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中学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 高三物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12 小题 每小题3 分 共 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绍兴市 S区奥体中心举行CH杯全国蹦床锦标赛 对于如图所示蹦床比赛时运动员的分析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蹦床上上升阶段 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运动员在蹦床上加速上升阶段 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 C 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 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D 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 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运动员在蹦床上有一小段减速上升 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小于重力 运动员处于失重 状态 故 A错误 B 运动员在蹦床上加速上升阶段 蹦床的弹性势能减小 故B错误 C 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 只受重力 空气阻力等远小于重力 加速度一直向下 一直 处于失重状态 故C正确 D 运动员离开蹦床在空中有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在减小 故D错误 故选 C 2 如图所示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灯泡L1与输出电压稳定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 副线圈通过导 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L2和 L3相连 开始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 当S闭合后 所有灯泡都能发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灯泡 L1变亮 B 灯泡 L2变亮 C 原线圈两端电压不变 D 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 答案 A 解析 开关 S闭合 负载增加一并联电路 总电阻减小 所以副线圈电流增大 根据变流规律 可 知原线圈电流I1增大 L1变亮 所以 A正确 灯泡L1的电压增大 由于输入的正弦交流电 压稳定 即U不变 根据 U 可得原线圈的电压U1减小 副线圈电压U2跟着减小 L2变暗 所以B C D错误 3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 低头族 应运而生 低头时 颈椎受到的压力会增大 当人体直立时 颈椎 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 现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 重心在头部的P点 在 可绕 O转动的颈椎OP 轻杆 的支持力和沿PQ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 当低头时 若颈椎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 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与直立时颈椎受到 压力的比值为 sin53 0 8 cos53 0 6 A 4 B 5C 5 D 4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头部进行受力分析 设颈椎对头部的支持力为F 肌肉拉力为F 如图示 根据平衡条 件 在水平方向有 FN F 在竖直方向有 FN mg F 联立解得 FN 4mg 即颈椎受到的压力也为4mg 而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为mg 所以此时颈椎 受到的压力与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比值为4 故 A B C错误 D正确 故选 D 4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观测 实验 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 史实的是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 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 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 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 会出现感应电流 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 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 ABD 解析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 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选项 A正确 安培根据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 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选项 B正确 法拉第在实验 中观察到 在通有变化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选项 C错误 楞次在 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 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 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选项D正确 故选ABD 5 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 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 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 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产生条件 大小与方向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平行时不受安培力 根据左手定 则可知安培力的方向与磁场垂直 引用公式F BIL 时 注意要求磁场与电流垂直 若不垂直应当将 导线沿磁场与垂直于磁场分解 因此垂直时安培力最大 最大为F BIL 解 A B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安培力方向与磁场和电流组成的平面垂直 即与电流和磁场方向都 垂直 故 A错误 B正确 C 磁场与电流不垂直时 安培力的大小为F BILsin 则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导线和磁场方向的 夹角有关 故C错误 D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平行 所受安培力为0 将直导线从中折成直角 让其中的一半与磁 场的方向平行 安培力的大小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将直导线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的平面内从中折成 直角 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 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当导线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平行 所受安培力为0 最小 当导线 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安培力最大 为F BIL 6 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 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 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 直放置 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 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 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A 均匀增大 B 先增大 后减小 C 逐渐增大 趋于不变 D 先增大 再减小 最后不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和铜环的阻力作用 开始时 由于速率为零 对铜环组成 的圆筒没有磁通变化 因此无感应电流 无安培力作用 即条形磁铁只受重力作用 向下加速运动 随着速率的增大 感应电流增大 安培力增大 条形磁铁所受铜环的阻力增大 因此条形磁铁将做 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又因为竖直圆筒很长 因此 加速度将趋于零 所以条形磁铁在圆筒 中的运动速率先逐渐增大 最终趋于不变 故选项C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感应 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应用问题 属于中档偏高题 7 多选 如图所示 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 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 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 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 在向右匀速通过M N两区的过程中 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表示 不计轨道电阻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右B 向左C 逐渐增大D 逐渐减小 答案 BC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楞次定律 来拒去留 导体棒在M区和 N区受安培力的方向都向左 B正确 A错 误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可知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大小 由于距离导线越近 磁场的磁感强度B越大 在M区导体棒向右运动过程中 磁感强度逐渐增大 安培力逐渐增大 在 N区磁感强度逐渐减小 导至安培力也逐渐减小 C D都正确 考点 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8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说法符 合事实的是 A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 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B 法拉第最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从而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 C 爱因斯坦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 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 法国学者库仑最先提出了电场概念 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 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选项A错误 奥斯特最 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从而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 选项 B错误 爱因斯坦给出了光 电效应方程 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选项C正确 法拉第最先提出了电场概念 库伦通过实 验得出了库仑定律 选项D错误 故选C 9 如图所示 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 倾角为37 宽度为0 5m 电阻忽略不计 其上端 接一小灯泡 电阻为1 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 质量为0 2kg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 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 5 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0 8T 将导体棒MN由静止释放 运动一段时间后 小灯泡稳定发光 此后导体棒MN 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 重力加速度g取 10m s 2 sin37 0 6 A 2 5m s 1W B 5m s 1W C 7 5m s 9W D 15m s 9W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电路电流 灯泡消耗的功率 解 得 故选项B正确 考点 电功 电功率 名师点睛 当导体棒所受合力为零时 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导体棒的速 度 由求出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功率公式求出灯泡消 耗的功率 10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物理 思想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 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B 重心 合力和分力 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C 加速度 电场强度 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D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 所以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故 A正确 重心 合力和分力 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故 B正确 加速度 电场强度 电势的定义式分别为 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故C正 确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故D错误 本题 选错误的 故选D 考点 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名师点睛 对于物理学上重要的实验和发现 可根据实验的原理 内容 结论及相应的物理学家 等等一起记忆 不能混淆 11 如图所示 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质量为mA和 mB的两个小球A和 B 可视为质点 将其放在一 个直角形光滑槽中 已知当轻杆与槽左壁成角时 A球沿槽下滑的速度为vA 则此时B球的速度 A v AtanB vAcotC vAcosD vAsin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 将 A球速度分解成沿着杆和垂直于杆方向的两个分速度 同时将B球速度也分 解成沿着杆和垂直于杆两方向 则有 A球 v vAcos 而 B球 v vB vBsin 由于同一杆 则有vAcos vBsin 所以 vB vA vAcot 故 B正确 A C D错误 故选 B 12 如图为 高分一号 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 北斗 系统中 两颗卫星 G 1 和 G3 以及 高分一号 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 卫星 G1 和 G3 的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两位置 高分一号 在C位置 若 卫星均顺时针运行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 G1 和 G3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为 B 卫星 G1 由位置 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C 如果调动卫星 G1 快速追上卫星 G3 必须对其加速 D 若 高分一号 所在高度处有稀薄气体 则运行一段时间后 机械能会增大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a 可得 a 而 GM GR 2 R 为地球半径 所以卫 星 G 1 和 G3 的加速度大小a 故 A错误 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 2r 卫星的角速度 卫星 G 1 由位置A运动到 位置 B所需的时间t 故 B正确 C 卫星 G1 如果加速 卫星将做离心运动 轨道半径变大 速度变小 路程变长 运动时间变 长 故如果调动卫星 G 1 快速追上卫星 G3 必先对其减速然后再加速 故C错误 D 高分一号 是低轨道卫星 其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 卫星要克服阻力做功 机械能将减小 故 D错误 故选 B 13 如图所示a b 间接入正弦交流电 理想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灾报警系统原理图 R2为热敏电 阻 随着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小 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 显示通过 R1的电流 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 报警器未画出 R3为一定值电阻 当R2所在处出 现火情时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V1的示数减小 V2的示数减小B V1的示数不变 V2的示数减小 C A1的示数增大 A2的示数增大D A1的示数减小 A2的示数减小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 R2的电阻减小 导致电路的总的电阻减小 所以电路中 的总电流将会增加 A1测量的是原线圈中的总的电流 由于副线圈的电流增大了 所以原线圈的电 流 A1示数也要增加 由于电源的电压不变 原副线圈的电压也不变 所以V1的示数不变 由于副 线圈中电流增大 R3的电压变大 所以V2的示数要减小 即R1的电压也要减小 所以A2的示数要 减小 所以AC正确 BD错误 故选AC 考点 变压器 电路的动态分析 名师点睛 此题是关于变压器及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 在做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题目时 总的 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 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 即先部分 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 注意变压器次级电压是由初级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 二 不定向选择题 本题共4 小题 每小题4 分 共 1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 有选错的 不选的得0 分 14 如图所示 不计电阻的光滑U形金属框水平放置 光滑 竖直玻璃挡板H P固定在框上 H P 的间距很小 质量为0 2 kg 的细金属杆CD恰好无挤压地放在两挡板之间 与金属框接触良好并围 成边长为 1m的正方形 其有效电阻为0 1 此时在整个空间加方向与水平面成30 角且与金属 杆垂直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B 0 4 0 2t T 图示磁场方向为正方向 框 挡板和杆不计形变 则 A t 1s 时 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C到D B t 3s 时 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D到C C t 1s 时 金属杆对挡板P的压力大小为0 1N D t 3s 时 金属杆对挡板H的压力大小为0 2N 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楞次定律 并由时刻来确定磁场的变化 从而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根据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 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及安培力表达式 与力的合成与分解 并由三角知识 即可 求解 当 t 1s 时 则由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 可知 磁场在减小 根据楞次定 律可得 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C到D 故 A正确 当t 3s 时 磁场在反向增加 由楞次定律 可知 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C到D 故 B错误 当在t 1s 时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则有 再由欧姆定律 则有感应电流大小 则 t 1s 时 那么安培力大小 由左手定则可知 安培力垂直磁场方向斜向上 则将安 培力分解 那么金属杆对挡板P的压力大小 故 C正确 同理 当 t 3s 时 感应电动势仍为E 0 1V 电流大小仍为I 1A 由于磁场的方向相反 由左手定则可知 安培力的方向垂直磁感线斜向下 根据力的合成 则得金属杆对H的压力大小为 故 D错误 15 如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图中 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 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 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 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 正电子和质子 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 场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 电子和正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 仅依据粒子的运动轨迹无法判断此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 粒子的动能越大 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电子和正电子带电性相反 若入射速度方向相同时 受力方向相反 则偏转方向一 定相反 选项 A 正确 由于电子和正电子的入射速度大小未知 根据可知 运动半径不一定 相同 选项 B错误 虽然质子和正电子带电量及电性相同 但是两者的动量大小未知 根据 则根据运动轨迹无法判断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选项C正确 由 则 可知粒子的动能越大 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大 选项D 错误 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6 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 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P 和 P3 经电压为 U的电场加速后 垂直进入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 如图所示 已知离子P 在磁场中转过 30 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 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 离子P 和 P3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 1 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3 1 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 2 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 3 答案 CD 解析 两个离子的质量相同 其带电量是1 3 的关系 所以由a 可知其在电场中的加速度是1 3 故 A错误 要想知道半径必须先知道进入磁场的速度 而速度的决定因素是加速电场 所以在离开 电场时其速度表达式为 v 可知其速度之比为1 又由 qvB m 知 r 所以其半径 之比为 1 故 B错误 由 B的分析知道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1 设磁场宽度为 L 离子通过磁场转过的角度等于其圆心角 所以有sin 则可知角度的正弦值之比为1 又 P 的角度为 30 可知 P 3 角度为 60 即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 1 2 故 C正确 由电场 加速后 qU mv 2 可知 两离子离开电场的动能之比为1 3 故 D正确 故选CD 点睛 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重点是要找出半径 然后通过合理的作图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 基本 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磁场中的轨迹问题是高考特别喜欢考查的内容 而且都是出大题 应该多做训 练 17 如图所示 边长为L 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 其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 kt 常量k 0 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 滑动片P位于滑 动变阻器中央 定值电阻R1 R0 R2 闭合开关S 电压表的示数为U 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 体的感应电动势 则 A R2两端的电压为 B 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 C 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 5 倍 D 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 2 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左侧的导体框相当于电源 要先用电磁感应求出产生的感应 电动势 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分析电路中电压 再由焦耳定律分析电阻电热 而至于电容器 的极板电性 需要可依据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 有右手定则可以判定 电路左侧的变化磁场在正方 形导体内产生逆时针电流 由此可知导体框相当于一个上负下正的电源 所以电容器a 极板带负电 有法拉第电磁感应 与 R是并联 并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可 知并联电阻为 则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的电阻为 外电路的总电阻为 故两 端电压为 A正确 D错误 电路左侧的变化磁场在正方形导体内产生逆时针电流 由此 可知导体框相当于一个上负下正的电源 所以电容器a 极板带负电 B错误 设干路电流为I 则通 过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的电流为I 通过其右半部分的电流为 由于此部分与并联而且电阻值 相等 因此通过的电流也为 由知 滑动变阻器热功率为 的热功率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的 5 倍 故 C正确 三 实验题 每空2 分 共 16 分 18 某同学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备有下列器材 A 待测的干电池 电动势约为1 5 V 内电阻小于1 0 B 电流表A1 量程 0 3 mA 内阻Rg1 10 C 电流表A2 量程 0 0 6 A 内阻Rg2 0 1 D 滑动变阻器R1 0 20 10 A E 滑动变阻器R2 0 200 1A F 定值电阻R0 990 G 开关和导线若干 1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 b 两个实验电路 其中更为合理的是 图 在该电路 中 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名称前的字母序号 用你所选择的电路图写出全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E 用I1 I2 Rg1 Rg2 R0 r 表示 2 图为该同学根据 1 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 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 I2图线 I1为电 流表 A1的示数 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 为了简化计算 该同学认为I1远远小于I2 则由图线可得 电动势E V 内阻r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b D 在变阻器滑片调节的大部分范围内 电流表A2读数太小 电流表A1读数变 化不明显 2 1 46 V 1 49V 0 81 0 87 解析 分析 1 将电流表G串联一个电阻 可以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压表 因为电源的内阻较小 所以应该 采用较小最大值的滑动变阻器 有利于数据的测量和误差的减小 2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的知识求出I1和电源两端电压U 的关系 根据图象与纵轴的交点求出电 动势 由与横轴的交点可得出路端电压为某一值时电流 则可求得内阻 详解 1 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 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 将电流表G串联一个电阻 可以 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压表 a b 两个参考实验电路 其中合理的是b 因为电源的内阻较小 所以应该采用较小最大值的滑动变阻器 有利于数据的测量和误差的减小 滑动变阻器应选D 若 选择大电阻 则在变阻器滑片调节的大部分范围内 电流表A2读数太小 电流表A1读数变化不明 显 根据电路可知 2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的知识得 电源两端电压U I1 990 10 1000I1 根据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得电动势E 1 47mA 1000 1 47V 由图可知当电流为0 45A 时 电压为1 1V 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r 0 8 点睛 本题考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 要注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画出的对 应的图象进行分析并求出电动势及内阻 注意在分析数据时要应用电表的改装原理的内容进行分 析 四 计算题 共32 分 19 一质量 m 0 5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 足够长的斜面 某同学利用DIS 实 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 过程的 v t图 g 取 10m s 2 求 1 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2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 若能返回 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若不能返回 求 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答案 1 12m s 2 2 0 81 3 不能返回 滑块停在距底端 1 5m 处 解析 分析 先用 v t图象求得滑块的加速度 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合力 再受力分析 求解出支持力和 滑动摩擦力 最后求解动摩擦因素 通过比较重力的下滑分量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判断物体能否 下滑 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滑块的位置 详解 1 由 v t图线可得滑块的加速度为 a m s 12m s 2 号表示加速度方向 与速度方向相反 2 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mgcos ma 得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 81 3 由于tan30 故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 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不能返回斜面底 端 将停在斜面上 由运动学知识 x m 1 5m 即滑块停在距底端1 5m 处 20 如图所示 半径R 3 6 m 的 光滑绝缘圆弧轨道 位于竖直平面内 与长L 5 m的绝缘水平 传送带平滑连接 传送带以v 5 m 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 传送带右侧空间存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 场和匀强磁场 电场强度E 20 N C 磁感应强度B 2 0 T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a 为m1 1 0 10 3 kg 的不带电的绝缘物块 b 为m2 2 0 10 3kg q 1 0 10 3C带正电的物块 b 静止于圆弧轨 道最低点 将 a 物块从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 运动到最低点与b 发生弹性碰撞 碰后 b 的电量 不发生变化 碰后 b先在传送带上运动 后离开传送带飞入复合场中 最后以与水平面成60 角 落在地面上的P点 如图 已知 b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1 g 取 10 m s 2 a b 均可看做质点 求 1 物块 a 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及对轨道的压力 2 传送带上表面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3 从 b 开始运动到落地前瞬间 b 运动的时间及其机械能的变化量 答案 1 方向竖直向下 2 3 解析 分析 1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物块 a 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对 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 a 于 b 碰撞时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 列式求解b 碰后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公 式求解 b 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进入复合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结合圆周运动的知识求解半径 从 而求解传送带距离地面的高度 3 根据功能关系求解b 的机械能减少 结合圆周运动的知识求解b 运动的时间 详解 1 a物块从释放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 机械能守恒 得 v C 6 m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初一分班数学综合测试试题经典套题及解析
- 平顶山市六年级北师大版上册数学期末试题练习题(及答案)试题
-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精神病学(中级)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大全
- 2025年行政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试题及答案
- 顺义营销方案
- 化粪池基础施工方案图片
- 飞石防护网施工方案
- 五一药店活动促销方案策划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 食品行业的食品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 物业客户投诉处理及技巧培训课件
-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841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 岩棉复合板外墙保温的施工工艺
- JJF 1334-2012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 GB/T 4025-2010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件的编码规则
- 水池(水箱)清洗记录
- 大学学生转学(转入)申请表
- 角膜 角膜炎课件
- DL∕T 5440-2020 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