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理解古文中一些重点词的方法。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对孔明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3、激发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读过三国演义请举手。 2、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 题目孔明智退司马懿 4、齐读课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师:从课题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命题方法就是以事件来命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孔明是在什么情况下智退司马懿,结果怎么样? (起因 兵力悬殊) (结果 兵皆退之) 2、这篇课文总共才两个小节,刚才我们还没有读到的地方看起来是事情的经过部分了。(板书:经过) 谁来读读这个部分。(指名3生) 重点指导:(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师:这句话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读的部分在于老师画线的这部分,这句话断句断在哪里呢?谁会读? “/” 读 (2)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划线部分该怎么读呢?先理解一下意思。于:在到 谁能说说划线部分的意思? 理解了意思就知道断句断在哪儿了。 谁来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 三、再读课文,讨论写法 1、这就是孔智退司马懿的经过部分,从这件事中孔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胆识过人、智慧超群、神机妙算、出其不意) 孔明这个人的印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么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突出孔明的“智”?请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读。 (一)直接描写的句子。 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1)从孔明的传令中,怎么样突出他的“智”。 (板书:传令) (2)教什么意思?说。 (3)部署上的“智”旌旗指什么?a、代表一个部队的方号,部队的人数有多少。b、为什么要尽皆隐匿?(迷惑敌人,让司马懿摸一清虚 )。 旌旗藏起来,把什么表现出来给别人看? 守城铺 开回门 扮百姓 (4)从他说的话里还可以看出他的“智”,你能找出来吗?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 从他的命令中,看出他的“智”在于(板书:严明军纪) (5) 这么精妙的布局,这么严明的军纪你能读出孔明传令中的“智”吗? 谁愿来试试看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孔明的传令吧, 师:作者通过对孔明语言的描写,突出了孔明的“智”。 除了通过对孔明语言的直接描写,还通过对孔明哪些方面的直接描写突出他的“智”? 2、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师:这句话从哪些写出他的“智”。 (1)穿着打扮:(披鹤氅,戴纶巾) 高雅、闲适,一副十足飘逸潇洒从容大度的样子。 (2)动作:操琴 (板书:操琴) (3) 操琴和“智”有什么关系? (琴为心声,让琴声告诉司马懿,我胸有成竹,我有千军万马。) (4)看图读读孔明当时是怎么做的? 自由读 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读得不紧不慢的?” 你为什么读得从容不迫的?) (板书:临危不惧) 师:这句话主要通过孔明的穿着、动作写出了他的智。同学们,像刚才那样,作者直接抓住孔明的语言、动作的这种写法就是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 (二)间接描写的句子 师: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孔明的“智”外,还有通过其他人物的描写来映衬,孔明的“智”,你找出来了吗? 1、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1)这句话什么意思? 岂知(怎么知道) (2)简介司马懿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但他却认定(板书:宜速退) (3)从这句话 ,你体会到孔明的“智”在哪里? (板书:知己知彼) 2、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1)懿的动作 (板书:大疑) (2)看出懿怎么样?(中计) 小结:通过司马懿的话衬托出了孔明的“智”。这些就是间接描写。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地方作者也不是直接写的,你能找出来吗? 3、众官司听到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1)“尽皆失色”什么意思? (2)众官当时可能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3)从这里你体会到孔明的“智”在哪里? (胆识过人) 3、总结: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孔明的语言、动作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突出孔明的智。孔明之所以能够智退司马懿,是因为他纪律严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胆识过人。 四、课外延伸 1、孔明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的故事在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