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龙岩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龙岩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福建省龙岩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福建省龙岩一中2008-2009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一中 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满分 满分 100100 分 分 命题人 吕凤秀命题人 吕凤秀 审题人 钟华胜审题人 钟华胜 A A 卷卷 共共 6060 分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一 单项选择题 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读西半球部分图 左下图 AB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 C 地夜 长为 8 小时 回答 1 4 题 1 此刻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 0 23 26 N B 20 W 23 26 N C 160 E 23 26 S D 180 23 26 S 2 此刻 国际标准时间为 A 0 时 B 1 时 20 分 C 12 时 D 13 时 20 分 3 此日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可能是右上图中的 A B C D 4 此季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最明显 C 墨累 达令盆地正忙于播种小麦 D 华北平原原土壤出现返盐现象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 回答 5 7 题 5 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 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 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 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 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6 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地跨热量带较多 纬度较低 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东西降水差异大 地形起伏较大 植被 垂直分异显著 A B C D 7 近年来 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优越的气候条件 B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C 政府的优惠政策 D 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 冷藏技术的发展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 8 10 题 123456789101112 风力 8 级的日数 1 51 93 75 63 61 00 60 30 40 81 40 6 平均气温 3 2 0 7 6 413 721 226 027 326 320 614 46 3 0 7 降水量 mm 3 37 39 143 233 354 5247 3166 848 926 226 03 5 8 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热带季风气候 B 长江三角洲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黄淮海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D 松嫩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9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 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 A 12 2 月 西北风 B 3 5 月 西北风 C 6 8 月 东南北 D 9 11 月 东北风 10 观测发现该地 5 月份太阳辐射强度高于 7 月份 其主要原因是 5 月份 A 白昼时间较长 B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 地面温度上升较快 D 阴雨天气较少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 单位 读图分析回答 11 12 题 11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 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 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 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 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12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 深居内陆 受海洋影响小 B 地处高纬度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 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 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读右图 据图中信息回答 13 14 题 13 甲处的气候特点是 A 全年温各多雨B 雨热同期 C 雨热不同期D 一月份寒冷干燥 14 若甲港的西部驶来一艘轮船 其桅杆上的 旗帜飘向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南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 M N 为等压线 其气压值分别为 PM PN 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是 只考虑水平受力 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 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 15 16 题 15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M PN 则 O 点风向为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16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PN 则 O 点风向为 海 洋 陆 地 海 洋 陆 地 30 最冷月等温线 甲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17 在一张长为 42 厘米 宽为 43 厘米的白纸上绘制中国地图 图幅边缘各留 2 厘米 最适宜的比例尺 是 A 五百万分之一 B 一千五百万分之一 C 三千万分之一 D 五千万分之一 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回答 18 19 题 18 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 该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该地属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 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19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 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 退耕还牧 大力发展牧业 B 提高复种指数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努力增产粮食 C 大力发展林业 改善生态环境 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 D 以林牧为主 农林牧牧结合 防治风沙危害 读等值线 单位 百帕 全球分布图 图中 MN 为晨昏线 据 此回答 20 21 题 20 此时 北京时间为 A 6 时 B 8 时 C 12 时 D 18 时 21 此季节 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福建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 好望角附近风急浪高 C 南极中山站科考繁忙 D 墨累一达令盆地的牧民正在剪羊毛 下图为北半球某城市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22 24 题 22 该时段 太阳的位置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23 此季节 下列现象可能出现是 A 齐鲁大地 赤日炎炎似火烧 B 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C 江淮平原 草长莺飞二月天 D 太行山地 霜叶红于二月花 24 由图中气温曲线变化判断 该地天气最有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时间是 A 8 9 日 B 9 10 日 C 10 11 日 D 13 15 日 读甲 乙两图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 25 26 题 25 关于图中 A B 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冰蚀地貌广布 B 都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南北二侧气候不同 C 都是板块交界处 由二大板块挤压抬升形成 D 都是重要的国界山脉 为二大水系的分水岭 26 关于图中 a b 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以雨水为主要补给 冬季为汛期 B 都由自西向东流 有较长的结冰期 C 二河水能丰富 航运条件好 D 沿岸地区农业灌溉不合理都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27 28 题 27 图中 P Q 两地间有一座桥梁 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 10 米 B 40 米 C 80 米 D 110 米 28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 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 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为甲 乙 丙 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 读图回答 29 30 题 29 四个地区中 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 四个地区中 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 寒潮 沙尘暴影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B B 卷卷 共共 4040 分分 二 综合题 二 综合题 5 5 小题 共小题 共 4040 分 分 31 分析位于 52 S 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 回答问题 8 分 1 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 2 分 2 简析该地区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 分 3 根据图中资料分析 A B 两点气温差异及原因 4 分 32 下图甲是根据 a b c 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所作的统计图 每个区间有 12 个点 表示 12 个月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6 分 图甲 图乙 1 a b c 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1 分 A a 地为地中海气候 b 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 a 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为地中海气候 c a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为地中海气候 c 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 a 地为地中海气候 b 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 根据甲图所示资料 在乙图中绘出 b 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2 分 3 a 地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区为 简要分析该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3 分 33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回答问题 10 分 1 比较 A B 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 分 2 比较图中 C D 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2 分 3 从 c 到 D 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 简述其理由 2 分 4 简要说明 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 分 34 读 我国某区域图 完成下列问题 7 分 1 在 山脉中 为两大水系分水岭的山脉有哪些 1 分 2 比较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 3 分 3 分析乙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 3 分 35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AB 是晨线 CD 是日界线 分析并完成 9 分 1 此刻北京时间是 月 22 日 时 1 分 2 未来的两周内 公转速度先变 后变 1 分 3 用阴影在图中标出 21 日的范围 1 分 4 七大洲四大洋中 近期内几乎全部是白天的是 几乎全是黑夜的是 再过三小时 几乎全部进入夜半球的大洲是 3 分 5 此时 开罗 开普敦 洛杉矶 巴西利亚 孟买和珀斯这六个城市中 已进入多雨季节的有 3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答案答案 B BD DB BA AC CB BD DC CB BD D 题号题号 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 答案答案 C CA AC CA AA AC CB BD DC CB B 题号题号 2121222223232424252526262727282829293030 答案答案 C CB BC CC CB BD DC CB BC CA A 二 综合题 二 综合题 5 5 小题 共小题 共 4040 分 分 3131 共 共 8 8 分 分 1 西侧降水较东侧多 因为西侧地处西风带迎风坡 东侧地处背风坡 2 分 2 气温中间低 四周高 因为地势中高周低 2 分 3 A 点气温低于 B 点 A B 两点虽然纬度相当 海拔相同 但 A 点降水多 云雾多 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强 B 点降水较少 晴天多 则气温相对较高 4 分 32 共 6 分 1 A 1 分 2 画图略 2 分 3 地中海沿岸地区 1 分 影响 有利 光热充足 夏季高温且日温差大 不利 雨热不同期 夏季干旱缺水 2 分 33 10 分 1 B 地降水量多于 A 地 1 分 A 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风影响时间短 冬季风影 响的时间长 且沿岸有寒流经过 B 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且受高大山脉 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 沿岸还有暖流经过 3 分 2 C 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秋季节 D 地为地中海气候 冬季降水较多 2 分 3 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 速度较快 1 分 基本沿大圆的劣弧 航程较短 1 分 4 地为寒 暖流交汇区 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