地,而是陈余已先他占领了有利地形,只留下这个死地让给他。韩信如果不愿自投死地,就必须放弃进攻陈余的战略意图,但如果放弃这个意图,韩信的九万新兵将处在一个更为不利的形势之中:敌国做战,没有后方补给,没有兵员补充。平定河北的整个战略行动只能放弃。韩信唯一强于陈余的地方在于陈余不懂谋略,陈余只知道将韩信逼入一个死地,而不知道怎样将韩信消灭。或者说陈余小看了韩信,认为韩信自投死地就一定会死。到此时为止,韩信所作作为都符合他的战略意图,虽然是一个自投死地,前途危险的意图,但不是没有希望。希望在哪里呢?就在陈余的营垒里:陈余有一个非常坚固的,有着充足粮草的营垒,拿下这个营垒,韩信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怎么做才能让陈余放弃他的营垒呢?韩信决定赌一把,赌陈余会贪利,全军尽出迎击韩信。如果让陈余全军尽出贪利,这个利就要大得让人难以相信,而且非常容易得到,没有什么利益能比全歼韩信军更让陈余心动了,可全歼韩信军就要打仗,打仗就不一定会胜,怎样在战斗开始之前就让陈余相信韩信军一定会输呢?对那个时代的军人而言,让对手自投死地是一项每个将军都梦寐以求的好事。陈余一定会在韩信自投死地后全力攻击他。韩信将自己的军队自投死地,背水列阵,吸引陈余全军尽出攻击他,接着,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二千多骑韩信部最精锐的骑兵出动了,他们预先躲在陈余营垒的附近,当陈余军全军尽出时,这二千骑兵突袭陈余大营,占领了陈余大营,关闭了营门,树起了韩信军的旗帜,当陈余全军战斗到精疲力尽时,才发现自己的大营已经丢了,军队劳累到极点时,就会丧失战斗力,此时陈余就是如此,陈余完全明白自己营垒的坚固程度,一旦被敌人占领,就不可能夺回。此时他所能做的只有逃命了。(这就是整个战役的经过,韩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唯一的缺点就是在没有占领营垒之前,韩信军就可能被陈余全歼,但这一点也在韩信的计算之中,注意,背水列阵是一种自投死地的方式,但这种死地比起另外的死地有一个隐藏的很深的优点,它不缺乏水源,这一点很重要,死地不是不能生,关键在于军队在死地中能坚持多久,而粮草虽然重要,但当时军中都有一定的存粮,只有水源是军队不能自己携带的必须物品,只要有水源,军队坚持几天不成问题,而几天的时间足够打胜一场战争了。实际上,在死地被全歼的军队大多数不是战死的,而是渴死或饿死的。从秦赵长平之战到淮海战役,军队真正败是败在肚子上。)(韩信还知道另外一点,虽然军队在死地仍然会战败,但是由于退后一步就是死路,军队的战斗意志会更强.军队在死地能够比平时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而他需要的就是这段坚持的时间,为了得到这段时间,他甘愿冒全军覆灭的危险.那么是什么让他敢于如此冒险呢?是张耳,一个对陈余极其了解的副将.正是有了张耳,韩信对陈余的判断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外人看来冒着巨大风险的行动,却是当时最正确的行动.也正因为韩信的这一战例,孙子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了另一种诠释.)在这种诠释中,置之死地固然极险,但并非不能出奇制胜,还是那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高明的将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冒险,而这个险有多大,利益有多大,如果不利时如何处置,只有这样高明的将领,才有可能使用这一计谋后全身而退。而平庸的将领如果只会模仿,身死军灭那是一定的,就象马谡在街亭做得那样。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条非常凶险的计谋,无论对敌对己都非常的险,就象武术中的软鞭,如果没有打中敌人,那就会害了自己.它决非百战百胜的真理,只有非常高明的将帅才能将其运用的恰到好处,事实上,即使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些将领,使用这条计谋也是小心翼翼的.包括韩信,连他也不敢第二次用这条计谋.可见其凶险程度.论将有五危 孙子兵法.九变篇有云:“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1孙子认为,以上五种是用兵的大忌,军队覆没,将领被杀,必定由于这五种因素引起。 “将有五危”的提出,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必死。可杀”。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诱杀。“勇”固然是好的品格,而有勇无谋,只知道一味地死拼,也会导致不好的结果。项羽作为一代英豪,其勇猛精神是无人能及的,但他有勇无谋。韩信在被刘邦拜大将后,曾与刘邦谈论天下大势,自己也承认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等都不如项羽,项羽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腿软。而当唯一的谋士范增一怒而走,汉军用计谋把项羽耍得团团转,刘邦正面与项羽相拒,韩信千里迂回,彭越在项羽后院打游击,项羽没头苍蝇一样疲于奔命,按了葫芦起了瓢,最终被汉军合围,最后垓下自刎,誓死不肯过江东。 “必生,可虏”。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会被俘虏。“贵生”固然是人的一种本性和合理要求,但是将帅如果过于“贪生”而无勇,临阵畏怯,不敢闯战场,那也难成气候。孙子兵法一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2意思是将帅要处事沉着老练,解决矛盾要公平,不带感情色彩,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指领导者不仅要勇敢果断,而且应具备沉着冷静稳健的性格和公正严明的、雷厉风行的个性持征。作为一个人,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在灾难面前临阵脱逃的人也是很无耻的。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个人的利益就会导致私自私自利,为社会所不容。范美忠在汶川这场大灾难中当了一次“范跑跑”。大地震来了,范美忠不对学生进行保护和指挥脱险,而是弃生而逃。范美忠也因此受到了全国上下很多人的指责和鄙视。范美忠作为一个人,面对地震这类突然而来的灾难,一般人事前没有心理准备而导致本能地逃跑、失去理智,是正常的。但是作为老师的范美忠在明明知道地震来临的情况下,没有承担起一个老师该尽的义务,他不顾学生的性命安危,独自逃出来。并事后推卸责任。这种行为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责难,他也因此失去了教师的资格。因此,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切记不要过于“贪生”。 “爱民,可烦”。仁慈爱民,惟恐杀伤士众,就会被敌出奇扰得不得安宁。“爱民”也是将帅的一种好品德,但是如果过分溺爱部属,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孙武强调对待士兵要“仁”,但是关怀和爱护都要适度,假若对士兵过分厚养,一味溺爱,违反了纪律也不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正如孙子兵法地形篇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3所以,将帅带兵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4常言道“军令如山倒”,在部队中“严”是军事的特质,将军要树立威严才可以调兵遣将。历史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5308-2025泡沫灭火剂
- GB/T 5743-2025船用操舵仪
- 棋类书籍鉴赏与实践课件
-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机器学习工程师面试题解析与预测
- 2025年AI工程师智能算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中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教育行业笔试秘籍教育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资格认证试题集
- 室外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雷达装备智能化发展-全面剖析
- 螃蟹销售合同协议
- 项目一《任务一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课件)-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科学基础》同步教学(农技版)(全一册)
- 2025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Q2)特种作业考试复习(重点)题库(浓缩300题)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锦江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课件-第一章 显示技术基础
- 病患陪护员培训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船舶行业维修保养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