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必修课_第1页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必修课_第2页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必修课_第3页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必修课_第4页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必修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挫折教育 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挫折教育 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3 月 30 日 杭州一名小学四年级女生因在受到家长的批评后 回 到家就从七楼跳下 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4 月 1 日 西安外国语学校一 名 6 年级的 11 岁男孩 从五楼坠下 经抢救无效身亡 连日来 学生 因为种种原因结束生命的悲剧新闻时见报端 一次次悲剧的重演让不 得不反思 为什么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 面对挫折时不能正确应对 而要选择放弃生命 悲剧再次告诫我们 一定要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 重视挫折教育的重要作用 显然 孩子由于阅历短浅 经验不足 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 种挫折 此时家长 也包括教师本身是家长 的态度如何 教育方式 如何 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适应能力 因而在家庭和学校 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对孩 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那么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告诉我们 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 在环境中遇 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是人的需要或动 机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情感刺激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 会心理现象 它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使人失望 痛苦 消极 颓废 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 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 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 另一方面 挫折给人 以教益 使犯错误者认识错误 接受教训 同时它能磨炼人的意志 使其更加成熟 坚强 并激励人发奋努力 从逆境中奋起 可见一个 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 不能没有 也不能太多 挫折教育教什么 如果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向孩子展示世事艰辛复杂困难的一面 或者认为挫折教育就是 逆境锻炼 苦难教育 告诉孩子生活 不是一帆风顺的 只有经过逆境 苦难和坎坷的洗礼才能成为成功的 人 那就错了 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 IQ 智商 IntelligenceQuotient 和 EQ 情商 EmotionalQuotient 但很少有人知道孩子在生活中也需 要 AQ AQ 是 AdversityQuotient 的英文简称 在我国一般被翻译为挫 折商 逆境商或逆境商数等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者保罗 史托兹 PaulG Stoltz 在 1997 年首次正式提出的 用来指人们在逆境中或 面对挫折产生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简单说来它就是承受和战胜挫折的 能力 现在 AQ 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 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 在智商和情商差不多的情况下 挫折 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 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 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 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 承受挫折的能力 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 及解决问题 战胜困难的方法 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在 爱弥尔 中所说的那样 人们只想到 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 这是不够的 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 教他怎样受得住命运的打击 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 教他 在必要的时候 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 能够生活 你劳心费力地想使他不致死去 那是枉然 他终究是要死 的 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 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首先 应转变教育观念 现在不少家长都认为 如今的孩子大多 是独生子女 要尽可能使他们少遇到困难 最好是不遇到困难 一旦 出现困难就包办代替 这使得孩子独自面对困难时就手足无措 无法 完成任务 因此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 要把关心爱护与 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放手让孩子去独自面对一些问题 教育孩子以正 确的态度对待困难 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 设置障碍情境 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遇 到挫折的机会很少 许多孩子形成了 输不起 的性格 他们由于怕 困难 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为 他们设置一些障碍 以增强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而增强其 坚持性 比如 班里有个女孩既聪明又懂事 伴随她的一直是赞扬与 鼓励 在一次跳圈比赛中 她输给了同伴 立刻大哭起来 并表示以 后再也不跳圈了 对此 我根据她的能力 特意安排了一些较难的活 动 并教育她 这次完不成没关系 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完成的 但如 果怕困难而不去做 那就永远也完不成了 慢慢地 她能正确地面对 失败 敢于尝试 坚持性也大大提高了 再次 要鼓励孩子敢闯敢干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 不要一味地包 办代替 而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 无论成功或失败 都要 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 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 败不馁的良好 心理品质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孩子的坚持性 当然 在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中 我们也应该注意给孩子更多的爱 与宽容 让他知道 失败并不可怕 家长和老师还是一样会爱我 我 还可以重新站起来 事实上 挫折教育也是国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很多学 校开设专门的课程 家长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考验来培养孩 子坦然 接受失败 美国批评慎重表扬更慎重 美国学校的老师对表扬学生很 慎重 很少突出表扬某个学生 在公开场合也多用鼓励性语言 老师们认为突出表扬有两方面不宜 一是重点表扬某个学生 会暗示别人比他差 使受表扬的学生自我感 觉良好 傲气十足 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 二是因太过重视 名 只顾 取悦 老师 而没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误 导 当得不到表扬时就会有失落感和受伤感 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姑息 美国老师通常会对他们 特别 关照 的 别看美国老师对如何表扬学生不怎么下功夫 但对 批评学生却颇费心机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 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 特别 规定 学生必须不带分文 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 美国中学生的口 号是 要花钱 自己挣 不管家里多么富有 孩子一般 12 岁以后 就得给家里做家务 如剪草 送报等 当然 家长也要相应付给自家 的孩子 劳务报酬 体现按劳取酬 美国的父母们常说 只要有利 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 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瑞士打工上学两不误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 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 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譬如 对十 六 七岁的姑娘 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 佣人 上午劳动 下午上学 这样做 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 另一 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 也有讲法语的地 区 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俄罗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在俄罗斯的街头和广场 无论是在莫斯科 圣彼得堡 还是在海 参崴 都难得见到大人抱孩子或背孩子 在大街上 在台阶下 经常 见到一些两三岁的小娃娃走不稳摔倒了 甚至跌得眼泪汪汪 而他们 的父母亲 却连拉都不拉一把 只是停下脚步 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 继续往前走 小孩子在一起玩 你追我赶 打打闹闹中跌破了皮 流 出了血 疼得流眼泪 父母亲看见了 常常也只是察看一下伤痕 轻 轻擦几下 然后就让他们站起来继续玩 仿佛摔跤破皮是不值一提的 小事 对于孩子要做的 父母亲一般不加干涉 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英国让孩子们摆脱完美主义的思想 英国家长们常把 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这句话挂在嘴边 孩子做 某件事失败了 家长会再提供一次机会 让他学会避免失败的方法 同时 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 接受失败 的学习 如出一些极富挑战 性的试题 借此希望孩子们能够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 了解失败是可 以接受的 或推出 失败周 邀请成功人士来分享自身失败的经历 以及如何在失败教训中获得成功 日本失败是学会解决问题的开端 日本重视从小培育孩子们吃苦忍耐的脾性 大多数孩子从上学第 一天起就自己上学 不管家离学校有多远 如果遇到困难需要他们自 己去求助或想办法解决 一些小朋友玩着玩着打起架来 只要没有太 大的危险 在一旁的妈妈们并不会去劝阻他们 因为他们认为 和别 人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要让孩子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打败 了也是好事 失败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 在日本 人们还经常可以看 到 一些孩子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 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 安营 扎寨 寻觅野果 捡拾柴草 寻找水源 克服重重困难 进行自救活 动 日本家长把这些看作是一个经受挫折的训练 是让孩子接受挫折 的经历 而这一件件小事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打磨孩子的意志力 和抗压能力 德国教育不回避社会阴暗面 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 法律还规定 孩子到 14 岁就 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 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这样做 不仅是 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20 世纪 90 年代 德国推出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使教材 内容适应社会发展 现在的多种课本中 不仅有 阳光 的内容 还 有涉及社会 阴暗面 如种族歧视 违法犯法等课题 其宗旨是引导 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有人说教育孩子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然而 德 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 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 德国柏林的一所小学竟邀请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 时会发生的事情 讲完后 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 模拟诸如父母因车 祸身亡时如何应对 该校老师称 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 成为孤儿的感觉 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 以及怎 样控制情绪 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德国的学校中十分 常见 人格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产物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通过自身的言行等所表现出来的为人的品位和格调 是人的个性特 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总和 一个没有责任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