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oc_第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oc_第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oc_第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oc_第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 A . 柳絮池塘淡淡风B . 榆荚临窗片片雪C . 带水芙蕖点点雨D . 丁香初绽悠悠云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凝望 安祥 惩诫 藤椅 暴怒 失综隔壁 辨诉 愤恨 预警 消瘦 冤枉_改为_;_改为_;_改为_;_改为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鸟下绿芜秦苑夕,_。(许浑咸阳城东楼) (5)面对外物的或好或坏,人生的或得或失,我们可以向古仁人学习,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便可以做到“_,_;” 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我们也可以向苏轼学习,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寄月传情:” 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7分)4. (1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从流飘荡_林寒涧肃_人恒过 _军士吏被甲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家书抵万金_5.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余拏一小舟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苏的生活方式。B . 文章白描雪景后,详写喜遇知己,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C . 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得前后矛盾。D .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阅读下面傅雷家书选段,回答小题。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期待了一个月的结果终于揭晓了,多少夜没有好睡,十九晚更是神思恍惚,昨(二十日)夜为了喜讯过于兴奋,我们仍没睡着。先是昨晚五点多钟,马太太从北京来长途电话;接着八时许无线电报告(仅至第五名为止),今晨报上又披露了十名的名单,难为你,亲爱的孩子!你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辜负祖国的寄托,没有辜负老师的苦心指导,同时也没辜负波兰师友及广大群众这几个月来对你的鼓励!也许你觉得应该名次再前一些才好,告诉我,你是不是有“美中不足”之感?可是别忘了,孩子,以你离国前的根基而论,你七个月中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这次比赛也已经do your best(尽力而为)。不但如此,这七个月的成绩已经近乎奇迹。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苦功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能够有这么一个儿子把我错误的估计全部推翻!妈妈是对的,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党的感情;多少年来,她嘴上不说,心里是一向认为我低估你的能力的;如今她统统向我说明了。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用多么愉快的心情承认错误:这也算是一个奇迹吧?回想到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你从北京回来,我同意你去波学习,但不鼓励你参加比赛,还写信给周巍峙要求不让你参加:虽说我一向低估你,但以你那个时期的学力,我的看法也并不全错。你自己也觉得即使参加,未必有什么把握。想你初到海滨时,也不见得有多大信心吧?可见这七个月的学习,上台的经验,对你的帮助简直无法形容,非但出于我们意料之外,便是你以目前和七个月以前的成绩相比,你自己也要觉得出乎意料之外,是不是?再想到一九四九年第四届比赛的时期,你流浪在昆明,那时你的生活,你的苦闷,你的渺茫的前途,跟今日之下相比,不像是作梦吧?谁想得到,五一年回上海时只弹Pathetique Sonata(悲怆奏鸣曲)还没弹好的人,五年以后会在国际乐坛的竞赛中名列第三?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回过来说:我过去对你的低估,在某些方面对你也许有不良的影响,但有一点至少是对你有极大的帮助的。唯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我多少年来把你紧紧拉着,至少养成了你对艺术的严肃的观念,即使偶尔忘形,也极易拉回来。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辩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做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做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比赛既然过去了,我们希望你每个月能有两封信来。尤其是我希望多知道:国外音乐界的情形;你自己对某些乐曲的感想和心得。千万抽出些功夫来!以后不必再像过去那样日以继夜的扑在琴上。修养需要多方面的进行,技巧也得长期训练,切勿操之过急。静下来多想想也好,而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1)结合以上选段内容说说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2)选段最后写道:“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傅雷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作者朱光潜都认为通过反复的练习是可以提升写作能力的,此外,你还能说出傅雷家书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作者对写作的看法吗?每篇各说出一条。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7.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1)选文的中心句是: 。 (2)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的内容。 (3)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_的说明方法。 8.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李耕拓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 , 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有删改)(1)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段中划线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4)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段划线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 . 第段划线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C . 第段中划线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D .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沈尹默的月夜一诗,完成小题。 月夜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2)“却没有靠着”最能表现诗的主旨,试说说你的感悟。 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理,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