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_第1页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_第2页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_第3页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_第4页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 1 概述概述 液化天然气气化站 以下称 lng 气化站 作为中小城市或 大型工商业用户的燃气供应气源站 或者作为城镇燃气的调峰 气源站 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lng 气化站是一种小型 lng 接收 储存 气化场所 lng 来自天然气液化工厂或 lng 终端接收基地 一般通过专用汽车 槽车运来 本文仅就 lng 气化站内储罐 气化器 管道系统 消防系统等装置的安全设计进行探讨 2 lng 储罐储罐 2 1 lng 储罐的工艺设计 lng 储罐是 lng 气化站内最主要的设备 天然气的主要成 分甲烷常温下是永久性气体 即在常温下不能用压缩的方法使 其液化 只有在低温条件下才能变为液体 lng 储罐的工作压 力一般为 0 3 0 6mpa 工作温度约 140 设计压力为 0 8mpa 设计温度为 196 1 lng 气化站内 150m3 及以下容积的储罐通常采用双层真空 绝热结构 由内罐和外罐构成 内罐材质为 0cr18ni9 不锈钢 外罐材质为 16mnr 压力容器用钢 内罐和外罐之间是由绝热材 料填充而成的绝热层 当外罐外部着火时绝热材料不得因熔融 塌陷等原因而使绝热层的绝热性能明显变差 目前生产厂家所 用的绝热材料一般为珠光砂 填充后抽真空绝热 为防止周期 性的冷却和复热而造成绝热材料沉积和压实 以致绝热性能下 降或危及内罐 宜在内罐外面包一层弹性绝热材料 如玻璃棉等 以补偿内罐的温度形变 使内外罐之间的支撑系统的应力集中 最小化 支撑系统的设计应使传递到内罐和外罐的应力在允许 极限内 储罐静态蒸发率反映了储罐在使用时的绝热性能 其 定义为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在装有大于 50 有效容积的低温液体 时 静止达到热平衡后 24h 内自然蒸发损失的低温液体质量 与容器的有效容积下低温液体质量的比值 一般要求储罐静态 蒸发率 0 3 1 2 除绝热结构外 储罐必须设计成可以从顶 部和底部灌装的结构 以防止储罐内液体分层 2 2 lng 储罐的布局 根据 gb 50028 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的规定 储罐 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 1 4 且不应小于 1 5m 储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 储罐组的四周必须设置 周边封闭的不燃烧实体防护墙 储罐基础及防护墙必须保证在 接触液化天然气时不被破坏 lng 罐区的设计应通过拦蓄设施 堤 地形或其他方式把发生事故时溢出的 lng 引到安全的地 方 防止 lng 流入下水道 排水沟 水渠或其他任何有盖板的 沟渠中 储罐防护墙内的有效容积 v 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因 低温或因防护墙内一储罐泄漏 着火而可能引起的防护墙内其 他储罐泄漏 当储罐采取了防止措施时 v 不小于防护墙内最 大储罐的容积 当储罐未采取防止措施时 v 不小于防护墙 内所有储罐的总容积 2 3 储罐抗震 防雷 防静电设计 gb 50223 2004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规定 20 104 人以上城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8 9 度的县及县级市的 主要燃气厂的储气罐 抗震设防类别划为乙类 美国 nfpa59a 液化天然气 lng 生产 储存和装运标准 2001 年版 规 定 lng 气化站内设施及构筑物的抗震设计应考虑操作基准地 震 obe 和安全停运地震 sse 两种级别地震的影响 操作基准地 震 obe 是指设施在其设计寿命期内可承受的可能发生的地震 即在该级别地震发生时 设备将保持运行 安全停运地震 sse 是指气化站所在地罕见的强烈地震 设施设计应能保存 lng 并 防止关键设备出现灾难性故障 不要求设施在发生 sse 后保持 运行 lng 罐区防护墙及其他拦蓄系统的设计至少在空载时能 承受 sse 级别的荷载 要求在发生 sse 之后 lng 储罐可能会 出现故障 但防护墙和其他拦蓄系统必须保持完好 凡是失效 之后可能会影响到 lng 储罐完整性的系统和构件 以及隔离储 罐并保证它处在安全停运状态所需要的系统组件 必须能承受 sse 而不发生危险 lng 储罐应按照 obe 进行设计 并按照 sse 进行应力极限校核 在工厂内制造的储罐 其设计安装应符合 asme 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 2007 年版 的要求 储罐和支座 的设计还应考虑地震力和操作荷载的组合作用 使用储罐或支 座设计规范标准中规定的许用应力增量 lng 气化站的储罐区设置地下避雷接地网 lng 储罐的支 柱与避雷接地网连接 lng 储罐上无须设置防雷保护装置 站 区的防雷设计应符合 gb 50057 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 中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的有关规定 防静电设计应 符合 hg t 20675 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的要求 3 气化器和管道系统气化器和管道系统 lng 气化站使用的气化器一般分为环境气化器 空温式气化 器 和加热气化器 水浴式气化器 电加热气化器 各气化器的 出口阀及出口阀上游的管件和阀门 设计温度应按 168 计算 气化器的出口须设置测温装置 并设自动控制阀门 当气化后 进入燃气输配系统的气体温度高于或低于输配系统的设计温度 时 自动控制阀门应能自动切断天然气的输出 气化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安全阀 安全阀的泄放能 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 在 1 1 倍的设计压力下 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 1 5 倍 加热气化器的安全阀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 1 1 倍的设计 压力下 泄放量不小于气化器设计额定流量的 1 1 倍 lng 气化站内使用温度低于 20 的管道应采用奥氏体不锈 钢无缝钢管 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应能适用于液化天然气介质 液相管道采用加长阀杆的长柄阀门 连接宜采用焊接 工艺管 道采用自然补偿的方式 不宜采用补偿器进行补偿 lng 管道 上的两个相邻的截断阀之间 必须设置安全阀 防止形成完全 封闭的管段 液化天然气储罐必须设置安全阀 选用奥氏体不 锈钢弹簧封闭全启式安全阀 单罐容积为 100m3 及以上的储罐 应设置 2 个或 2 个以上安全阀 管道和储罐的安全阀都应设置 放散管并集中放散 液化天然气集中放散设施的汇集总管应安 装加热器 低温天然气经过加热器加热后变成比空气轻的气体 后方可放散 4 安全检测 控制装置安全检测 控制装置 lng 气化站储罐区 气化区以及有可能发生液化天然气泄 漏的区域 一般应安装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爆炸危险场所应设 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lng 储罐都应设置检测液位的报警 装置 可以设置储罐低液位报警 超低液位报警 高液位报警 超高液位报警 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气化站内还应设置 事故紧急切断装置 当事故发生时 应切断或关闭液化天然气 来源 还应关闭正在运行 可能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切断系统 应具有手动 自动或手动自动同时启动的性能 手动启动器应 设置在事故时工作人员方便到达的地方 并与所保护设备的间 距不小于 15m 5 消防系统消防系统 lng 气化站的消防系统主要包括消防供水和高倍数泡沫系 统 lng 储罐消防用水量应按照储罐固定喷淋装置和水枪用水 量之和计算 总容积超过 50m3 或单罐容积超过 20m3 的液化天 然气储罐或储罐区应设置固定喷淋装置 lng 立式储罐固定喷 淋装置应在罐体上部和罐顶均匀分布 生产区防护墙内的排水 系统应采取防止液化天然气流入下水道或其他顶盖密封的沟渠 中的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 水既不能控制也不能熄灭 lng 液池 火灾 水在 lng 中只会加速 lng 的气化 进而加快其燃烧速度 对火灾的控制只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因此 lng 气化站的消防 用水大量用于冷却 保护受到火灾辐射的储罐和设备 以减少 火灾升级和降低设备的危险 这一点在制定和实施 lng 气化站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必须注意 液化天然气火灾多是由于储罐 管道或其他连接处破裂 损坏 使液化天然气喷出或外溢而引起的 一般归结为以下两 种因素 液化天然气在破口处喷出时产生静电酿成火灾 形 成喷火现象 液化天然气泄漏后会迅速气化变成蒸气 与空 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在受热后温度上升或接触其他明火时 发生爆炸 高倍数泡沫覆盖了泄漏燃烧的液化天然气 一方面 其封闭效应使得大量的高倍数泡沫以密集状态封闭了火灾区域 防止新鲜空气流入 使火焰熄灭 另一方面其蒸汽效应 指火焰 的辐射热使其附近的高倍数泡沫中的水蒸发 变成水蒸气 吸 收大量的热量 阻挡了火焰对泄漏液化天然气的热传递 从而降 低了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 达到有效控制火灾的目的 倍数 过低的泡沫含水量大 当其析液接触泄漏的液化天然气时 往 往会加快液化天然气的气化速度 倍数过高的泡沫抵抗燃烧能 力差 泡沫破裂速度快 不能起到有效的封闭作用 gb 50196 93 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