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_第1页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_第2页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_第3页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_第4页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营养配餐与食谱的制定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陈 玉 第一节 营养需要和食物种类确定 人体每天都要从膳食中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不同的 个体由于其年龄 性别 生理及劳动状况不同 对各种营 养素的需要量也可能不同 因此 科学安排每日膳食 以获得品种齐全 数量适宜 的营养素 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 根据不同年龄 性别及 劳动 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食谱编制或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 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计算方法 营养配餐 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 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 素的含量 设计一天 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 使人体摄入 的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素 比例合理 即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 平衡膳食的原则 通过食谱才得以表达出来 人体营养需要的确定原则 一 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确定原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Chines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Chinese DRIs 1 DRIs 的内容及应用 平均需要量 EAR 是指一个特定人群的平均需要 量 推荐摄入量 RNI 相当于传统的 RDA 是指可以满 足某一特定年龄 性别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 97 98 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RNI 是个体适宜营养 素摄入水平的参考值 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 适宜摄入量 AI 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 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 UL 是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 营养素的最高量 即这个量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 副作用和危险 当摄入量超过 UL 时 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 性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 UL 包括膳食 强化食品和添加 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 2 确定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标准 就餐人员的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只能以就餐人群的基本 情况或平均数值为依据 包括人员的平均年龄 平均体重 以及 80 以上就餐人员的活动强度 首先确定就餐人员平 均每日需要的能量供给量 能量供给允许在 10 以内浮 动 二 人体需要的能量 1 能量的单位 1 千卡 kcal 4 184 千焦耳 kJ 1 千卡 kcal 0 004184 兆焦耳 MJ 1 千焦耳 kJ 0 239 千卡 kcal 1 兆焦耳 MJ 239 千卡 kcal 碳水化合物 17 15 kJ 98 16 8 kJ g 4 kcal 脂肪 39 54 kJ 95 37 6 kJ g 9 kcal 蛋白质 23 64 kJ 5 44 kJ 92 16 7 kJ g 4 kcal 2 膳食能量的供给量标准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应占全天总热能的 10 15 20 30 55 65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人类营养供给状况 最初就是以能量 供给是否满足为标准 健康成年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与 消耗的能量经常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 3 确定成人每日膳食能量的原则 直接查表法 即按照被调查者的性别 年龄 劳动等级 等 直接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对号入 座应用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为营养目标 计算法 即根据标准体重和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计算 以达到个体 维持健康 的基本要求 使机体处于营养均 衡状态 原则上健康成人可直接查表 4 劳动分级 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及体育活动 这是机体能量消耗的 主要部分 体力活动不仅消耗机械能 还要消耗修复组织 与合成相比内物质的能量 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劳动强度 持续时间以及劳动熟练程 度有关 四 食物的种类 食物种类多种多样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 同 没有一 种天然食物包含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 由 于各类食物中含营养素不尽相同 要选择多样食物的搭配 才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 食物主要分成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 如米面杂粮 土豆 白薯 木薯等 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 如鸡 鸭 鱼 肉 奶 蛋 虾 贝等 第三类是大豆及其他干豆制品 第四类是蔬菜 水果类 包括鲜豆 根茎 叶菜 茄果等 第五类是纯能量食物 包括动植物油 淀粉 食糖和酒 第二节能量摄取量与营养素供给量的计算 一 食物成分表 了解和掌握食物成分表的基本资料是营养配餐工作不可 缺少的 我国常用的国家食物成分表出版物共有几种 一种是标准版本 如 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2 和 中国食 物成分表 2004 是一种数据的记载形式 专门给研究者或 政府人员应用的标准版本 食物成分表 示例见表 2 9 表中的 地区 栏内的 名称 主要是指采集食物样品的地区 即食物的产地 食 部 是指按照当地的烹调和饮食习惯 把从市场上购买的 样品 简称市品 去掉不可食的部分之后 所剩余的可食 部分的比例 列出食部的比例是为了便于计算市品每千克 或其他零售单位 的营养素含量 二 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1 成人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就餐人员的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只能以就餐人群的基本 情况或平均数值为依据 包括人员的平均年龄 平均体重 以及 80 以上就餐人员的活动强度 在人群中 不同的性别 年龄 体型 活动状态和生活 状态 对营养素的需要都存在着不同的影响 同一性别 年龄和状态的不同个体之间也会有差异 成人阶段一般指 18 60 岁 此时机体比其他年龄组来说 要稳定的多 但对孕妇 乳母的营养需求要特殊对待 能量 成人的能量供给允许在 10 以内浮动 蛋白质 根据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及人体研 究显示 成人按每千克体重 1 2g 蛋白质作为膳食推荐摄入 量计算依据 按能量计算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 10 15 脂肪 脂肪是人体能量重要的来源 各种膳食结构 饮食习惯 不同 脂肪在能量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完全一样 但一般不 宜超过总能量的 30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我国能量的重要来源 一般情况下 碳水 化合物占总能量的 55 65 膳食纤维具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 每日摄入量以 20 30g 为宜 矿物质与维生素 对成人来说 一般不会引起矿物质的缺乏 女性膳食铁 的摄入量较男性高 维生素 维生素 2 尼克酸随 能量的摄入量改变而定 按每 2400kcal 计 前二者为 0 5mg 后者为 5mg 我国目前维生素 的主要来源是胡萝 卜素 1 使用供给量标准 确定就餐者能量的需要量 例 1 根据能量供给量快速查看表计算 1 3 年级小学生的日 能量供给量 查表得 1 3 年级小学生的平均日能量供给量 7 5MJ 1800kcal 例 2 根据能量供给量快速查看表计算脑力劳动者每日能量 供给量 查表得 脑力劳动者每日平均能量供给量为 10 04 MJ 2400kcal 2 不同人群营养配餐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1 人体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 或理想体重 的确定是使用流行病学调查的 方法 观察人群的体重与疾病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关系 而 找到的一个理想体重数值 这个数值反映了在人群中当体 重维持在这个数值时 人群的死亡率都是最低的 1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5 2 根据成人的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判 断体重是否正常 体质指数 kg m2 实际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m2 体质指数 正常 18 5 23 超重 24 肥胖 28 3 按不同的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 全日能量供给量 kcal 标准体重 kg 单位标准体 重能量需要量 kcal kg 体型 体力活动 轻体力活动 中等体力活动 重体力活动 消瘦 35 40 40 45 正常 30 35 40 肥胖 20 25 30 35 例 1 某就餐者 40 岁 身高 172cm 体重 68kg 从事中 等体力活动 求其每日所需能量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5 172 105 67 kg 体质指数 kg m2 实际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m2 68 1 72 1 72 23 0 kg m2 属正常体重 查表知正常体重 中等体力劳动者单位体重能量供给量 为 35 kcal kg 因此 全日总能量 标准体重 kg 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 量 kcal kg 67 35 2345 kcal 例 2 某中等体力活动的男子 28 岁 身高 176cm 体 重 85kg 试计算其每日所需能量 标准体重 176 105 71kg 体质指数 85 1 76 1 76 27 4 体重为肥胖 查表知肥胖体重 中等体力劳动者单位体重能量供给量 为 30 kcal kg 因此 全日总能量 71 30 2110 kcal 例 3 请各自计算每人每日所需能量 三 营养素需要量的计算 1 计算每餐能量需要量 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为 早餐占 30 午餐占 40 晚餐占 30 可将全日能量需要量按此比例进行分配 例 1 已知某脑力劳动者每日需要 10 04MJ 2400kcal 的能量 求其早 中 晚三餐各需要摄入多少的能量 早餐 10 04 MJ 2400kcal 30 3 012 MJ 720kcal 午餐 10 04 MJ 2400kcal 40 4 016 MJ 960kcal 晚餐 10 04 MJ 2400kcal 30 3 012 MJ 720kcal 2 分别计算产能营养素每餐应提供的能量 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为 蛋白质 10 15 脂肪 20 30 碳水化合物 55 65 据此可求得产能营养素在各餐中的能量供给量 例 3 已知某人早餐摄入能量 3 012 MJ 720kcal 午餐 4 016 MJ 960kcal 晚餐 3 012 MJ 720kcal 求三类产 能营养素每餐各应提供多少能量 早餐 蛋白质 3 012 MJ 720kcal 15 0 4518 MJ 108kcal 脂 肪 3 012 MJ 720kcal 25 0 753 MJ 180kcal 碳水化合物 3 012 MJ 720kcal 60 1 8072 MJ 432kcal 午餐 蛋白质 4 016 MJ 960kcal 15 0 6024 MJ 144kcal 脂 肪 4 016 MJ 960kcal 25 1 004 MJ 240kcal 碳水化合物 4 016 MJ 960kcal 60 2 4096 MJ 576kcal 晚餐 蛋白质 3 012 MJ 720kcal 15 0 4518 MJ 108kcal 脂 肪 3 012 MJ 720kcal 25 0 753 MJ 180kcal 碳水化合物 3 012 MJ 720kcal 60 1 8072 MJ 432kcal 例 4 请各自计算每人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各应提供多少 能量 例 5 已知蛋白质的产能系数为 16 7kJ g 4kcal g 脂肪 为 37 6 kJ g 9kcal g 碳水化合物为 16 8kJ g 4kcal g 根据以上结果 求出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需要量 早餐 蛋白质 0 4518MJ 16 7 kJ g 27 0 g 108 kcal 4 kcal g 27 0 g 脂 肪 0 753 MJ 37 6 kJ g 20 0 g 180 kcal 9 kcal g 20 0 g 碳水化合物 1 8072 MJ 16 8 kJ g 108 2 g 432kcal 4 kcal g 108 2 g 午餐 蛋白质 0 6024 MJ 16 7 kJ g 36 0 g 脂 肪 1 004 MJ 37 6 kJ g 26 7 g 碳水化合物 2 4096 MJ 16 8 kJ g 144 28 g 晚餐 蛋白质 0 4518 MJ 16 7 kJ g 27 g 脂 肪 0 753 MJ 37 6 kJ g 20 0 g 碳水化合物 1 8072 MJ 16 8 kJ g 108 2 g 例 6 请各自计算每人三类产能营养素每餐的需要量 第三节 食谱编制 o 一 食物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原则 o1 主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原则 o 粮食用量必须参照就餐人员的进食量确定 如就餐人 员需要的平均能量供给量为 10 04MJ 2400kcal 按粮食供 给量占总能量的 55 65 计算 则粮食提供的能量为 5 52 6 53 MJ 1320 1560kcal 1 主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原则 o 确定每日每人平均粮食用量后 应在三餐中进行合理分配 并与三餐的能量分配基本保持一致 早餐占 30 午餐占 40 晚餐占 30 2 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原则 o 例如 某人日能量需要量为 10 04 MJ 2400kcal 按照蛋 白质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12 14 计算 日蛋白质需要量应 为 72g 84g 若此人粮食用量为 420g 则粮食中含蛋白质 42g 每 100 g 粮食约含蛋白质 10g 占蛋白质总量的 50 58 o 核定各类食物用量后 就可以确定每日每餐的饭菜用量 o 如馒头不能都以 100g 面粉为起点单位量 应有以 50g 25g 面粉为定量的馒头 菜肴不能都以一餐份 一单 位量 为起点 应有 1 2 餐份 1 3 餐份或 1 4 餐份 二 食物品种 数量的确定方法和步骤 o1 主食品种 数量的确定 o 主食的品种 数量主要根据各类主食选料中碳水化合物的 含量确定 o 例 1 已知某中等体力活动者的早餐中应含有碳水化合物 108 2g 如果本餐只吃面包一种主食 试确定所需面包的质 量 o 解 查表得知 面包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53 2 则 o 所需面包质量 108 2 53 2 203 4g o 例 2 午餐应含碳水化合物 144 28g 要以米饭 馒头 富强粉 为主食 并分别提供 50 的碳水化合物 试确 定米饭 富强粉的质量 o 解 查表得知 大米含碳水化合物 77 6 富强粉含碳水 化合物 75 8 则 o 所需大米质量 144 28 50 77 6 93 0g o 所需富强粉质量 144 28 50 75 8 95 2g o1 主食品种 数量的确定 o 例 3 晚餐应含碳水化合物 108 2g 要求以烙饼 小米粥 馒头为主食 并分别提供 40 10 50 的碳水化合物 试确定各自的质量 o 解 查表得知 烙饼含碳水化合物 51 小米粥含碳水化 合物 8 4 馒头含碳水化合物 43 2 则 o 所需烙饼质量 108 2 40 51 84 9 g o 所需小米粥质量 108 2 10 8 4 128 8 g o 所需馒头质量 108 2 50 43 2 125 2 g 例 4 请计算各自若以烙饼 小米粥 馒头为主食 并分别 提供 40 10 50 的碳水化合物 试确定各种食物的质 量 若早餐只吃馒头一种主食 试确定其质量 2 副食品种 数量的确定 1 计算主食中含有的蛋白质质量 2 用应摄入的蛋白质质量减去主食中蛋白质的质量 即 为副食应提供的蛋白质质量 3 副食中蛋白质的 2 3 由动物性食物供给 1 3 由豆制品 供给 据此可求出各自的蛋白质供给量 4 查表并计算各类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的供给量 5 设计蔬菜的品种与数量 2 副食品种 数量的确定 例 5 已知午餐应含蛋白质 36 0g 猪肉 里脊 中蛋白质 的含量为 21 3 牛肉 前腱 为 18 4 鸡腿肉为 17 2 鸡胸脯肉为 19 1 豆腐 南 为 6 8 豆腐干 熏 为 15 8 素虾 炸 为 27 6 假设以馒头 富强 粉 米饭 大米 为主食 所需质量分别为 90g 100g 若只选择一种动物性食物和一种豆制品 请分别计算各自 的质量 2 副食品种 数量的确定 o 解 1 查表得知 富强粉含蛋白质 9 5 大米含蛋白质 8 0 主食中 o 蛋白质含量 90g 9 5 100g 8 0 16 55g o 2 副食中蛋白质含量 36 05g 16 55g 19 5 g o 3 副食中蛋白质的 2 3 应由动物性食物供给 1 3 应由 豆制品供给 因此动物性食物应含蛋白质质量 19 5 g 66 7 13 0 o 豆制品应含蛋白质质量 19 5 g 33 3 6 5g 2 副食品种 数量的确定 o 4 猪肉 里脊 牛肉 前腱 鸡腿肉 鸡胸脯肉分 别为 o 猪肉 里脊 质量 13 0g 21 3 61 0 g o 牛肉 前腱 质量 13 0 g 18 4 70 7 g o 鸡腿肉质量 13 0 g 17 2 75 6 g o 鸡胸脯肉质量 13 0g 19 1 68 1 g 豆腐 南 豆腐干 熏 素虾 炸 分别为 o 豆腐 南 质量 6 5 6 8 95 三 一日食谱的编制 食谱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泛指食物调配与烹饪方法的汇总 如食物调配与烹 饪方法 餐馆的常用菜单等都可称为食谱 是制定营养食 谱的预先内容 是营养食谱的基础 另一种则专指膳食调配计划 即每日每餐主食和菜肴的名 称与数量 是调配膳食的应用食谱 食物选择的原则 1 所提供食物的品种要多样化 每天最好能吃 20 种以上 的食物 才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 粮谷类食物的供给十分重要 成年人每天最好食用 2 个 以上品种 摄入量在 250 400g 不要长期食用过于精细的 大米 白面 应适量食用糙米 全麦粉和其他杂粮 以增 加 B 族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的供给 o3 膳食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动物性食物 动物蛋白与大豆 蛋白的供给量应占蛋白质总供给量的 1 3 1 2 其中动物蛋 白要占优质蛋白的 1 2 以上 o4 蔬菜的品种要多样化 深色蔬菜 叶菜类要占 50 以 上 才能提供数量较多的维生素 C 胡萝卜素和相当量的钙 铁等矿物质 5 清淡少油 油脂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 25g 左右 应以优 质植物油为主 才能保证必需脂肪酸的供给 严格控制动 物脂肪的摄入量 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 甘油三酯 和胆固醇 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盐用量要尽量少 每人每日在 6g 以内 膳食宝塔 四 食谱的评价 o1 营养平衡 o 宏量营养素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 o 优质蛋白质与一般蛋白质保持一定的比例 优质蛋白质占 总蛋白的 1 3 以上 o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平 衡 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 7 单不饱和脂肪酸 10 以内 剩余的由多不饱和脂肪酸供给 膳食平衡应包括 主食与副食的平衡 酸碱平衡 荤与素的平衡 杂与精的 平衡 饥与饱的平衡 食物冷与热的平衡 干与稀的平衡 食物的寒 热 温 凉四性的平衡 动与静的平衡 情绪 与食欲的平衡等 o 凡食物中硫 磷 氯等元素含量高 在体内经过氧化代谢 后 生成 SO42 HPO42 CI 等酸根阴离子 使人体 pH 值下降的食物均称为酸性食物 含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 物高的食物是酸性食物 如肉 蛋 奶 豆类和谷物等 o 凡食物中钙 镁 钾 钠 铁等元素含量高 在体内经过 氧化代谢后 生成 Ca2 Mg2 Fe3 Na 等阳离子 使 人体 pH 值升高的食物均称为碱性食物 蔬菜 水果是碱性 食物 膳食中提供能量的食物比例适当 粮食所提供的能量不宜低于食物总能量的 45 50 但也 不宜高于 65 2 照顾饮食习惯 注意饭菜的口味 在可能的情况下 既使膳食多样化 又照顾就餐者的膳食 习惯 注意烹调方法 做到色香味美 质地宜人 形状优 雅 3 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 主要是熟悉市场可供选择的原料 并了解其营养特点 4 兼顾经济条件 既要使食谱符合营养要求 又要使进餐者在经济上有承受 能力 才会使食谱有实际意义 五 特殊人群的营养配餐 幼儿的营养配餐 一 幼儿的营养需要特点 1 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完善 因此 在食物的选择要尽 量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如选择鱼 虾 仔鸡肉等作为 蛋白质的来源 蔬菜尽量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