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光现象学案a4_第1页
第五光现象学案a4_第2页
第五光现象学案a4_第3页
第五光现象学案a4_第4页
第五光现象学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 23 课题 5 1 光的传播 第一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了解光源和光源的几种不同分类 2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3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2 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光源 1 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 光源的分类 1 自然光源 如 2 人造光源 如 3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 s km s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 度是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1 有下列物体 星星 月亮 太阳 钻石 电灯 电视屏幕 无影灯 萤火虫 灯笼鱼 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一定 不是光源的有 可能是光源的是 2 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探究 知道光的传播规律可以归纳为 3 光线 画法 4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2 23 1 影子的形成 2 日食月食的成因 3 小孔成像 5 光速 1 真空的光速 我们计算时一般取 c m s 2 空气中的光速 真空中光速 但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 也取 m s 3 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三 三 归纳归纳小小结结 1 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3 应用 站队看齐 判断木板是否平直 激光测距 激光准直 针孔照相 4 现象 影子形成 日月食 小孔成像等 5 光速 真空中约为 m s 空气中速度与之接近 在透明介质中 一般 v气 v液 v固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 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故在一些粗略计 算中 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2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四 四 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1 在开凿大山隧道是 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保 证隧道方向不偏差 这主要利用了 的原理 2 通过门缝向外看 眼睛里门缝越 选填近或远 观察到的范围越大 这 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 3 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下时 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短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4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 小孔 则他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的像 B 三角形光斑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3 23 C 蜡烛的倒立的像 D 圆形光斑 5 关于光的传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 光可以在任何均匀介质中传播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五 五 课课后作后作业业 6 浩繁的星空 天体之间相距遥远 例如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1 个天文单位 AU 1 AU 1 496 1011m 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 那么 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 方向传到地球的 你每天接收到的太阳光大约 是 秒前从太阳上发出的 7 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 它的传播速度 A 增大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可能减小 也可能增大 8 植树时 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 采用的方法是 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 如果后面 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 说明这行树栽直了 其理由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光的反射现象 D 光的漫反射现象 9 排纵队时 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 队就排直了 这 可以用 来解释 发生雷电时 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是由于 10 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 所用时间为 2 56S 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 米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4 23 课题课题 5 2 光的反射 一 光的反射 一 第二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2 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法线 入射角 反射角 3 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光的光的反射规律 2 光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现象 影子形成 日月食 小孔成像等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 s 4 光的反射 光从 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5 光的放射定律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在 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1 光的反射现象可画出图如右 先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 入射点 O 入射光与反射面的交点 即图中 O 点 法线 ON 叫法线 用虚线表示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法线 O i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5 23 入射光线 即图中的 用实线表示 反射光线 即图中的 用实线表示 入射角 光线与 的夹角 用 i 表示 反射角 光线与 的夹角 用 r 表示 2 师生共同探究 1 改变光的入射方向 做两次试验 最后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角 角 r 第一次 第二次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2 将纸板沿绕 ON 向前折或向后折 还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现象是 则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 将光线沿着刚才记下的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 观察左侧的反射光线的位置 现象 由此可得出 3 归纳光的反射定律 三 三 归纳归纳小小结结 光的反射定律 1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在 内 三线共面 2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两线异侧 3 反射角 入射角 两角相等 在光的反射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并且光路是 的 四 四 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1 如图所示 一束与镜面成 30 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则入射角是 度 反 射角是 度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若入射角减小 15 则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6 23 2 有一束光垂直照射到一平面镜上 则此时的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入射光线如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入射角是 0 反射角也是 0 B 入射角增加 20 反射角也增加 20 C 入射光线靠拢法线 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 30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30 4 完成以下光路 五 五 课课后后练习练习 5 课堂上 老师用一套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试验演示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如果入射角为 20 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2 课后 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 选择入射角分别为 15 30 45 的三条光线 进行实验 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 如下表所示 经检查 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 是准确的 但总结的规律却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反射角 115 75 230 60 345 45 6 完成图 5 一 16 所示的作图 图 a 中作镜面的法线和反射光线 图 b 中作镜面的 法线和入射光线 图 c 中作镜面和法线 图图 2图图 1 A B O 图图 3 3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7 23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课题 5 2 光的反射 二 第三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了解光的反射种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做光的反射光路 会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 3 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反射现象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区别 2 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反射现象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在 内 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两线异侧 反射角 入射角 两角相等 2 在光的反射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并且光路是 的 3 镜面反射 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4 漫反射 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1 归纳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异同点 1 不同点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8 23 2 相同点 2 光的镜面反射和光的漫反射各自有什么应用意义 举例说明 三 三 归纳归纳小小结结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异同 四 四 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1 关于光的漫反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发生漫反射时 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光发生漫反射时 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迹 这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二者没有区别 2 如图 1 所示 S 为某发光点 SO 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 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3 在图 2 中准确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垂直平面镜反射的反 射光线 4 如图 3 所示 太阳光线跟水平面成 30 角 要利用太阳光垂直照亮井底 应把平面 镜放在跟水平面成 度角的位置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五 五 课课后后练习练习 镜面反射镜面光滑平行光反射后仍然 漫反射 都遵守光 定 律 反射面细微之处是凸凹不平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 方向 O 图 1 图图 2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9 23 5 有一液面微变监视器 如右上图 4 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的角度向被监视的液 面发射一束细光 光束经液面反射 其反射光被水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受收 在通过 显示器显示出来 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 S1移向 S2 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 S2移到 S3 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6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60 此时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 30 B 60 C 120 D 240 7 在黑暗的房子里 桌上立着一平面镜 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 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 和墙面照射 从旁边看时 墙很亮是因为墙对照射的光线的作用是 镜子 很暗是因为镜子使照射光线发生 8 晚上在田地里走动 因为白天下雨 地面低凹处有积水 为了不致踩在水里 我们 根据月光应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迎着月光走时 地面上发亮处有水 B 背着月光走时 地面上发亮处有水 C 迎着月光走时 背着月光走时 地面上暗处都有水 D 迎着月光走时 背着月光走时 地面上亮处都有水 9 小海家在桂城丽雅园买了一套房子 他的卧室正好在大马路旁边 晚上灯火辉煌 车水马龙 格外热闹 这却给小海带来了烦恼 车声 嬉笑声使他的学习受到影响 睡觉 时尽管把窗帘拉好 灯光还是可以透进房间 对着这样的环境 小海孤枕难眠 又有 一天 小华与爸妈一起去超级市场 突然远处的玻璃墙幕上一束耀眼的强光把小海的眼 睛给射花了 他迷惑不解 怎么大白天也会这样的呢 请你根据上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小海受到了哪些污染 2 是什么原因使小海的眼睛给射花了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0 23 3 如果你是小海 你该怎样来减少那些烦恼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课题 5 3 平面镜成像 一 第四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如何用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概括为 大小 线面 距离 像为 像 即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等大 像和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等距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垂 直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定律 如图所 示 3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的 方向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1 2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猜想与假设 2 设计并进行实验 1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 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 各有什么作用 3 进行实验 按照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 做好观察 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象与物的大小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 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 填 有 或 无 像 再观察屏 上 填 有 或 无 烛焰的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4 分析论证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 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 点 5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如右图 原理是 S 为 S 的 像 三 三 归纳归纳小小结结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概括为 大小 线面 距离 像为 像 即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等大 像和物体到镜面 的距离相等 等距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 的是虚像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定律 如图所示 3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四 四 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2 23 1 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 同学们站在镜子前成 填 实 或 虚 像 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 像的大小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2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1m 处 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 1m B 0 5m C 0m D 2m 3 在检查视力时 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 实际上视力 表在小王的后方 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 立 的虚像 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 的距离是 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 3m 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 m 3 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行 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 有时看到鸟的阴 影在水面上移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是鸟的影 后者是鸟的像 B 前者是鸟的像 后者是鸟的影 C 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 二者都是鸟的像 形成原理一样 4 照镜子时 平面镜中 人 的大小取决于 A 人本身的大小 B 平面镜的大小 C 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D 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五 五 课课后后练习练习 5 小红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是 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水平台上 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 点燃玻璃板前的 蜡烛 A 进行观察 如图所示 1 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2 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3 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3 23 4 移去后面的蜡烛 B 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 则光屏上 接收到烛焰的 像 所以平面镜成的是 像 5 将蜡烛远离玻璃板 它的像将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6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虚 或 实 像 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 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7 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 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 铅笔应该和镜面成 度 当铅笔跟平面镜成 角 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 度 8 下图 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其中正确的是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课题 5 3 平面镜成像 二 第五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 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做成像图及光路传播 3 凸面镜及凹面镜对光的作用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成像图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凸面镜 为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4 23 汽车的后视镜是 可以起到 的作用 还有 用到凸面镜的地方是 2 凹面镜 为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生活中用到凹面镜的地方有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1 复习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2 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 找出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共性和区别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 用 3 例题分析 例 1 在图中 S 为发光点 S 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例 2 某 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 射后分 别沿 O1A 和 O2B 方向射出 根据平面 镜成像规律 在图中画出发光点 S 的位置 四 四 归纳归纳小小结结 定义 用球面的 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 性质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 应用 太阳灶 定义 用球面的 表面做反射面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5 23 凸面镜 性质 凸镜对光线起 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 汽车 五 五 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1 一只猴子在井边玩是看见水中有一 月亮 就要去捞 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关于水 中的 月亮 离水面的远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月亮 就在水的表面上 B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 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2 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 为了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面容 应该 A 面部正对着窗口 B 镜子正对着窗口 C 面部和镜子都对着窗口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 如下图 6 所示 一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 MN 其对面的墙上有一窗户 A 为人眼 试作出人眼 A 从镜子里所能看到窗子外面景物范围的光路图 4 如图 7 所示 S 是一个发光点 S 是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SA 是 S 发出的一条 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S A S 六 六 课课后后练习练习 5 身高 1 60 m 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2 m 的地方 这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 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m 这个同学向镜前移动 0 5m 此时像与他的距离为 m 6 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上图所示 则实际时间为 A 3 40 B 4 20 C 8 20 D 9 40 7 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 铺在台面上的玻璃 发出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6 23 刺眼的亮光 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 最简单 效果最好的是 A 把台灯换为吊灯 B 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 把台灯移到左臂外 D 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8 承承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下图中的 9 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 再取 两段等长的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用眼睛进行 观察 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3 移去蜡烛 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 A 的烛 焰的像 填 能 或 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课题 5 4 光的折射 第六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 光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光的折射现象 2 光的折射规律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7 23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 一般会 2 折射规律 光线 入射光线和 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两侧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1 根据现象画出光的折射的光路图 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 入射点是 法线是 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 学生认真观察 归纳出光折射时的规律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角 入射角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 入射角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 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 入射角 度 3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1 下列哪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8 23 2 放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画出光路图 3 潜水员在水里看岸上的树 觉得树变高了 画出光路图解释 三 三 归纳归纳小小结结 1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一般会 2 折射规律 光线 入射光线和 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 两侧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角 入射角 B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 入射角 C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 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 入射角 度 3 规律应用 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 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 看到的 位置比实际位置 鱼儿升高 池水变浅 筷子变弯 海市蜃楼都是光的 现象 4 可逆性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 四 课课堂堂练习练习 1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 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D 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2 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 鱼 和 云 看到的是 A 鱼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云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鱼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云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19 23 C 鱼 和 云 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鱼 和 云 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 在海上或沙漠上 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 热闹市场 实际大海 沙漠上并没有这 些楼市 这种现象叫 海市蜃楼 出现 海市蜃楼 的原因是 A 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 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 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4 图中 a b c 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 OA 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 则 是 OA 的入射光线 五 五 课后后练习练习 1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 如图 1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注意标 出法线 2 如图所示 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 其中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反射角为 折射角为 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 3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 这是由于光从 射入 时发生的 造成的 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 像 4 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入射光与分界面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 B O C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6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20 23 夹角为 30 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折射角为 度 5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 如 潭清疑水浅 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池水映明月 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6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O 的点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如图所示 则入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反射光线是 反射角是 折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课课后反思后反思 课题 5 5 物体的颜色 第七课时 导导学目学目标标 1 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2 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分别由什么决定 导导学重点学重点 1 色光的三原色 2 物体的颜色 导导学学过过程程 一 一 课课前前导导学学 1 光的色散 年 国物理学家 用 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2 白光是由 组成的 3 彩虹的形成原因 太阳光在空中传播时被空中的水滴 而形成的 4 色光的三原色是 5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6 颜料的三原色是 二 二 课课堂堂导导学学 1 演示实验 用玻璃三棱镜对准太阳光 折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观察现象 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第五章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 导学案导学案 编辑 戴老师编辑 戴老师 21 23 色散 2 讨论分析色散的原因 在同种介质中 入射角相同时 各种色光在折射时的 不同造成的 3 演示 色光的三原色为 并演示他们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其它颜 色 4 光照到物体上时 一部分光被物体 一部分光被物体 如果物体是 透明的 还有一部分光 物体 5 演示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