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养婴幼儿的方法_第1页
科学教养婴幼儿的方法_第2页
科学教养婴幼儿的方法_第3页
科学教养婴幼儿的方法_第4页
科学教养婴幼儿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教养婴幼儿的方法,郭广艳,婴幼儿相关知识,定义 婴儿期:出生至1周岁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幼儿期:从1周岁至3周岁前为幼儿期。,婴幼儿期的特点,婴儿期此期是小儿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需要足够的营养素及热量。但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成熟,若喂养不当,容易发生营养与消化系统疾病。此期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尚未成熟,故易患感染性疾病。,幼儿期此期小儿的体格发育较婴儿期缓慢。饮食从乳类逐渐过渡为饭菜食物。因与成人、外界环境接触增多,语言、动作及心理方面发育有明显进步。小儿从学步到会跑、开始独立行动,从说单字到使用词语、与别人进行语言与非语言的交流,智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机体免疫力功能仍较差,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仍较高。(易出现各种外伤及中毒)此期的护理要点是注意断乳后的 ,加强体质锻炼,预防各种疾病,同时予以智力方面的开发。,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著名教育专家巴甫洛夫 03岁是婴儿大脑发展、言语发展、感觉发展、自我意识形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在大脑敏感期接受外界的刺激状况,直接决定婴儿智力的发展水平。,一、体重,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成分。因体脂与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体重易于准确测量,是最易获得的反应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儿科临床中用体重计算药量、静脉输液量。生后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便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下降(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原因。如生后及时合理喂哺,可减轻或避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发生。出生时体重受宫内因素的影响大,生后与营养、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重的增长逐渐减慢。据资料显示,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5kg,生后2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的体重的2倍;第一年内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约等于后9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即12个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系第一个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12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值为2kg。,二、身高,1、身高(长)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身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粘连越小增长越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二个生长高峰。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一年生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前3个月生长增长约11-12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长增长最快,约为75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85cm;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5-7cm。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身长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时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长的生长。,三、头围的增长,头围的增长与脑和颅骨的生长有关。胎儿期脑生长居全身各系统的领先地位,故出生示头相对大,平均32-34cm;与体重、身长增长相似,第一年前3个月头围增长(6cm)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6cm),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生后第二年头围增长减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婴幼儿期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重要。头围大小与双亲的头围有关;较小的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四、胸围的增长,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出生时胸围32cm,略小于头围1-2cm。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五、头颅骨,除头围外,还可据骨缝闭合及前后囟闭合时间来衡量颅骨的生长。婴儿出生时颅骨缝稍有分开,约于3-4月龄时闭合。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6-8周龄闭合。前囟出生时约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1.5岁闭合。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如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小、前囟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囟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囟饱满;脱水时前囟凹陷。,六、脊柱,脊柱的增长反应脊柱骨的生长。生后第一年脊柱生长快于四肢,以后四肢生长快于脊柱。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出现使颈椎前凸;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这样的脊椎自然弯曲至6-7岁才为韧带所固定。生理弯曲的形成与直立姿势有关,是人类的特征,有加强脊柱弹性作用。椎间盘的继续形成是青春后期躯干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七、牙齿,人一生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为萌出者为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双尖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八、视感知发育,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只能看清15-20cm内的事物。新生儿期后视感知发育迅速,1个月后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3-4个月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了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量岁时可区别垂直线和横线;5岁时亦可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是深度已充分发育。,九、听感知发育,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3-16个月时寻找不同的声源;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婴儿的认知发展,感知觉发展(听觉的发展)听辨能力:对声音的反应(感受抚慰 警觉 痛苦)语音感知:对母亲的声音尤为敏感音乐感知:偏爱轻松优美的曲调视听协调能力:根据听觉方向进行视觉定位,十、运动的发育,1、平衡与大运动 3抬6坐7翻8-9爬11站15走24双跳30单跳。2、细动作 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指、食指拾物,喜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1)整体动作分化动作2)不随意动作随意动作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上下 头部脚部近远原则:中心外周 大小原则:粗放动作精细动作 应遵循发展规律,不可越级发展,婴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心理发展起源于动作。1)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2)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3)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4)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主要动作的发展,意义:A、使活动具有主动性 B、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C、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机会 D、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婴儿动作和认知发展的原则,1、不要错过发展的关键期2、尊重个体差异性,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做3、积极情绪伴随整个训练过程4、掌握科学方法,循序渐进,大动作技能训练,二抬 四翻 六坐 八爬 十站 周岁走 二岁跑 三岁独足跳,精细动作技能训练,三玩手 五抓 七换手 九对指 一岁乱画 二岁折纸 三岁搭桥,十一、记忆力的发育,十二、语言的发展,十三、注意力发展,总结:,一哭二笑三咿呀 四月哈哈望母亲 五抓六坐握足耍 七翻八爬九叫爸 十站对指十二走 看图说话在十八 两岁能用勺吃饭 喜怒分明命令发 三岁学穿鞋和袜 长成大娃别娇他,婴儿健全人格的培养,1)乐观稳定的情绪抓住关键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情绪要求来做:勤联结,忌忽略;始终一贯,讲信用。2)思维和活动的独立性自我服务为开端,适当必要的帮助;快乐的过程,科学的奖励。,3)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