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细胞 同步训练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看到的细胞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这可能是( ) A . 反光镜未调好B . 显微镜物镜是坏的C . 细准焦螺旋没调好D . 标本做得厚薄不均3. (2分)选用显微镜的5目镜40物镜,该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 )A . 5倍B . 40倍C . 45倍D . 200倍4. (2分)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放大的图象形状是( ) A . bB . qC . dD . p5. (2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临时装片时,应该( ) A .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B . 先用高倍镜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C . 一直使用低倍镜观察D . 一直使用高倍镜观察6. (2分)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一片黑暗,他检查了目镜和物镜,并且把物镜对准了通光孔,遮光器选用了大光圈,还是看不见明亮的视野,小明的显微镜需要继续调整的是( )A . 反光镜B . 转换器C . 遮光器D . 粗准焦螺旋7. (2分)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A . 目镜5,物镜10B . 目镜10,物镜10C . 目镜10,物镜40D . 目镜15,物镜1008. (2分)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 A . 转动目镜B . 更换目镜C . 转换物镜D . 重新制片9. (2分)(2017绍兴)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为更清楚地观察a处的细胞结构,视野由甲变为乙,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 . 将装片从上往下移B . 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C . 调节粗准焦螺旋D . 换用高倍物镜10. (2分)如图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B . 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2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100倍。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换物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反光镜上。C . 人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 图2是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的图像,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细胞是1,体积最大的但是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细胞是3,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的是2。11. (2分)下列实验材料或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 ) A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用碘液染色可提高观察效果B . 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应选用成熟的小麦植株C .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应选用高倍显微镜D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12. (2分)我们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要借助显微镜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B . 对光时应该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C . 对光时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D . 要使视野变明亮,可以调节准焦螺旋13. (2分)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4. (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 .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D .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15. (2分)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B . 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C . 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D . 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二、 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16. (10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常被用作动物细胞的观察材料。(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有:取口腔上皮细胞滴生理盐水擦拭玻片稀碘液染色盖上盖玻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B . C . D . (2)下列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其中图_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4)下图是一位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后所作的细胞模式图,其中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图中的_(填序号)。三、 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18. (1分)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测物体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是:反光镜遮光器_镜筒_人眼 19. (2分)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名称4_6_7_(2)图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_和_ (3)图中与放大有关的结构是_和_ (4)能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_ (5)寻找物像时,先转动_,使镜筒缓缓地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6)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应注视_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时,应转动_进行调节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体积_,细胞数目_,视野亮度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体积_,细胞数目_,视野亮度_ 20. (1分)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21. (1分)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当视野中看到了如图乙的物像,则应再用_(填图甲中的字母)把物象调至清晰。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此物像放大了_倍。图丙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_(填图丙中的字母) 22. (2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1)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是_和_上的_ (2)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件是_,中央有_ (3)使物象更清晰的部件是_(4)调换物镜的部件是_(5)在显微镜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件是_和_ (6)要想获得最小物像应选择上图中目镜_和物镜_进行组合 23. (3分)英国物理学家_研制出了早期最出色的光学显微镜,能放大100多倍,并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四、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据图回答问题 五、 综合题 (共1题;共5分)25. (5分)把下列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作用匹配起来 镜筒_A固定玻片标本转换器_B稳定镜身粗准焦螺旋_C转动物镜压片夹_D安放目镜镜座_E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基础强化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考点解析华东师大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园林绿化作业人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5版挖掘机买卖及安全培训与环保技术研发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智能化城市景观设计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型电子商务股份合作框架合同
- 2025年工业喷漆生产线承包合作合同范本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课件(完整版)
- 店长管理培训:店务管理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 爱自己爱生命主题班会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5-02-06 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 人社厅发20199号
- 景观设计投标书模板
- 室内消火栓使用培训课件
- 2015-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共10套
- 幼儿园卫生保健新生家长会课件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解读
-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6年级音乐上册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