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www.edudown.net].doc_第1页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www.edudown.net].doc_第2页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www.edudown.net].doc_第3页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www.edudown.net].doc_第4页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www.edudown.net].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洪港中学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 积累运用(20分)1、 默写(4分)相见时难别亦难, 鸡声茅店月 好峰随处改, , ,老易至,惜此时。2、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玲珑剔透 回味无穷 端详 嚅动 B 疏疏朗朗 瘦骨嶙峋 芳馨 悠杨 C 返璞归真 多姿多彩 踊跃 絮叨 D 魂不守舍 头晕目眩 啜泣 苍芒 3、试推断下面语段中人无缘的言外之意(2分)公元975年,北宋军围金陵,当时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请降,自愿去国号帝位,改称藩主以自保。宋太宗赵光义拍案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光义的言外之意是 。4、下面各项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幸福本来/不是占有 B 当/丰收的镰刀/挂在屋檐下 C 我/羡慕你,大海的/勇敢的/船夫 D 渴求/另一种/自然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6、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修改:去掉:“之一” B 刘翔虽然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修改:将:“虽然”改为“不但” C 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 修该:删去“不断” D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 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务”7、综合性实践(4分) 近些年,“国学热”不断升温,今年秋,洪港中学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请根据你自己对弟子规和国学经典读本诵读的体会和感受,完成下面各题。 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你在参与活动中,准备制定的诵读措施: 诵读经典后,你有什么体会? 二 阅读理解(50分)(一)听潮(节选)(11分)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这时候,妻心中的喜悦正和我一样,我俩一句话都没有说。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8、本语段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几幅图画?(2分) 9、“波浪轻轻吻着岩石”中的“吻”字的表达作用在于( )(2分) A 将波浪人格化,写出波浪的情感 B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海的宁静美C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波浪轻柔细微的情态 D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海的动态美10、简答(4分) 文中总写海的音响的一句话是: 文中总写大海充满静美、充满柔情画面的句子是: 11、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简析,请选出正确的一组( )(3 分)这段文字写的是落潮时大海的静谧美。这段文字选用了轻吻的波浪、闪动的月光、像红玉似的灯光等景物,来突出大海的静寂在突出“静”的同时,作者还注意了画面色彩明暗的协调和景物远近配合这段文字在安排写景的层次时,是先由近及远,在由远及近;在写作者的感受时,是依次写所闻、所见、所感。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段文字情景交融,幽静、和平、愉悦的气氛和人物的“欣幸”心情相互映衬。从听潮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是“抑”。后面写大海的动态美是“扬”A BC D(二)乡村的泥土(13分)(1)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4)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12、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3、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3分) 14、结合语境,品析下SS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15、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3分) 16、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分) (三)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14分)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fi_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qin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17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2分) 18、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3 19、“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20、“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这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1、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3分) (四)愚公移山(12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2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且 年且九十 ( ) 固 汝心之固 ( ) 且焉置土石( ) 人固有一死( )2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曾不若孀妻弱子 B虽我之死 / 甚矣,汝之不惠C 以君之力 / 河曲智叟亡以应 D面山而居 / 而山不加增24、翻译句子(3分)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5、我们今天是否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3分) 三 写作(50分)26、下面两题,任选其一作文人们生活的世界上,有很多应尽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责任,人们才生活得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