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_第1页
中西文化对比_第2页
中西文化对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起筷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每天吃饭的家伙什 一双在手方便实用 除了汤 以外 保您可以席卷全桌 很多用惯了筷子的国人对老外的刀叉很不以为然 就是吃个饭嘛 还要刀子 叉子 勺子一长排 一不小心遇到大块的食物还要 双手启动 实在是麻烦 每每想到此处 心中便禁不住生发出很多自豪感来 也许你猜不到 其实这简简单单的两根小棍里 可是大有学问 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 之所以得名与江南民间忌讳有关 说起为人类饮食服务的历史 这筷子可以算得上刀叉的老祖宗 远古时期 我们的祖先 茹毛饮血 主要靠手抓吃食物 自从 人猿相揖别 之后 人们发现 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 先秦时代 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 根据 礼记 中的记载推测 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 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 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 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 在炊具中烧 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 也要用它们来取食 久而久之 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 竹条来夹取 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 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 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 念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 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 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 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 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 往往将肉烧熟 割下来 就吃 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 欧洲以畜牧业为主 面包之类是副食 直接用手 拿 主食是牛羊肉 用刀切割肉 送进口里 到了城市定居以后 刀叉进入家 庭厨房 才不必随身带 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 很是不同 它功能多样 既可用来宰杀 解剖 切割牛羊的肉 到了烧熟可食 时 又兼作餐具 大约 15 世纪前后 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 欧洲人才使用 了双尖的叉 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 改用叉叉住肉块 送进口里显得优 雅些 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 但叉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 所以二 者缺一不可 直到 17 世纪末 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 到 18 世纪才 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 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 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游修龄教授认为 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 进餐相配 西方一开始就分吃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就独 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 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 单元 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 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 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 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 华人去了美国 欧洲 还是用筷子 文化根深蒂固 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 回到自己的国家 依然要重拾刀叉 筷子刀叉到底谁更先进 各家说法不同 其实各有各的智慧 筷子的特点是 不变应万变 料想方的扁的 长的短的 硬的软的 统统可 以一夹就起来 确实神奇 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 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不过最近却有学者反思认为 从真正人类学发展的科学角度来看 筷子是一 种极端原始的 天然的工具 多数人种在刚开始学会使用工具时 都懂得用几 根树枝来取代手夹起食物 不含任何复杂的工艺技术 欧洲人却率先进化 以 石刀替代树枝 进而发展到金属刀具 最后又发展出叉子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出繁琐的西餐礼仪 刀叉正是欧洲人工业文明 理性精神的一种最直接反映 自己动手 独立性强 重推理 重解析 更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 而拿筷子的 华夏人则是吃现成的 不必思考 一点东西你推我让 团团圆圆模棱两可 凡 事爱持模糊概念 所以思维能力不发达 未能产生工业革命 这种声音确实有些让人振聋发聩 不过所谓率先进化的观点却有失科学了 将刀叉概括为工业文明和理性精神更是牵强 不过有一点需要肯定 同筷子的 简单相比 刀叉种类较多 属于专用工具 但由于这种 专 往往表现出 大巧若 拙 而被国人忽视 回到餐桌上 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 筷子还能游刃 有余 一旦碰上牛排 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 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 特长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 不 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 科学家们曾从 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 认定用筷子进食时 要牵动人体三十 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 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 让人动作灵活 思 维敏捷 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 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 访时 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 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 中国人早在春秋战 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 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 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 的杠杆原理 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 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 而且不怕 高温与寒冷 真是高明极了 据中国侨网援引美国 星岛日报 报道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 血缘关系 亲情伦理 在 脑中根深蒂固 父母 子女始终一家人 哪怕成家立业 另设门户 和父母仍不分彼此 把赡养父母 侍奉父母 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却不同 子女一到成年 就会离巢而飞 父母不再抚养他们 而子女一旦独立 对父母家的事 也不再理会 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 在中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 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 父 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 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 常常碰到这种情形 已 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 双方抢来抢去 争个半天 老外却不同 父母 子女各 自理财 互不搭界 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 也得自掏腰包 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 零用钱来支付 每当我伸长手臂 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 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 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 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 为何不掏钱 而那些已成年子 女 在金钱上 和年迈的父母 同样经济分明 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 他们却是心安理得 丝毫不为之动容 曾有一位大客人 住在高级白人区 是个医生 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 有一次 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 老板见是大客人 不敢怠慢 亲自接待 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 品 好半天才下来 老板忍不住发话了 老太太真挑剔 什么都看不上 在楼下 老太 太挑中 3 个总价为 50 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 她拿在掌心把玩着 爱不释手 一会说要买象 一会儿又说买盒子 再三考虑着 我心中不免嘀咕了 既然喜 欢 为何不爽快买下 真是个吝啬鬼 这时 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 对母亲说 你只有 50 多块 只能买一样 等你回纽约 汇钱过来 老板会帮你寄去 噢 我错怪 老太太了 原来不是她挑剔 吝啬 而是她实在没钱 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难怪美国人对 于 望子成龙 望女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