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_第1页
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_第2页
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_第3页
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_第4页
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2 2 1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2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3 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4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5 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6 输液泵 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输液泵 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 7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8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9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考核评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考核评分 10 经鼻经鼻 口腔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口腔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 11 经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 12 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1313 简易呼吸器及吸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及吸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操作环境符合要求5431 评估10 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 消毒效果 完整 无潮湿5431 操作 前准备 5 洗手 戴口罩 备齐用物品 放置合理 5431 核对检查正确 签署开封时间 姓名5431 取放钳正确5431 无菌持 物钳使 用 15 用钳正确5431 核对检查正确 签署开封时间 姓名5431 按顺序打开无菌包 内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打开 5431 无菌包 的使用 15 按原折痕包扎好 注明有效期5431 核对检查正确 签署开封时间 姓名5431 消毒瓶口 倒溶液前后 打开瓶盖方法正确 5431 取用无 菌溶液 法 15 取无菌溶液方法正确 标签向上 冲洗瓶口从原处 倒出 5431 检查方法正确5431 戴手套方法正确5431 戴无菌 手套 15 脱手套口翻转脱下5431 操作后5清理用物 整理环境5431 掌握无菌原则5431 评价10注意节力原则 动作轻巧稳重准确 5431 理论 提问 5 1 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 2 无菌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5431 合计100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 1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 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 取远处物品时 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 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 持物钳应当 4 小时更换 2 无菌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 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走动 防止尘埃飞扬 2 操作者衣帽 口罩穿戴整洁 并修剪指甲 洗手 3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中 置于清洁 干燥处 与非无菌物品分别 放置 位置要固定 未经使用的无菌包 容器 一般可保存 7 14 天 一经打开 只限 24h 内应用 过期均应重新消毒 4 取用无菌物品时 必须使用无菌钳 镊 取出的无菌物品 虽未经使用 也不可 放回无菌容器中 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 5 无菌物品疑有污染 即不能再使用 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患者病情 意识状态 合作程度5431 评估10 患者口腔及口腔粘膜情况5431 操作前5 洗手 戴口罩 检查备齐用物 清点棉球 5431 核对正确 解释得体5431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5431 义齿取下正确处理 口述 5431 漱口方法正确 二次 5431 观察口腔方法正确 二次 5431 擦拭方法正确 棉球干湿适宜5431 擦拭顺序正确 安全稳重5431 正确处理口腔疾患5431 避免清洁 污染交叉混淆5431 擦拭后再次清点棉球5431 整理床单位 助病人舒适体位5431 操作中60 观察病情 关爱病人 应变能力良好5431 操作后5整理处理用物方法正确洗手记录5431 操作轻柔稳重安全准确5431 评价10 口腔清洁无臭无垢5431 理论提问5 1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2 常用漱口溶液浓度及作用 5431 合计100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轻柔 避免钳端碰到牙齿 损伤粘膜及牙酿 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 别注意 2 昏迷患者禁止漱口并注意棉球干湿度 3 使用开口器时 应从臼齿处放入 4 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 每次一个 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5 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 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6 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 2 常用漱口溶液浓度及作用 1 0 9 生理盐水 清洁口腔 预防感染 2 1 3 过氧化氢溶液 防腐 防臭 适用于口腔感染有溃烂 坏死组织者 3 1 4 碳酸氢钠溶液 属碱性溶液 适用于真菌感染 4 0 02 洗必泰溶液 清洁口腔 广谱抗菌 5 0 02 吠喃西林溶液 清洁口腔 广谱抗菌 6 0 1 醋酸溶液 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7 2 3 硼酸溶液 酸性防腐溶液 有抑制细菌作用 8 0 08 甲硝唑溶液 适用于厌氧菌感染 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 总总 分分 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了解病情 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5431 评估10 确定胃管的位置的方法 正确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 5431 操作前5洗手 戴口罩 备齐用物5431 患者体位正确 舒适5431 铺治疗巾 放置弯盘5431 鼻饲前应用 20 毫升水冲洗胃管5431 鼻饲溶液温度适宜 38 40 5431 鼻饲速度适宜5431 鼻饲食量适宜 不超过 200ml5431 每次鼻饲间隔时间 2h5431 鼻饲后应用 20 毫升水冲洗胃管5431 鼻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5431 喂毕正确处理胃管末端5431 妥善固定 方法正确5431 操作中60 妥善安置病人5431 操作后5用物处理正确并记录5431 与病人交流时 态度和蔼 语言文明5431 评价10 步骤正确 操作熟练5431 理论 提问 5 1 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哪些 2 鼻饲的目的 5431 总分100 鼻饲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鼻饲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确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有哪些 1 能够从胃管内回抽出胃液 2 将听诊器放置患者胃部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注入空气 可听到气过水声 则证明胃 管在胃内 3 将胃管末端放入清水中 无气泡溢出 2 鼻饲的目的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水分和药 物 以利早日康复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评估患者病清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鼻腔情况5431 评估10 用氧装置完好5431 操作前5备齐用物 洗手5431 核对正确 做好解释5431 注意用氧安全5431 连接吸氧装置 清洁鼻腔5431 连接鼻导管 调节氧流量5431 固定导管正确 牢固5431 正确指导患者吸氧5431 正确记录5431 湿化瓶内水量正确5431 患者体位舒适5431 注意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5431 操作中60 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师5431 操作后5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洗手签字5431 操作顺序正确 熟练5431 评价10 动作轻巧 关爱患者5431 理论提问5 1 鼻导管低流量给氧 氧浓度如何计算 2 为患者吸氧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431 合计100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鼻导管低流量给氧时 氧浓度如何计算 21 4 氧流量 2 为患者吸氧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患者吸氧过程中 需要调节氧流量时 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 调节好氧流量后 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 先取下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2 持续吸氧的患者 应当保持导管通畅 必要时进行更换 3 观察 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 总总 分分 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核对医嘱 解释 助 嘱 排尿5431 评估10 评估患者病情 合作程度 血管情况5431 操作前5 洗手 戴口罩 备齐用物 放置合理 5431 核对检查药物方法正确5431 加药 吸药 方法正确5431 患者体位摆放舒适5431 排气一次成功5431 选择合适血管5431 消毒范围符合要求5431 穿刺前再次核对5431 静脉穿刺一次成功5431 正确固定针头5431 合理安置病人 安全舒适5431 调节滴速 观察记录5431 操作中60 核对 关心病人 嘱咐有关事项5431 操作后5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洗手 签字 5431 操作熟练 准确 稳重 节力5431 评价10 遵循无菌原则 患者安全舒适5431 理论 提问 5 1 为患者进行密闭式输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静脉输液的目的 5431 合计100 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为患者进行密闭式输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对长期输液的患者 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2 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 及时更换输液瓶 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 3 根据患者年龄 病情 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4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当及时处理 2 静脉输液目的有哪些 1 补充水和电解质 维持酸碱平衡 常用于脱水 酸碱平衡紊乱者 如剧烈呕吐 腹 泻 大手术后 2 补充营养 供给热量 促进组织修复 获得正氮平衡 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胃 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 口腔疾病等病人 3 输入药物 控制感染 治疗疾病 常用于中毒 各种感染 脑及组织水肿 以及各 种需经静脉输入药物的治疗 4 增加血容量 维持血压 改善微循环 用于严重烧伤 大出血 休克等病人 输液泵 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估标准输液泵 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病情 做好解释5431 评估10 输液处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5431 操作前5备齐用物 洗手 戴口罩5431 认真查对医嘱5431 病人体位舒适 安全5431 再次核对医嘱及输液治疗计划5431 正确固定输液泵 微量泵5431 连接电源 输液管置于输液泵槽内5431 输液泵与输液器 微量泵与注射器安装正确5431 输液管 注射器连接管气体排尽5431 消毒 连接 固定正确5431 正确设置输入总量 ml 流量 ml h 5431 调整输液泵 微量泵 启动运行5431 认真观察病人输液后反应5431 操作中60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位5431 操作后5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记录5431 操作顺序正确 节力5431 评价10 病人无不适反应5431 理论提问5 1 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2 使用输液泵的目的 5431 合计100 输液泵理论提问输液泵理论提问 1 使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 1 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 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 2 护士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 及时排除报警 故障 防止液体输入失控 3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防止发生液体外渗 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赴理 2 使用输液泵的目的 准确控制输液速度 使药物速度均匀 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评估患者病情 输血史及合作程度5431 评估10 评估患者血管情况5431 操作前5 洗手 戴口罩 备齐用物 放置合理 5431 配血5 核对医嘱 根据医嘱采血样 送血库做叉配血试验 5431 护士与发血者双人核对 1 配血报告单 各项信息 5431 2 血袋标签 各项信息 5431 取血15 3 检查血袋包装 血液性质5431 输血前护士双人核对 1 配血报告单 各项信息 5431 2 血袋标签 各项信息 5431 3 检查血袋包装 血液性质5431 4 核实 血型检验报告单5431 双方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字5431 至病人床旁核对姓名及血型 双人 5431 操作顺序正确5431 操作中 输血40 再次核对血型 合理调节输血速度 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5431 操作后5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 24 小时 5431 操作熟练 无菌 按要求核对5431 评价10 穿刺部位正确 滴速适宜5431 理论提问55431 合计100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理论提问 二选一 1 输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 2 血液取回后勿振荡 加温 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3 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血液时 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 0 9 氯化钠溶液 防止发生反 应 4 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 观察巧分钟 无不良反应后 将流速调节至要求速度 5 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 24 小时 2 输血可导致哪些并发症 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循环负荷过重 5 大量输血反应 出血倾向 枸橼酸钠中毒 6 细菌污染反应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了解患者采血的目的和要求5431 评估10 评估患者血管情况 是否符合采血条件5431 操作前5 洗手 戴口罩 备齐用物 放置合理 5431 核对正确5431 患者体位摆放正确5431 选择静咏 扎止血带5431 消毒皮肤 再次核对 握拳5431 操作过程遵循无菌原则 一针见血5431 正确选择血管 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 5431 采血量正确5431 及时松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拔针5431 按压穿刺点5431 操作后核刘 安置病人5431 观察患者情况5431 操作中60 告知患者采血后注意事项5431 操作后5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操作结束洗手 签字 5431 操作熟练 无菌5431 评价10 血标本处理正确 及时送检5431 理论提问55431 合计100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采集血标本的注意事项 1 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 输血 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2 在采血过程中 应当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 3 需要抗凝的血标本 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2 采集血标本前后为患者做哪些指导 1 按照检验的要求 指导患者采血前做好准备 2 采血后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按压方法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考核评估标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 总总 分分 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 备备 注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判断病人有无意识5431 评估10 呼救 送急救物品5431 去枕仰卧位5431 立即松解病人衣领 腰带5431 检查口腔 去义齿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5431 开放气 道 A 20 打开气道方法正确 取仰头抬颌位5431 判断呼吸方法正确5431 吹气方法正确无漏气5431 口对口 吹气 B 20 吹气有效 胸部有起伏 转头观察胸部方法正确 5431 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5 10s 5431 按压部位正确 背部垫按压板 5431 按压幅度适度 胸骨下陷 4 5cm 5431 操作 中 胸外按 压 C 20 按压频率 100 次 分钟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5431 观察病情5 触摸颈动脉搏动 观察呼吸 神志 面色 口述观察结果 5431 操作后5整理用物 合理安置病人5431 动作迅速 准确 有效5431 评价10 建立人工气道前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 正确 2 30 5431 理论提问55431 合计100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考核理论提问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考核理论提问 1 如何判断患者的呼吸情况 通过看 听 感觉 看 胸部有无起伏 听 有无呼吸音 感觉 有无气流逸出 三步骤完成 判断时问为 10 秒钟 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 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2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2 恢复自主呼吸 3 紫绀减退 4 上肢收缩压大于 6OmmHg 经鼻经鼻 口腔吸痰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口腔吸痰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总分总分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D备注备注 仪表5 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 态度和蔼 语言规范 5431 了解病人生命体征 意识意思 痰液分泌情况5431 评估10 评估病人吸氧情况检查吸引器的性能5431 操作 前 5 洗手 戴口罩 备齐用物 放置合理 5431 核对 对清醒者作好解释 体位舒适5431 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5431 调节负压大小适宜5431 保持吸痰管通畅 试吸 5431 连接吸痰管的方法正确5431 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5431 吸痰方法正确5431 吸痰顺序正确 先口腔 再鼻腔 5431 吸痰时间一次不超过 15 秒5431 吸痰时无菌与有菌的概念明确54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痰液清况5431 操作 中 60 吸痰后将氧流量调至原来水平5431 操作 后 5 洗手 脱口罩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记录吸痰时间 痰量 性状 呼吸 生命体征 等 5431 及时清理留在病人面部的污物 病人舒适 指导患者方法正确 5431 评价10 判断准确 操作轻柔 节力 无菌5431 理论 提问 55431 合计100 经鼻经鼻 口腔吸痰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口腔吸痰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经鼻 口腔吸痰的注意事项 1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插管动作轻柔 敏捷 2 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 吸痰时间不宜超过巧秒 如痰液较多 需要再次吸 引 应间隔 3 5 分钟 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 如患者痰稠 可以配合翻身扣背 雾化吸人 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 心率下 降等症状时 应当立即停止吸痰 休息后再吸 4 观察患者痰液性状 颜色 量 2 如何为昏迷患者吸痰 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 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 吸痰毕 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 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术操作考核评估标准 评分等级评分等级 项目项目 总总 分分 考核要点考核要点 ABC D备注备注 仪表5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5431 了解病人生命体征 意识意思 痰液情况5431 评估10 检查吸引器的性能 呼吸机参数设定情况5431 操作 前 5 洗手 戴口罩 用物准备齐全 放置合理 5431 核对 清醒者作好解释 体位舒适5431 吸入高浓度氧气 浓度 时间正确5431 调节负压适宜5431 连接吸痰管的方法正确 注意无菌操作5431 保持吸痰管通畅并湿润前端5431 松解呼吸机与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的管道方法正确5431 吸痰方法正确 规范 插入深度适宜5431 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 连续吸痰时间 方法 正确 5431 保持负压吸引管路的清洁54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血氧饱和度 痰液情况5431 吸痰结束后予纯氧 时间 浓度正确 并调至原 来水平 5431 操作 中 60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5431 操作 后 5 洗手 脱口罩 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记录吸痰时间 痰量 性状 呼吸 生命体征等 5431 呼吸机连接管与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正确5431 评价10 判断准确 操作轻柔 节力 无菌 快速5431 理论 提问 55431 总分100 经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气管切开吸痰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 吸痰的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应轻柔 准确 快速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 连续吸痰不得超过 3 次 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2 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