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8页)
编号:669954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12-19
上传人:专业****设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葛**(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智能
温度
系统
- 资源描述:
-
基于MCS-51单片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温度,系统
- 内容简介:
-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MCS-51单片机智能温度控制作者:林晋斌系(部):信息与电子工程系专业班级:工业电气自动化指导教师:黄云龙朱秋琴廖东进职称:副教授助教助教2007年6月8日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I摘要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价比高等特点,把单片机应用于温度控制中,采用单片机做主控单元,无触点控制,可完成对温度的采集和控制的要求。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家用电器、节能装置、机器人、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使产品小型化、智能化,既提高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在热处理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对温度控制模块的组成及主要所选器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根据具体的要求本文编写了适合本设计的软件程序。温度控制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好坏。本文研究的电炉是一种具有纯滞后的大惯性系统,传统的加热炉控制系统大多建立在一定的模型基础上,难以保证加热工艺要求。因此本文将模糊控制算法引入传统的加热炉控制系统构成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关键词:单片机;热处理温度控制;模糊PID。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IIAbstractThesinglesliceofmicrocomputersemergeswithdevelopmentof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technology,becauseithassmall,thefunctionisstrong,highcharacteristicofcostperformance,appliestheone-chipcomputertotemperaturecontrol,adopttheone-chipcomputertodothetopmanagementunit,controlcontactlessly,canfinishtherequisitionforcollectionandcontroloftemperature.Soapplytosuchagreatdealoffieldsaselectronicinstrument,householdappliances,energy-conservationfitting,therobot,industrialcontrol,etc.extensively,maketheproductsminiaturized,intelligented,hasalreadyimprovedthefunctionandqualityoftheproducts,havelowercostsagain,hassimplifiedanddesigned.Thistextintroducestheapplicationoftheone-chipcomputerinthetemperaturecontrolofheat-treatmentfurnacemainly,compositionandselectingtointroducethedetailedonewithdevicemainlyofthetemperaturecontrolmodule.Andhaswrittenthesuitablesoftwareprocedureoriginallydesignedaccordingtotheconcretedemandthistext.Temperatureinheattreatmentcraftisveryimportant.Controlprecisioneffectdirectlythequalityoftheproduct.Theelectricstoveisakindpuregreatinertiasystem,andthetraditionalheatcontrolsystemisbasedonsomecertainmodel,soishardtosatisfythetechnologicalrequirement.Thispaperwilladoptfuzzycontrolalgorithmtobuildaintelligentfuzzycontrolsystem.Keyword:SCM;Temperaturecontrol;FuzzyPID.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III目录第1章绪论.11.1引言.11.2控制器发展现状.11.2.1PID控制器的发展现状.11.2.2模糊PID控制.21.2.3模糊自整定PID控制.21.3电炉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可行性.2第2章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42.1模糊推理机的设计.42.1.1模糊推理机的结构.42.1.2模糊推理机的设计.42.1.2.1精确量的模糊化.52.1.2.2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关系.52.1.2.3输出信息的模糊决策.62.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62.2.1PID参数对PID控制性能的影响.62.2.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72.3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性能的研究.82.3.1Matlab仿真结构图.82.3.2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92.4仿真结果分析.10第3章系统硬件和电路设计.113.1引言.113.2系统的总体结构.113.3温度检测电路.123.3.1温度传感器.123.3.2测量放大器的组成.123.3.3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133.4多路开关的选择.133.5A/D转换器的选择及连接.143.6单片机系统的扩展.153.6.1系统扩展概述.153.6.2常用扩展器件简介.163.7存储器的扩展.173.7.1程序存储器的扩展.173.7.1.1只读存储器简介.173.7.1.2EPROM2764简介.17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IV3.7.2数据存储器的扩展.183.7.2.1数据存储器概述.183.7.2.2静态RAM6264简介.193.7.2.3数据存储器扩展举例.193.8单片机I/O口的扩展(8155扩展芯片).203.8.18155的结构和引脚.203.8.28155的控制字的及其工作方式.213.8.38155与8031的连接.223.9看门狗、报警、复位和时钟电路的设计.233.9.1看门狗电路的设计.233.9.2报警电路的设计.233.9.3复位电路的设计.243.9.4时钟电路的设计.253.10键盘与显示电路的设计.253.10.1LED数码显示器的接口电路.253.10.2键盘接口电路.263.11DAC7521数模转换接口.273.12隔离放大器的设计.283.13可控硅调功控温.293.13.1过零触发调功器的组成.293.13.2主要电路介绍.303.14单片机开关稳压电源设计.31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324.1主要程序的框图.324.1.1主程序框图.324.1.2键盘中断服务子程序.334.1.3恒温及升温测控子程序.344.1.4降温测控子程序.354.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36参考文献.39致谢.41附录.42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第1章绪论1.1引言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设备种类繁多,如窖炉、鼓风炉、烘炉、退火炉、锅炉等。如果按加温方法分类,可将热处理设备分为两大类(1)电热炉这类设备通过电热元件通电发热而升温,调节加入炉子的电功率则改变炉内的温度。电功率调节一般采用接触器通断控制、晶闸管移相触发或通断控制。这一类设备在工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燃料炉这类设备通过燃烧燃料发热而升温,调节加入炉子的燃料量则改变炉内的温度。如锅炉、焦炉等。常用燃料有煤、煤气、重油等。燃料量的调节通常利用阀门、翻板等实现。这类设备在工厂中也占有较大比例热处理设备虽然种类繁多,控制方法各有差异,但对他们采用微机控制时,控制原理和方法是基本相同的。电炉是热处理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加热设备,通过布置在炉内的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借助辐射与对流的传热方式加热工件。通常可用以下公式定性描述(1-1)02tKVXdtT式中X电炉内温升(指炉内温度与室温温差)K放大系数t加热时间T时间系数V控制电压0纯滞后时间但在实际热力过程中,由于被加热金属的导热率、装入量以及加热温度等因素的不同,直接影响着K、T、0等参数的变化,因此电炉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3。温度控制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好坏。根据不同的目的,将材料及其制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1.2控制器发展现状1.2.1PID控制器的发展现状在过去的50年,调节PID控制器参数的方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有利用开环阶跃响应信息,如Coon-Cohen响应曲线法;还有使用Nyquist曲线法的,如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2-Ziegler-Nichols连续响应法。然而这些调节方法只识别了系统动态信息的一小部分,不能理想的调节参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将操作人员的调整经验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机能自动调整PID参数。这样能实现自动调整、短的整定时间、简便的操作,改善响应特性而推动了自整定PID控制技术的发展。自整定技术可追溯到50年代自适应控制处于萌芽时期,60年代国外有人设计了一种自动调节式的过程控制器,因其价格高、体积大、可靠性差而未能商品化。80年代由于适用的控制理论的完善以及高性能微机的使用,才使得自整定控制器得以开发,PID控制器参数的自动整定技术设想已慢慢实现。电炉温度控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模拟PID、数字PID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再发展到智能控制,每一步都使控制的性能得到了改善。在现有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方案中,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应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1.2.2模糊PID控制模糊控制的概念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教授L.A.Zaden首先提出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模糊控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模糊控制适用于非线性、数学模型不确定的控制对象,对被控对象的时滞非线性和时变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噪声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即鲁棒性较好。但模糊控制器本身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的性能比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而PID控制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近年来已有不少将模糊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起来设计模糊逻辑控制的先例。在文献中介绍了多种能提高PID控制精度的模糊PID混合控制方案,例如:引入积分因子的模糊PID控制器;混合型模糊PID控制器;另外将其与其它先进控制技术结合又有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等。61.2.3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是在一般PID控制系统的基础,加上一个模糊控制规则环节,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进行修改的一种自适应控制系统。它以误差e和误差变化ec作为输入,可以满足不同时刻的e和ec对参数自整定的要求。它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器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调节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PID控制无静差、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对复杂控制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图1-1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3-1.3电炉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可行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炉随着负荷变化或干扰因素的影响,其对象特性或结构发生改变。电炉温控具有升温单向性、大时滞和时变的特点,如升温靠电阻丝加热,降温依靠自然冷却,温度超调后调整慢,因此用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另外对于PID控制,若条件稍有变化,则控制参数也需调整。自适应控制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在线辨识对象特征参数,实时改变其控制策略,使控制系统指标保持在最佳范围内。但由于操作者经验不易精确描述,控制过程中各种信号量以及评价指标不易定量表示,而模糊理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人们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规则的条件操作用模糊集表示并把这些模糊控制规则及有关信息(如评价指标、初始PID参数等)作为知识存入计算机知识库中,然后计算机根据控制系统的实际响应情况运用模糊推理,实现自动对PID参数的最佳调整。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应用在具有明显的纯滞后、非线性、参数时变类似于电炉这样特点的控制对象可以获得很好的控制性能。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电炉温度是一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它不仅能发挥模糊控制的鲁棒性好、动态响应好、上升时间快和超调小的特点,又具有PID控制器的动态跟踪品质和稳态精度。因此在温度控制器设计中,采用PID参数模糊自整定复合控制,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调整功能,可以进一步完善PID控制的自适应性能,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4-第2章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是在一般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模糊控制规则环节,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进行修改的一种自适应控制系统。它以误差e和误差变化ec作为输入,可以满足不同时刻的e和ec对参数自整定的要求。它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器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对复杂控制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92.1模糊推理机的设计模糊控制器是应用模糊数学知识,模拟人的思维方法,把人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控制策略改造成模糊控制规则,由模糊控制规则构造出模糊关系,而把模糊关系作为模拟变换器,把输入、输出的模糊向量按模糊推理方法处理,进而确定控制量。2.1.1模糊推理机的结构在一般的模糊控制系统中,考虑到模糊控制器实现的简易性和快速性,通常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结构形式。这类控制器都是以系统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为输入语句变量,基本模糊控制器构成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基本模糊控制器结构原理图图中:EK、CEK、UK是量因子;、差e、误差变化率ec及控制量u的模糊语言变量;ECUE、EC、U分别是与e、ec及u成比例的变量,其中E=EKe,EC=CEKec,U=u/UK。2.1.2模糊推理机的设计依据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模糊控制器设计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内容:(1)精确量的模糊化;(2)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关系;(3)输出信息的决策。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5-2.1.2.1精确量的模糊化过程参数的变化范围即模糊控制器输入量的实际范围称为基本论域,它是一个连续域,在模糊控制中需要将语言变量的基本论域转换成指定的有限整数的离散论域。假设某一语言变量的实际变化范围为a1,b1,经过量化因子k变换后的范围为a,b=ka1,kb1。设论域取为离散论域-n,n之间变化的变量Y为(2-1)2baXbn按Y值大小,查隶属度赋值表,将其归类于某一模糊子集(如正大、负小等)。模糊子集通常可作如下划分: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模糊变量的模糊集和论域确定后,需对模糊语言变量确定隶属函数,即所谓对模糊变量赋值,就是确定论域内元素对模糊语言变量的隶属度。对于同一个模糊概念,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模式。尽管形式上不完全相同,只要反映同一模糊概念,在解决和处理模糊问题中仍然殊途同归。隶属函数形式有多种,可根据实际要求来确定。在实际应用中为方便起见,常采用三角形、正态形、梯形。隶属度赋值表是先根据实际问题人为确定,再通过“学习”和实践检验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的。在给定论域上确定模糊子集的隶属函数要注意下面3个问题:(1)任意两个相邻模糊子集的交集的最大隶属度在0.40.7之间。这个值取的较小时控制作用比较灵敏;较大时,对被控对象参数变化的适应性较强。(2)若A是一个模糊子集,如果较大,则控制特性比较平缓,系统较为稳iniAU1定;若较小,则控制作用的灵敏度较高。iniU1(3)为了保证控制作用的隶属函数是单峰的,诸模糊子集必须正规突。2.1.2.2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关系模糊控制规则设计原则是:当误差较大时,控制量的变化应尽力使误差迅速减小;当误差较小时,除了要消除误差外,还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防止系统产生不必要的超调,甚至振荡。20模糊控制规则的一般形式为ifis,isthenis(=1,2,;=1,2,)EicjCUij1mj2其中:,是模糊子集;表示被控量的设定值Rf对其实际值Y的偏差ijijUE所对应的模糊子集;和表示偏差变化率ec和输出控制量的模糊子YRefc集;m1和m2分别是和的模糊子集划分数目。11E上述模糊条件语句可归结为一个模糊关系R,即(2-2)ijijjiUDCR式中符号“”表示“Cartesian”积jijCD如果偏差、偏差变化率分别取为和,根据模糊推理合成规则,输出的控E制量是模糊子集,那么U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6-(2-3)RCEU即(2-4)yxzyxZCERYyXx,式中X,Y,Z,模糊子集的论域Ec“”和“”“取大”和“取小”运算2.1.2.3输出信息的模糊决策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是模糊子集,它反映控制语言的不同取值的一种组合。但被控对象只能接受一个精确的控制量,因此需要从输出的模糊子集中判决出一个控制量,将模糊量转化为精确量,也就是说推导出一个由模糊子集到普通集合的映射,这个映射称之为判决。现在的解模糊判决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最大隶属度法、取中位数法、隶属度加权平均法等。最大隶属度法是直接选择模糊子集中隶属度最大的元素(或该模糊子集隶属度最大处的真值)作为控制量。它能突出主要信息,计算简单,但丢失了很多次要的信息,比较粗糙,适应于控制性能要求一般的控制系统。论域U上把隶属函数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平分为两部分的元素Z*称为模糊集的中位数。中位数法就是把模糊集中位数作为系统控制量。与最大隶属度法相比教,中位数法概括了更多的信息,但计算复杂,特别是在连续隶属函数时,需求解积分方程,因此应用场合比加权平均法少。加权平均法是糊模控制系统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判决方法。这一方法有三种形式,即普通加权平均法,权系数加权平均法和0.5加权平均法。10本设计采用普通加权平均法设ruuU,21模糊集,取各隶属度为加权系数,则控制量U由下式决定(2-5)njjiiiuU12.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这种智能PID模糊控制器分两步整定PID参数。第一步,初始PID参数的整定:先测定被控对象参数的粗略值,应用初值整定规则确定PID的初始值;第二步,PID参数的在线整定:监测控制系的响应过程,将其模糊化,综合用户期望、控制目标类型、对象参数等,运用模糊推理自动进行PID参数的在线整定。92.2.1PID参数对PID控制性能的影响PID控制器时域内的控制模型为(2-6)01dteTtteKtuDp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PID控制作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7-用的离散化形式一般表示为(2-7)11keKiekeKuDkip增量形式为(2-8)2-2-kp式中KP比例系数KI积分系数,KI=KPT/TIKD微分系数,KD=KPTD/T,T为采样周期TI积分时间TD微分时间e(k)第k次采样时刻输入的偏差值由于KP、KI、KD是表征PID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的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程度,因此从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和控制精度等各方面特性来考虑PID控制器三个参数对PID控制品质的影响。比例控制的特点是:误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就有控制作用,使被控制量朝着减小误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P,比例系数KP的作用是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KP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系统的调节精度越高,但易产生超调,甚至会导致系统不稳定;KP取值过小,则会降低调节精度,使系统动作缓慢,延长调节时间,使系统静、动态特性变坏。积分作用系数KI能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积分作用具有滞后特性。KI越大,静态误差消除越快,但KI过大,在响应初期会产生积分过饱和现象,从而引起响应过程的较大超调,系统将不稳定。若KI太小,系统静态误差难以消除,影响系统的调节精度。微分作用系数KD是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在响应过程中抑制偏差向任何方向的变化,对偏差变化进行提前预报。但KD过大,会引起较大的超调,使被调量激烈振荡,系统不稳定,延长调节时间,降低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若KD太小,微分作用太弱,调节质量改善不大。综上所述,PID三个参数取值大小,对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性能影响很大,KP、KI、KD三个参数的整定要根据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G(s)的参数来确定。对于非线性负载和时延、时变负载,以及难以用G(s)描述的负载,这三个参数的整定就很困难,因此我们在基于其它方法(例如SPAM法等)整定出来的KP、KI、KD初值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自调整机构在线调整PID参数,从而达到抑制大范围的扰动,改进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目的。2.2.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原理图如图2-2所示。10图2-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8-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是在一般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模糊控制规则环节,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进行修改的一种自适应控制系统。它以误差e和误差变化ec作为输入,可以满足不同时刻的e和ec对参数自整定的要求。它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器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性强,调节速度快的优点,又具有PID控制无静差、稳定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对复杂控制系统和高精度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2.3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性能的研究为了便于比较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与常规PID控制器的性能差别,选择典型二阶纯滞后对象作为模型,改变模型参数,利用Matlab仿真,观察分析二种控制方式的阶跃响应曲线及二者之间差异。二阶纯滞后惯性环节的模型为(2-9)121STKesGd其中,增益系数K=4。分别改变模型的惯性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时间,分析在三种控制方式下,它们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取设定值SP=50,KP0=0.4,KI0=0.07,KD0=0.06,这组调节系数是在常规PID控制方式下,被控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T1=1、T2=4,纯滞后时间Td=0时系统的整定参数。2.3.1Matlab仿真结构图在SIMULINK中,建立PID控制器仿真图如图2-3所示,并将它封装为PID子模块。图2-3PID控制器仿真结构图利用模糊控制工具箱中的FuzzyLogicController模块,将它和PID子模块连接起来可以封装成为Fuzzy-PID控制器,结构如图2-4所示。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9-图2-4Fuzzy-PID仿真结构图将Fuzzy-PID控制器加入到控制系统的模型中,并对其运用Smith预估器进行补偿校正,从而得到整个控制系统的模型,如图2-5所示。然后就可以根据输出结果来判断控制器的性能。通过对输出结果的分析,可以对系统参数和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控制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图2-5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系统和传统PID控制系统在MATLAB环境中运行该系统进行仿真,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的情况,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到MATLAB的工作空间的指定变量中,再利用绘图命令将曲线输出到单独的窗口中。192.3.2惯性时间常数的影响保持对象增益和纯滞后时间不变,分别取三组惯性时间常数作特性比较,观察系统对被控对象惯性时间变化的能力。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0-纯滞后时间Td=2图2-6常规PID控制特性曲线图2-7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特性曲线图中,曲线1、2、3分别为被控对象惯性时间常数T1=1,T2=4;T1=3,T2=8;T1=5,T2=12的特性曲线对比图2-6和2-7可以看出: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特性曲线的超调很小,控制精度和动态特性优于常规PID控制,但上升时间改善不多。对于对象的性时间常数的变化,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明显比常规PID控制器适应能力比强。惯性时间常数T1=1,T2=4的被控对象的特性曲线不理想。2.4仿真结果分析根据前面的仿真实验和仿真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1)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对惯性时间常数变化的适应能力比常规PID控制强;(2)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动态特性、控制精度比常规PID控制好;(3)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系统比常规PID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好。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1-第3章系统硬件和电路设计3.1引言电炉是热处理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加热设备,其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被控对象,虽然可用以下模型定性描述它1TsKeGs(3-1)式中K放大系数T时间系数纯滞后时间但在实际热力过程中,由于实际工况的复杂性(加工工件的材质、初温、升温、幅度规格、装炉量以及电气环境等因素),使得上述数学模型偏离实际情况相当严重,本文将在具有在线自调整功能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基础上设计一个炉温控制系统,以期较理想地解决被加热物件透烧过程的测量与控制。3.2系统的总体结构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电炉温度控制系统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2-3.3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是温度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系统性能。在微机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的检测不仅要完成温度到模拟电压量的转换,还要将电压转换为数值量送计算机。其一般结构如图3-2所示。图3-2温度数字检测的一般结构3.3.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测温点的温度变换为模拟电压,其值一般为mV级,需要放大为满足模/数转换要求的电压值。微机通过控制把电路电压送到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得到表示温度的电压数字量,再用软件进行标度变换与误差补偿,得到测温点的实际温度值。温度传感器种类繁多,但在微机温度控制系统中使用得传感器,必须是能够将非电量变换成电量得传感器,此次设计中选用的是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是工业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得一种传感器,具有精确度高、测量范围广、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得导体A和B连接在一起构成得感温元件,如图3-3所示。A和B得两个接点1和2之间穿在温度差时,回路中便产生电动势,形成一定大小得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也叫温差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测量温度的5。图3-3热电偶测温原理图3.3.2测量放大器的组成测量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如图3-4所示。图3-4测量放大器的原理图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3-测量放大器由三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其中A1、A2两个同相放大器组成前级,为对称结构,输入信号加在A1、A2的同相输入端从而具有高抑止共模干扰的能力和高输入阻抗。差动放大器A3为后级,它不仅切断共模干扰的传输,还将双端输入方式变换成单端输出方式,适应对地负载的需要。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用下面公式计算(3-GIRUG12302)式中,为用于调节放大倍数的外接电阻,通常采用多圈电位器,并靠近组件,GR若距离较远,应将联线胶合在一起,改变可使放大倍数在11000范围内调节。G3.3.3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热电偶的工作端(热端)被放置在待测温场中,而自由端(冷端)通常被放在0的环境中。若冷端温度不是0,则会产生测量误差,此时要进行冷端补偿。冷端补偿方法较多,在本次的设计中我们采用的冷端温度补偿为电桥式冷端补偿。35对与冷端温度补偿器,在工业上采用如图3-5所示补偿电桥的冷端补偿电路。图3-5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桥图中所示的补偿电桥桥臂电阻R1、R2、R3和RCu通常与热电偶的冷端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取,用锰铜线绕成;RCu是用铜导线绕制成的补偿电阻。RS是1321R供桥电源E的限流电阻,RS由热电偶的类型决定。若电桥在20时处于平衡状态。当冷端温度升高时,RCu补偿电阻将随之增大,则电桥a、b两点间的电压Vab也增大,此时热电偶温差电势却随冷端温度升高而降如果Vab的增加量等于热电偶温差电势的减小量,则热电偶输出电势VAB的大小将保持不变,从而达到冷端补偿的目的。363.4多路开关的选择在本次的设计中,我们的温度传感器有5个,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16的多路开关,以实现对5个温度传感器的巡回检测。CC4067是单片.CMOS.16通道.模拟多路转换器。该电路包括16选1的译码器和译码器的输出分别控制的16个CMOS双向开关,通道的输出状态由电路外部输入的地址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4-A.B.C.D所决定。CC4067可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去控制模拟开关的接通或断开,具有低的导通电阻和高的断开电阻,所控制的模拟信号最大峰值为15V,而数字信号的幅度3V-5V.CC4067芯片具有禁止端inh。当禁止时,inh=1,这时所有的双向开关均不接通,在公共端呈现高阻抗。1、主要性能CMOS工艺制造;直接驱动DTL/TTL/CMOS电平;单路、16选1模拟多路转换器;具有双向转换功能;单电源供电;标准24引脚DIP封装;功耗:1.5mW;开关接通电阻:180欧(typ);开关接通时间:1.5us(max);开关断开时间:1us(max).2、CC4067引脚图示与图3-6。2430987615VdinhCDOUT/INABsOUT图3-6CC4067引脚图3、CC4067功能框图如图3-7所示。图3-7CC4067功能框图3.5A/D转换器的选择及连接5G14433是我国制造的31/2位模/数变换器,是目前市场上广泛流行的最典型的双积分模/数变换器。该芯片具有抗干扰性能好、转换精度高、自动校零、自动极性输出、自动量程控制信号输出、外接元件少、价格便宜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在低速微控制器应用系统,智能仪表和数字三用表等领域。5G14433与国外型号MC14433兼容。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5-5G14433的外部连接电路,尽管5G14433外部连接元件很少,但为使其工作于最佳状态,也必须注意外部电路的连接和外接元件的选择,其实际连接电路如图3-8所示。为了提高电源抗干扰的能力,正,负电源分别通过去耦电容0.047uF、0.02uF与Vss(VAG)相连。图中DU端和EOC端短接,以选择连续转换方式,使每一次转换的结果都输出。图3-8外部连接电路当C1=0.1uF,VDD=5V,fCLK=66KHz时,若Vxmax=+2V,则R1=480K;若Vxmax=+200mV,则R1=28K。外接失调补偿电容固定为0.1uF。外接时钟电阻Rc=470K时,fLCK66KHz;当Rc=200K时,fLCK=140KHz。实际电路中一般取Rc=300K。3.6单片机系统的扩展3.6.1系统扩展概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较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块单片机就相当于一台单片机的功能。这就使得在智能仪器、仪表、小型检测及控制系统、家用电器中可直接应用单片机而不必再扩展外围芯片,使用极为方便。但对于一些较大的应用系统来说,单片机片内所具有的功能将显得不足,这时就必须在片外连接一些外围芯片。这些外围芯片,既可能是存储器芯片,也可能是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系统的扩展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6-输入/输出接口的扩展;管理功能器件的扩展(如定时/计数器、键盘/显示器、中断优先编码等)。3.6.2常用扩展器件简介一、总线驱动器74LS244总线驱动器74LS244经常用作三态数据缓冲器,74LS244为单向三态数据缓冲器,而74LS244为双向三态数据缓冲器。单向的内部有8个三态驱动器,分成两组,分别由控制端1G和2G控制;双向的有16个三态驱动器,每个方向8个。在控制端G有效时(G为低电平),由DIR端控制驱动方向;DIR为“1”时方向从左到右(输出允许),DIR为“0”时方向从右到左(输入允许)。74LS244的引脚如图3-9所示。图3-974LS244的引脚二、地址锁存器74LS37374LS373是一种带输出三态门的8D锁存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10所示。图3-1074LS373的结构图其中:1D8D为8个输入端。1Q8Q为8个输出端。G为数据打入端:当G为1时,锁存器输出端状态(1Q8Q)同输入状态(1D8D);当G由1变0时,数据打入锁存器中。OE为输出允许端;当OE0时,三态门打开;当OE1时,三态门关闭,输出呈高阻。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经常采用74LS373作为地址锁存器使用,其连接方法如图3-11所示。其中输入端接至单片机的口,输出端提供的是地址的低位,端接至单片机的地址锁存器信号。输出允许端OE接地表示输出三态门一直打开。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7-图3-1174LS373的结构图3.7存储器的扩展3.7.1程序存储器的扩展3.7.1.1只读存储器简介半导体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存放数据,后者主要用于存放程序。只读存储器的特点是信息一旦写入之后就不能随意跟更改,特别是不能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写入新的内容,而只能读出其中的内容,故称之为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的另一个特点是断电以后信息不会消失,能够长久保存。只读存储器是由MOS管阵列构成的,以MOS管的接通或断开来存储二进制信息。按照程序要求确定ROM存储阵列中各MOS管状态的过程叫做ROM编程。3.7.1.2EPROM2764简介1)2764的引脚自从EPROM276芯片被逐渐淘汰后,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是2764芯片为双列直插式28引脚的标准芯片,容量为8K8位,其管角如图3-12所示。图3-122764的引脚其中:A12A0:13位地址线。D7D0:8位数据线。CE: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OE:输出允许信号,当OE=0时,输出缓冲器打开,被寻址单元的内容才能被卖出。Vpp:编程电源,当芯片编程时,该端加上编程电压(+25V或+12V);正常使用时,该端加+5V电源。(NC为不用的管脚)。2)2764的工作时序2764在使用时,只能将其所存储的内容读出,其过程与RAM的读出十分类似。即首先送出要读出的单元地址,然后使CE和OE均有效(低电平),则在芯片的D0D7数据线上就可以输出要读出的内容。其过程的时序关系如图3-13所示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18-图3-132764的工作时序EPROM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于它可以反复擦除,即在其存储的内容擦除后可通过编程(重新)写入新的内容。这就是用户调试和修改程序带来很大的方便。EPROM的编程过程如下:(1)擦除:如果EPROM芯片是第一次使用的新芯片,则它是干净的。干净的标志通常是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是FFH。若芯片是使用过的,则它需要利用紫外线照射其窗口,以便将其内容擦除干净。一般照射击1520min即可擦除干净。(2)编程:EPROM的编程有两种方式:标准编程和灵巧编程。标谁编程的过程为:将Vcc接+5V电源,Vpp接+21V电源(注意:不同厂家的芯片其编程电压Vpp是不一样的),然后输入需编程的单元地址,在数据线上加上要写入的数据,使CE保持低电平,OE为高电平。当上述信号稳定后,在PGM端加上505ms的负脉冲。这样就将1个字节的数居写到了相应的地址单元中。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将要写入编程过程。标准编程中,每写入1个字节需要50ms左右的时间,对于2764来说共需78分钟时间。而且芯片容量愈大,所需的时间就愈多。另一方面,编程脉冲愈宽,芯片功耗愈大,芯片愈容易损坏。这此,人们提出了另一个编程方式灵巧编程。402764与单片机的连接图如图3-14示。图3-142764与单片机的连接图3.7.2数据存储器的扩展3.7.2.1数据存储器概述数据存储器即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用于存放可随时修改的数据信息。它与ROM不同,对RAM可以进行读、写两种操作。RAM为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所存信息立即消失。按半导体工艺,RAM分为M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