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缤纷舞曲第一课时2013.10.9教学目标: 1、能够对本单元学习的舞曲音乐感兴趣,并对这些舞曲音乐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尤其是这些舞曲体裁的音乐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进而初步了解舞曲音乐的社会功能。 2、学习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和三拍子指挥图式划着拍演唱歌曲,并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3、能够学习并掌握自然大调式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二、教学重难点: 1、歌唱中气息的变化。 2、体验歌曲的内容及音乐情绪。三、教材分析: 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歌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歌曲为C大调,3/4拍,小快板,一段体(单乐段)结构,具有圆舞曲的基本特点。整首歌曲共有24小节,每4小节为一个乐句,共六个乐句。歌曲的旋律进行方式以小跳、大跳为主,形成一条跌宕起伏的旋律线,与此周是,又穿插着级进和同童重复的旋律进行方式,从而使歌曲在热情洋溢中增添了一种优美抒情的色彩。四、教学教程: 1、导入教师播放青年友谊圆舞曲音像资料,让学生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青年友谊圆舞曲。 3、歌曲背景介绍:歌曲作于1955年。词作者江山,曲作者陈天戈。最初,这首歌唱响在当年的国庆节联欢晚会上,成为天安门广场狂欢人群跳集体舞的伴奏音乐。此后多年在群众中广为流传。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这首歌又一次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联欢晚会上。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在这首歌的旋律中欢歌曼舞,使天安门广场汇成一汪欢乐的海洋。举国欢腾的歌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和谐发展、繁荣富强的衷心祝福。4、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唱。5、教师教唱歌曲,学生学唱重点练习:穿森林过海洋来自各方,千万个青年人欢聚一堂(每一段的第三乐句)分组练习教师检查。6、边打三拍子(按照指挥图式)边练习唱。7、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音准的把握和情感的表现,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及良好的歌唱习惯,提倡用轻声歌唱杜绝大声喊唱的不良习惯。五、延伸拓展 圆舞曲:曾译为“华尔兹”。18世纪末,起源于奥地利和德国的连德勒舞,逐步发展成为后来的圆舞。19世纪,圆舞又形成了两种主要风格。一为维也纳圆舞;二为法国圆舞。圆舞曲则是这两种舞蹈的伴奏音乐。反思:在本学期初一教材中,第二单元为缤纷舞曲主题,第一节课我教唱了青年友谊圆舞曲。这首歌曲短小但不失活泼,全曲热情充满青春的活力。三拍乐曲的指挥,三拍子是强弱弱的舞蹈感觉,是同学比较有兴趣也比较好掌握的节奏。在学会青年友谊圆舞曲时,要求学生第一段歌词熟悉乐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