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基站专业试题库公共部分.xls_第1页
移动基站专业试题库公共部分.xls_第2页
移动基站专业试题库公共部分.xls_第3页
移动基站专业试题库公共部分.xls_第4页
移动基站专业试题库公共部分.x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名称 项目名称题目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 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 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 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TD SCDMA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TD SCDMA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 TD SCDMA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TD SCDMA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TD SCDMA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 TD SCDMA基础理论一级 题目内容答案 一般电气设备铭牌上的电压和电流数值是指 D 判断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 B 钳形电流表切换量程时应 C 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时 摇动手柄的速度由慢变快 并保持在每分钟 左右 B 三相五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 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的系统称为 系统 C 停电检修的技术措施顺序 正确的是 B 三相交流电L1 L2 L3的相色依次是 A 进户电力线穿墙绝缘管应 B 对电气设备进行停电检修时 确定有无电压的根据是 D 避雷针 线 带 网 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 B 在电流大小相同时 对人体伤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电流频率为 B 我国工业用电的标准频率为 C 用于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可选用的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漏电保护装置 A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 A 并联电路主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分电流相 A 交流钳形电流表由二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电流互感器 另一部分为 C 将长度为L的导线均匀拉长为2L 其阻值为原阻值的 倍D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 C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 A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 B 采用特低电压限值的电路一端能否接地 C 绝缘电阻表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时 保护端G的作用是 C 熔断器在电动机的控制线路中能起到什么保护作用 A 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B 判断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电磁力的方向用 A 兆欧表的选择 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电器设备选择兆欧表的 及其测量范围A 汽油发电机碳刷和弹簧的松紧度不符合最低要求 会造成 C 下列单位中 哪一个是电功率的单位 C 检修低压电气设备 应先切断电源 并在刀闸把手上挂上 标示牌 B 根据IEC标准 单相三相制或三相五线制属于 系统 C 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 绝缘性能的最基本指标是 A 测量电流时使用电流表 应把表与负载连接为 A 测量电压时使用电压表 应把表与负载连接为 B 失压保护是指 C 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代表的是 C 交流电有效值是最大值的 倍 C 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一般为 C 电流的标准单位为 A 电压的标准单位为 C 电阻的标准单位为 D 电能的标准单位为 B 电功率的标准单位为 B 在一定温度下 导线电阻与下面那个因素无关 D 是电源内部产生的推动电流的力量C 2个10 的电阻串联之后 总电阻为 C 2个10 的电阻并联之后 总电阻为 A 一台设备功率为500W 它在此30分钟内耗电 度A 测量380V三相负载的绝缘电阻 应选用 的绝缘电阻表B 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取决于 C 使用螺口灯头时 中心触点应接在 上A 通过熔体的电流越大 熔体的熔断时间 B 用数字万用表电阻20K量程测量电阻时 示数为1 5 被测电阻为 C 发生电气火灾后必须进行带电灭火时 应该使用 B 直流电流表与电压表指示的数值 是反映该交变量的 A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阻越大 发生故障时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 C 在一恒压的电路中 电阻R增大 电流随之 A 外壳有电的电器其外壳涂成 B 导体与导体在连接处总存在一定的电阻值 该电阻称为 B 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并联时 各电阻两端的电压 A 会造成电源或线路烧毁的电路状态是 C 判定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可用 B 熔断器在电动机的控制线路中能起到什么保护作用 C 在低压电工作业中 属于辅助绝缘安全工具的是 C 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 B 目前光纤通信的实用工作波长在 区 C 光纤本身是一种介质 目前实用通信光纤的基础材料是 A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 作为传输媒介 通过光电变换 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A 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 成为已调光波 然后再将已 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 C 光发信机主要由信道编码电路 光调制器驱动器 和控制电路组成B 作用是消除输入数字电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产生便于在光纤中传输的光脉冲所要求的 调制码型 B 作用是完成将电调制信号变换成适合驱动光源的电流脉冲信号的任务和信号的驱动放 大任务 C 是光发射机的关键器件 功能是产生光纤传输系统的光载波 A 的调制方式常采用电调制信号控制光源光强度的直接强度调制方式D 作用是稳定光源的输出光信号功率 包括自动温度控制 ATC 电路和自动功率控制 APC 电路 A 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 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 然后 再将这微弱的电 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 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机去 B 光收信机主要由 电信号处理电路和信道解码器组成 C 的主要作用是把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完成光电变换D 光收信机中 的作用是将光纤传输码型恢复成原信号码型 B 为了延长光纤传输距离 通常在光纤传输通路中加入 A 位于光纤中心 直径2a为5 75 m 作用是传输光波 C 光纤是指纤芯折射率呈均匀分布 纤芯和包层相对折射率差 为1 2 D 当光纤的几何尺寸 主要是芯径d1 较小 与光波长在同一数量级时 光纤只允许一种模式 基 模 在其中传播 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 这样的光纤称为 B 当光纤的几何尺寸 主要是芯径d1 远大于光波波长时 约1微米 光纤传输的过程中会存 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播模式 这样的光纤称为 A 光纤传输中有3个窗口适合用于传输的波长范围 850nm 1310nm 1550nm 其中 窗口只用于多模传输 C G 651多模光纤是指工作波长为 的LAN用的多模光纤 B G653光纤是指零色散波长在1 55mm窗口的 光纤 A 光纤是指截止波长在1500nm的海底应用单模光纤 又称为最低衰减单模光纤 D 光纤 是制造光纤的材料本身造成的 包括紫外吸收 红外吸收和杂质吸收 C 由于材料的不均匀使光散射而引起的损耗称为 它是光纤材料二氧化硅的本征损耗 B 现在在长途光缆中最常用的是 A 光脉冲中的不同频率或模式在光纤中的群速度不同 因而这些频率成分和模式到达光纤终端有 先有后 使得光脉冲发生展宽 这就是光纤的 D 色散一般用 来表示 指不同频率的信号成分传输同样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之差 A 对于多模中不同模式的光束有不同的群速度 在传输过程中 不同模式的光束的时间延迟不同 而产生色散 称 C 就是单位波长间隔内光波长信号通过单位长度光纤所产生的时延差B 由于信号光的两个正交偏振态在光纤中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而引起的色散称 D 将松套光纤绕在中心加强件周围绞合而成缆芯并外挤护套构成的光缆被称为 光缆 B 将一次被覆光纤或光纤束 或光纤带放入中心大套管中 加强件分布在套管周围 套管内充有 光纤防水油膏且外挤制护套 这种结构的光缆称为 光缆 C 是用放电的方法将两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一般用于长途接续 永久或 半永久固定连接 D 方法一般用于光纤通断的快速检测和施工时用来分辨光纤 光缆 方法简便 但不能 定量测量光纤的衰减 A 精密仪器测量使用光功率计或 对光纤进行测量 可测出光纤的传输衰减和接头的衰减 还可测出光纤的断电位置 B 是光纤接续的专用工具 可以自动实现光纤对芯 熔接 检测 自动推定损耗 是传 输工程最重要的仪表之一 C 又称背向散射仪 其原理是 往光纤中传输光脉冲时 由于在光纤中散射的微量光 返回光源侧后 可以利用时基来观察反射的返回光程度 D 以下通信用光器件中 属于无源器件的是 C 以下通信用光器件中 属于有源器件的是 A 是通过受激辐射产生光的器件 B 以下选项中 属于发光二极管LED特性的是 D 以下选项中 属于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是 C 的功能是把一个输入的光信号分配给多个输出 或把多个输入的光信号组合成一个 输出 B 主要用在激光器或光放大器的后面 以避免反射光返回到该器件致使器件性能变坏 C 是一种光纤通信线路中具有连接光纤功能的无源器件 又称为光纤活动接口 A 是光纤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器件 可用于光源备份的光路切换 还可用于逻辑 数字 光通信系统中的光路选择和光交换 D 光放大器的原理是利用光纤纤芯中掺杂的稀土元素受到泵浦光辐射来实现对 信号光的 放大 B SDH技术是一种光纤传输体制 它以 为基本概念 B 一个STM N帧结构由9行 列字节的二维结构组成D STM N帧中单独一个字节的比特传输速率是 A 是指由一些NE组成的 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 复用分插和交叉连接的网络 C 速率155 520Mbit s是 系统的标准速率等级之一 B STM 1是同步数字体系信号最基本最重要的模块信号 其速率为 A SDH网中 STM 4的速率为 D STM 16代表SDH速率为 C ITU T规定了STM N的帧是以 为单位的矩形块状帧结构 C 管理单元指针位于STM N帧中第 行的9 N列共9 N个字节 D ITU T规定对于任何级别的STM等级帧频都是8000帧 秒 即帧长或帧周期为恒定的 s B 是在STM N帧结构中存放将由STM N传送的各种信息码块的地方 B 是为了保证信息净负荷正常灵活传送所必须附加的 供网络运行 管理和维护OAM 使 用的字节 A 指针AU PTR是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 个字节在STM N帧内的准确位置的指示符 以 便收端能根据这个位置指示符的指针值正确分离信息净负荷 A 低阶的SDH信号复用成高阶SDH信号 通过 复用方式来完成 复用的个数是4合一 C 是一种在SDH网络边界处 将各种速信号先经过码速调整分别装入到各自相应的标准 容器中 再加上相应的低阶或高阶的通道开销形成各自相对应的虚容器的过程 D SDH PDH边界处将支路信号适配进虚容器的过程属于 A 是指通过指针调整 使指针的值时刻指向低阶VC帧的起点或高阶VC帧的起点的具体位 置 使收端能据此正确地分离相应的VC B 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层 或把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 复用层的过程 C 所谓 是指在网络发生故障 无需人为干预网络自动地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业务自动从故 障中恢复传输 使用户几乎感觉不到网络出了故障 A 是指经接收判决再生后数字码流中的某些比特发生了差错 使传输的信息质量产生损 伤 B 目前最适合传输DWDM系统的光纤是 光纤 D 将放大器引入波分系统几乎是必需的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 C 是指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 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 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 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 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 本 TCO 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 B PTN中 实现各种业务的传送处理功能 如封装 转发 流控 交换等 并实现保护 和OAM开销处理 A PTN MPLS TP 是针对 应用场景 结合IP MPLS和传送网技术而做的优化 C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 利用MPLS标签交换路径 支持多业务承载 独 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 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 D PTN支持多种基于 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 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 端到端 的组网能力 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 柔性 传输管道 B 移动通信 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处于 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C 公众移动通信网使用806 960MHz 属于 频段D 是指有若干个半径约1 5km的构成一个大的业务区域 A 年 马可尼在陆地与一只拖船之间 用无线电进行了消息的传递 这是移动通信的开 端 B 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 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和统一的网络标准 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 C 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 D 是由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简称3G 是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 被国际上 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 B 通信指信息的流动方向始终固定为一个方向的通信方式 C 指信息流动方向可以随时改变的通信方式 但任何时刻只能由其中的一方发送数据 另一方接收数据 A 当收信和发信采用一对频率资源时 称为 D 多址技术是指利用信号的正交性原理 即利用信号参量的 来区分不同用户 B 在FDMA技术的基础上 对每个频点进行时间上的划分 是从频域和时域两维上划分的 C 是指对用户进行空域上的划分 即不同方向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定向波束A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小区制采用 形状 B 是指相同的频率用于不同的小区 将信道的可用频带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段 每 路信号占据其中的一个频段 在接收端用适当的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 分别进行解调和终端 处理 D 是指按时间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 即将传输时间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时隙 互相 独立的多路信号顺序地占用各自的时隙 合路成为一个复用信号 在同一信道中传输 C 系统区指的是同一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区 在此区域中 接口技术完全相同 A WCDMA 和cdma2000 都是采用 模式的技术 B 移动通信频段位于 频段范围内 是以空间波的方式进行传输的 C 在真空中的传播称为自由空间传播 直射波可近似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 D 当波穿行的介质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阻挡体的个数非常巨大时 发生 B 大量传播路径的存在就产生了所谓的多径现象 其合成波的幅度和相位随移动台的运动产生很 大的起伏变化 这就是 A 移动台接收的信号除瞬时出现快速瑞利衰落外 其场强中值随着地区位置改变出现较慢的变化 这就是 D 是指在移动台高速运动时接收和发送信号将导致信号频率将发生偏移而引起的干扰现 象 C 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把射频载波信号变成电磁波或者把电 磁波变成射频载波信号 B 的主要作用是把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载波信号首先进行低噪声放大 然后经过变频 中频放大和解调后还原出原始信号 最后经低频放大器放大输出 A 如果发射功率P为10W 则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B 对于增益为16dBd的天线 其增益按单位dBi进行折算后为 C dBi表示的天线增益是方向天线相对于 的参考值 D 在方向图中 包含所需最大辐射方向的辐射波瓣叫 B 零功率波瓣宽度 指 最大值两边两个零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A 天线输入阻抗与特性阻抗不一致时 产生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馈线上叠加形成驻波 其相邻电 压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就是 C 基站天线应在环境温度 范围内正常工作 D 采用 方法是指在若干个支路上接收相互间相关性很小的载有同一消息的信号 然后通 过合并技术再将各个支路信号合并输出 B 通过改变天线阵的激励系数来调整波束的倾斜情况 使天线波束下倾的方法是 A 天线前后比是指天线的主瓣和天线的后瓣之间的比值 一般应大于 dB C GSM系统中最基本的频率复用方式为 频率复用方式 D 技术就是把所用的载频分为几组 每组中的载频作为独立的一层 每层采用不同的复 用方式 在做频率规划时 逐层配置载频 频率复用逐层紧密 B GSM系统中 一个时隙的长度为 C 在TDMA中 每一个载频被定义为一个TDMA帧 相当于FDMA系统中的一个频道 每帧包括 个时隙 A 储存了验证每个用户可以请求的服务权利和对通信进行加密的密钥 C 管理一个给定PLMN用户的静态数据库 它还记录了每个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用 户使用的MSISDN 号码 用户的某些特征 为每个用户记录了访问过的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 号码 B 负责管理移动台和其他的MSC联系 短消息的传送 必要时参与切换的执行 验证访 问用户的特征 转发位置信息等 B 基站控制器BSC属于哪个子系统 C GSM小区的无线覆盖半径最大可达到 kmA 用于传送用户话音和数据的逻辑信道是 它可以是半速率 全速率和增强全速率 D 在GSM系统结构中 基站子系统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收发信机BTS和 B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频率资源 提高系统容量 GSM系统采用了 多址技术 在每个频率 上划分多个时隙 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隙上进行通信 D 在以下移动通信系统中 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的是 A 是一个动态数据库 记录某个地区中出现的用户资料 这些资料是从该移动用户的归 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取并暂时保存 一旦移动用户离开该VLR的控制区域 则该用户的数据就会 被删除 C 是指任何网络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的国际通用号码 B 由VLR临时分配 其作用是供移动交换机路由选择使用 D 是唯一标识移动台设备的号码 又称移动台串号 作用是能感知有人使用非法的移动 台进行呼叫 C 是一个储存有关移动台设备终端号IMEI 的数据库 它用来验证某个终端是否有权使 用网络资源 A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是由 临时分配 其作用是供移动交换机路由选择使用 D 接口是空中无线接口 是移动台和BTS之间的通信接口 用于移动台与GSM系统的固定 部分之间的互通 A 接口为BSS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BSC与BTS之间的通信接口 用于BTS和BSC之间的远端 互连方式 C TDMA信道上的一个时隙中的消息格式被称为 B 是英文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简称 是一 种第三代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 B 项目是3G的演进 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 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C 2002年10月23日 信息产业部通过 2002 479 号文件 公布了3G 的TDD 频谱规划 为TD SCDMA 标准划分了总计 的非对称频段 C TD SCDMA的载波带宽是 A TD SCDMA的码片速率是 B 下列制式属于TDD模式的是 C 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额定值 左手定制右手定则左手螺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可直接转动量程开关先将钳口打开 再转动量程开关将钳形电流表从导线上取下来先关闭被测电流 再转动量程开关 60r min 120r min 180r min 360r min TT TN C TN S TN C S 停电 验电 挂标示牌 装接地线 装设遮栏停电 验电 装设接地线 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停电 验电 装设遮栏和挂标示牌 装设接地线 装设接地线 挂标示牌 停电 验电 装设遮栏 黄绿红 绿红黄 红绿黄 红黄绿 内低外高 内高外低 内外一样高都可以 开关已经拉开 电流表无电流指示指示灯熄灭用合格的验电笔验证确无电压 螺丝连接焊接连接管卡连接以上都可以 20Hz40 60Hz100 300Hz1000 3000Hz 20Hz40Hz 50Hz60Hz 30mA及以下30mA以上100mA100mA以上 加 减 乘 除 加 减 乘 除 磁电系仪表 电磁系仪表整流系仪表电动式仪表 1 41 224 成正比成反比互为倒数相等 开路短路接仪表接保护装置 开路短路接仪表接保护装置 必须接地严禁接地可接地或不接地需要串联电阻接地 消除转速不稳定引起的误差 消除转速过高引起误差消除因电缆表面泄漏电流引起误差保护接地 短路 过载 失压和欠压联锁 断开负荷电路 断开无负荷电路 断开短路电路断开过载电路 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楞次定律 电压电流内阻绝缘电阻 机组不能启动损坏发电机组 输出电压不稳定短路 千瓦时焦耳马力度 在此工作 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 止步 高压危险 请勿合闸 TTRN CTN STN 增大减少恒定变弱 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耗工作电压 串联方式并联方式混联方式都可以 串联方式并联方式混联方式都可以 迅速切断电源延时切断电源 电压消失或低于某一限度时自动断开线路 电压过低时自动断开电路 火线工作零线保护线相线 0 50 330 7071 414 1mA以下5 10mA15 30mA30 50mA AJV AWV AFV AJV AWV 导线材料导线长度导线截面积导线通过电流 电位电位差电动势电压 5 10 20 40 5 10 20 40 0 250 50 751 100V500V1000V1500V 触电电压人体电阻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都不对 火线零线地线保护线 越长越短不变不一定 30 30K 1 5K 1 5 消防水喷射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都可以 平均值有效值额定值最大值 越小不变越大不一定 减小增大不变不一定 黑色红色白色灰色 绝缘电阻接触电阻直流电阻接地电阻 相等不等与电阻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通路开路短路断路 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楞次定律 过载短路过载和短路欠压 验电笔绝缘柄斜口钳绝缘鞋绝缘手套 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紫外线可见光近红外不可见光 SiO2GEFeMnO2 光导纤维STP双绞线同轴电缆电磁波 光收信机光中继器光发信机光传输链路 光无源器件光源光导纤维光电二极管 光调制器驱动器信道编码电路控制电路光源 信道编码电路光源光调制器驱动器控制电路 光源控制电路光调制器驱动器信道编码电路 信道编码电路控制电路光源光调制器驱动器 控制电路光源信道编码电路光调制器驱动器 光中继器光收信机光传输线路光发信机 光发信机信道编码电路光电检测器光中继器 光源光调制器驱动器光中继器光电检测器 光电检测器信道解码器控制电路电信号处理电路 光中继器光电二极管光源光传输链路 包层光源纤芯涂敷层 渐变型W型Q型阶跃型 阶跃型光纤单模光纤渐变型光纤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阶跃型光纤紧套光纤单模光纤 1310nm980nm850nm1550nm 850nm850nm1310nm1550nm 单模多模远距离近距离 G 653G 652G 651G 654 散射损耗辐射损耗吸收损耗弯曲损耗 吸收损耗散射损耗跃迁损耗弯曲损耗 单模渐变型多模 多模阶跃型多模 损耗衰减扩频色散 时延差延迟差速率差衰减差 材料色散其他色散模式色散波导色散 模式系数色散系数延迟系数衰减系数 材料色散模式色散波导色散偏振模色散 带状结构层绞式管状中心管式 层绞式带状结构中心管式管状 冷熔活动连接接口式热熔 人工简易测量机械测量精密仪器测量热器件测量 OPDTOTDRLOPTOQT 光纤切割机红光笔光纤熔接机光纤压制器 OQPTODTRQUTOTDR 光放大器光检测器光开关光源 光检测器耦合器光调制器光隔离器 发光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发光类型是激光寿命低高速长距离传输数据速率低 可靠性高驱动电路简单输出光功率大寿命高 光开关耦合器光纤连接器光隔离器 光纤连接器耦合器隔离器光开关 光连接器隔离器光开关耦合器 耦合器光连接器隔离器光开关 1310nm1550nm850nm990nm STM 16STM 1STM 64STM 4 251 N255 N265 N270 N 64kbit s32kbit s128kbit s256kbit s PDH网SMTP网SDH网SON网 STM 2SDHPCMPDH 155 520Mb s622 080Mbit s 2048Mbit s115 520Mb s 622 080Mbit s 2048Mbit s155 520Mb s2488 320Mbit s 10G5G2 5G622M 比特字符字节码元 1234 64125 12832 段开销信息净负荷字符编码管理单元指针 段开销SOH 字符编码管理单元指针信息净负荷 一二三四 比特塞入字符调整字节间插 固定位置映射 定位复用多址映射 映射监测复用定位 复用定位映射调速 映射扩码复用定位 自愈复用映射定位 误块误码传输速率失真 G 652G 653G 654G 655 LEDEDAEDFALPD OTNPTNOPTLOT 传送平面传送平面管理平面控制平面 核心网传送网城域网局域网 PBB TEPBTOTNMPLS TP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包交换数据交换 通信切换运动传播 高频甚高频 VHF 新的频段 特高频 UHF 小区制条状区大区制中区制 1860189718201980 TD SCDMAWCDMAGSMD AMPS 12 08kbps8 6Kbps21 8Kbps9 6Kbps GSMTD SCDMACDMA IS 95 WCDMA 全双工半双工单工双工 半双工单工双向全双工 时分双工时分多址频分多址频分双工 相交性正交性相关性区分性 FDMACDMATDMASDMA SDMAFDMACDMATDMA 正方形正六边形圆形三角形 时分双工时分复用频分多址频率复用 频率复用时分多址时分复用频分多址 UmBAA bis TDMAFDD FDMATDD VHFWHFUHFVLF 空气介质光波电磁波 直射散射反射折射 快衰落阴影衰落慢衰落多普勒频移 瑞利衰落快衰落多普勒频移慢衰落 慢衰落阴影衰落多普勒频移快衰落 发信机天线收信机调制器 收信机天线发信机馈线 20dBm40dBm10dBm40dBi 18dBd18dBm18dBi18dB 半波振子定向天线全向辐射器全向天线 副瓣天线波束边瓣后瓣 主瓣边瓣副瓣后瓣 电流驻波比电平比电压驻波比电压比 38 60 40 60 30 65 40 65 分离分集复用跳频 电调下倾人工下倾机械下倾电子下倾 15202530 1 33 33 44 3 RUOMRPFDMGUO 0 512ms0 577ns0 577ms0 45ns 87612 VLRMSCAUCHLR BTSHLRBSCVLR VLRMSCHLRBTS BSS 基站子系 统 OMC 操作与维 护中心 NSS 网络交换 子系统 NMS 网络管理 子系统 352512555 BCCHFCCHRACHTCH 拜访位置寄存 器VLR 3 XCDR 编解 码器 交换机MSC鉴权中心AUC FDMATACSCDMA TDMA GSMTACSWCDMAAMPS EIRBSCVLRHLR MSRNIMSIIMEIMSISDN IMSIMSISDNIMEIMSRN MSRNMSISDNIMEIIMSI EIRVLRBSCHLR HLRMSCAUCVLR UmAbisEF AUmAbisB 时隙突发脉冲序列帧比特 WCDMATD SCDMACDMA2000WIMAX TD SCDMAWIMAXLTEWCDMA 105MHz 55MHz 35MHz 155MHz 1 6MHz 1 25MHz 5MHz 3 84MHz 3 84Mcps1 28Mcps1 2288Mcps1 24Mcps CDMA2000WCDMATD SCDMAGPRS 装设接地线 挂标示牌 停电 验电 装设遮栏 科目名称项目名称题目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二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三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四级 公共科目电工基础一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一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三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四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传输基础原理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一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四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三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GSM基础理论二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一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三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一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一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一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二级 公共科目TD SCDMA基础理论 一级 题目内容答案 导线连接接头不紧密等原因 都会引起接触电阻增大 从而导致接头过热或烧断 是 带电作业必须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护 必要时监护人可以直接进行操作 否 电工严禁无证操作 做到持证上岗 定期复审是确保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 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在高低压作业中 均可作为基本绝缘安全用具 否 严禁在避雷针架构上架设通信 广播及电力网络 是 在带电的低压线路上工作 断开导线时 应先断开零线 后断开相线 否 导体的电阻越小 就表示导体的导电性能越好 是 漏电保护装置在安装前要检查其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等是否满足被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要求 是 电工作业人员在停电检修工作中 可以根据需要移动或拆除已设置的标示牌和遮栏 否 变配电站是变电站和配电站的统称 起变电和配电的作用 是 电工安全用具每次使用前 必须认真检查 如绝缘手套应检查有无划痕 裂纹 气泡等 是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在不同环境温度下 应有不同数值 环境温度越高 安全载流量越大 否 在爆炸危险场所维护检查设备时 严禁解除保护 联锁和信号装置 是 装设临时接地线 必须在停电设备确实无电后进行 连接时先接接地端 然后接线路或设备端 拆除时的顺序相同 否 自备发电机虽不能并入电网 但是应向供电部门备案 并采取必要的连锁保安措施 是 当没有兆欧表时 可以用万用表的R 10K档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否 绝缘电阻表测量完毕后 被测对象没有放电以前 切不可用手触及被测对象的测量部分 以免引起触电 是 静电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很高的电压 但其总电量不大 能量也不大 所以其危害性也不大 否 人工呼吸贴嘴吹气时间为2S 放松呼气时间为3S 是 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 为了解救触电者 可以自行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 但必须事先报告上级 否 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短路 过载 接触不良等造成发热 产生危险温度 电火花和电弧 是 雷击时 防雷电感应措施主要是针对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其它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般不考虑雷电感应的防护 是 静电的最大危害是可能造成爆炸和火灾 是 用交流电流表测量时 通常采用电流互感器来扩大量程 是 进户线可以采用绝缘良好的铜芯或铝芯硬线 否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是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在工作时不得开路 所以一次 二次侧都应装设熔断器进行保护 否 防雷装置由接闪器 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 是 强电用的触点和弱电用的触点 性能要求是相同的 所用材料也相同 否 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构架等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连接 称为保护接地 是 短路保护应该设置在被保护线路接受电源的始端 是 柴油发电机组正常启动后可以马上向负载供电 否 电动机经常保持清洁 进 出风口必须保持畅通 不允许有水滴 油污和其他杂物落入电动机的内部 是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 是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必须等于或大于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 是 对于临时线路其装设须经有关部门同意 是 对于防止人身触电的漏电保护装置 宜采用高灵敏度 快速型 是 参考点又称为零电位点 通常以机壳或大地作参考点 因此 运行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一定为零 否 两根截面相同的导线 长度大的一根电阻就一定大 否 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产热量 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是 楞次定律总结出 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总是与原有磁通相反 否 对用电设备的保护一般有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欠压和失压保护 断相保护及防护误操作保护等 是 单相三孔插座的正确接线应是 上孔为保护接地线 或保护接零线 右孔为相线 左孔为中性线 是 中性线应接在螺口灯头的螺纹口的接线端子上 开关线应接在灯头中心触点的接线端子上 是 同一电网视具体情况 电力装置可采用保护接零 照明装 置应采用保护接地 否 高压验电笔是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 架空线 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是 用兆欧表测绝缘时 E端接导线 L端接地 否 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外伤 是 利用同轴电缆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光纤通信否 属于光波范畴之内的电磁波包括紫外线 可见光 不包括红外线 否 光波属于电磁波的范畴 是 目前光纤通信的实用工作波长在远红外线区 否 光导纤维本身是一种介质 目前实用通信光纤的基础材料是SiO2 是 目前光纤通信的实用工作波长 即0 85 m 1 51 m及1 45 m 否 光纤通信的优点是容易受电磁干扰 传输频带宽 通信容量大 否 切断和连接光纤时 需要高精度技术 而且光纤性质脆 需加适当涂覆予以保护 是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 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作为传输媒介 通过光电变换 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否 光收信机是实现电 光转换的光端机 其功能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 的光波进行调制 成为已调光波 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 否 光发信机主要由信道编码电路 光调制器驱动器 光源和控制电路组成 是 信道编码电路作用是消除输入数字电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产生便于在光纤中传输的 光脉冲所要求的调制码型 是 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完成将电调制信号变换成适合驱动光源的电流脉冲信号的任务和 信号的驱动放大任务 否 信道编码电路的作用是稳定光源的输出光信号功率 包括自动温度控制 ATC 电路 和自动功率控制 APC 电路 是 光调制器驱动器是光发射机的关键器件 功能是产生光纤传输系统的光载波 否 光源一般由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LED 和半导体激光器 LD 两种 是 光收信机是实现光 电转换的光端机 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电信号 经光 检测器转变为光信号 然后 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 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机去 否 光收信机主要由电信号处理电路和信道解码器组成否 光电检测器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