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_第1页
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_第2页
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_第3页
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_第4页
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地铁事故安全疏散的介绍和探讨 一 前言 广州地铁一号线 1999 年 6 月 28 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全 线长 18 5 公里 共 16 个车站 目前平均日客运量 17 6 万人次 最高日客运量 39 3 万人次 高峰时列车密度 5 分钟一列车 列 车正点率 99 6 随着社会的进步 城市的发展 地铁路网的增加和完善 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 日益青睐地铁 同时 地铁沿线众 多的大型商业场所 吸引大量市民使用地铁进行观光 购物 地铁作为人流密度大的公共聚集场所 面临突发的各种事故 其安全疏散的任务也更加严峻 二 安全疏散的技术保证 地铁面对的重大突发事故 主要有爆炸 火灾 重大设备 故障 其中以火灾最具代表性 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设计 建设 期间 就把发生火灾作为安全疏散的重点 从系统 设备等技 术手段提供保障 一 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的消防 1 防火等级与防火分区 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 通风亭的耐火等级 为一级 地下车站采用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 初车站公共 区外 设备管理用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超过 1500 平方米 结合物业开发的车站 物业开发区为独立的防火分区 并 在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独立的 可直达地面的疏散通道 物业 开发区按有关规范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自成体系 与车站之 间采用防火卷帘门进行防火分隔 使这些区域在发生火灾时不 影响车站客流疏散和车站安全 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 可通过与物业相连的出口疏散 但 物业发生火灾时 地铁车站不能作为其疏散出口 2 紧急疏散 车站公共区内按客流需要 包括紧急疏散时 设置足够宽 度的人行通道 每个站的人行通道不少于 3 个 并至少有 2 个 能直通地面 站台到站厅的扶梯加楼梯的总宽度 能保证火灾 情况下在 6 分钟内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和一列满载列车的乘客 以及车站工作人员疏散到上一层 3 防烟分区 车站公共区充分利用楼板下混凝土梁划分防烟分区 每个 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750 平方米 梁高度不小于 500 毫米 在 无条件采用梁分隔时 采用固定式挡烟垂壁 站台公共区的楼 梯 扶梯开孔处和站厅的人行通道口采用固定式挡烟垂壁进行 防烟分隔 4 防火墙 防火门 站内每个防火分区之间 包括楼 电梯结构墙体 均设置 防火墙 其耐火极限为 4 小时 防火墙上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门的开启方向朝向疏散方向 即安全区 5 建筑装修材料 地铁车站所选用的装修材料是非燃烧材料 凡是裸露的风 水 电管线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可作适当的装修 并 视具体要求分别采用防火材料或涂料进行处理 设备管线穿越 的楼板及墙体采用防火填缝材料封堵 封堵材料的耐火时间与 所在部位及墙体的耐火时间相同 6 消防水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 6 1 消防水系统 每个地下区间隧道沿行车方向左侧各从地下车站引入一根 消火栓给水干管 两条给水干管在车站连通 使地铁车站和区 间形成环状消防供水管网 消防栓的布置满足任何部位都能有 二股水柱同时到达 并且每股水柱流量不小于 5l s 同时充实 水柱长度不小于 10 米 集散厅层 站台采用 dn65 双出口消火 栓箱 间距为 40 50 米 其他地方采用 dn65 单出口消火栓箱 间距为 30 米 区间不设消火栓箱 但预留 dn65 单出口消火栓 口 间距为 40 50 米 在进入区间车站站台端部各设 2 套消防 器材箱 6 2 气体灭火系统 全线车站及车辆段内的重要设备室 如 通信设备室 信 号设备室 变电所的控制室 高压室 低压室 整流变压器室 环控电控室 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室 如 通信设备室 信号设 备室 电力监控设备室 机电设备监控设备室 主变电站的主 变室 控制室电容器室 开关室 电缆夹层等采用气体自动灭 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介质为烟烙尽 inergen 灭 火方式采用全淹没的组合分配室的系统 二 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 地下车站根据地铁系统的特点划分为三个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 包括区间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简称车站大系统 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简称车站小系统 1 隧道通风系统 在火灾情况下 隧道通风系统能迅速排除烟气和向乘客提 供必要的新风量 形成一定的迎面风速诱导乘客安全撤离 当 列车在区间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 列车尽量驶向前方车站 在 前方车站疏散乘客 利用前方车站隧道排风系统排除烟气和灭 火设备灭火 若出现列车不能运行到前方车站而停在区间隧道 内时 列车司机根据列车位置组织疏散乘客 同时通过通信系 统向控制中心和车站报告列车灾情和多数乘客疏散方向 控制 中心根据多数乘客的疏散方向 列车火灾位置 和列车所在区 间位置 确定相应的隧道通风系统火灾运行模式并启动相应模 式进行火灾通风 2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简称车站大系统 车站内发生火灾时 立即停止车站空调水系统 转换车站 大系统进入火灾模式 包括站厅火灾模式和站台火灾模式 3 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简称车站小系统 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区域设置的小系统 其防排烟系统主要 有以下三类 3 1 气体灭火系统保护范围内的房间 当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盘接收到保护区内两路报警信号时 即确认为发生火灾 控制盘首先控制关闭该保护区的送 排风 管上的防火阀 然后喷洒灭火气体 待达到设计要求的淹没时 间后消防人员进入保护区内确认已灭火 再将通风系统转换到 相应的排除灭火气体模式或正常通风空调系统模式 3 2 建筑面积大于 509 平方米的房间 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收到某房间确认的火灾信号后 服 务于该房间的通风空调系统转换到相应的预定的排烟模式 同 时房间外的通道排烟系统启动 消防员进入该着火区域利用有 关的设备灭火 3 3 建筑面积小于 509 平方米的房间 每个房间送 排风管均设有 70 度熔断式防火阀实施防火 隔断 火灾时房间外的通道排烟系统启动 消防人员进入该着 火区域利用有关的设备灭火 三 消防设备供电 与防灾有关的所有电力负荷均为一级负荷 所有的电线电 缆均为阻燃型 火灾时仍须运行的设备的电线电缆均为阻燃耐 火型 阻燃性能不低于 b 级 所有火灾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都 穿金属管敷设并涂防火漆 四 事故照明 车站蓄电池室内设车站事故照明电源设备 为事故照明和 疏散标志照明提供 1 小时工作电源 车站出入口 集散厅 设 备管理用房 疏散通道 自动扶梯 通道拐弯处 楼梯口均设 有事故照明灯 五 疏散指示 疏散标志照明灯由事故照明回路供电 车站出入口 集散 厅 站台 设备管理用房 疏散通道 自动扶梯 通道拐弯处 交叉口 楼梯口均设有事故照明灯 六 通信广播 设于控制中心的的消防控制中心设专用电话向市公安消防 指挥中心报告灾情 消防控制中心有有线调度电话总机 可对 车站控制室的分机通话 除有线通信系统外 全线设置了无线 通信系统 灾害情况下 作为地铁内部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之 间高效联络的手段 承担防灾调度通信的任务 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as 系统 fas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监视火灾报警 确认火灾灾情 发出模式指令到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 并报告控制中心 fas 系统在地铁车辆段 主变电站 车站的 公共区 设备区 商铺 设置了点型的光电式感烟探测器和线 型红外光束式感烟探测器 八 监控系统 emcs 系统 emcs 系统的的主要功能是 对区间隧道通风设备进行正 常模式控制以及灾害模式控制 发生火灾时 接受 fas 系统的 指令 控制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及相关设备转入灾害运行模式下 运行 三 安全疏散的管理措施 一 制定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从制度上保证灾害情况下 能从容应对 在地铁运营中 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并且事故的类型 是各种各样 对于广州地铁来说人员新 线路新 设备新 经 验不足 加大了对事故应急处理的难度 因此 要确保地铁运 营的正常 安全 准点 除了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 培训 严肃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 建立安全监督机制以外 制 定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1 车辆部安全管理办法 2 对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3 车务应急处理程序 4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5 行车事故管理规则 6 应急信息报告程序 二 定期对各种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炼 制定了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由于 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 水平 思想等 因素 定期对各种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炼是十分必要的 1 检验各部门 各工种人员的协调 配合情况以及快速反 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2 检查各部门 各工种 特别是控制中心对事故的应急处 理指挥能力 3 检查在复杂情况下 如消防车 救护车 抢险车 公安 人员等出动后 如何互相联系和配合 让消防人员 医护人员 抢险人员 公安人员熟悉地铁各车站的环境 4 通过演炼 对制定的制定各种事故信息传递流程和事故 应急处理程序进行逐步修改 补充 完善 5 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逐步提高各有关专业 各有关 工种人员的应变能力 对事故的综合救援能力 达到锻炼队伍 的目的 四 几点体会和探讨 一 先进的系统与高素质的员工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发 挥作用 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列车以及主要的系统都是整套从国 外引进的 具有世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先进水平 为防 灾 安全疏散奠定了基础 加上具有高素质的操作人员 严密 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特别是定期进行各种紧急事故 模拟演炼 大大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应对紧急事故 的能力 如 2000 年 7 月 东山口站发生一起因低压开关柜内部 过热燃烧引发的火灾 当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监视探头探测 到火警 立即报警 值班人员马上赶到现场确认 立即组织救 火 随即按照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组织灭火 报警 疏散站台候车乘客以及刚到站的列车乘客 各个系统转入火灾 运行模式进行灭火和排烟 在 10 分钟内就扑灭了火灾 30 分 钟内恢复地铁正常运营 二 把消防 安全疏散的意识熔化在设计 建设之中 能为运营的防灾工作带来 事半功倍 的效果 事后的整改不仅 事倍功半 可能会留下遗憾 如某个车站 由于征地拆迁困 难以及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