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处置原则及急救程序现场急救_第1页
急诊处置原则及急救程序现场急救_第2页
急诊处置原则及急救程序现场急救_第3页
急诊处置原则及急救程序现场急救_第4页
急诊处置原则及急救程序现场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处置原则及急救程序(现场急救),黄 辉 东莞卫生学校 外科高级讲师,院外急救的重要性,时间就是生命 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一)现场抢救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实施救护的三个阶段,实施救护的三个阶段,(二)后送伤员,首批进入现场的医护人员对灾害事故伤员及时做出分类,做好后送前医疗处置,指定后送,救护人员可协助后送,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能获得必要治疗。而且在后送途中要保证对危重伤员进行不间断地抢救。 (三)医院救护,(三)医院救护,创伤急救的原则,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1、首先考虑挽救生命2、积极救治,不放弃任何救治可能3、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4、操作轻柔、细致准确、避免增加创伤 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救人,防护 (空气、环境中污染物,血污然)潜在危险(楼房倒塌,再爆炸等),现场救护:脱离危险环境 解除呼吸道梗阻处理活动出血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伤口处理 离断肢体的保存抗休克 现场观察,现场救护:脱离危险环境 解除呼吸道梗阻处理活动出血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伤口处理 离断肢体的保存抗休克 现场观察,事故现场急救,避免惊慌失措控制慌乱局面,清点伤员,行必要的分组标记伤情评估急救措施的实施联系医院,分送病员(转运),现场检伤分类: 1)检伤分类目的:了解伤员数量、伤情严重程度,决定现场救治和转送缓急,有效使用卫生资源。 2)检伤分类人员:应由有经验急诊专业的专家进行检伤分类。 3)伤卡:,国际检伤法四类标准,分类 伤 情 预 后 伤卡颜色 转送次序 一 严重伤员首先迅速现场 可救活 红色 最先第一时间送到 急救后转送,如大出血 最近有条件进一步 休克、窒息、气道阻塞 抢救的医院 二 重伤员:骨折、眼伤、 短时间内 黄色 可在第二时间转送 非大血管出血 无生命危险 到稍远的医院 三 轻伤员可自行步行 无生命危险 绿色 最后转送 四 极严重伤员:处于频死 现场积极抢 黑色 经现场抢救有效, 期重型颅脑伤,胸腹大 救,存活希望 以第二时间送到最 血管损伤,呼吸心跳停止 极少 近医院继续抢救,现场急救 急救顺序:先一、四类,依次二、三类伤员伤员搬运顺序与注意事项: 1)搬运顺序:依次为一、四类(经现场急救有效者)、二类、最后三类。 2)一、四类运到最近有条件进一步抢救的医院,并以重近、轻远为原则。 3)转送途中应作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支持治疗。,转运急救的时间关系: 一、四类严重及极严重伤员一定要在现场急救,经BLS后转送,三类伤员也要止血、固定骨折部位后转送。,伤员转送,1掌握后送指征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 处理后伤情已稳定者 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完成者 骨折已固定2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 “五不送”休克未纠正,病情不稳定止血不彻底气胸未封闭骨折未固定伤口未包扎,基本急救技术,院前急救五大基本技术-现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能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事! 皮特.沙法(心肺复苏创始人),基础生命支持 ( 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现场急救或初期复苏处理,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 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1.评估环境 2.判断意识 3.呼救求援(EMSS )4.摆放体位 5.判断脉搏(医务人员进行) 6.胸外按压 7.开放气道 8.人工呼吸 9.电击除颤,1,评估现场环境,确保施救与被救者身处环境安全,避开塌楼、火灾、毒气、电击等危险现场,2,判断意识,轻拍重喊,(1)判断有无意识(2)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没有呼吸或仅为喘息,(1)判断有无意识(10秒),2,判断意识,轻拍重喊,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不能摇头或轻易搬动病人婴儿:拍击足底,婴儿意识判断方法,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2)判断呼吸,接着,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以判断病人呼吸状况,确定患者是否有呼吸以及呼吸是否正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3.呼救EMSS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打通早期通路,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第一目击者马上开始CPR,来人呐!救命啊!,4.安置体位,复苏体位 适用于心跳呼吸停止病人。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使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弯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5,判断脉搏(医务人员进行),判断脉搏(10秒),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时间10秒力度适中,婴儿肱动脉搏动检查法,中、食 指于婴儿上臂中点内侧部位触摸检查肱动脉,6,胸外心脏按压(Compression),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胸骨与剑突交界处向上二横指,婴儿:乳头连线下方一横指,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方法,按压手势双手互扣手指上翘仅以掌根接触胸骨按压深度至少5cm 按压姿势肩肘腕成一直线身体微向前倾按压速率100/min以上 按压呼吸比:30:2 中断时间不超过10s,抢救一分钟后,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如无搏动则继续作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后每隔 4-5分钟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不要超过5秒,单人操作的要领,8岁以下小儿,用单手施行胸外心脏按压,100次/分,胸骨下压2.5-3.5cm。婴幼儿用2个手指按压胸骨,另一只手托持孩子的背部,与之对抗,100-120次/分,胸骨下压1.5-2.5 cm。,7,畅通气道(Airway ),1),清除异物,畅通气道(Airway),2),拉直气道,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仰头举颏法仰头拉颌法下颌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成人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不仰头推举下颌法,8,人工呼吸( Breathing),人工呼吸术 首次吹气二口、时间应各 2秒 以上, 以后每次人工呼吸时间 1秒,避免强力快速吹大潮气量 每次吹气量500600 ml (6-7ml/kg),胸部起伏+呼气时有气流为原则和有效,9,电击除颤(F,fibrillation),除颤器,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心室纤颤 在猝死中占90%。心室停顿(伴或不伴心房静止)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心室纤颤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其心脏应激性好,复苏成功率高,心跳骤停(2),2)心室停顿(ventricular standstill)较常见;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室颤除颤时间与预后(现场)除颤时间 5成功率(%) 98 7080 3050 10,胸外电除颤的部位,1.评估环境 2.判断意识 3.呼救求援(EMSS )4.摆放体位 5.判断脉搏(医务人员进行) 6.胸外按压 7.开放气道 8.人工呼吸 9.电击除颤,二.止血术,外伤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动脉/静脉出血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止血法,紧急止血,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止血的方法有: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一)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动脉止血法有四条动脉: 颞浅动脉 面动脉 耳后动脉 枕动脉 指压颞浅动脉: 头顶、额部、颞部的大出血,指压面动脉:颜面部大出血(压下颌角前凹陷处)指压耳后动脉:耳后动脉大出血(耳后乳突下凹陷处),指压枕动脉:一侧头后枕骨附近大出血(用四指压耳后和枕骨粗隆间的凹陷)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有肱动脉 尺桡动脉 指(趾)动脉 股动脉 胫前后动脉指压肱动脉:肘关节以下大出血(上臂中段以下内侧 ),指压尺桡动脉:手部大出血(同时手腕两侧)指压指动脉:指部大出血(指跟部两侧),指压股动脉:一侧下肢大出血(双拇指压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指压胫前后动脉:脚部大出血(双手拇食指压足背前及足跟和内踝间动脉),(二)直接压迫止血法,较小的伤口压迫不少于10分钟,(三)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各种伤口可靠 最常用包扎范围较伤口大,(四)填塞止血法,颈部和臀部大而深伤口先填塞再包扎,(五)止血带止血法,只用于四肢其它方法无法应用时有橡皮止血带 气囊止血带 布制止血带三种,应用止血带注意事项,部位:衬垫:必须有松紧度:以出血停止, 远段摸不到博动为合适时间:小于5小时,每小时放松一次,约3分钟标记:标记时间和患者,三.包扎术,保护创面、防止污染、止血止痛、固定敷料伤口接触面要无菌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原则,绷带需清洁干净伤囗需先覆盖无菌或干净之敷料。 逆血液循环方向(由肢体末端往上)包扎,以促进血液回流,減少末梢肿胀露出肢体之末端,当出現麻木刺痛感,則表示包扎太紧包扎完必須予以固定。,特殊伤的包扎,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有异物的包扎法,不可將异物拔出 接压擠傷口边缘,向异物靠近,以止血。但须注意异物边缘之锐利性。在异物附近轻轻地放上紗布。除非异物太长,运送時不得不截短,否則不可將異物截短。 把握迅速送醫之原則。,特殊包扎法,腹部切割伤且內容物外漏之包扎法 (1)让伤患採屈膝卧姿,以減少腹部压力。 (2)以无菌生理食盐水紗布覆盖于突出外漏之组织上(若沒有无菌生理食盐水或纱布,则用干净之敷料)(3)可使用二條三角巾包紮托住突出外漏之組織,以防腹部內容物因搬運時增加腹壓,而繼續外漏。(4)絕對不可將外漏之腹部內容物推回腹腔。,四.损伤固定,固定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导致二次受伤,同时可缓解疼痛。现场可以就地取材,固定范围必须包括骨折邻近的关节。如用塑料薄板、块,木条竹片,乃至手杖、雨伞等。如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用伤者自身进行固定,上肢骨折,可将伤肘与躯干固定,下肢骨折,可将伤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固定。,固 定,-固定材料夹板三角巾脊柱板(木板),固 定,-以下情况下,伤员在转运中需固定脊柱伤员不能明确叙述伤情者出现感觉和活动障碍而无四肢、躯干明显外伤出现颈部和腰部疼痛,且活动受限者锁骨上水平有钝器伤者多发性损伤,怀疑脊柱骨折者,胸腰椎骨折固定,外伤急救固定术,固定气囊,搬运后送的一般原则,现场救治之后再搬运及转运要固定颈部并防止脊柱扭曲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免加重损伤可适当镇痛,以助于防止休克最好用装备齐全的救护车运送伤员,并尽可能选用合适的担架搬运,现场搬运注意事项 1搬动要平稳,避免强拉硬拽,防止损伤加重 2特别要保持脊柱轴位,防止脊髓损伤 3疑有脊柱骨折时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方法 4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伤病人的呼吸、脉搏变化,并随时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 5要将伤病人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扭动和过度颠簸,担架转运伤员途中护理,特点:优点:影响小,适用面广,舒适平稳缺点:速度慢、条件差护理要求:对患者要求:体位: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输液通畅、止血、翻身 对搬运要求:步调一致、平稳,防寒、防暑,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特点:优点:快速(装有急救器材的救护车)缺点:道路平稳性、晕车护理要求:对患者:体位(仰卧、半卧、脑损伤、骨折)对转运者: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轻重缓急,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特点:优点:快速转运、平稳舒适缺点:氧分压下降、气压影响、晕机护理要点:对伤员:体位:头部朝机尾对工作人员:保持伤员气道清洁湿润、颅部受伤、昏迷者,溺水触电烧伤及烫伤气管异物CO中毒,溺水,溺水是游泳或摔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水进入呼吸道及肺中引起窒息。另外,泥砂等异物堵塞鼻腔及口腔也是窒息的原因之一。,溺水,现场急救:1、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令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7、尽快转送医院。,触电,触电包括交流电和雷电击伤。损伤包括外损伤和内损伤。触电可造成体表入口和出口伤,均由电能通过身体产生的热能所致。触电伤员轻者造成机体损伤,功能障碍,重者死亡。触电现场表现: 轻伤 触电部位起水泡,组织破坏,损伤重的皮肤烧焦,甚至骨折、肌肉、肌腱断裂,能发现两处伤口。 重伤 抽搐、休克、心率不齐。有内脏破裂。触电当时也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急救:,1、 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2、 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3、 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4、 包扎电烧伤伤口。5、 速送医院。,烧伤及烫伤,烧伤和烫伤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辐线、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物质引起。最常见的是火焰烧伤、热水、热油烫伤。烧伤和烫伤首先损务皮肤,轻者皮肤肿胀,起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能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危及生命。,一、烧烫伤的急救1. 立即脱离火源或热源,如脱去着火衣服,扑灭火焰,脱离热源,但不能带火奔跑。2.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头面部烧伤者,应注意有否呼吸道烧伤(又称吸入性烧伤),如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窒息,要酌情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小面积烧伤可将伤肢浸入冷水中,以减疼痛和减轻损害。4.保护创面,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5.预防休克,疼痛剧强者,可口服或肌注镇静止痛药,口渴者,可口服淡盐水,但不能喝白开水,以防体液稀释而发生低渗性脱水。大面积烧伤者(指成人在15%,小儿在10%以上,或度烧伤在5%以上),应快速静脉输注等渗盐水或平衡液10001500毫升及右旋糖酐,并要转送医院治疗。,二、化学烧伤的急救1. 强酸、强硷烧伤:立即脱去沾有酸、硷的衣服或物品,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30分钟左右,使酸、硷稀释。特别应注意眼部与五官彻底冲洗,然后用1%醋酸中和硷,用2%5%碳酸氢钠(苏打水)中和酸,不论是酸或是硷烧伤,清水冲洗创面是首要最简便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