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塔可夫斯基和塔氏电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第二部电影安德烈卢布廖夫于一九六九年的嘎纳影展赢得大将,接下来的作品,索拉里斯(1972)、镜子(1974)、潜行者(1979)均受到西方国家热烈推崇。他的作品以擅长运用惊人的象征意象驰名于世。一九八三年在意大利拍摄乡愁时,塔可夫斯基决定终生不再重返苏联。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1986年岁末,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巴黎病逝。54年的生命,26年的导演生涯,他只留下8部电影作品,却以其博大深邃的精神气质与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典范,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地位。生命的最后一年里,身患肺癌的塔可夫斯基在病痛中完成了电影牺牲。这部绝响之作是献给现代文明的一首挽歌:陷入歧途的时代,无穷扩张的物欲,人类精神世界濒临崩溃,巨大的灾难行将来临,主人公毅然以自己的牺牲来寻求拯救。烈火与浓烟升腾弥漫,燃烧的房屋终于坍塌,瓦砾横陈。而废墟的近旁,那棵枯树静默依旧。树下的男孩正专注地浇灌着,在他纯真而持久的凝望之中,死树似乎奇迹般地开始复活。巴赫的清唱剧渐渐奏响,影片结束于一行献词:给我的儿子安德列,怀着希望与信心。15年后的今天,当纽约的上空弥漫着撒旦现形般的烟雾,当恐怖与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着世界,这部寓言作品又一次呈现出启示录般的震撼力量。塔可夫斯基具有强烈的宗教气质。末世与拯救,精神的迷失与文明的危机,是他贯穿一生的创作母题。在他流亡之后创作的影片乡愁之中,启示录的声音以尼采式的魇语再度喧响。罗马广场,疯老头多米尼克站在大理石塑像上,向人群大声疾呼:我们必须返回我们误入歧途的转折点!我们必须回到生命的根基!。癫狂的多米尼克,此刻却像一位独醒的先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竟然要一个疯子来告诉你们该为自己而羞耻!。贝多芬的欢乐颂在广场上回旋,他将整桶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当众自焚。此时,多米尼克唯一的朋友、俄罗斯流亡诗人安德列正点燃蜡烛,穿越圣凯瑟琳温泉。这是多米尼克对他最后的嘱托:一个拯救世界的秘密巫术,而拯救的希望如风中的烛火摇曳飘渺。安德列手中的蜡烛一次次熄灭,又一次次点燃,坚持着漫长的跋涉也许在整个电影史上,没有一位电影导演像塔可夫斯基那样对人类精神抱有如此执着而深切的关怀。他曾经坦言,心中最深的忧虑是我们文化中精神空间的贫瘠。我们拓展了物质财富的领域,却剥夺了人的精神维度,对其威胁置之不顾。然而他深信,一个人能够重建他与自己灵魂源泉的盟约,以此恢复他与生命意义的关系。而重新获得道德完整性的途径是在牺牲中奉献自己。塔可夫斯基执着于一种古老的信念:艺术家应当承担近似上帝的使命,艺术创造不是自我表达或自我实现,而是以自我牺牲创生另一种现实、一种精神性存在。影片安德烈鲁勃廖夫蕴含了将艺术家与殉道者类比的主题。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史诗作品,以章节结构刻画了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鲁勃廖夫的一生和他经历的时代动荡。鲁勃廖夫对社会完全丧失了信心,在探寻信仰的旅程中历尽迷茫、坎坷与创痛。数十年沉默不语,直到最终他目睹为纪念东正教先驱圣乔治所铸造的大钟落成。在轰鸣的钟声里,他领悟到神与艺术的和谐,获得了信念的再生。时间与记忆是塔可夫斯基作品中的核心要素,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展开。镜子是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一个艺术家的童年体验与成长。时间始于二次大战爆发,跨越40年的岁月,完全吻合了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塔可夫斯基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艺术家的母亲,而他的父亲,一位著名的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塔可夫斯基说,这是他第一次决定用电影自由地表达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记忆。田园般的平静被大战的枪炮打碎,父亲出征前线。对战争死亡的恐惧与对父亲归来的焦灼期待,黯淡了艺术家的童年岁月。终于从前线返回的父亲,却再度离开了他和母亲,投身于另一段恋情。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情感、对父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成长。而后来长大成人的艺术家,却重演了父亲情变的故事。这一切都是塔尔科夫斯基自己生平的写照。影片中穿插了许多新闻记录片,构成历史事件的时代坐标,又将个人的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自由组接,创造出新的时空意义。塔可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捕获与再造时间。时间是不可逆转的,而记忆使生命得以重访过去。在他看来,过去比此刻更为真实也更为久远,此刻稍纵即逝,如砂砾一般从指间滑落。而只有通过记忆,时间才获得了物质性的重量。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他开创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风格,使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题在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中展开,获得完美的表达。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Ingmar Bergman)曾经予以这样的赞誉: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蓦然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那是我一直渴望进入的房间,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终于有人展现了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对我来说,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 塔可夫斯基电影的钥匙那么,什么是塔可夫斯基的钥匙?塔可夫斯基最初的导演训练是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完成的。学院对导演系毕业作品的常规要求是20分钟的黑白短片。而他在1960年完成的毕业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是一部46分钟的彩色影片,并获得纽约学生电影展首奖。他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展露出电影语言方面过人的才华:对蒙太奇技术的娴熟运用,对色彩和音乐效果的敏锐把握。然而,塔可夫斯基后来对传统的电影语言,对蒙太奇、色彩和音乐效果的功能持有越来越明显的怀疑与批判。他认为使用彩色只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对于电影本身是一个错误,因为黑白更具有表现力,也更为真实。虽然这与他自己的实践并不完全一致(他对黑白和彩色技术的运用处理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他在许多影片中使用黑白与彩色的混合技术,以及反差极小的、接近黑白的色彩,但总的来说他更为重视黑白对电影艺术的价值。在晚期作品中,他越来越少使用背景音乐,直到最后完全放弃。影片牺牲中的所有背景声音都来自现场声源,只有在影片首尾的字幕部分使用了巴赫的音乐。塔可夫斯基常常被誉为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以来最伟大的俄罗斯导演,但他本人却明确地批判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快节奏剪接技术。他在雕塑时光(Sculpting in Time)一书中写到:蒙太奇电影的理念,即以剪接手段将两个概念连接起来造成新的第三个概念,在我看来是违背电影本性的。艺术绝不能将概念之间的互动作为终极目的。形象是具体的物件,但却沿着神秘的途径延伸到超越精神的地带。蒙太奇手法无疑是当代电影主导性的叙事方式。一部好莱坞的主流影片,90分钟片长中一般有500到1000个各种机位与景别的镜头,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长度只有5到10秒钟,以快速剪接切换形成眼花缭乱的视觉刺激。而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尤其是他最后三部作品,很少使用快速剪接,每部作品大约只有100多个镜头,平均时间长度在1分钟以上。大量的长镜头以及缓慢的推拉和轨道车运动,在他晚期作品中格外突出。乡愁中安德列举着蜡烛一次次走过温泉的镜头持续了8分45秒,而牺牲的开场镜头竟然长达9分26秒。表面上看,这种对快节奏蒙太奇的拒绝是一种返祖现象,似乎返回到格里菲斯(D. W. Griffith)甚至卢米尔兄弟(Lumire brothers)时代的原始电影技术。这对于习惯接受主流电影的观众造成了相当的观赏障碍,对塔尔科夫斯基作品的沉闷与缺乏娱乐性深感畏惧。但这种敬而远之的心态很可能是来自于商业化电影所引导和造就的偏狭观赏习惯。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语言并不是走向简约主义,而是为传达超越性的精神境界所开创的独特的诗性叙事,在电影美学上有其充分的依据。低频率剪接和难以察觉的镜头运动避免了无节制的干扰性刺激,放弃了对观众的强制性操纵,同时调动观众在观赏绘画和阅读诗歌中积淀的审美经验,构成新型的叙事与感受模式。它试图改变商业电影中导演与观众的施虐受虐关系,转向另一种启发和参与性思考的互动。塔可夫斯基的诗性叙事不只是长镜头的运用,同时也配合了丰富多样的电影手段:别致优美的构图中唤起象征意味的景观与物件(地平线,田园,河流,沙岸,树木,房屋,门窗,墙壁,镜子,食物,动物,雾气与火焰等等),场景变换与剪接所造成的奇异时空效果,人物调度、背景物体对比和运动以及光线的微妙变化所产生的流动韵律。摆脱了应接不暇的视觉刺激之后,画面本身的意味和诗性品格反而清澈起来,引领观众进入一种凝视与冥想的状态,在沉静之中抵达超越性的想象、思考与诗性体验。如果我们尝试着改变既有的观赏定势,就会感受塔可夫斯基的诗性叙事绝不沉闷和乏味,相反,它具有丰富饱满的内在张力与激情。在乡愁那段著名的长镜头中,主人公安德列缓缓移动的孤寂身影,闪烁的烛火与潮湿的绿墙,寂静的风与水滴,安德列抵达终点时令人窒息的呼吸,形成了一种充满存在意味的生命时刻,蕴含着大音稀声的力量。怀着希望与信心,这是流亡他乡的塔可夫斯基告别世界的遗言。作品年表牺牲 Offret(1986)乡愁 Nostaghia(1983)潜行者 Stalker(1979)镜子 Zrekalo(1975)索拉里斯 Solaris(1972)安德烈卢布廖夫 Andrei Rublyov(1969)伊万的童年 Ivanovo Detstvo(1962)压路机与小提琴 The Skating Rink and The Violin(1960)Ubiytsy (1958)怀念不知道有多少过去的,现在的文艺青年因为他而爱上电影,从此如痴如醉沉迷其间.也不知道他的诗一般的电影,诗一般的语言唤起了多少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索.他一生都在用电影雕刻时光,传达他的孤独,他的哲学,他的关怀.而在他以后却无人继承他的衣钵.于是我们怀念,兼以向这位电影史上很可能后无来者的天才,勇士,哲人,致敬.男,生于1932年4月4日,Zavrazhe, Ivanono, USSR (苏联,即现在的俄罗斯)逝世于1986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死于肺癌)星座: 白羊座更多译名:安德里塔柯夫斯基、安德列塔科夫斯基、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塔可夫斯基更多名字:Andrzej、Andrei Tarkovski、Andrei Arsenevich Tarkovskii、Andrei Tarkovskij、 A. Tarkovsky 、Andrey Tarkovsky生平:俄罗斯导演,诗人之子,1954年考入国立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作品是和同学合作拍摄的小提琴与压路机。首部剧情长片伊万的童年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后每部作品均获得众多国际殊荣,很多评论家视安德烈卢布耶夫为他最伟大的杰作。1982年脱离苏联,1986年因肺癌逝世于巴黎。塔氏作品以如诗如梦的意境著称,主题宏大,流连于对生命或宗教的沉思和探索。伯格曼评价“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塔尔科夫斯基和许多艺术家一样充满了矛盾:这是一个曾经对苏联电影当局作过“认真、深刻”检讨的人,这是个在威尼斯赢得“金狮奖”后回过头来蔑视自己的人,这是个四处给总统、首相和政要们写信求援予以艺术自由的人,这是个不得不低三下四向瑞典女制片人索求低微片酬的人,这是一个才华横溢每部作品都引起轰动生前生后都饱享盛名的人,这也是一个终其一生虽然有无数想法却只落实了8部电影的人。除了与众不同的个性,苏联的社会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塔尔科夫斯基迂回、隐忍、私人化的风格。处在那种封闭、保守、传统的环境里,一个艺术家要想不发疯,只有以梦想作为自己的灵魂出口。从这一点看来,塔尔科夫斯基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他那并不隐秘的梦想。在压路机与小提琴这部只有46分钟的毕业短片里,影片的最后一场,小男孩坐在桌前,呆呆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那影像慢慢变得模糊,突然之间,激越的音乐响起,镜头以小男孩的主观视点移下楼梯,转切俯瞰视点中落满鸽子的空阔广场,小男孩追上工人开动的压路机坐上去,压路机驶过广场,鸽群飞了,压路机渐渐驶出广场,三两只鸽子落下来,伴随柔美的小提琴声,剧终在梦想里,小男孩得到自由,就像天空中的鸽哨,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吹响。在伊万的童年里,伊万活在两个世界里,而梦代表着那个理想化的、愿望中的、亮丽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本影是多么理所当然啊,然而这个主观世界跟影片中的现实世界完全对立,就像正片和负片,交替出现,极大地强化了影片的情绪张力和思想张力。这种做法在当时不为当局理解,认为太晦涩,然而一放映就引起观众的轰动,他们真正地看到了一部诗意的电影,他们有自己的感受!随后的安德烈鲁勃廖夫里,安德烈鲁勃廖夫背负着十字架,走上雪中山坡。全片唯一的这场“梦”是影片的核心。正如塔尔科夫斯基所说,在这样一个世界,人类应该建造金字塔。索拉里斯里也有一个梦,凯文在睡梦中见到了他的母亲,他喃喃地呓语着“妈妈”。“妈妈”不仅是妈妈,更是地球,大地,根。对妈妈的呼唤实际上就是对良知的呼唤,唤醒良知是把握时间的唯一途径。作为塔尔科夫斯基的自传镜子中出现了最多的意象繁多而独特的梦:风掠过夜色中幽幽的草地;天花板上掉下了大片的白色泥灰;蒸腾的水汽中,父亲为母亲浇水洗头发;年轻时的母亲悬躺于床的上空;伊格纳特为酷肖诗人阿赫玛托娃的妇女读普希金致恰达耶夫的书信;不断重现的一只烤火的手种种的幻想和回忆曾经在多少人心灵里出现?又有多少人心里的小提琴因此被“砰”地一下拨响?在潜行者里,在一汪死水中,潜行者梦见了水底的景象:水藻、注射器针头、游动的鱼、枪,还有一只盘子,盘子上绘着耶稣的圣像。这个长而缓慢的俯拍镜头起于潜行者紧闭双眼的头部特写,止于一只手的特写。宗教色彩浓厚的背景音乐里,一个女人讲述着圣经里耶稣受难后人间出现的神异的末日般的景象。这个梦里散发的神性让人似乎受过一场洗礼。乡愁的最后一场里,主人公格萨柯夫持烛而死。跟伊万的童年一样,死亡是“梦”的通道:意大利的教堂空地间,出现了俄国的房舍。格萨柯夫静静地坐在房舍前在塔尔科夫斯基的天鹅挽歌牺牲里,在玛丽亚家里,亚历山大与玛丽亚相见。玛丽亚帮亚历山大洗去了手上的淤泥,抚慰他,帮他脱去衣服,相拥着躺到床上。这个时候,床升起在空中,慢慢地旋转,神迹出现在他们眼前。在东方的政治与西方的商业间挣扎是塔尔科夫斯基无法抵抗的命运,然而,正如牺牲里父亲走后,儿子开始日复一日地为枯树枝浇水一样,拯救和信念总是会越过重重障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延续。(魏保珠)零档案1960创作毕业短片压路机与小提琴获纽约学生影展首奖1962完成伊万的童年同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伊万的童年剧情简介残酷的战争摧毁了12岁男孩伊万(Nikolay Burlyaev 饰)的童年,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小小年纪的伊万也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一名在战火和死亡中穿梭的侦察兵。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万的身份,但从科赫林上校(Valentin Zubkov 饰)的口中,他得知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校希望将伊万带离战场,送他到远方读书。然而伊万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本片荣获1962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66完成安德烈鲁勃廖夫剧情简介 15世纪初,鞑靼人的铁蹄践踏着大公割据的俄罗斯大地,黎民百姓在大公的暴政下水深火热,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在大公的邀请下,鲁勃廖夫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但在创作的过程中,鲁勃廖夫却对圣像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联想到现今俄罗斯民众经受的磨难与自己为贵族服务的事实,最终,他毅然离开教堂回到了原先的修道院。 不久,鲁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但这次他却亲临了所有俄罗斯人的苦难。大公的弟弟勾结鞑靼人篡位谋反,弗拉基米尔城的居民被无辜残杀,教堂在战火中摧毁,画家的眼中全是地狱的景象鲁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反差的困境,他又回到安德洛尼科夫修道院,将自己完全封闭,拒绝继续作画。 经过多年的反抗征战,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1423年,大公第三次邀请鲁勃廖夫到莫斯科作画,在一个铸钟少年的感. 15世纪初,鞑靼人的铁蹄践踏着大公割据的俄罗斯大地,黎民百姓在大公的暴政下水深火热,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在大公的邀请下,鲁勃廖夫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但在创作的过程中,鲁勃廖夫却对圣像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联想到现今俄罗斯民众经受的磨难与自己为贵族服务的事实,最终,他毅然离开教堂回到了原先的修道院。 不久,鲁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但这次他却亲临了所有俄罗斯人的苦难。大公的弟弟勾结鞑靼人篡位谋反,弗拉基米尔城的居民被无辜残杀,教堂在战火中摧毁,画家的眼中全是地狱的景象鲁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反差的困境,他又回到安德洛尼科夫修道院,将自己完全封闭,拒绝继续作画。 经过多年的反抗征战,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会计)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自考专业(护理)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自考专业(会计)考前冲刺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重难点解析京改版数学7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跨界颠覆商业边界-洞察及研究
- 品牌IP联名盲盒推广协议
- 自考专业(金融)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自考专业(电子商务)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照明器具生产专用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春季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专项突破试卷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班四岁了》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 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讲座
- 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班主任微创意:59招让班级管理脑洞大开
-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 晚期胃癌患者护理查房
- 业务员代理协议合同
- 航空发电机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安全监理工作流程图监理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全部课件(含19课时)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