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二科刘德华教授 主任医师 1 概述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 约70 80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 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 动脉瘤发生在前交通大约占30 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分叉处占25 大脑中动脉分叉占20 颈内动脉分叉7 5 基底动脉分叉7 胼周动脉大脑前动脉分叉4 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分叉3 多发动脉瘤占15 20 2 B Mostcommonsitesofcerebralaneurysms 1 AnteriorCommunicatingArtery 30 2 PosteriorCommunicatingArtery 25 3 MiddleCerebralArtery 20 4 InternalCarotidArteryBifurcation 7 5 5 BasilarTip 7 Pericallosalartery 4 6 PosteriorInferiorCerebellarArtery 3 Brisman etal 2006 MedicalProgress CerebralAneursyms NEJM355 9 August31 2006 3 JanvanGijn RichardSKerr andGabrielJERinkel 2007 Subarachnoidhaemorrhage TheLancet Volume369 Issue9558 27January2007 2February2007 Pages306 318 C Commonsitesofcerebralaneurysms alternateview 4 概述 其首次破裂后往往数小时 数天内发生再次破裂及早期血管痉挛 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 因此早期快速 准确地做出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概述 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CT MRI MRA CTA DSA 6 概述 目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 DSA 被视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近年来 多排螺旋三维CT血管造影 3D CTA 因其无创 准确快捷 可三维显示动脉瘤与周围血管结构 颅骨关系等优点 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7 CT CT是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成像手段 24h内其敏感度可达90 98 3d和1周后敏感度分别下降到95 和50 CT可以很直观地诊断梗阻性脑积水 8 CT 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位置 范围和程度 从而推测动脉瘤可能的部位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表现为以纵裂出血为主 部分可波及基底池和侧裂池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表现为脑底脑池广泛出血 但不对称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表现为以外侧裂为中心的出血 9 CT 根据蛛网膜下腔内局限性和弥漫性积血的情况 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CT扫描可对动脉瘤破裂出血进行动态观察 发现是否有再出血 以便及时掌握手术时机及判断预后 10 CT CT扫描对发现继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价值 急性脑缺血表现为脑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对比度降低 脑梗死区则呈低密度 同时出现脑沟 脑池 甚至脑室变形和中线移位等占位征象 此外 在CT平扫图像上 显示闭塞大血管的密度增加 常见于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闭塞 为血管闭塞的最早期征象CT扫描可发现继发的脑水肿 脑疝 11 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类圆形高密度影 增强后由对比剂充填呈均匀高密度 12 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13 右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 14 动脉瘤的MRI表现与其血流速度 血栓形成 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 1 在无血栓形成的动脉瘤 通畅的瘤腔因血流速度快造成流空现象 在T1 T2上呈低或无信号病灶 血流速度慢的动脉瘤在T1上呈低或等信号 T2上呈高信号 MRI 未破裂的动脉瘤 15 2 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 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 因不同时期的血栓成分不同 表现为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 瘤腔和瘤壁均有强化 而血栓不强化 MRI 未破裂的动脉瘤 16 3 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 因血栓形成早晚不同MRI信号表现各异 急性血栓呈等信号 亚急性血栓呈短T1 长T2高信号 陈旧性血栓因含有出血 钙化和含铁血黄素而呈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时仅有囊壁的环状强化 4 钙化在T1 T2上均呈低信号 位于血栓内或瘤壁 5 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为T2低信号 MRI 未破裂的动脉瘤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常规脉冲序列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表现与出血后血红蛋白的演变过程相关 在出血早期 与脑脊液的信号相似 一般不能在MR图像上得到显示 而在病程进入亚急性期时 在T1加权像 还是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与脑实质产生很强的对比度 所以 MR对亚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恰好弥补了CT在亚急性期显示病变不清楚的不足 MRI 破裂的动脉瘤 18 MR的特殊脉冲序列有助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应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出血性病变呈很低信号强度 仔细观察图像 即使在急性期也可能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灶 应用液体抑制反转恢复 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 FLAIR 脉冲序列 正常脑脊液的信号被有效抑制 而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信号无影响 更容易分辨病变 MRI 破裂的动脉瘤 19 MRI 破裂的动脉瘤 MR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积水 脑水肿 脑疝等合并症 以及继发性脑缺血改变的诊断效果优良 尤其MR的灌注加权像显示脑缺血敏感 弥散加权像在发病30min即可显示脑梗死病灶 20 MRA MRA无需对比剂即可对颅内血管进行成像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 敏感度为69 99 特异度为100 与CTA一样 对于直径 3mm的小动脉瘤MRA的敏感度较低 为38 但是MRA检查的时间远远长于CTA检查 不适于危重病人的检查 21 3D CTA 由于CTA成像速度快 创伤小 可与首次CT同期进行 通过三维脑血管影像可以评价脑和颅底骨的血管结构 便于制定手术计划 CTA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CT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77 97 特异度为87 100 但是对于 3mm的动脉瘤 CTA的敏感度为40 91 22 3D CTA的优势 一 快捷性 CTA检查操作相对简单 无需麻醉 成像迅速 耗时一般少于1min 一次扫描可现实双侧颈内外系统和椎动脉系统的血管结构 无需多次扫描 数据传到工作站后 可在30min左右完成诊断 23 3D CTA的优势 二 无创性 3D CTA检查过程只需外周静脉穿刺即可 几乎无创伤 无严重不良反应 特别适用于动脉瘤破裂早期以及病情危重 不配合或无法耐受DSA者 24 3D CTA的优势 三 3D CTA影像对解剖结构显示的清晰性 图像立体感强 可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发生部位 大小 形状及瘤体和载瘤动脉与周围骨性结构的解剖关系 并且可任意旋转图像 多角度观察 为制定手术计划 如前交通动脉瘤选择何侧入路 后交通动脉瘤是否需要磨除前床突等 提供依据 25 3D CTA的优势 四 3D CTA的易推广性 与DSA比较 价格较低 受地区经济条件限制相对较小 易于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无动脉穿刺操作 相对安全 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对于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 相对经济安全的3D CTAf复查对确定有无动脉瘤残余 明确夹闭效果也颇有价值 26 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27 CTA正常表现 28 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9 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30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31 双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32 3D 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33 CT显示桥前池出血 3D CTA显示颅内多发动脉瘤 基底动脉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34 CT示SAH 3D CTA显示颅内多发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复查CTA显示动脉瘤均完整夹闭 35 CT示右侧颞叶及外侧裂出血 3D CTA显示颅内多发动脉瘤 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术后复查CTA显示动脉瘤均完整夹闭 36 前交通及A1段与前交通分叉处动脉瘤手术前后CT及CTA对比情况 术前CT示SAH CTA示前交通及A1段与前交通分叉处动脉瘤 术后CTA显示动脉瘤夹闭准确 动脉瘤夹位置良好 载瘤动脉保留完整 37 左侧后交通动脉瘤术前CTA与DSA对比 手术前后CT及CTA对比情况 38 3D CTA的不足 空间分辨力不如DSA 对于小动脉瘤 尤其是直径 3mm者 敏感性差 CTA只能显示血管解剖结构 而不能全面反映血流动力学情况 对小穿支动脉及远端动脉瘤无法显示 如动脉瘤发生于这些部位易漏诊 39 3D CTA的不足 对于比较小的靠近颅底骨的动脉瘤 CTA诊断困难 对手术操作很重要的某些小动脉 如脉络膜前动脉 丘脑穿通动脉等 显示不清 40 3D CTA的不足 图像处理时需去掉颅骨骨质及末梢动 静脉 易导致信息丢失或图像扭曲 且对后循环的血管病变显示不如前循环 不能在造影过程中通过压颈实验了解交通动脉的开放和通畅程度 41 二维DSA 常规DSA的二维图像不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立体结构由于颅脑血管的走行迂曲复杂 正常血管 载瘤动脉与动脉瘤之间可发生相互重叠 曲折的动脉袢常被误诊为动脉瘤或动脉瘤被误诊为动脉袢 较小的动脉瘤还易因遮盖而漏诊 42 3D DSA的优点 三维旋转血管造影利用三维重组处理得到的3D图像可以进行任意角度旋转 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三维立体形态 动脉瘤体部大小 形态 类型 瘤体的长轴指向 瘤颈的宽窄与长短 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及邻近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 43 3D DSA的优点 对感兴趣区域 进行任意角度旋转 进而排除血管迂曲导致的假阳性或大血管遮挡导致的假阴性结果 为微小动脉瘤诊断提供额外的信息 从而使一些SAH患者常规DSA检查阴性的微动脉瘤得到显示 提高了动脉瘤的检出率 44 正常脑血管造影图像 颈内动脉 45 正常脑血管造影图像 大脑前动脉及分支 46 正常脑血管造影图像 大脑中动脉及分支 47 正常脑血管造影图像 基底动脉 48 前交通动脉瘤 49 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 后的图片 50 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 后的图片 51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 后的图片 52 基底动脉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 后的图片 53 多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前 后的图片 54 图2a 2b 显示前交通动脉瘤 且瘤颈显示不清 图2c 3D DSA不仅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瘤颈 还发现常规造影遗漏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55 女性 50岁 突发头部剧痛 CT示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全脑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 开颅行动脉瘤夹闭 血管成形术 治愈 56 左侧后下动脉动脉瘤 57 左侧后下动脉动脉瘤 58 DSA的不足 DSA的缺点是费用较高 有创性 可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 发生率为1 0 2 5 0 1 0 5 为永久性损伤 还可出现非神经系统的损伤如股动脉损伤 0 05 0 55 腹股沟血肿 6 9 10 7 以及造影剂和其他过敏反应造成的肾脏不良反应 1 2 59 DSA的不足 两侧大脑半球需分别造影 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需要分别造影 少数因血栓形成 动脉瘤与其他动脉重叠 动脉痉挛等情况造成假阴性而漏诊 60 小结 DSA目前仍然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检查的 金标准 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出现的三维DSA技术突破了传统DSA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个角度且图像无法进行重建等局限性 其一次造影后 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三维图像的重建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云南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山东齐鲁师范学院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应急救援培训试题及答案
- 德州市专技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之中药学专业二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招聘总经理面试需要沟通的问题
- 数字化转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大学粮食工程(粮食加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大学智慧农业技术(大数据应用)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二手车合同协议
- 货运车辆挂靠合同协议书
- GB/T 45978-2025航空航天液压系统压力级别和温度型别
- 伤寒-本科完整版本
- 妇产科高危儿的护理
- DB11∕T 637-2024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
- 休闲车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药品网络交易服务三方平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B2B平台(完整版)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睡眠质量对学习与表现的影响主题班会
- 2025-2030全球稀土掺杂光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