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这是百度百科对苏菲的世界的梗概与诠释,但是,在我看来,苏菲的世界不是在做哲学史上复制粘贴的工作,也不是拙劣的嫁接花匠,而是真正的助产士。从古希腊爱琴海里发源的自然派哲学光芒,到雅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在整个欧洲所燃起的燎原的智慧的滥觞;从人性被献上神权祭坛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的理性主义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碰撞;从启蒙运动里人权对于王权和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和理性的推崇,到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理想;从基督徒康德革命性的人本主义到二十世纪无神论者萨特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这里全是西方哲学的大家。而中国方面闪耀着的智慧之光却被黑格尔说那不是哲学。我想他的意思是中国所谓的哲学仅仅是在经验方面的多重认知,却不是理性的有架构的。不过,哲学是门智慧的学问。我倒是很同意冯友兰先生的话,中国哲学情怀是高于欧洲传统的宗教境界的。至少它其中还有“庄周梦蝶”这样浪漫魔幻的世界观。对于和智慧抱团取暖的哲学家来说,最孤独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无法思考和无法拥有智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古典哲学家,他们并不孤独。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才是哲学的外在意义。苏菲的世界里显然更多的注重于人生观的建立。萨特曾说,因为存在高于本质,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人生。二十年前那个在山海关自杀的青年说他看到了人类的末日,他死的时候身旁摆着圣经和瓦尔登湖。他把人的存在构架于理想主义的层面是对幸福的绝对忠诚,但破灭之后却也是对生命本身了无意义的反证。正是因为人生的无望和迷茫,所以很多人便去探求于一种“超越理性”的关怀。尼采说“上帝已死”,后来又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者“人说,要有上帝,于是便有了上帝”的调侃。其实对上帝的怀疑,也就是人类对于“自我”的迷茫。上帝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基于信仰的事实,却也能很好的给予他们现世的安稳,充实和幸福。苏菲是在席德的爸爸的意念世界里的人,但她不会随着这个意念的消失而消失,就算席德和她爸爸不再想她,她也会像小红帽一样存在,成为永恒的经典形象,一直存在着。她的存在会因为我们的传承而永恒。这让我们想,我们虽然不能体验这个世界的真实,但我们的存在确实是有价值的,就算只是意念,只是虚幻。苏菲是书中之书里的人物,这种设计让我们感到世界的虚幻,让我们追求人生的真谛而不是碌碌终生;而苏菲的顺利“逆袭”则让我们放下书时不是感叹人生如梦,怕别人一翻手把我们这卷书合上,而是为活着,为思考欣慰。这并不像盗梦空间一样,弄懂第几层梦境就可以的。结局一开始讲的是带着“神秘主义”的“理想主义”(基本的表达类似康德的那句话:有一样事我越想越觉得惊讶那就是头顶上的星光和内心的道德规范),后来作者又委婉地否定了“理想主义”,而进入“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中又有着些许“悲观主义”,同时又重复出现了迷茫和泛化的倾向性(一种新的迷茫来临,但这一过程也表现了人的觉醒;人觉醒之后才发现自身的渺小);其中叙述里是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是用“物理世界”来象征和暗示“现实世界”的未知、残酷和平凡。但是,如果要用我的个人观点来看整本书的话,我会觉得这是一只兔子与两个女孩的故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兔子相当于我们所处的世界,两个小女孩则是处在不同世界里的。苏菲与席德,两位素未谋面的小女孩,一个生活在书中,一个生活在书外,一个是书中的主角,一个是读书人,阅读主角的人生。苏菲的人生是被操控的,席德的爸爸可以任意安排、设计她的情节,今天吃什么?明天去哪里?并时常插入一些“小把戏”,没有个人的意愿,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任凭自己随意布置的房间,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取悦席德,为席德过一个独特的生日。戏里戏外的剧情,书中书外的人生,谁又能说得清楚,究竟哪一个才是该有的世界?我们用哲学思考更宏大的人生,用哲学研究宇宙尺度的问题,用哲学解决“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的迷惑。我们就像是住在大白兔身上的精灵,一直想弄明白魔术师是如何从帽子中拉出大白兔的,为了看得真切,哲学家们拼命顺着兔毛往上爬,尽量爬到最高处,而底层的民众只关注与自己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事情,早已麻木地适应了世间的一切,能够吃饱喝足,能够娱乐休闲,能够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此生足矣,那种烧脑的哲学问题与我何干?兔子是怎么被拉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只是个笑话,是场娱乐,不足为奇。魔术是种障眼法,看起来很炫,但我们知道那是假的,变出来的东西,不是藏在怀里就是在肥大的袖口,长期训练的结果,造就了魔术师无与伦比的手法,快如闪电,迷惑了观众。然而,如果我们近距离观察,细心体悟,还是能探究出其中的奥秘,因为我们是与魔术师处于同等的世界。但从微观的角度,在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兔子身上,有小一号的人类生活,他们想要搞清楚魔术的精妙,肯定不容易。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宇宙来源所面对的困惑。正如庄周梦蝶一般,梦的主体究竟是人还是蝶?究竟是人梦到了蝶还是蝶梦到了人?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常常使人不知所措。在科学领域,事物发展的规律,丁是丁卯是卯,清晰明确,而哲学问题却充满矛盾,处处都是令人费解的谶语和循环往复的因果。究竟是上帝创造人还是人类创造了上帝,从科学角度看,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以科学的严谨态度,结论必须产生于充分的论据,但在宇宙之始,没有人在现场,不可能亲眼所见,而数十亿年过去,当时遗留下来的证据也已微乎其微。所以,这个问题便交由哲学来思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外延的,是向周围辐射的,随着阅历的增加,认知的深度和广度随之扩大。孩子相对于成人来说,知识量是个很小的圆,漂浮在成人世界里,看起来弱小幼稚,实际上充满了探索世界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令成人汗颜,望尘莫及。而又有多少成人会在乎这种力量呢?它所表达出来的好奇与新鲜,常被成人解读为孱弱,是在成为他们一份子之前必须经历的阶段。怎么也不肯承认,知识的多寡只是时间的积累,好奇心却是最为宝贵的品质。因此,苏菲的世界最终的哲学交锋便交由两个小女孩来完成。苏菲和席德,同样的年龄,相似的经历,就连生日也是同一天,读的是同一本书,哲学知识的来源一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互相参破了各自世界的奥秘,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然而参破又能如何?人类的渺小不在于思想的贫乏,也不在于尺度的限制,渺小是相对于宇宙的浩瀚,不仅是广度的无边无际,还可能有循环的无限,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我们只是其中一环上的微小粒子。可以设想,每个环上都有人类存在,大环的人向往小环的微妙,小环的人渴望大环的宏远,互相吸引着,成为研究宇宙、研究存在的动力,终有一天会实现这一宏愿,进入彼此的世界。就像是围城,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来,而一墙之隔,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考。当推倒围墙,想进去的进去了,却反而怀念乡村的宁静,想出来的出来了,却转念回忆城市的便捷。围城的存在,隔阂的不只是城里城外的生活状态,阻断的还有思想深处的念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电发票平台培训课件
- 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 2025版喷淋系统全流程分包服务合同
- 2025版带司机租赁汽车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厂房场地租赁合同定制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务行业劳务派遣协议
- 2025版企事业单位食堂特色凉菜烹饪服务采购协议
- 2025版车辆质押借款担保与财务规划服务协议
- 全员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版绿色大棚建设与生态保护服务合同
- 天麻买卖合同协议
- 展览会会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胸痹心痛护理个案
-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
- 铝塑板装饰施工方案
- 心电图操作及简单解读
- 技法儿童绘画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
- 工程项目投标承诺函:质量保障
- 办公用品采购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