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A . 渺小伟大B . 增加降低C . 坚定坚决D . 冷淡热情2.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入不毛(草木) 百废具兴(荒废) 圣人非所与熙(开玩笑)B . 持汤沃灌(汤汁) 猛浪若奔(奔马) 何苦而不平(愁)C . 两股战战(大腿)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D . 或尽粟一石(或者) 皆朝于齐(到) 时而献焉(代词,指蛇)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为人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对学术有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的人。B .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C .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D .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能勾摄恶人的魂魄。4.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B .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C . 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D . 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B . 保尔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无法正常工作,也曾迷茫动摇,后到公园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想到要为理想而献身,又忘我投入工作。C . 儒林外史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D . 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6. (2分)下面对课文犟龟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作者善于抓住动物自身的特征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B . 文中的小乌龟是个固执己见,不服劝导的小动物。C . 小乌龟的“犟” 是可贵的信念,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D . 文中蜘蛛的话衬托了小乌龟的执著、坚定。7. (2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所用的写作手法是( )A . 短小精悍,构思精巧B . 起伏变化,耐人寻味C . 对话描写,反衬手法D . 心理描写,对比手法二、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8. (3分)综合性学习 目前北碚区正在迎接国家级卫生区复审工作,某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拒绝垃圾食品”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回答下题:(1)健康生活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拒绝垃圾食品”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警示语。(2)垃圾食品我了解 健健同学从网络上摘抄了有关“垃圾食品”的文章。下面是文章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中的一种。油炸食品能量密度高,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甲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在油炸过程中,乙一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 ),其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甲处画线句子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句末加“_”;乙处画线句子有不合事理的语病,应将“_”改为“_”。在文中括号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_。(3)助人为乐我践行 过度食用垃圾食品会导致儿童出现肥胖、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症状,但4岁的小明很喜欢吃垃圾食品。请你给小明的妈妈出两条主意,她该怎么办?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2分)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蔚然而深秀者_名之者谁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作者在第二段中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4)根据全文内容,请分析滁人“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5)欧阳修虽然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同乐。请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0.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划线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与友期行_尊君在不_相委而去_(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 .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