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28 管理经济学 1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绪论重点概念和原理 一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边际分析法 体现了向前看的思想 边际成本 额外增加的成本在边际分析中的应用 二 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边际分析法的规则 1 适用于无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业绩量的确定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扩大业务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减少业务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业务量最优 边际利润最大 无约束 产品的产量 资源的投入 价格和广告费等的支出不受约 束 2 适用于有约束条件下 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的问题 约束是指 被分配的业务量是有限的 既定的 当各种要素的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 等时 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当每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相等时 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3 重点计算 2628 管理经济学 2 企业利润 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销售收入 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 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 内涵成本 内涵成本 注 意和会计上的利润区别 内涵成本 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 例 材料 1000 现市价 1500 机会成本 1500 会计成本 1000 在 内涵成本 500 说明 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 机会成本 对经济学家来说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经济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1 业主自己筹资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 这笔钱借给别人所得 到的收益 2 业主自己兼任经理 自己管理企业 的机会成本 等于如 果他在别处从事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 机器原来是闲置的 重新开工机会成本为 0 4 机器原来生产 a 现在生产 b 的机会成本 生产 a 所带来的 收入 5 过去进的料 现在市价变了 其机会成本按照现在的市价 计 6 使用现在市价的料 工资水平以及贷进的资金的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 2628 管理经济学 3 7 机器折旧产生的折旧成本 期初价值 期末净残值 注意 经济利润为 0 并不是说企业没有利润 即是企业利润 销售收入 机会成本 正常利润是企业的主要机会成本 企业付给投 资者的基本利润 第一章 市场供应及运行机制 知识结构 需求量 1 需求 影响因素 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相关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 好 广告费用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期望 需求函数及曲线 供给量 2 供给 影响因素 供给函数及曲线 完全竞争下需求 供给 价格的关系 3 供求法则和需求 供给分析 需求供给分析法 2628 管理经济学 4 资源稀缺 4 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资源可替代 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选择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节 供求法则和需求 供给分析 一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需求 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图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 供给和价格曲线 要点 1 P0 点价格均衡点 2 只适用于完全竞争 3 曲线表示的是整个行业的曲线 什么是完全竞争 1 1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2 2 产品同质 产品同质 3 3 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4 4 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二 需求供给分析法 需求供给法则表明 市场上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 但是归根到底是 由供给和需求影响价格 2628 管理经济学 5 第二章 需求分析 需求弹性 用于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E 为需求弹性 Q 为需求量 X 为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 即影响需 求量的某因素每变化 1 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 价格弹性 点价格弹性 弧价格弹性 销售收入和价格弹性的关系 需 价格弹性与总收入 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的关系 求 弹 收入弹性 点收入弹性和弧收入弹性 性 交叉价格弹性 用来说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 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 Q 变动 E X 变动 2628 管理经济学 6 重点公式 价格弹性 1 点 2 弧 3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E 1提高价格收入减少 E 1提高价格收入增加 E 1提高价格收入不变 4 价格弹性与总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满足关系满足关系 MR P 1 1 E MR P 1 1 E 说明 边际收入 0 时 总收入最大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1 1 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 和奢侈品 和奢侈品 2 2 可替代品越多 性质越接近 弹性可替代品越多 性质越接近 弹性 越大 越大 3 3 购买商品在支出中的比重 比重越大在购买商品在支出中的比重 比重越大在 价格弹性越大 反之则小 价格弹性越大 反之则小 4 4 时间因素也影响价时间因素也影响价 格弹性 象石油要分短期和长期来分析其价格弹格弹性 象石油要分短期和长期来分析其价格弹 性性 2628 管理经济学 7 收入弹性 交叉价格弹性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生产函数 第二节 单一可变要素的最优利用 第三节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四节 规模与收益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生产函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表明在生产过程中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各种投入要素组合表明在生产过程中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各种投入要素组合 所能产生的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最大产量 可表示为 可表示为 Q f X1Q f X1 X2X2 X3X3 1 1 短期生产函数 既有不变投入 又有固定投入 短期生产函数 既有不变投入 又有固定投入 2 2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 只有不变投入 只有不变投入 3 3 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代表不同的技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代表不同的技 生产决策分析 就是通过对生产函数的分析 寻找最优的投入产出 关系 以确定最优的投资要素的数量组合 是生产的成本最低或利 润最大 2628 管理经济学 8 第二节 单一可变要素的最优利用 一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说明 1 1 当边际产量大于 当边际产量大于 0 0 时 总产量递增 时 总产量递增 小于小于 0 0 时 总产量递减 时 总产量递减 2 2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于一点 表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于一点 表 现在总产量曲线上是该点的斜率和定点连线重合 现在总产量曲线上是该点的斜率和定点连线重合 3 3 当平均产量最大时 总产量不是最大 当平均产量最大时 总产量不是最大 因为边际产量不为因为边际产量不为 0 0 有且只有当边际产量为有且只有当边际产量为 0 0 时时 总产量最大 总产量最大 4 4 重点结论 重点结论 MP 0 TPMP 0 TP 最大 最大 Dtp dL 0Dtp dL 0 时 时 APAP 最大最大 二 边际产量递减法则 如果技术不变 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 如果技术不变 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 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 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 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 的边际产量增加 增加到一定点之后 再增加投入量就会的边际产量增加 增加到一定点之后 再增加投入量就会 使边际产量递减 使边际产量递减 注意两点 注意两点 1 1 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固定不变 只变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固定不变 只变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2 2 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2628 管理经济学 9 三 单一可变要素 生产的三个阶段 从分析其成本入手 来判断 其合理性 不合理阶段不合理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总产量增加 总产量增加 能使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进一能使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进一 步降低 步降低 平均产量增加 平均产量增加 单个产品中的可变要素递减 单个产品中的可变要素递减 两者 两者 递减趋势相同 增加投入可以使成本降低 递减趋势相同 增加投入可以使成本降低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总产量增加 总产量增加 增加可变投入要素 能使单个增加可变投入要素 能使单个 产品固定成本进一步增加 产品固定成本进一步增加 平均产量增加 平均产量增加 单个产品中的可变要素增加 单个产品中的可变要素增加 两者 两者 递减趋势相同 增加投入可以使成本增加 递减趋势相同 增加投入可以使成本增加 合理阶段合理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总产量增加 总产量增加 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递减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递减 平均产量递减 平均产量递减 单个产品的变动成本递增 单个产品的变动成本递增 在第三阶段当在第三阶段当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 单个产品的变动成本单个产品的变动成本时 企业的生产达到最时 企业的生产达到最 优 因此此阶段为合理阶段 优 因此此阶段为合理阶段 该图说明 增加资本 第一阶段 或者劳动力 第三阶段 都能使经济利益下该图说明 增加资本 第一阶段 或者劳动力 第三阶段 都能使经济利益下 降 降 四 四 单一可变投入要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下面的推理是按照 劳动力这一单一可变要素来分析 假设房屋 资金等下面的推理是按照 劳动力这一单一可变要素来分析 假设房屋 资金等 要素固定 要素固定 概念概念 1 1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 y y 边际产量收入边际产量收入 MRPyMRPy marginalmarginal revenuerevenue ofof productproduct 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收入 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收入 2628 管理经济学 10 MRPy TR yMRPy TR y TR Q TR Q Q Y Q Y MR MR MPyMPy 2 2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 y y 边际支出边际支出 MPyMPy 边际支出 边际支出 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总成本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总成本 MEME ExpenditureExpenditure MEy MEy TC y TC y 3 3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 MRPyMRPy MEy MEy 这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单一可变要素这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单一可变要素 y y 的投入量最优 的投入量最优 当企业确实只有单一要素当企业确实只有单一要素 y y 价格变化是这时价格变化是这时 MRPy PyMRPy Py 计算时重要 计算时重要 即即 y y 要素的边际技术收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收入 y y 要素的价格是企业的利润最大要素的价格是企业的利润最大 第三节第三节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生产产品需要多种投入要素 要素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因此存在着生产产品需要多种投入要素 要素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因此存在着 最优组合的问题 现最优组合的问题 现 从等产量线和等成本曲线入手 从等产量线和等成本曲线入手 一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曲线的性质和类型一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曲线的性质和类型 1 1 等产量线部分 等产量线部分 a a 三种类型 完全替代 不能替代 部分替代 三种类型 完全替代 不能替代 部分替代 a a 图像 图像 2628 管理经济学 11 b b 两种情况的决策 两种情况的决策 比率一定 决策显然比率一定 决策显然 b b 部分替代规律 部分替代规律 1 1 Q3Q3 Q2Q2 Q1Q1 2 2 等产量线是向下倾斜的 等产量线是向下倾斜的 3 3 等产量线不可能相交 等产量线不可能相交 分析 分析 等产量线是向下倾斜的 为什么等产量线是向下倾斜的 为什么 投入要素投入要素 y y o o 投入要素投入要素 x x 如图 投入要素如图 投入要素 y y 与投入要素与投入要素 x x 在曲线上由于边际产量相等 在曲线上由于边际产量相等 即即 Y MPY X MPX Y MPY X MPX 所以 所以 Y X MPX Y X MPX MPYMPY 有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Y X Y X 必然减小 即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必然减小 即等产量线是凸向原点 o o 的 的 在此将在此将 Y X MPX Y X MPX MPYMPY 称之为编辑技术替代率称之为编辑技术替代率 marginalmarginal raterate ofof technicaltechnical subtuendumsubtuendum MRTS MPX MRTS MPX MPYMPY 说明说明 1 1 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知 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知 MRTSMRTS 也将递减 即随着也将递减 即随着 x x 增加一个单位 增加一个单位 x x 所能所能 替代的替代的 y y 也是在逐步递减 也是在逐步递减 2 2 在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一种投入要素能够被另一种投入要素替代的比率 在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一种投入要素能够被另一种投入要素替代的比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 与它们的所对应的生产率 边际产量 之比成反比 即 边际技术替代率 与它们的所对应的生产率 边际产量 之比成反比 即 Y X MPX Y X MPX MPYMPY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 x x 的生产率越大 它替代的生产率越大 它替代 y y 的量越小 的量越小 p132p132 2628 管理经济学 12 2 2 等成本曲线部分 等成本曲线部分 规律规律 1 1 E E 总产量 总产量 PX X PY Y PX X PY Y 2 2 Y E PY PX PY XY E PY PX PY X 3 3 投入要素投入要素 y y 投入要素投入要素 x x Y E PY Y E PY PX PYPX PY X X 说明 说明 x x 与与 y y 的比值一定是 当投入的比值一定是 当投入 xyxy 是它们的等成本曲线是平行的 又因为是它们的等成本曲线是平行的 又因为 在在 y y 轴上的截距外面的总是大于内部 所以外面的产量总是大于内部的产量 轴上的截距外面的总是大于内部 所以外面的产量总是大于内部的产量 三 多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三 多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 1 图解法 图解法 2628 管理经济学 13 2 2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 补充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 最优化原理 适用于有约束条件下 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的问题最优化原理 适用于有约束条件下 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的问题 约束是指 被分配的业务量是有限的 既定的 约束是指 被分配的业务量是有限的 既定的 当各种要素的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业务当各种要素的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业务 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当每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相等时 业务量的分当每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相等时 业务量的分 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由上面的补充知识点可知 由上面的补充知识点可知 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条件 可推广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条件 可推广 说明 说明 a a 此公式表明 当投入要素此公式表明 当投入要素 x x y y 所能增加的产量都相等时 这时为最 所能增加的产量都相等时 这时为最 优组合 优组合 附 重点看附 重点看 p137p137 练习题练习题 b b 上面的组合仅仅说明了在一定产量下 上面的组合仅仅说明了在一定产量下 x x y y 的最优组合 或的最优组合 或 x x 要素一定要素一定 下生产最大时的最小成本 或在一定要素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不能说下生产最大时的最小成本 或在一定要素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不能说 明利润的最大 明利润的最大 四 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四 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组合 一 分析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的局限性 一 分析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的局限性 a a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 多理 在一定产量下 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 多理 在一定产量下 x x y y 的最优的最优 组合 或组合 或 x x 要素一定下生产最大时的最小成本 或在一定要素下所能生产要素一定下生产最大时的最小成本 或在一定要素下所能生产 的最大产量 不能说明利润的最大 的最大产量 不能说明利润的最大 b b 实际生产中 企业按照多种固定产量生产 因此每一种都有一组最优组 实际生产中 企业按照多种固定产量生产 因此每一种都有一组最优组 合 但是能使企业利润最低的只能有一点 即所有要素中要找到一点 利合 但是能使企业利润最低的只能有一点 即所有要素中要找到一点 利 润最大成本最低 润最大成本最低 二 利润最大的最优组合二 利润最大的最优组合 a a 单一可变要素利润最大的最优组合 单一可变要素利润最大的最优组合 MRPy PyMRPy Py b b 多种可变要素利润最大的的最优组合 多种可变要素利润最大的的最优组合 例如资本要素例如资本要素 k k 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要素 L L MRPMRPk k P PK K MRPMRPL L P PL L 说明 满足利润最大 也必然满足最优组合的条件 证明说明 满足利润最大 也必然满足最优组合的条件 证明 p141p141 2628 管理经济学 14 该式表明 满足利润最大 必然满足最优组合 即必然满足成本最低原则 该式表明 满足利润最大 必然满足最优组合 即必然满足成本最低原则 但是最优未必利润最大 但是最优未必利润最大 四 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的影响四 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由由 Y E PY PX PY XY E PY PX PY X 知 当一种要素知 当一种要素 的价格上涨时 必然引起等成本曲线的的价格上涨时 必然引起等成本曲线的 斜率发生变化 故和等产量曲线的交点斜率发生变化 故和等产量曲线的交点 必然发生改变 所以最优组合的比例必必然发生改变 所以最优组合的比例必 然发生变化 然发生变化 p142p142 五 征税对生产要素的影响五 征税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征税即人为地造成一种或者多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发生变化 因此等产量征税即人为地造成一种或者多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发生变化 因此等产量 曲线和等成本曲线 以及利润最大化是的要素组合必然发生改变 曲线和等成本曲线 以及利润最大化是的要素组合必然发生改变 六 生产扩大路线六 生产扩大路线 p143p143 概念 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 技术不变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增加概念 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 技术不变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增加 产量 产量 投入要素最优组合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投入要素最优组合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长期生产扩大路线长期生产扩大路线 短期生产扩大路线短期生产扩大路线 第四节第四节 规模与收益的关系规模与收益的关系 一 分为三种类型一 分为三种类型 Q f LQ f L K K D D bQ f aLbQ f aL aKaK aDaD 1 1 b b a a 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 2628 管理经济学 15 2 2 b b a a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不变 3 3 b b a a 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收益递减 二 影响因素二 影响因素 1 1 规模经济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包括 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规模经济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包括 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1 1 内在经济 工人的专业化生产 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 大设备的 内在经济 工人的专业化生产 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 大设备的 制造和运转费用比小设备要低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其他因素 制造和运转费用比小设备要低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其他因素 2 2 外在经济 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给个别厂商带来的利益 如 行业内部的分 外在经济 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给个别厂商带来的利益 如 行业内部的分 工 专门化的辅助性服务 投资环境的改善等等 工 专门化的辅助性服务 投资环境的改善等等 2 2 规模不经济 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 包括内在不经济与外在不经济规模不经济 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 包括内在不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1 1 内在不经济 导致规模收益递减的内部因素主要是管理问题 规模过大 内在不经济 导致规模收益递减的内部因素主要是管理问题 规模过大 层次过多而使管理效率降低 官僚主义产生 内部通讯费用增加等等 层次过多而使管理效率降低 官僚主义产生 内部通讯费用增加等等 2 2 外部不经济 行业扩大加剧行业内部的竞争 广告费 宣传费增加 同时 外部不经济 行业扩大加剧行业内部的竞争 广告费 宣传费增加 同时 引起资源紧张 价格上涨 环境污染 使规模收益递减 引起资源紧张 价格上涨 环境污染 使规模收益递减 3 3 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不再起作用 规模经济促使规模收益不变的因素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不再起作用 规模经济 因素与规模不经济因素相互抵消 因素与规模不经济因素相互抵消 4 4 最优规模 处于规模经济不变的规模最优规模 处于规模经济不变的规模 三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三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 假设生产函数为假设生产函数为 Q f x Q f x y y z z 使使 hQ f kx hQ f kx ky ky kz kz 则 则 h k hk h k 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 若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则若生产函数为齐次生产函数 则 hQ f kx hQ f kx ky ky kz kz 当当 n 1 n1 n 1 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 第四节第四节 科布科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 表达形式 一 表达形式 二 有关推理 二 有关推理 1 1 它的对数形式是一个线性函数它的对数形式是一个线性函数 cb LaKQ 2628 管理经济学 16 2 2 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取决于所有投入要素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取决于所有投入要素 的投入量 并且边际产量递减的投入量 并且边际产量递减 3 3 它属于齐次生产函数它属于齐次生产函数 b cb c 的大小 可以判定这个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的大小 可以判定这个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 4 4 它的变量它的变量 K K L L 的指数的指数 b b c c 是是 K K L L 的产量弹性的产量弹性 第五节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 包括发明 创新 模仿 扩散等硬技术知识的进展 也包括组包括发明 创新 模仿 扩散等硬技术知识的进展 也包括组 织和管理等软技术的进步 织和管理等软技术的进步 一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一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 二 技术进步的类型二 技术进步的类型 1 1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2 2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3 3 中立型技术进步中立型技术进步 三 技术进步在产量增长中作用的测定三 技术进步在产量增长中作用的测定 假设生产函数为假设生产函数为 假定在这一期间 增加的全部产量为假定在这一期间 增加的全部产量为 Q Q 则 则 LcKbaQloglogloglog bc L KcaL L Q MP 1 L aKQ Q Q L L K K Q Q Q Q Q LMP Q KMP Q Q QLMPKMPQ LK LK 2628 管理经济学 17 则则 第四章第四章 成本利润分析成本利润分析 一 主要内容 一 主要内容 成本概念成本概念 成本函数成本函数 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贡献分析法及其应用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及其应用盈亏平衡点分析法及其应用 成本函数的估计成本函数的估计 二 本章主要知识架构二 本章主要知识架构 a a 重点概念 重点概念 相关成本相关成本 适宜于作决策的成本 在决策中必须考虑的成本适宜于作决策的成本 在决策中必须考虑的成本 非相关成本非相关成本 不适宜用于决策的成本 在决策中不用考虑的成本不适宜用于决策的成本 在决策中不用考虑的成本 增量分析法增量分析法 增量收入与增量成本进行比较 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 方案增量收入与增量成本进行比较 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 方案 可以接受 否则 方案不可接受 可以接受 否则 方案不可接受 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 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 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区别 边际分析法是变量的微量 单位 变化 增量分析法是某种决策对收入 成本边际分析法是变量的微量 单位 变化 增量分析法是某种决策对收入 成本 或利润的总影响 或利润的总影响 四 边际成本四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在一定产量水平上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 总成本增加的数量 在一定产量水平上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 总成本增加的数量 MC MC TC TC Q dTC dQQ dTC dQ b b 重点理论 重点理论 为 为 为 为令 AL QQ GQQGLL GKKGQQ LKQA ALKQ GGGG GGGG 2628 管理经济学 18 4 4 若若 MC MC AVCAVC AVCAVC 处于下降阶段 处于下降阶段 MCMC AVC AVC AVCAVC 处于上升阶段 处于上升阶段 若若 MC MC ACAC ACAC 处于下降阶段 处于下降阶段 MCMC AC AC ACAC 处于上升阶段 处于上升阶段 5 5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 具有反比关系具有反比关系 c c 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利润利润 TR TC TR TC d dQ dTR dQ dTC dQ 0d dQ dTR dQ dTC dQ 0 MR MC 0MR MC 0 MR MCMR MC 2628 管理经济学 19 2628 管理经济学 20 第五章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第五章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1 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2 2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3 3 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4 4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 国富论国富论 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 一 什么是完全竞争什么是完全竞争 1 1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主和卖主 2 2 产品同质 产品同质 3 3 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4 4 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二 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二 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 企业需求曲线和行业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 企业需求曲线和行业需求曲线 图像说明图像说明 2628 管理经济学 21 三 企业的边际收入曲线三 企业的边际收入曲线 1 1 总收入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得到的收入总额 总收入 企业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得到的收入总额 TR PQTR PQ 2 2 平均收入 出售商品后平均单位商品获得的收入 平均收入 出售商品后平均单位商品获得的收入 AR TR Q PQ Q PAR TR Q PQ Q P 3 3 边际收入 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边际收入 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MR TR Q dTR dQMR TR Q dTR dQ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MR PMR P 四 完全竞争条件下 企业的短期决策四 完全竞争条件下 企业的短期决策 分析 分析 企业关门点分析 企业关门点分析 分析 分析 2628 管理经济学 22 六 六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长期决策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长期决策 P P ACAC 短期和长期 短期和长期 MCMC 短期和长期 短期和长期 七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七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 1 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 行业内企业的平均成本不因行业供应量的变化而变化 成本不变行业 行业内企业的平均成本不因行业供应量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 分析 2628 管理经济学 23 2 2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 随着供给量的增加 企业的长期成本会提高 成本递增行业 随着供给量的增加 企业的长期成本会提高 分析 分析 第三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规模第三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规模 二 垄断市场的成因二 垄断市场的成因 1 1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2 2 原料控制 原料控制 3 3 政府特许 政府特许 4 4 专利发明 近些年影响明显 专利发明 近些年影响明显 2628 管理经济学 24 三 短期决策三 短期决策 分析 分析 1 1 完全垄断需求和边际收入曲线不重合 完全垄断需求和边际收入曲线不重合 2 2 ARAR 的曲线的斜率是的曲线的斜率是 MRMR 的的 2 2 倍倍 3 3 市场的价格是由卖掉最后一件商品的价格 市场的价格是由卖掉最后一件商品的价格 决定决定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八 八 对完全竞争的评价对完全竞争的评价 1 1 P ACP AC 市场交换是公平的 市场交换是公平的 2 2 P ACP AC 的最低点 企业的生产效率最高 的最低点 企业的生产效率最高 3 3 P MCP MC 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 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 九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九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 1 1 关于企业利润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竞争力量叫把价格推向这样的水平 在 关于企业利润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竞争力量叫把价格推向这样的水平 在 这一水平上 企业获得正常利润 这一水平上 企业获得正常利润 2 2 关于企业产量 在短期内 企业无力定价 但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 关于企业产量 在短期内 企业无力定价 但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 量 从长期看 企业无法控制产量 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生产 才量 从长期看 企业无法控制产量 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生产 才 能获得最大利润 能获得最大利润 3 3 关于企业竞争策略 低成本竞争策略是企业唯一的也是最佳的竞争策略 关于企业竞争策略 低成本竞争策略是企业唯一的也是最佳的竞争策略 2628 管理经济学 25 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企业决策完全垄断市场企业决策 一 什么是完全垄断一 什么是完全垄断 1 1 一种商品只有一个生产者 一种商品只有一个生产者 2 2 这种商品没有替代品 这种商品没有替代品 3 3 进入市场存在很大的障碍 进入市场存在很大的障碍 二 垄断市场的成因二 垄断市场的成因 1 1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 2 2 原料控制原料控制 3 3 政府特许政府特许 4 4 专利发明专利发明 三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决策三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决策 1 1 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入曲线垄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入曲线 2628 管理经济学 26 2 2 企业的短期产量和价格决策 企业的短期产量和价格决策 分析 当分析 当 MR MCMR MC 时利润最大时利润最大 垄断的利润 亏损都不会消失 因为市场进出不自由 垄断的利润 亏损都不会消失 因为市场进出不自由 三 三 完全垄断企业的长期决策完全垄断企业的长期决策 分析 分析 1 1 垄断企业尽管对价格有完全控制 垄断企业尽管对价格有完全控制 A 2628 管理经济学 27 能力 但不是价格越高越好 要获得最大利润 同样根据能力 但不是价格越高越好 要获得最大利润 同样根据 MR MCMR MC 进行定价 进行定价 2 2 在 在 MR MCMR MC 条件中 由于条件中 由于 MCMC 是正值 因此 是正值 因此 MRMR 必须是正值 意味着最优必须是正值 意味着最优 价格必然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阶段 价格必然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阶段 3 3 垄断企业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垄断企业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过 过 A A 点的曲线有很多 点的曲线有很多 评价 评价 1 1 高价格 高价格 P ACP AC 获得经济利润 分配不公平 获得经济利润 分配不公平 2 2 产量不足 产量不足 P MCP MC 资源配置不合理 生产不足 垄断企业人为造资源配置不合理 生产不足 垄断企业人为造 成供给不足 来提高价格 获得高额利润 反垄断 成供给不足 来提高价格 获得高额利润 反垄断 3 3 生产效率低 不是在 生产效率低 不是在 ACAC 的最低点进行生产 生产效率损失 生产的最低点进行生产 生产效率损失 生产 不足 生产不是最优 不足 生产不是最优 4 4 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p374p374 分析说明分析说明 垄断企业的寻租行为 垄断企业的寻租行为 寻租 寻租 R Rentent seekingseeking 包括合法包括合法 游说 和非法 贿赂 游说 和非法 贿赂 没有创造 没有创造 财富 没有提高社会生产力 财富 没有提高社会生产力 2628 管理经济学 28 设租 设租 附课外知识 附课外知识 价格价格 寻租活动和腐败现象寻租活动和腐败现象 p1p1 p2p2 p3p3 o o a a b b 数量数量 图 价格管制与寻租图 价格管制与寻租 五 政府干预五 政府干预 1 1 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 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 1 1 分解垄断企业 分解垄断企业 2 2 防止垄断产生 防止垄断产生 3 3 阻止削弱竞争的兼并 阻止削弱竞争的兼并 4 4 防止串通 防止串通 2 2 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S D 2628 管理经济学 29 第三节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一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一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 1 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 2 2 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3 3 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二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二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分析 分析 三 垄断竞争条件下 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三 垄断竞争条件下 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 2628 管理经济学 30 四 垄断竞争条件下 企业的长期均衡四 垄断竞争条件下 企业的长期均衡 P ACP AC 短期和长期 短期和长期 MR MCMR MC 短期和长期 短期和长期 五 产品差异化竞争和广告竞争五 产品差异化竞争和广告竞争 广告决策 广告决策 最优的广告费 增加最优的广告费 增加 1 1 元广告费引起的毛利增加数元广告费引起的毛利增加数 Q Q P MCP MC 等于 等于 1 1 元广元广 告费支出 告费支出 即 即 Q Q P MCP MC 1 1 2628 管理经济学 31 两侧乘以两侧乘以 P P P MCP MC 得到 得到 P P Q P Q P P MCP MC 令令 MR MCMR MC 并带入第二章式 并带入第二章式 2 2 4 4 得 得 P P Q Q EPEP 六 垄断竞争企业的评价六 垄断竞争企业的评价 1 1 P ACP AC 经济利润为零 分配是公平的 经济利润为零 分配是公平的 2 2 P MCP MC 资源配置不合理 企业生产不足 资源配置不合理 企业生产不足 3 3 企业不是在 企业不是在 ACAC 最低点生产 生产效率损失 生产不足最低点生产 生产效率损失 生产不足 七 企业的竞争策略七 企业的竞争策略 1 1 价格竞争策略价格竞争策略 2 2 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 3 3 促销策略促销策略 4 4 低成本策略低成本策略 第四节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一 概念 一 概念 a a 几家几家大企业生产和控制了产品的极大部分供大企业生产和控制了产品的极大部分供 给 给 b b 寡头垄断分类 寡头垄断分类 1 1 纯寡头垄断 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同质的 纯寡头垄断 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同质的 2 2 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异质的 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异质的 c c 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依存 互相 互相影响影响 每一家企业在作每一家企业在作 出重大决策之前都必须了解和估计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可能作出出重大决策之前都必须了解和估计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可能作出 的反应 的反应 举例 移动涨价 要控制网通的反映 是有寡头的数量有举例 移动涨价 要控制网通的反映 是有寡头的数量有 2628 管理经济学 32 限的特点决定 而非寡头行业按照限的特点决定 而非寡头行业按照 MR MCMR MC 生产 追求利益的最生产 追求利益的最 大化 大化 二 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 二 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 概念 是一种假设 假设市场上一家企业提价 其他企业概念 是一种假设 假设市场上一家企业提价 其他企业 一般不提价 但是一家企业降价 其他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绿地管理使用及维护协议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信息安全漏洞响应考试模拟试卷
- 2025年南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
- 纪委监委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钦州二模数学试卷
- 全国高考体育生数学试卷
- 宁波慈溪一模数学试卷
- 宁波市镇海中学数学试卷
- 七上期末必考数学试卷
- 清北小学6年级数学试卷
- 2025年期货高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肇源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
- 2025年政法委网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新版期权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
- 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7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养老护理员考试技师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100道集合-单选题)
- 云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
- 2025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精准位置控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