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收藏).doc_第1页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收藏).doc_第2页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收藏).doc_第3页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收藏).doc_第4页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收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收藏)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目: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姓名:黄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社会学班级:社会51学号:2215125指导教师:戚晓明职称:助教xx年6月25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社会学专业学生黄洋指导教师戚晓明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加深。 以往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孤独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本文在广泛阅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做出简要评析。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A surveyon CollegeStudents LonelinessStudent majoringin SociologyHuangYang TutorQi XiaomingAbstractWith economicand socialdevelopment,people withmental healthconcerns increasing.Many previousstudies haveconfirmed thatloneliness hasa universal,and thepsychological willhave animportant impact.And universitystudents asa specialgroup,their psychologicalstate ofparticular concern.Based on the extensive reading onthe ba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their psychologicalstate ofparticular concern.Based onextensivereadingexisting literatureonthebasisofexistingliteratureand concludedsorted out,and makea briefassessment.Key wordsCollegeStudents;Loneliness;Survey前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他们在积蓄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望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它年龄阶段的人相比,孤独表现得尤为强烈。 可以说,孤独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如果大学生不能在充满人际交往的社会中寻求友谊,建立自己的社交支持网络,最终也要被社会孤立起来,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 因此,孤独与自我封闭、缺乏友谊网络将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而且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感有显著性的相关(孔维民,1999),所以大学生的孤独问题理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孤独的定义国外对孤独的科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 1973年,Robest S-west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 然而,要给孤独下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定义却十分困难。 国内外学者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 国外早在70年代就对孤独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孤独的概念如Weiss (1973)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感到与同辈人相疏远或被其拒绝,而且因在关系和相互活动中所出现的情感上饥渴,而产生的一种长期的、使人苦恼的的心理状态。 而Sermat (1978)则把孤独看成是一个想要有的与他己经有的朋友个数间的差异和在社交网络或关系方面的缺乏。 可以看出,这几种定义强调的是外在环境如社交不足对个人孤独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个人的主观体验上来定义孤独,Jeny deJong-Giereld把孤独界定为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 1而Shaver (1987)提出,孤独是“一种当自我意识觉察到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破裂的信号时,所造成的总体上的常常是突发的情绪体验”。 尽管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很多,但国内对这一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因此对孤独所下的定义也十分有限。 朱自贤把孤独与孤独感分别定义,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而把孤独感看作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 2此外,李传银等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的解释后提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3这一观点综合了上述各个定义的特点,较为全面。 虽然国内外对孤独概念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实际上所有概念都集中在四个关于孤独的基本假设414第一,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是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至少是部分主观的,并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和感觉,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 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的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第四,孤独会促动个体自身努力去减轻孤独。 因此,孤独者往往是社交不足或存在人际关系缺陷,并为此而深感痛苦,那种客观上似乎与他人缺乏接触,或处于社交孤立状态而没表现出心理上痛苦的人,则不能将其视为孤独;相反,有些人客观上人际关系和社交状态是充分的,但仍因为对现有水平不满而深感痛苦,那么他依然是孤独的。 此外,尽管每个人有进都会觉悟得孤独并且这种孤独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有或无,但是每个人都表现出对孤独感相当稳定的敏感性。 二、大学生孤独感形成的原因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孤独感形成的原因,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孤独感的影响因素一般可归为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大方面。 内部因素有人格变量、认知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有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社会生活事件等。 5国外早有研究者对此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如Karry等将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按其重要性依次归为早期与父母依恋方式、人格因素、个体消极的认知和应对、社交技巧的缺乏、社会性忽略。 6在国内,辛自强、周宗奎等也对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家庭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在外部环境对孤独感的影响方面,赵鹏撰文提出影响造成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一是地理阻碍,由于地理阻隔和时空转换,或多或少地产生思念家乡、思念亲友同学的心理活动原来的人际关系、生活学习环境因地阻隔而解体,新的关系尚未形成。 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大学生心灵的陌生感,思乡情油然而升,在内心深处产生孤独心理。 二是交往能力差,大学生关注人际交往、对社会交往需求很高。 愿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进了解,沟通心灵,发展友谊,但对交往内容、交往形式缺乏理性认识和亲身实践,故在新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出现交往的被动和错位,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 黄学茭也认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社交能力差。 三是由于学习上不适应,由于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中学有较大改变,使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学习心理失调。 过去在中学成绩数一数二,可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几次考试下来,成绩平平或较差,遭遇到从来没有过的挫折,便隐隐约约在心理上有一种危机感、孤独感、急躁情绪和不服气心理以及进人大学以后,发觉专业愿望与实际学习专业的不一致,由此产生了挫折感、幻灭感。 7他们感到和他人有差距,但又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因而觉得无处可觅知已。 结果总是关闭自己的心灵,不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忧愁和疑虑,内心常有一种难言的孤独感。 8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大学生常常出现孤独、失落、烦恼、优虑、紧张、急躁等情绪反应。 7李松英等在对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数据后得出医学院大学生的孤独状况与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健康与适应问题因子及其他因子有显著正相关,与“求助”应付方式有显著负相关。 9其他的外部因素有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等。 在个体内部因素方面,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因素。 宋玉莲认为悲观的预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孤独的人常常会带着悲观的预期踏进社交环境中,他们怀疑新结识的人是否会喜欢与自己谈话,是否会在谈话过后觉得自己很无聊或很愚蠢,他们对逐渐了解他人没什么兴趣,他们在谈话中会很少主动开口,或者尽量用最少的词语简单回答别人的提问,另外,孤独者的这种消极预期还可能会导致孤独者把任何小的迹象都解释为拒绝。 因此解释了许多学生为什么虽然身在拥挤的大学校园里却仍感觉孤独既然周围有那么多潜在的朋友,也就根本没有理由挑出显得不那么友好的人来培养友谊了。 10袁立新,张积家探讨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问题、孤独感的关系。 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与人际问题、孤独感正相关显著;呈现完美形象与人际问题相关不显著,与孤独感负相关显著;人际问题与孤独感正相关显著。 这意味着,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得分高者存在较多人际问题和更多孤独感,注意呈现完美形象者孤独感较少,而人际问题越多者越孤独。 呈现完美形象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回归效应,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回归效应。 说明呈现完美形象可减少孤独感,是良好的完美主义倾向;而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会使孤独感增加,是不良的完美主义倾向。 孤独感并不仅与个人社交网络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当其认为实际交往水平与自己交往的渴望存在差距时,就会引起孤独感。 因此,人际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人人际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孤独感的极重要的变量。 由路径分析发现,呈现完美形象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同时也通过影响人际问题间接影响孤独感;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则只能完全通过人际问题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 这说明,完美主义既可能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能透过人际问题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 在完美主义与孤独感之间,人际问题起中介作用。 11陆桂枝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阐释了贫困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一般处于2024岁之间。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格发展的核心是寻求情感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 同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也有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渴望,有着融入到大学生主流群体的愿望。 但由于生活困难,贫困生大多采取自我封闭和边缘化的生活方式。 许多学生在学习之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谋生,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大学生活更加忙碌,大大减少了与周围同学沟通与交往的机会;大学生中存在的倡导时尚、过度消费的不良交往形式,限制了贫困生与同学们的交流。 12有些贫困生由于无力支付参与集体活动的费用,只好悄然隐退。 久而久之,就失去参与集体活动的勇气、参与竞争的信心,害怕人际交往,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13这种自我封闭和边缘化的生活及同学间的不良交往形式,给他们带来社交上的恐惧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孤独感。 12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对策与防治根据引发大学生孤独感的不同原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以防治或解决因孤独感带来的心理问题。 针对外在原因,赵鹏提出了以下的几个防治策略,一是认同角色,调整自我。 通过自我心理训练、理智训练和道德规范训练,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把孤独心理在形成之前就化解消除。 二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第一要改变社交观念;第二扩大社交范围;第三多渠道交往;第四注意对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各类对象交往。 三是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 四是开展心理咨询。 大学生在参加各种交往和第二课堂活动以外,还应主动开展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以期治愈心理性的孤独感。 7张雪琴从家长和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家长和学校帮助大学生调适孤独感的方法。 从家庭来讲父母首先应给子女更多关心、温暖和理解,增加沟通时间,注重家庭的亲密度,帮助子女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感。 其次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从学校来讲,首先,学校应及早对新生进行“适应环境”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缺乏生活目标和人生追求,就容易缺少精神支柱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因此,学校应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其次学校应发挥班级和社团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心理归属感。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个体,充满合作、友谊,有较强凝聚力的集体会给大学生以充分的心理支持,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敞开心扉,摆脱孤独感。 再次,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新生找准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利于新生扬长避短,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使之没有时间感到孤独。 14类似的,马瑞清认为除了学校和家庭的作出努力的同时,大学生应该通过确立一个实际有效的目标,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宜泄;上网有度,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正确对待情感问题等等方法来调整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5而李传银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心理干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他的研究以团体咨询的方式,对一部分孤独程度较重的大学生进行了干预,从量表评定和调查问卷结果看,大部分学生的孤独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团体咨询活动在整合的理论框架下,综合运用了多种心理训练和咨询手段,如交往技巧训练、认知调节、角色扮演等,而且配合个别咨询,不拘一格,为我所用,以期望切实解决学生的独等心理问题。 16 四、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局限总的看来,近些年来孤独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主要体现在首先,从不同角度对孤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类及理论分析,使人们对孤独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区分,为孤独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研究一致显示许多人格特质(如羞怯、内向、自尊、完美主义等)对孤独有重要的影响。 表明孤独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主观体验;第三,孤独与不同的客观情境或社会因素(如朋友数量、婚姻情况)明显相关,同时它也显示出与包括对朋友和伙伴关系的满意感在内的主观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表明社会环境因素在影响孤独的同时,也通过影响其主观心理体验而导致孤独。 因此可以看到孤独是受环境及个体心理特质共同的影响。 尽管孤独心理研究颇多,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1)孤独的概念界定、分类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性,缺乏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 (2)在孤独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多数研究重点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从不同的因素出发进行的研究缺乏理论深度; (3)研究对象年龄价段不平衡,大多数研究针对的是社交孤立者(如离异者、寡妇等),其中又以老人与儿童居多,而针对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研究不多。 参考文献1De JongJ.Developing andtesting amodellonel iness.J.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1987 (53):122.2朱自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李传银,王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 (1)35-44.4Peplau,L.A.&Penman,D.Loneliness:A Sourcebookof CurrentTheory,Research andTherapyM,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b).5邓丽芳,徐慊,郑日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