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教案3人音版.doc_第1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教案3人音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林匹克号角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更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熟悉音乐中比较突出的演奏乐器,并能聆听乐器的音色。3、能够分辨不同乐段中表现的不同情绪。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中的演奏乐器。教学难点:分辨音乐中不同的段落。教学过程:在国际体坛上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大,也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北京申奥成功便是最好的明证。当2001年我们申奥成功时,你们说我们怎能不为之欢呼,为之感动呢? 同学们,奥运之风吹过五大洲,吹遍神州大地,今天也吹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接下来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奥林匹克号角能带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一、听赏音乐。1、出示歌谱播放欣赏奥林匹克号角。师:同学们,欣赏完这首管弦乐曲,你们都感受到了些什么?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又是怎样的?学生回答:乐器:(小号 军鼓),速度:快慢快,情绪:嘹亮地深情地激昂地。2、师简介作品。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来介绍一下这首乐曲:管弦乐曲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创作的,乐曲激昂高亢,气势恢弘,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真情,鼓舞人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接下来我们再认识一下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那接下来我们分段来欣赏一下威廉姆斯的这部管弦乐作品奥林匹克号角。师:听赏第一主题a,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生答:速度:中速,力度:强 ,情绪:激昂、高亢、催人奋进。师:听赏第二主题b,这段旋律的速度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节奏有何变化?主奏乐器是什么?生答:速度:慢,节奏:舒缓、深情委婉。乐器:弦乐。师:听赏第三主题c,这段旋律又与第一、二主题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生:性格:与a段在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先是弦乐奏出的一段深情的主题;铜管乐器的进入使音乐进一步的变化与发展;重复之后,音乐进入了再现部的准备阶段。 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几个主题进行一一的听赏,接下来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刚才你们对乐曲的理解,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乐曲:总结曲式结构:(a+b+c+ab) 这首乐曲为复三部曲式结构,调性为大调。我们先来听一下。1、a乐段:同学们在听的过程当中老师会给你们做一个简单的提示,你们听听是否如老师所说的:a段前面是短小的引子,引子之后,铜管乐器奏出了号角性的主题强劲有力、雄壮嘹亮;催人奋进放佛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开了大幕;重复之后进入了b段。2、b段:这一乐段由弦乐为主奏乐器,节奏舒缓、深情委婉,隐约听到铜管乐器的号角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3、c段:先是弦乐-奏出的一段深情的主题;与a段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铜管乐器进入使音乐进一步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一个重复之后,音乐进入了再现部的准备阶段。ab段再现部,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再现部的准备阶段,节奏疏密相间;号角在低音鼓的衬托下,乐曲展开了再现部;小军鼓奏出整齐的节奏;奥运历史从远古走到了今天乐曲情绪逐渐高涨,人们对奥运英雄的盼望之情日益高涨;ab两段音乐主题交替出现,采用复调的形式进行组合主题a经过几次调性上的转换,力度比前面有所增强;仿佛世人在期待着奥运英雄的诞生。最后在几个高亢的长音中结束乐曲。二、归纳总结。师:同学们!你们都非常棒,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全中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这不仅仅是一场运动健儿的竞技盛会,它更重要的是传递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