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老师_第1页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老师_第2页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老师_第3页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老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老师 而要做孩子的榜样 有一个著名的育儿观点叫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个 观点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反对过了 他认为父母假如做了孩子的 老师 就会不自觉地板起脸来 求全责备 结果就伤害了亲子关系 所以主张 易子而教 不过易子而教太让人不放心了 有没有既不 需要换父母 又可以不当孩子的老师 还能教好孩子的办法呢 有 那就是当孩子的榜样 当老师是 言传 当榜样是 身教 身教 重于 言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学校教 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播 而家庭教育更侧重道德 个性修养 情商 等 软素质 的培养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大多是理论化的 而当 孩子走出学校 假如发现父母并没有遵守这些游戏规则 大人的所 作所为完全是另一回事 那孩子就会想 为什么自己还要去遵守呢 好比说 学校老师说孝敬父母是好的 但是一回到家 发现爸爸妈 妈和爷爷奶奶天天吵架 孩子也许就会觉得 不孝敬父母也是可以 的 将来也不一定会孝敬父母 再好比学校老师说 饭菜要吃干净 才是好的 可是周末跟着爸妈去赴宴 爸妈没吃完却也不打包带走 那孩子也许就会觉得 浪费也是没关系的 将来也就可能铺张浪费 还好比说 学校老师说要学会倾听 要善解人意 但爸爸妈妈经常 各说各的 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从不为对方着想 那么孩子就会 觉得 人与人之间就是不需要善解人意的 将来可能会无法和人建 立亲密的关系 你也许会说 既然大家都是如此 那么即使父母做到了 孩子 不也还会跟着别人学坏嘛 此言差矣 父母和别人不同 首先 父 母是身边的人 其他外人的生活孩子并不能时时关注 而父母的一 举一动 孩子都看在眼里 从被看到的行为的数量上看 父母的最 多 所以父母影响孩子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也因为孩子不了解外人 他们对身边人的印象 就构成了对这个社会的印象 此时假如孩子 有一对以身作则的父母 他们会更倾向于觉得身边还是好人多 假 如有一对不以身作则的父母 孩子对人性的看法也就更消极些 其 次 父母是最亲的人 和亲人保持一致 是我们表达亲情的一种习 惯 有些事情当父母做不到 孩子也会不好意思勉强 就不会太较 真 为了避免感到自己在排挤亲人 降低内疚感 在父母面前 对 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 除了父母身教的影响力之外 身教 比 言传 更管用 还有 三个重要的原因 1 孩子的崇拜心理 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生的崇拜心理 这在孩 子 3 6 岁时尤为明显 觉得爸爸妈妈就是最牛的没有之一 所以有 很高的效仿父母的意愿 这个年纪的孩子 大人讲的道理不一定听 得懂 但大人怎么做 都能看得懂 在三四岁的第一反抗期时 父 母的说教反倒可能引起孩子相反的行为 所以 父母以身作则的行 为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2 减少青春期反抗心理 孩子到了青春期时 自己的思考能力 一点点变得成熟 对于是非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不再愿意人云 亦云 期望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公平待遇 父母此时假如不能以身作 则 却要求孩子做到 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很不公平 拒绝你的说教 只有当父母做好榜样时 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3 可接近的榜样 可复制的成功 电视上的 报纸上的榜样都 很伟大 仿佛高不可攀 让人想要模仿 却提不起勇气 但是挑战 父母却容易得多 首先 多数父母只是比孩子强一点点 挑战起来 难度不太高 其次 父母是身边人 很真实 没有距离感 甚至有 些孩子亲眼见证了父母成功的历程 会觉得说 你这样可以 简单 啊 我又不比你差 那我一定也可以的 最后 父母和子女有血 缘关系 有些天赋在基因里就遗传了 所以 假如父母向孩子发起 挑战 孩子会更有信心 也更有行动力 孩子可以少一个老师 但绝不能缺一对父母 假如因为教育孩子的缘故 而疏远了亲子关系 会有什么后果 呢 把家变成学校 你和孩子都将失去一个家 家里应该是家人 而不是老师 老师必须实事求是 而家人却 要一团和气 老师必须严格要求 家人却要互相谅解 老师是成长 的引路人 要你拼尽全力 而家人是心灵的港湾 要你得到休息 假如家里只剩老师和学生 没有家人 那么一家人就永远得不到休 息 当然 最重要的是 家人之间有爱 没有爱的流动 家就是冷 的 心也是冷的 在冰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 要么像吸血鬼一般地 渴求爱 要么很难学会给予爱 所以 孩子可以少一个老师 但绝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