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评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高考语文考试的结束,备受瞩目的作文题目自然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年浙江高考作文依旧沿袭了给材料作文的形式,作文题目大致如下: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据材料写作文。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难度系数不大,既关注学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查,又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开放度。具体来说这道题有这样几个特点:1.考查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命题者关注了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的考查。作文材料引导着考生认真思考“门”与“路”之间的辩证关系。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门与路永远相连;学习、探索、创造是行路的过程,也是进门的方法。考生必须思考这些哲理意义,辩证地分析“门”与“路”的关系,才能准确扣住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才能写好这篇材料作文。2.关注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感悟高考作文向来关注考查学生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强调写作的真情实感。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材料将“大学之路”这个话题呈现在考生面前,紧密结合了高三语文教材“人生与规划”的单元主题,既体现了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生活的意旨,又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与实际生活的“行”巧妙结合。对于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赋予“门”与“路”一定的寓意,比如“门”就是目标,“路”就是规划;“门”就是理想,“路”就是探索,从而写出自己对“过去”“未来”的真实的认知和独特的感悟。3强化学生对写作的创意表达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写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浙江的高考作文命题向强调诗意,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今年则表现的更为明显,更为具体。材料中的“门”与“路”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有形的,有无形的,而对“门”与“路”的辩证思考也是可以多角度的。考生可以从“门”的进出,“路”的行止等等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叙述感人的故事,阐发深刻的道理。也就是说,今年的这则作文题,既可以写成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也可以写成思辨型很强的议论文,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写作空间,适合考生个性的发挥,适合考生有创意的表达。2014年高考四川卷作文简析21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名言警语类(关注社会生活和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人,只有,自己,站起来,世界,才,属于,他,思考。材料特点:名言警语类材料一般文字简洁、意蕴深刻,多能引发考生的关于生活或人生的哲理思考,四川的考题正是这样。这句话把“站起来”和“世界属于他”做了一个条件关系,强调了“站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信考生能做出自己的理解。审题立意:“人”,可以指“个体”,也可以指“民族”、“国家”。“站起来”可以指“直立”,也可以指“挺起脊梁”,“不屈服”,还可以指“振作起来”“自立自强”,“强大起来”。“世界”可以指个人的世界,也可以精神的世界,还可以指全世界。“属于他”可以指“眼光所属,视力所及”,也可以指“拥有”、“主宰”、“支配”。“站起来”与“属于他”关系是必要的条件关系。所以,本材料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立意:1.一个人只有振作起来,才能克服困难和摆脱不幸,进而拥有自己的新生活;2.一个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运;3.一个人只有挺起脊梁做事,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4.一个人只有站在高处,他才能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5.一个国家只有强大起来,它才能在这个世界拥有话语权;6.一个国家只有自强独立,它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和认可;7.一个国家只有具有战略眼光,它才能主宰自己民族的命运和发展;8.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力,它才能让别国仰视,也才能主宰国家的命运等等等等。立意开头示例:挺直做人的脊梁人,当然不能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要一些反思和自省那是极好的,然而,妄自菲薄,极力自损自贱却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这时,他更需要站起来说话,他更需要建立些自信。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是的。我们目光短浅、我们仰人鼻息皆因我们总是跪在地上。今天不是还有人在拐弯抹角或阴阳怪气地丑化和矮化中国人吗?就连我们自己也似乎觉得“中国人有劣根性”“中国很差劲”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的普遍共识。这就是我们没有“站起来”的缘故。站起来吧,挺直我们中国人的脊梁,做一个“埋头苦干的人”,做一个“拚命硬干的人”,做一个“为民请命的人”,做一个“舍身求法的人”,那时,我相信世界一定会属于中国。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简析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生活和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青春,不朽,青年人,天真,自欺欺人,长存不朽,信念。材料特点:江苏的考题,学生看到后会感到一丝欣喜,因为此题正迎合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和阶段特点。材料的开放性不大,写作内容的范围大致就是“青春”了。但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审题立意:这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是讲与其它任何事物相比,“青春才是不朽”的观点;第二句是否定青年人“青春不会老”的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人的,但青年人却常抱有这样的一种信念。所以,从立意上看,无外乎这么几方面的观点:1.盛赞“青春不朽”“青春永恒”;2.慨叹“生命短暂”“青春不再来”,批评年轻人不懂得珍惜青春;3.谈“青春短暂与青春不朽”的辩证关系,告诫年轻人珍惜青春;4.还可以反弹琵琶,盛赞年轻人所具有的这种“天真的”“自欺欺人的”的信念,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才是年轻人应该具有的特质。立意开头示例(一) 一经典当,永无再赎有人这样来描绘青春,说:青春像一杯茶,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青春像一本书,有读不完的故事与哲理;青春像一首歌,歌唱着欢乐与悲伤。也有人这样描绘青春,说:青春是用酣畅的笔墨和美好的想象勾勒的画卷活色生香;青春是用自然的灵动和人间的和睦编写的序曲雅俗共赏;青春是用怡人的茶香和无忧的闲适渲染的诗歌淋漓酣畅。但我却更信奉这样一句话:无论青春多么美好,但它一经典当,便永无再赎。立意开头示例(二):永怀天真青春是不朽的。但有人却奉劝我们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他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我感谢这些睿智的老者对我们善意的提醒,但却要说,天真和怀抱不朽的信念,这正是青春的特质。我认为青春不是用时间和岁月来衡量的,而应该是用心态来衡量的,人之所以老去,不仅仅是他经历的岁月多,而是他失去了天真的情感和怀抱的不朽信念。青春所以不朽,就是因为拥有青春的人永怀天真和永抱不朽的信念。2014年高考福建卷作文简析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名言警句类(关注人生和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有些人,空谷,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栈道桥梁。材料特点:用一句富有意蕴的警句来引发考生的感悟和联想,这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作文出题方式了。福建卷今年采用了这种方式。警句的意蕴并不难于揣测,相信中学生能够做出恰当的理解。审题立意:“空谷”,可以象征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坎坷。“悬崖绝壁”是难于逾越的障碍,是“断”途;“栈道桥梁”是可以顺利通过道路,是“通”途。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困难处境,有些人看到的是无路可走,有些人看到却是有路可通。这就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有关乐观与悲观的故事:悲观的人看到杯子里的半杯水会说:“呀,真遗憾,杯子里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的人看到杯子里的半杯水会说:“呀,真不错,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呢。” 所以,这个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2.我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要体察到它的两面性;3.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特性理解是不一样的;4.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对待我们所处的环境。立意开头示例(一) 半杯水思维同样的空谷,有的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的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拥有的那一半。人生,只联想到悬崖峭壁,只看到缺少的那一半,就会怨天尤人,就会扼杀快乐,就会自己折磨自己。快乐之道在于,要看到栈道桥梁,要掌握拥有的那一半,你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简析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哲理)材料内容(关键词):黑白胶片时代,照片少,瞬间,翻看,唤起,永不褪色,记忆,泛黄,数码科技时代,照片多,上传分享,快速浏览,频繁更新,被稀释。材料特点:材料以“照片”为主题内容,以熟悉的生活材料为切入点,陈述了相片技术和当代人生活的关系,相片科技给人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响,隐含了科技发展与现代人类情感关系的探讨,与去年北京卷有关手机的话题相似。审题立意:材料分为两段。第一自然段讲“黑白胶片”时代,所照相片数量少,易模糊,但人们不断翻看。第二自然段讲“数码科技”时代,所照相片数量多,效果好,但人们却很少翻看。这两段内容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人类情感的固有特点去审题,也可以从现代科技对人的影响这个角度去审题。人类情感的固有特点是:爱少性、念远性和惜逝性。也就是东西或情感越少我们越珍视,距离越远我们越渴望得到和思念,消逝的东西和情感我们越珍惜。说白了,就是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是好东西。而现代科技呢,现代科技正好改变了这种状态,它使东西变多,使距离变近,使事物易得不易逝。所以这个材料的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人类情感的固有特点;2.现代科技之于现代人生活的影响;3.科技的利与弊。立意开头示例(一) 稀释的情感翻开旧相册,那里面有我儿童到少年时代照的唯一的一张旧相片,它是一张黑白相片,画面已经泛黄,图像已经模糊,可我每每看到它,都能引发我去回忆过去人生的点点滴滴,那人,那时,那事,那情景打开电脑,看到我的相册,那里面已经有上百个文件夹了,每一个文件夹都是随时随地用相机或手机拍的照片。最初的还洗过一些,后来的还常看看,再后来,连翻看的想法都没了,现在,连整理文件夹都不整理了。然而,我却仍然倍加珍惜当初的那一张。因为,这唯一的一张,有我整个童年、少年时代的往事立意开头示例(二) 是它,暴露了我们的德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的情感在逐渐地异化。于是,我们反思科技的利与弊,我们痛恨科技改变了我们固有的美好情感。难道,这真是科技之过?可我却认为,这并非科技之过,而是我们人类自己固有的劣行,只不过,是它,暴露了我们的德行。我们只有在稀少的时候才懂得爱惜,我们只有的遥远的时候才想到思念,我们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简析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奋发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生)材料内容(关键词):“最美乡镇干部”,其他人,不肯去,不待,八年,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发愤图强,穷乡僻壤,美丽乡村,感触,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材料特点:在多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一直把“大学生毕业求职”这个主题作为高考复习备考写作训练的内容之一,没想到今年在湖南的这份考题中出现了。作为中学生,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尤其是面对当前越来就业越难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本作文材料就为我们试举了一例。相信考生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写作的难度不大。审题立意:本作文材料,实质是暗含了两种不同的择业观。一种是不愿到基层、艰苦的地方去,认为那里条件差,干不出业绩;却想要到条件好的地方去,风景在哪里,心就向哪里。还有一种是肯于到基层、艰苦的地方去,好男儿志在四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当然,能够到或肯于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则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要有信念,有意志,有能力,这样,才能有业绩。所以,本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立意:1.好男儿自在四方;2.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3.不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西安市汉都第一学校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森林徒步与探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豆国际贸易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屠宰副产品环保胶黏剂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并联电抗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LED驱动芯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手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2-氯苯乙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玻璃器皿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设施赔偿协议书范本
- 2025-2030中国镁合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DB50∕T 632-2015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
- 境外企业租赁合同协议
- 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知识试题及答案
- 隐形眼镜测试题及答案
- Unit 3 A Lets learn湖北公开课课件
- 2025年上半年湖南湘西州龙山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4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精神科进修汇报:专业护理实践与挑战
- 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或加油站员工激励约束办法
- 食堂验货标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