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课时跟踪检测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课时跟踪检测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课时跟踪检测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课时跟踪检测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讲课时跟踪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时间 3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 完成 1 2 题 2011 苏北四市联考 自然界鬼斧神工 形成了许多天然的 桥 下图是由侵蚀作 用形成的几座 天生桥 据图回答 1 2 题 1 以上 天生桥 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黄土桥 B 海蚀桥 C 喀斯特溶蚀桥D 风蚀桥 2 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地壳物质循环 碳循环 水循环 生物循环 A B C D 解析 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 主要分布在黄土广布的地区 海蚀桥为海蚀地貌 主 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喀斯特溶蚀桥为喀斯特地貌 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 风蚀桥 为风力侵蚀地貌 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区 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 1 A 2 D 2011 台州模拟 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 回答 3 4 题 3 据图判断 A 1 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 B 2 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 C 3 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资源 D 4 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用心 爱心 专心2 解析 读图 1 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 是良好储油 储气构造 3 处岩层向下弯 曲为向斜构造 便于储存地下水 因此 A C 选项不正确 2 处为火山喷发 形成的岩石为 岩浆岩 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 答案 D 4 从成因上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为背斜成山 C 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B B 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 D 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 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 解析 从地表形态看 A 处背斜成山 C 处为断层构造 抬升的岩块成山 因此 A 项正 确 B 处位于河流汇入海洋的位置 常常由流水搬运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D 处为角峰 是 由于冰川侵蚀而成 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A 广州日报 2010 年 12 月 16 日消息 广东清远山区一处密封良 好的洞穴里发现了罕见的 石花 层层叠叠的 雪花 在岩壁上竞 相绽放 有似白色梨花 有似黄色菊花 又像毛茸茸的银耳玲珑剔透 它们像永不凋谢的鲜花 如右图 生长了上万年 至今仍然在缓慢地 生长 石花 是溶洞壁或钟乳石中渗透出的毛细水和薄膜水中的碳酸钙缓慢凝结成的晶体 有时要数百年才能增长一厘米 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钙 据此回答 5 6 题 5 石花的形成与哪种岩石的形成原因相同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页岩 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 可以推断石花的形成与石灰岩的形成原因相同 均为水中的碳 酸钙经过化学沉积而成 答案 B 6 经历上万年的时间 地球表面可能发生 沧海桑田 的变化 下列地表形态的变化 经受的作用力类型与石花形成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B 东非高原上陡峭绝壁的大裂谷 C 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 D 珠穆朗玛峰每年增高 1 27 厘米 解析 石花的形成属于外力作用 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受流水侵蚀作用 形成 其他三项均为内力作用 答案 A 用心 爱心 专心3 2010 北京高考 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 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 图 回答第 7 8 题 7 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形景观图的识别 图中的长城基本建在山脊上 对解题 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山顶 是鞍部 为山脊 为山谷 所 以选择 D 答案 D 8 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 风化剥蚀 侵蚀搬运 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 侵蚀搬运 岩浆侵入 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 地壳抬升 风化剥蚀 侵蚀搬运 D 侵蚀搬运 岩浆侵入 地壳抬升 固结成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形成原因以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花岗石为侵入型岩浆 岩 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 因此选择 C 答案 C 读下列三幅示意图 完成 9 11 题 9 按照发生的顺序 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表示板块张裂 岩浆上升 地表开始隆起 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 地壳变 薄 岩浆上升明显 表示岩层断裂 岩浆上升 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B 项正确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4 10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 可能位于 A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C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 解析 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 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 没有明显的 高低起伏 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 D 项正确 答案 D 11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所形成的地貌可能是 裂谷 海岭 山系 海沟 A B C D 解析 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 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 则形成海岭 答案 A 12 2009 北京高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 地貌示意图 图中 A 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 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 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 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解析 分析图像可知 乙处为河流入海口处 应为三角洲 而河流冲积扇应位于山麓 地带 丙处为凸岸 河流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 对岸为凹岸 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天然气 为沉积矿床 并且应位于背斜的顶部 丁处不可能是天然气 从岩层的形态看 戊处岩层 明显上拱为背斜 答案 D 二 综合题 共 40 分 13 下图为 某地区地质构造图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5 1 图中 F3F4是 构造 判断理由是 6 分 2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F1F2 F3F4形成之前 该地区是一个完整的 构造 4 分 3 图中河流的成因是 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 主要原因是 6 分 4 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 该地区地下水分布可能较多的是 处 填图中字母 理由是 4 分 解析 1 根据两侧岩层的不连续分布 可确定为断层构造 2 地形可根据等高线的 弯曲方向确定 地质构造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 3 分析断层构造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地形对河流及航运的影响 4 向斜部位是地下水的聚集之地 答案 1 断层 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2 山谷 向斜 3 岩层断裂 后遭受侵蚀而成 该河沿线多急流瀑布 不利于航运 4 A 此处为向斜构造 14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 1 A 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 4 分 2 B 图是 地貌 往往形成于 地区 近年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造 成 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 扩大的趋势 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6 分 3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 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 判断理由 用心 爱心 专心6 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理由是 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10 分 解析 A 图为河口三角洲 是由河流堆积作用而成 B 图为沙丘 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 成 目前人为的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造成荒漠化扩大现象 因此 治理措施为 退耕还林还草 严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