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书写 (共2题;共9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后来这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w s_了。(2)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hng lng_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3)三妹便sng yng_着她去要一只来。(4)我也chng rn_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2. (5分)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让世界充满爱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默写 闲来垂钓碧溪上,_。_,病树前头万木春。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_,_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富有哲理地表达自己笑对人生悲欢离合的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4. (5分)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同词得体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要弄清楚蛋白质在体内为什么不可或缺?就要了解它对人体的作用。蛋白质在人体中担负着传递信息、大脑活动的维持、促进化学反应和抵御外来“入侵者”等任务,在人体生长和组织修复方面有着极为要紧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吃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制品、鸡蛋、瘦肉、鱼虾等。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2016铜仁市)铜仁市某校九(1)班针对当今“快餐式友谊”,朋友间仅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上发短信,点赞保持联系的现象,发出了用书信、贺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现邀请你参加该班举行的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1)活动一:观察下面两幅图,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活动二:请给你最想感激的人写一张贺卡,倾诉你对他的情感。(要求: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人名请用xx代替;用书信格式。)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6. (12分)读望天门山,按要求答题。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和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字,逼真地写出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出江心的态势,给人以“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望,一个“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而近,由小而大的情景。 (2)“天门中断楚江开”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想象中的虚景。说它是实景,理由是_;说它是虚景,理由是_。 (3)选择合适说法并在括号内写“T”或“F”。A这首诗描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象,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_B“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长江流经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被迫改变了流向,折而向东。_C这首诗押韵极不规则,“开”“回”“来”三字不属同一韵母,因此,严格说,这首诗不押韵。_D这首诗语言明快,色彩绚丽,最能表现色彩的词语有“碧水”中的“碧”,“青山”中的“青”,另外,“帆”与“日”虽不能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7.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 , 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 , 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冯梦龙智囊知微)【注释】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钱典:当铺。詈(l)语:骂人的话。事:量词。件,样。(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尝舟行过市桥(乘船)B . 因好语遣之(打发)C . 某将衣质钱(抵押)D . 反出詈语(返回)(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B .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C .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D . 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碗米粉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1)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2)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 (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9. (7分)名著阅读。(1)好汉歌里唱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你认为下面哪个人物形象最符合这几句歌词的注脚。( )A . 祥子B . 傩送C . 李逵D . 鲁达(2)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火”在文学作品中常具有多种象征意义,它是温暖之火,仇恨之火,审判之火,重生之火,希望之火。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情节内容,仿照例句,谈谈你对“火”这一意象的理解。 (3分)例:童年中外祖父染坊着了“火”,这把火烧掉了落后、野蛮、丑恶,这是一把审判之火。A. 简爱 B. 水浒传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步是令人喜悦的。进步有不同范围,如个人、国家、社会,进步有不同的方面,如学习方法、生活细节、待人处事、思考方式,对于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请以“如此就进步了”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泄露你的个人信息的姓名、校名、区名等。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书写 (共2题;共9分)1-1、1-2、1-3、1-4、2-1、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