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 疾病学概论_第1页
M1 疾病学概论_第2页
M1 疾病学概论_第3页
M1 疾病学概论_第4页
M1 疾病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生 一 一 疾病概论疾病概论 1 基本病理过程 pathological process 主要讨论多种疾病共同的 成套的功能 和代谢变化 如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缺氧 发热 应激 缺血 再 灌注损伤 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增殖和凋 亡障碍等 2 疾病 disease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 机体内环境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 动过程 3 健康 health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而是在躯体上 精神上和社 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健康包括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4 脑死亡 brain death 全脑功能 包括大脑 间脑和脑干 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5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自主呼吸停止 脑干是控制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脑干死亡以呼吸心跳停止 为标准 然而由于心肌具有自发收缩特性 在脑干死亡的一段时间内还有可 能有微弱的心跳 因此 自主呼吸停止被认为是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如瞳孔散大或固定 瞳孔对光反射 角膜反射消 咳嗽反 射 吞咽反射等均消失 脑电波消失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二 二 应激应激 1 应激 stress 是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 躯体或心理刺激 作用时所出 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适度应激有利于机体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自 身稳态 但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 产 生心理疾病 2 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 应激时的基本反应是以蓝斑 交感 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轴的强烈兴奋为代表的神经内分泌改变 主要是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 素以及糖皮质激素水平急剧升高 此外 还有胰高血糖素 抗利尿激素 内咖啡肽等水平增多和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蓝斑 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整合部位主要位于脑桥蓝斑 蓝斑是中 枢神经系统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 其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具有广泛的 上下行纤维联系 中枢效应 主要是引起兴奋 警觉及紧张 焦虑等情绪反应 与去甲肾 上腺素的释放有关 外周效应 主要是血浆中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以及 多巴胺等儿茶酚胺浓度的迅速升高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HPA 主要由下丘脑的室旁核 腺垂体及肾上腺 皮质组成 室旁核是该分泌轴的中枢部位 中枢效应 主要引起抑郁 焦虑及厌食等情绪改变和学习与记忆能力的 下降 由 CRH 分泌增高引起 外周效应 主要由糖皮质激素升高引起 3 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 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 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 出现胃 十二指肠的急性病变 主要表现为糜烂 浅溃疡 渗血等 少数溃 疡可较深或穿孔 4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胃肠粘膜缺血 由于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 胃肠血管收缩 胃肠粘膜的缺血缺氧 造成胃肠黏膜的伤害 黏膜的屏障功能降低和胃腔内 H 向黏膜内反向弥散 黏膜缺血使上皮细 胞能量不足 不能产生足量的碳酸氢盐和粘液 使粘膜上皮屏障功能降低 胃酸中的氢离子反向逆流入黏膜增加 碳酸氢盐减少 又导致中和胃酸的能 力减弱 其他 胆汁逆流 自由基的作用等 三 三 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 1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失 Na 大于失水 血清钠离子浓度 130mmol L 血浆渗透压 150mmol L 血浆渗透压 310mmol L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又称低 容量高钠血症 6 高渗性脱水原因 水摄入不足或渴觉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失水过多 过度通气 发热 甲亢 尿崩症 腹泻等 7 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口渴 细胞外液含量减少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 液转移 引起细胞脱水 血液浓缩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8 水肿 edema 和积水 hydrops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如水肿发生在体腔则称为积水 如胸腔积水 腹腔积水 脑积水等 9 水肿的发生机制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毛 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微量蛋白漏出 淋巴回流受阻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水储留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管吸收钠水增加 10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的概念 原因及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低钾血症 hypokalemia 血清钾浓度低于 3 5mmol L 高钾血症 hyperkalemia 血清钾浓度高于 5 5mmol L 原因及机制原因及机制 低钾血症 钾摄入不足 不能进食或禁食 胃 肠外给无 K 溶液 钾丢失或排除过多 呕吐 腹泻 肠瘘 使用保钠 渗透性利尿药 肾功 能不全 间质性肾疾病 醛固酮增加 钾分布异常 细胞外液钾进入细胞 碱中毒 胰岛素治疗 家族性周期性 高钾血症 钾摄入过多 常为医源性 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时较快的补 K 钾丢失或排除减少 肾衰和某些肾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保钾利尿 药应用 钾分布异常 细胞内钾逸出细胞外 酸中毒 严重缺氧 周期性麻痹 溶血 或严重的细胞损伤 洋地黄的使用 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对比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对比 临床表现 软弱无力 软瘫 呼吸肌麻痹 肌肉震颤 肌痛 肌肉软弱 弛缓性麻痹 心肌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兴奋性 收缩性升高 传导性降低 自律性 收缩性降低 传导性降低 兴奋性轻度增高重度降低 心电图特点 P R 间期延长 QRS 综合波增高 S T 段压低 T 波低平 U 波明显 Q T 间期延长 P 波低 宽 P R 间期延长 QRS 波增宽 S T 段上抬 高 T 波 Q T 段缩短 或正常 临床表现 心率加快 心律不齐或发生心室纤维颤动 心率失常 包括心室纤维震颤 或心脏停博 酸碱平衡 继发代谢性碱中毒 酸性尿 继发代谢性酸中毒 中 碱性尿 消化道 肠蠕动减弱 腹胀 麻痹性肠梗阻 肠绞痛 腹泻 防治原则 治疗原发病 口服补钾 注射钠钙拮抗高钾 给胰岛素 葡萄糖降血钾 四 四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 代谢性酸中毒 1 概念 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浆原发性 HCO3 减 少而导致 pH 下降为特征的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2 血气分析参数 Ph SB BB BE 均下降 相当于 PaCO2 40mmHg 呼吸代偿 PaCO2 40mmHg H 与 HCO3 反应生成 CO2 排出体外 HCO3 进一 步减少即 AB ABSB PaCO2 10mmHg HCO3 1mmol L 慢性 PH PaCO2 AB SB PaCO2 10mmHg HCO3 3 5mmol L 3 机体代偿调节 肺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不能代偿 细胞内缓冲 急性呼酸 肾的代偿 泌氢泌氨 HCO3 重吸收 尿 PH 三 代谢性碱中毒 1 概念 metabolic alkalosis 因细胞外液氢丢失或碳酸氢根过多引起的以 HCO3 原发性增多而导致的 PH 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 血气参数 PH 升高 AB SB BB 均升高 AB SB BE 正值增大 呼吸代偿使 PaCO2 继发 性升高 3 机体代偿 血液的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缓冲代偿调节作用 OH H2CO3 HCO3 H2O 血 K 强碱变弱碱 肺的代偿调节 PaCO2 PaO2 代偿极限 55mmHg 肾的代偿调节 泌氢泌氨 HCO3 均下降 四 呼吸性碱中毒 1 概念 respiratory alkalosis 因肺通气过度引起的以血浆 H2CO3 浓度或 PaCO2 原发性减少而导致 PH 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及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代酸原因及机制 酸负荷增加 固定酸生成 消耗 HCO3 肾排酸障碍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 碱过少 HCO3 直接丢失过多 肾 HCO3 直接重吸收和生成减少 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 室性心率失常 心肌收缩力 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 表现意识障碍 乏力 嗜睡 昏迷 最后可因呼吸中枢 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骨骼系统的改变 纤维性骨炎和肾性佝偻病 骨软化症 导致高钾血症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肾脏排钾减少 代碱原因及机制 氢离子丢失过多 胃液丢失和经肾丢失 碳酸氢根离子过量负荷 医源性 HCO3 脱水 浓缩性碱中毒 低钾血症 肝功能障碍 血氨 对机体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如烦躁不安 精神错乱 意识障碍等 神经肌肉应激性 导致低钾血症 五 五 缺氧缺氧 1 缺氧 hypoxia 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均可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功能 代谢 和形态改变 2 发绀 cyanosis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 5g dl 时 可是 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3 各型缺氧 低张性缺氧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 又 称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 使血液携氧 能力降低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引起的缺氧 循环性缺氧 因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血氧变化特点 类型动脉血氧 分压 动脉血氧 含量 动脉血氧 容量 动脉血氧 饱和度 动 静脉血 氧含量差 乏氧性 N 或 N 或 血液性N 或 NN 循环性NNNN 组织性NNNN 六 六 发热发热 1 发热 fever 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 性体温升高 当体温上移超过正常值的 0 5 时 称为发热 2 过热 hyperthermia 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控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被动性的 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的过程可超过调定点水平 3 发热和过热区别 发热过热 发病原因疾病环境温度过高 机体产热 增加 散热障碍 发热环节与致热源有关无关 发热机制体温调定点上移无体温调定点 发热程度体温 41 之内可高达 41 4 发热的基本机制 病原微生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类固醇 淋巴因子 发热激活物 产内致热源 细胞 内生致热源 体温调节中枢 中枢发热介质 调定点上移 冷敏神 经元兴奋 热敏神经元抑制 代谢增强 产热增加 末梢血管收缩 散热 减少 发热 七 七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 DIC 继发于特定基础疾病的 因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和微血管广泛损伤导致弥 散性微血栓形成 并伴有纤溶异常亢进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2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DIC 时 纤维蛋白 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状结构 当红细胞随血流通过沉着的 Fbn 细丝或 VEC 裂隙处 不断受到冲击和挤压 造成红细胞发生机械性损伤 导致循环中出 现各种形态特殊的变形红细胞或不同形态的红细胞碎片 称为裂体细胞 这 些红细胞及细胞碎片的脆性明显增高 容易破裂发生溶血 这种病理改变常 发生于慢性 DIC 及部分亚急性 DIC 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3 DIC 的临床表现 出血 循环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 血 出血是 DIC 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但临床上导致患者死亡原因则是表 现隐匿 因大量微血管血栓或部分较大血管内血栓引起的重要器官缺血性不 可逆损伤 八 休克 1 休克 shock 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 感染 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有 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 导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 能 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 刺激炎症细胞的 活化 导致各种炎症介质的大量产生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瀑布式炎 症反应 3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机体在严重感染 创伤 烧伤及休克或休克 复苏后 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 合征 病理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1 萎缩 atrophy 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 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 或数量减 少 2 化生 metaplasia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 所取代的过程 3 肥大 hypertrophy 由于功能增强 合成代谢旺盛 细胞 组织和器官体积 增大 4 增生 hyperplasia 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可逆性损伤类型受损伤细胞内的蓄积物 细胞水肿水 玻璃样变蛋白质 淀粉样变 黏液样变蛋白质 黏多糖 脂肪样变三酰甘油 病理性色素沉着色素 病理性钙化Ca 离子 5 坏死 necrosis 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6 坏死的细胞形态 部位变化 细胞核核固缩 碎裂 融解 细胞膜破裂 细胞解体 细胞质嗜酸性增强 细胞间质胶原肿胀 崩解 液化 坏死灶周围有炎症反应 7 主要坏死类型病理学特点的对比 坏死类型常见情况形态特点 凝固坏死心 肾 脾的缺 血性梗死灶 色泽灰白 质地坚硬 脱水干燥 原有的结构轮廓常保存 干酪样坏死结核性坏死灶干燥 颗粒状 色泽发黄 失去原 有轮廓结构 液化性坏死病毒性脑炎软化 灶 组织分解液化 病死灶形成含液态 物质的坏死腔 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时胰 腺周围的脂肪 脂肪被分解后形成的脂肪酸又与钙 结合成灰白色斑块状的钙皂 纤维素样坏死风湿病等变态反 应性疾病 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 颗粒状或小 条状无结构物质 形似纤维素 坏疽 gangrene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的感染 干性坏疽动脉粥状硬化时 的四肢末端 坏死部位干固皱缩 黑褐色 分界 清楚 湿性坏疽伴有淤血的肺梗 死灶 坏死部位呈污黑色软膏状 界限不 清 中毒明显 气性坏疽深度肌肉的开放 性创伤 组织坏死分解快 有气体产生 后 果严重 7 机化 organization 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 血栓 异物等的过程 8 溃疡 ulcer 黏膜或上皮组织全层或更深组织的局限性组织坏死性缺损 9 空洞 cavity 内脏局部的较大块坏死组织经溶解后由自然管道排除后留下 的空腔 10 凋亡 apoptosis 主要指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膜不破 裂 不自溶 无炎症反应 凋亡的发生于基因调节有关 故又称程序性 细胞死亡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1 修复 repair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 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 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2 再生 regeneration 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 3 根据细胞的再生能力将细胞分类 了解 细胞分类定义常见细胞 不稳定细胞不断进行增值 代替衰亡或破 坏的细胞 再生能力很强 表皮细胞 消化道及 呼吸道黏膜细胞 造 血细胞 稳定细胞生理情况下增值不明显 但受 到损伤刺激后 表现出较强的 增值能力 各种腺体实质细胞 肝 胰 内分泌腺 平滑肌细 胞 永久性细胞不能进行再生的细胞神经细胞 骨骼肌细 胞 心肌细胞 4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 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以及一些炎性细胞共同组成 肉眼表现为鲜红色 颗粒状 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 项目说明 肉芽组织外观鲜红色 颗粒状 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 肉芽组织成分新生的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炎性渗出成分 肉芽组织作用抗感染 保护创面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机化 或包裹坏死组织 血栓 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转变为瘢痕组织 5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炎症反应 坏死细胞和组织碎片的吸收 各种组 织的再生 肉芽组织的增生和瘢痕形成 了解 6 创伤愈合一般分为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和痂下愈合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 充血 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血液输入量增 多 2 淤血 静脉性充血 congestion venous 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 液回流受阻 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3 心衰细胞 heart failure cells 肺淤血时 出现淤血性出血 肺泡腔内的红 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 这种巨噬细胞在 心力衰竭时出现 4 槟榔肝 nutmeg liver 慢性肝淤血时 肝窦和中央静脉扩张 肝细胞萎缩 主要是在肝小叶中央 脂肪变性主要在肝小叶外围带 以致肝切面呈红 黄相间的条纹 状似槟榔 5 血栓形成 thrombus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 有形成分凝集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6 血栓 thrombus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 形成分相互黏集 形成固体质块 7 血栓的形成条件 理解 条件机制 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因子 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暴漏胶原 激活 内源性凝血系统 活化血小板 黏附 聚集 释放反应 形成血小板血栓 血流状态改变血流速度 停滞 血流方向紊乱均有利于血栓形成 血液黏滞性增 加 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活性 8 血栓的类型 血栓类型常见部位镜下形态肉眼形态举例 白色血栓 心瓣膜 动脉 内 延续性血 栓头部 血小板梁为主 有中性粒细胞 纤维蛋白附着 灰白色 表面粗 糙 质坚实 血 管壁粘着紧密 风湿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 膜炎 动脉粥 状硬化 混合血栓 心腔内 动脉 内 延续性血 栓体部 血小板梁附纤 维蛋白中性粒 网罗大量红细 胞 质较实 红白相 间 干燥 与管 壁黏连较紧密 房颤或二尖瓣 狭窄时左房的 球形血栓 动脉 瘤内的血栓 红色血栓 静脉内 延续性 血栓尾部 纤维蛋白网架 网罗大量正常 比例的血液有 形成分 新鲜时 暗红湿 润有弹性 与血 管壁不黏连 陈 旧时 干燥暗红 容易脱落引起 栓塞 透明血栓 微循环小血管 内 主要纤维蛋白 少量血小板 均质红染 肉眼观察不到休克晚期 DIC 的微小血栓 9 血栓的结局 溶解酶 溶解 软化 小 吸收 大 栓塞 血栓 肉芽组织取代 机化 牢固 再通 钙盐沉着 坚硬如石 静脉石 10 血栓对机体影响 有利 止血 防止感染蔓延 不利影响 局部器官或组织缺血 实质细胞萎缩 阻塞血管 淤血 水肿 静脉 梗死 动脉 微小动脉 微血管 血栓 栓塞 心瓣膜变形 狭窄 关闭不全 出血 DIC 全身广泛出血 休克 11 栓塞 embolism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 随血液运 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2 栓子 embolus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 13 栓子的运行途径 了解 栓子的来源栓塞部位 左心和大循环动脉内的栓子身体各处口径与其相当的动脉分支 右心和大循环静脉内的栓子肺动脉干或其分支 肠系膜静脉内的栓子肝内门静脉的分支 特殊情况下的栓塞 有房室隔或室间隔缺损者心腔内的栓子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 缺损进入另一侧心腔 再随动脉栓 塞相应的动脉分支 剧烈咳嗽 呕吐时下腔静脉压力升高 下腔静脉内的 栓子可逆行栓塞于下腔静脉所属的 分支 14 梗死 infar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 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 生的坏死 15 梗死的类型 贫血性梗死 白色梗死 发生在组织结构比较致密 侧枝循环不充分的器 官 当动脉分支阻塞时 组织缺血 缺氧 梗死呈灰白色 出血性梗死 红色梗死 发生在组织疏松的器官 其动脉阻塞后 梗死灶 内组织间隙可容纳多量血流 梗死区呈暗红色 败血性梗死 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的梗死 梗死灶内可见有 细菌团及大量炎细胞浸润 若有化脓性感染时 可形成脓肿 16 出血性梗死形成条件和好发部位 形成条件 动脉栓塞 严重的静脉淤血 淤血静脉及毛细血管管壁损害 组 织疏松 好发部位 肺 肠 17 理解血栓 血栓栓塞与梗死的关系 第四章炎症 1 炎症 inflammation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局部损伤的以防御为主的 反应 2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基本病变概念形成原因意义 变质炎症局部炎症组织 发生变性和坏死 致炎因子直接作用 局部血液循环障 碍 炎症介质作用 一般来说是损伤 性过程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 内的液体和细胞成 分通过血管壁出来 的过程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组织渗透压升高 微循环流体静压升 高 是炎症的特征性 病变 有一定的 防御作用 但渗 出液过多对机体 也有不利影响 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 质细胞的增生 相应的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产生胶 原 有限制炎症扩散 和修复的作用 是对损伤的修复 3 炎症的局部反应和发生机制 局部表现产生机制 红血管扩张 充血 肿炎性渗出 慢性炎症主要由于局部组织增生 热局部血流增多 血流加快 代谢水平增高 痛局部张力增高 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 炎症介质作用 功能障碍组织损伤 炎性水肿 疼痛 代谢异常 2 了解急性炎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细动脉短暂收缩 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 血流减慢 血管通透性升高 血流停滞 液体和白细胞渗出 红细胞漏出 3 炎性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 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 参加或引起炎症反应一系列化学因子 4 趋化作用 chemotaxis 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定向移动 5 趋化因子 chemotatic factor 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 6 调理素 opsonin 存在于血清中的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 质 主要是 IgG 和补体 C3b 7 调理素化 opsonization 抗体 IgA 补体 C3b 或调理素包裹微生物的过程称 为调理素化 8 急性炎症的类型 要能举例说明 类型特点常见原因 浆液性炎以浆液性渗出为主 可形成水 疱 水肿和积水 烧伤 多种细菌感染 卡他性炎浆液性沿黏膜顺流而下流感过敏等 纤维素性炎过量的纤维素形成毒力强的细菌感染如 肺炎链球菌 出血性炎病灶内血管损伤严重 渗出物 中含大量红细胞 特别毒力强的微生物 如鼠疫 炭疽 单纯疱 疹性脑炎 假膜性炎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 伴 有假膜形成 毒力强的细菌 如白喉 棒状杆菌 痢疾志贺菌 化脓性炎中性粒细胞渗出 伴有组织的 液化性坏死脓液形成 化脓性细菌 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 链球菌 革 兰阴性 9 蜂窝织炎 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中 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好发于皮肤 肌肉 阑尾 10 脓肿 abscess 局限性化脓性炎 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形成充 满脓液的腔 11 伪膜性炎 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 伴有假膜形成 12 绒毛心 发生于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 由于大量的纤维素在心脏搏动下 形成绒毛状物覆盖在心脏表面 称为 绒毛心 13 急性炎症的结局 痊愈 大多数急性炎症可痊愈 若渗出少 坏死范围小可完全愈复 坏死范 围较大 肉芽组织增生瘢痕修复不完全愈复 迁移为慢性 若致炎因子不能在短时间内清除 病情迁移不愈 转位慢性 病 情时好时坏 蔓延扩散 a 局部扩散 通过组织间质和自然管道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蔓 延 在蔓延过程中可形成 糜烂 溃疡 空洞 窦道 瘘管 b 淋巴道蔓延 渗出物等通过回流到淋巴结 形成淋巴管炎和 局部淋巴结炎 c 血行蔓延 菌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14 窦道 sinus 深部脓肿 仅 1 端与皮肤或粘膜相通 另一端盲端的病理性管 道 15 瘘管 fistula 深部脓肿 一端穿破皮肤 另一端穿破空腔脏器 或连接两个空 腔脏器的病理性管道 16 毒血症 toxemia 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入血 临床上出现中毒症状 高热 寒 战等 17 败血症 septicemia 细菌入血后繁殖并产生毒素 引起全身中毒 18 慢性肉芽肿性炎 chronic gl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一种以肉芽肿形成为 特点的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第六章 肿瘤 1 肿瘤 tumor neoplasm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细胞的基因突变或调控 失常 导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2 肿瘤的镜下结构 多种多样 实质 肿瘤细胞 间质 结缔组织 血管 淋巴细胞 3 肿瘤分化 differentiation of tumor 肿瘤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可以表现出与正常 组织的相似之处 4 肿瘤异型性 atypia 由于分化程度不同 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正常 组织之间不同程度的差异 5 肿瘤浸润性生长 infiltrating growth 为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瘤细胞侵入 破坏临近正常组织的现象 6 肿瘤转移 metastasis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 血管或体腔 被带到别 处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肿瘤的过程 7 肿瘤的转移途径 扩散途径说明 直接蔓延癌细胞向邻近的组织或器官浸润性生长形成连续不断的瘤体 转移 淋巴道转移癌细胞 输入淋巴管 局部淋巴结 整个淋巴结 下一站淋巴 结 是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可有逆行性转移或跳跃式转移 最后可 经胸导管进入血流 血道转移肿瘤侵入体循环静脉 肺 侵入肺静脉 左心 体循环动脉 全身各器官 侵入门静脉 肝 少数肿瘤 脊柱静脉丛 脊椎 脑 种植性转移体腔 常见于腹腔 内器官的恶性肿瘤蔓延到器官的表面 肿瘤细 胞脱落后向播种一样种植在其他器官的表面而形成转移瘤 7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鉴别内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组织结构 分化速 度 异型性 细胞间 变 核分裂 象 高 小 与其原发组织形态相 似 无 少见或无 低 大 与其原发组织形态差别大 有 多见 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生长速度缓慢 有时可见间断性生 长与停滞 迅速 继发性变 化 很少发生坏死或出血常发生坏死 出血及继发性感染 生长方式膨胀性 外生性生长浸润性 外生性生长 包膜常有无 边界清楚不清楚 可推动型可推动经常不可推动 转移不转移转移 复发手术后很少复发手术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影 响 影响小 主要为局部压迫 或阻塞 如是内分泌腺肿 瘤可引起相应的功能亢 进 影响大 压迫阻塞破坏组织器官 引起出血感染及转移 晚期有恶 病质 最后使病人死亡 8 癌 carcinoma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的总称 9 肉瘤 sarcoma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10 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s 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病变或疾病 如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分为遗传形和获得形 常见癌前病变 粘 膜白斑 肝硬化 皮肤慢性溃疡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1 非典型性增生 dyspiasia atypia 指增生上皮细胞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异 型性 但不足以诊断为癌 多发生于皮肤或黏膜表面被覆上皮 也可发生于 腺上皮 12 原位癌 carcinoma in situ 黏膜或皮肤鳞状上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已 累及上皮的全层 但尚未侵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常见于子宫颈 食 管 皮肤 是一种早期癌 13 癌与肉瘤的区别 区别内容癌肉瘤 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 发病率较常见 约为肉瘤 9 倍较少见 发病年龄多见 40 岁后成人多为青年 大体特点质较硬 色灰白 较干燥质软 色灰红 鱼肉状湿润 组织学特征多形成癌巢 实质与间质分 界清楚 纤维组织常有增生 肉瘤细胞呈弥漫分布 实质与 间质分界不清 间质内血管丰 富 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见于癌巢周围 癌细胞间多 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 转移途径多经淋巴道转移多经血道转移 药理了 第四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1 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a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嘌呤 胸腺酸合成 酶抑制剂 氟尿嘧啶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裗嘌呤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 DNA 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 b 直接影响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烷化剂 氮芥 环磷酰胺 破坏 DNA 的铂 类配合物 顺铂 破坏 DNA 的抗生素类 丝裂霉素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喜树 碱 c 干扰转录过程和组织 RNA 合成的药物 放线菌 d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长春碱 紫衫醇 干 扰蛋白质功能的药物 三尖杉生物碱 影响氨基酸供应 L 门冬酰胺酶 e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2 多药耐药性 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恶性肿瘤药物后 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 同 作用机制各异的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的耐药性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1 药理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答 a 治疗作用 指药物所引起的与用药目的一致的作用 是有利于防病 治 病的作用 对因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 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 补充疗法 又称替代疗法 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给予补充 b 不良反应 药物引起的与用药目的不一致 甚至对机体产生损害的反应 副作用 side reaction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后遗效应 after effect 变 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继发反应 secondary reaction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sy reaction 依赖性 dependence 副作用 发生在治疗剂量下 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 多 数轻微并可以预知 毒性反应 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一般比较 严重 可以预知和避免 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效应 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 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 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 反应 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 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 2 激动药 拮抗药的概念 激动药 agonist 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它们能与受体结合 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内在活性 1 拮抗药 antagonist 有较强的亲和力 而无内在活性 0 的药物 拮抗 药与受体结合但不激活受体 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有可逆性而将 其分为 非竞争性拮抗药和竞争性拮抗药 3 效能 效价强度 半数有效量 ED50 半数致死量 LD50 和治疗指数的概 念 效能 efficacy 又称最大效应 maximal effect Emax 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 加 效应也增加 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 其效应不在继续增强 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 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 potency 指能引起等效反应 一般反应 50 效应量 的相对浓 度或剂量 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半数有效量 50 effective dose ED50 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可以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 50 lethal dose LD50 能使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剂量 治疗指数 therapeautic index TI TI LD50 ED50 即能使实验动物死亡一半的剂量比上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可以出现 某一效应的剂量 4 首过消除的概念 首过消除 first pass eli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