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2014至2015第一学期期末试(最新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2014至2015第一学期期末试(最新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2014至2015第一学期期末试(最新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2014至2015第一学期期末试(最新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2014至2015第一学期期末试(最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班别_座号_ 姓名_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十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火车去广州。小明在行驶的火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3如图1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图1A甲图:冬天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水分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4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的诗句,其中蕴含着不少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反射现象图25如图2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右盘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必须等指针停在分度盘中线时才能读数D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7下列关于图3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图乙中,人配载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图3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1分)8我县进行防空演练时,那种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这样尖锐刺耳的声音平时我们说它是一种 ,但这次它却向大家传递着一种 。9生活处处有物理,(1)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利用了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2)电闪雷鸣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的露珠,属于 现象。10如图4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其中BC段物质处于 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该物质的熔点是 。11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5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 点处,但李华看到的鱼却是在 点处。(选填“A”或“B”)。所以, 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 (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图6图5图4 s/cm 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6是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物体乙的运动速度是_m/s;经过6秒,甲乙相距_m;甲乙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_。13如图7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图中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 (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 (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图714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当他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 盘;此时,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三、作图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15. 按要求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如图8,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图8图9 (3)如图10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图11图10(4)请在图11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眼睛视力的透镜.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7分,第18题6分,共19分)16(1)如图12所示,圆筒的直径d 为 cm;秒表示数为 ,某汽车速度为 km/h。图12图13(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13所示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该实验的原理是 ;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cm/s。17如图14,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图14(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像与物的大小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图1518如图15,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上图,则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填“甲”或“乙”)(3)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 热,但温度 ,并且可推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其中图线b表示小明的图线,图线c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3分)19(6分)国庆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1)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450m长的长江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图16(2)小明在高速路某处看到如图16所示的标志牌,用3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限速路段,请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20(7分)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17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一满缸水的质量为90kg. (水=1.0103kg/m3;冰=0.9103kg/m3)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当夜晚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图17现在你能帮他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了吗?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图1821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1)以地球为参照物,“玉兔号”是_的;它的设计质量为140_(选填“克”、“千克”),从地球到月球,它的质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18),“倩影”形成是由于 的结果;(3)“嫦娥登月”让人联想到“小猴捞月”的故事,如果井水深10米,则“井中月”距离水面 ;(4)据介绍,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将进行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这里的“留影”是指成 立、缩小的实 像不能利用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 ;若用光传递,从月球上发射到地球收到需要约 s(保留2位小数);22一场大雪过后,环卫工人常常在马路上洒盐融雪。(1)小明根据加盐的冰容易熔化,分析加盐的水应该 (难/易)凝固,由此提出问题:盐水结冰需要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结冰需要的时间与水的多少有关;猜想二:结冰需要的时间与盐的多少有关;猜想三:结冰需要的时间与水的温度有关。(2)他找来了盐、水、烧杯、温度计、天平、 ,利用家用冰箱进行了探究活动。为了能验证猜想二,他应该控制相同的水温和相同量的 (水/盐),配制成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10min观察盐水的状态,直到得出结论为止。甲乙丙图19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0 20 30 40 50 35 6 37 8 9 40 1 2 (3)小明想进一步测出盐水的凝固点,应该选用图19中 (甲/乙/丙)温度计,理由 是 。23我们知道测量物质的密度要利用天平和量筒,可现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烧杯,你能不能测出 物质的密度?小军的实验小组为此进行了探究,他们按下面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测量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认真阅读题中的第二步实验方案、领会小军实验小组的变通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如图甲,小石块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