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单元练习题 桃花源记 一 积累与运用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问津 邑人 诣太守 垂髫 发髻 两鬓 2 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n 来问讯 B 便 y o 还家 n 溪行 n 病终 E 欣然 u 往 F 后 su 无问津者 4 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 及今义 A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B 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C 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第 2 页 共 11 页 D 诣太守 说如此 古义 今义 E 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F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6 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 乱频繁的 朝 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 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 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桃花源记 以 为线索 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 层次清晰 文中突出 桃源 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 桃 源 人和平劳动 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7 用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 问 所 从 来 B 后 遂 无 问 津 者 C 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 皆 叹 惋 8 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 选出正确的一 项 复前行 欲穷其林 A 穷苦 贫困 B 极端 C 穷尽 走到头 第 3 页 共 11 页 得其船 便扶向路 A 扶助 帮助 B 用手支持 C 沿着 顺着 此中人语云 A 语言 B 告诉 C 说 处处志之 A 同 讠志 作标记 B 标记 C 意志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 断绝 B 独一无二的 C 穷尽 D 走不通的 没 有出路的 芳草鲜美 A 色彩鲜艳美丽 B 新鲜美丽 C 味道好 D 新鲜肥 美 屋舍俨然 A 好像 B 整齐的样子 C 严肃的样子 D 严厉的 样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A 延长 B 推迟 C 聘请 请 D 伸展 二 阅读 阅读下列各文段 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 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第 4 页 共 11 页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 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 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 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 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 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 也 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俨然 属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遂 惋 10 将 渔人 村人 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 括号内 11 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 12 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表现 村人 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村人见渔人后 大惊 问所从来 是因为他 们 表现 村人 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人 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第 5 页 共 11 页 村人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的原因是 13 从上面语段中理出 渔人 的行踪 用简洁 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14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A 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 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 竟不知道外界有这 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 为外界社会的动乱 黑暗 人民生活的痛苦而 叹惋 D 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都已经是晋朝了 15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 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说说为 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 价 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短文两篇 一 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陋 铭 馨 牍 鸿 儒 淤 涟 蔓 苔 蜀 逸 噫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第 6 页 共 11 页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可以调素琴 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 宜乎众矣 4 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无案牍之劳形 A 无 案牍之劳形 B 无案牍 之劳形 C 无案牍之 劳形 D 无案牍 之 劳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 B 予独爱莲 之出 淤泥而不染 C 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予 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 5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A 应当 B 适宜 C 当然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A 新鲜 B 少 C 鲜艳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A 否则 B 却 C 那么 就 无丝竹之乱耳 A 助词 的 B 代词 它 C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 第 7 页 共 11 页 句子独立性 不译 可以调素琴 A 能够 用现代汉语 可以 B 可以用来 C 能 凭借 濯清涟而不妖 A 美丽而不庄重 B 妖气 C 装束奇异 同予者何人 A 赞成 B 同意 C 和 一样 亭亭净植 A 植物 B 栽种 C 树立 6 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 思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7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第 8 页 共 11 页 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宜乎众矣 古义 今义 8 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9 填空 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 德的文字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用 韵的 我们学过唐代 的 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既可以 也可以 我们学的 爱莲说 就属于这类文体 其作者是 的 选自 陋室铭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 爱莲说 用 莲 自况 婉曲 批判了当时 的世风 第 9 页 共 11 页 10 把握两篇短文的文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 回 答下列各题 陋室铭 中哪句话能提挈全文大意 陋室铭 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 并以 陋室 比古贤的居室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和节操 爱莲说 中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爱莲说 以菊 牡丹来衬托莲 用意是什么 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二 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 回答文后各题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 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 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1 在选文中用 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 次 12 解释下列词语 斯 馨 案牍 劳形 第 10 页 共 11 页 13 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孔子云 何陋之有 B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C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D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14 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全文的点睛之笔 是 15 指出龙 仙比喻什么 16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他通过 这篇铭文 表达了自己 的节操和 的情趣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 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 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17 给下列字注音 蕃 濯 亵 鲜 18 用 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第 11 页 共 11 页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 A 省略句 B 判断句 C 被动句 20 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可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