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ppt_第1页
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ppt_第2页
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ppt_第3页
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ppt_第4页
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是热带水果 生长于南方地区 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 必须快马加鞭 快速送达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 前人不是没有做过 想当年汉武帝曾筑扶荔宫 把荔枝移到长安 没有栽活 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 对他们处以极刑 想一想 那么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杨贵妃不能吃到北方生产的荔枝 课标展示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重点难点1 从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掌握农业区位的变化 3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自主预习学案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农业区位的含义 1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2 农业与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 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 的选择 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自然因素 包括 地形 水源等 比较 2 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 劳动力 政策 科技等 发展变化 地理位置 地理环境 合理利用 气候 土壤 稳定 市场 交通运输 较快 思考海南岛近几年依靠 订单农业 发展反季节蔬菜获得成功 分析影响 订单农业 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1 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 在 社会 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 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 农业生产条件 经营方式 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 成因 是 农业土地的结果 思考 提示 市场的扩大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 保鲜技术的发展 历史发展阶段 自然 经济 结构 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 高效课堂互动 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等 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表解如下 1 自然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人们通过培育良种和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措施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具体如下表所示 2 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举例分析如下 3 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 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 表格法分析区位和布局的区别与联系 2 判断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要从光热 降水 地形 水源 土壤 市场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 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如下表所示 1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 回答问题 1 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 B C D E 2 C D E因素中 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是 3 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 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 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4 如果对A B因素利用不当 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对A因素进行改造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 该题综合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解题的思路是从中心 农业生产 开始 左边三项和B项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则A和B为地形和土壤 另五项是社会经济因素 则C D E分别为政策 交通运输和市场 然后再根据右边内容 农产品加工厂和废渣 废水的处理 进一步确定B项为土壤 E项为市场 据此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答案 1 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 2 E 3 地形 气候 土壤 4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等 如坡度过大 不宜开垦为耕地 1 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区位首先 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从当地的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等因素人手 逐个分析 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例如 湿润 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 干旱 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山地 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 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 从事种植业 沿海滩涂可发展水产养殖业 其次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据此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如下表所示 2 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 文化 科技的发展 对农业影响很大 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 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 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易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例如 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 距城镇越近 地价越高 其农业成本较高 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作物或禽畜品种 再如 乳牛 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 应靠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特别提醒 区位 区位因素 区位选择的区别 1 区位即人类人为选择的场所或地点 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 绝对区位指位置 相对区位即分布 指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 区位因素即由于人类活动的类型不同 如工业 农业 商业和交通等活动 人类活动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就是区位因素 例如工业需要厂址 原料 能源 水源 市场 交通 技术和劳动力等 农业需要光 热 水 土 生产资料 劳动力 技术 交通和市场等 概括来说 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组成 3 区位选择即工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 只有在最佳场所活动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每个地方最佳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差异 人类只能选择投入最小 产出最大的地点进行工农业生产 2 读某城郊农业区位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农业区位选择合理的是 A 粮食产区 水果园艺带 乳肉家禽饲养带 林牧业区B 水果园艺带 粮食产区 乳肉家禽饲养带 林牧业区C 乳肉家禽饲养带 水果园艺带 粮食产区 林牧业区D 乳肉家禽饲养带 粮食产区 林牧业区 水果园艺带 2 由T1到T2 由于面积的扩大 不断增加 致使农业经营规模还将扩大 这说明农业生产受影响较大 解析 考虑到乳 肉 禽 蛋 水果 粮食 林产品对运输需求的迫切性 几种农业用地的地形 地价 面积大小 生产所需水量的多少 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的高低 可确定乳肉家禽饲养带应接近城镇 其次是水果园艺带 再次是粮食产区 城镇西北方的山地可发展林牧业 图中T1到T2随着城镇区域面积的扩大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对乳肉禽畜 水果园艺业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这说明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答案 1 C 2 城镇城市人口市场 1 农业地域的形成 2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3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 我国农耕区的家畜 家禽饲养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一样属于混合农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农耕区的家畜 家禽饲养只作为副业 绝大多数不上规模 产值很小 故不是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因地制宜 将甘蔗 果树 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各产业产值相近 属于混合农业 1 农业地域的形成 2 图示法记忆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及成因 3 读 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图中的空白框内 使系统成立 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 秸秆B 牧草C 羊粪D 羊毛 羊肉E 增加土壤肥力F 调节小麦 绵羊的生产规模 2 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 收入的波动性较 3 该农场种植的小麦 收割期在 填下列选项代号 2 3月 5 6月 8 9月 11 12月 4 该地处于 地形区 的西侧 降水量较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是 5 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为此该国修建了水利工程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相关内容 1 分析图中各现象之间的关联 完成农业系统的循环 解答本题时可以从绵羊入手 麦田和牧场为绵羊供应秸秆和牧草作为饲料 绵羊所产羊毛 羊肉供应市场 羊粪为土地提供肥力 再通过市场价格调节小麦 绵羊的生产规模 这种生产方式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提高生产力 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 由于农牧互养 麦田 牧场轮流耕作 便于控制生产规模 所以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收入波动性较小 3 冬小麦的收割期应该在当地的初夏 澳大利亚在南半球 其初夏应在11 12月份 4 结合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地形分析判断该地的位置特点 降水状况和地下水类型 解答此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读图分析能力 答案 1 见下图 2 强小 3 4 大分水岭少承压水 5 灌溉东水西调 热点考向示例 考向导析本节最主要的考点是农业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高考试卷经常结合区域地理知识 考查某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真题示例2010年高考山东卷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解析 第 1 题 根据不同高度的农业生产类型可以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 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第 2 题 城市面积扩大后 市场扩大 产值更高 效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 乳畜 蔬菜等面积扩大 粮棉种植面积则会缩小 答案 1 C 2 A 2009年高考全国卷 阅读分析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 北美 日本 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 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 第 1 题 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 绝对位置可从图中经纬度定位 相对位置即该国与周围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 2 题 从纬度上看 该国位于赤道附近 水热充足 气温年较差小 全年可进行花卉生产 山地的地势较高 光照充足 第 3 题 从花卉生产对各要素的需求来看 花卉易腐烂 多采用航空运输 花卉的生产需要靠近市场 该国的位置方便联系北美 西欧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生产花卉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此外 当地政府支持花卉种植的政策也刺激了花卉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答案 1 位于南美洲 西 北部 赤道从北部穿过 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 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多高峰 2 地处低纬 雨量较充沛 地势较高 常年光照充足 气候温暖 年温差小 3 通过航空运输 可以方便联系北美 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 该国 为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府决策 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教材深化透析 一 教材P43活动1 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 对水热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要求高 热带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 降水丰沛 雨热同期 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热量条件 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 热量充足 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期水分的需要 除有丰富而便利的灌溉水源的地区外 一般不能发展水稻生产 2 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 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这里气候资源优越 光热充足 生物资源种类多 生长快 水资源丰富 但是存在着地形 地貌复杂 平原面积狭小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加上人多地少 土地负载较重 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采取 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鱼果粮 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 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 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 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 促进林业 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 还有利于改善环境 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速度很快 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对副食品及花卉的需求量大增 市场需求的变化 导致了农业景观的变迁 二 教材P44活动1 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在早期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气候 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相对减弱 而市场 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 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 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看 完善保险等社会生产保障体系 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和区际分工 减轻灾害损失 避免恶性市场竞争 是进一步发展该地区农业的有效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